定海”这个词后面可能连着“桥”,连着“路”,还可能连着“街道”。街道里面有人、住宅、商铺,人与人之间还可能会连结成一些社群,有形的和无形的。
下个周末,我们集中走走“定海”。和每年都会走一次连接定海路桥的复兴岛的武林一起“走三桥”,随着驻扎在定海港路的“定海桥互助社”成员“串联”当地社群,聆听对人类学访问方式颇有兴趣的曹橗邀请在地居民讲述定海故事。报名方式详见文末。
如果你有在行走时进行图、文、影像创作的想法,欢迎在报名时提出,我们尽力提供平台和协助。
第一次漫步
主题:“走三桥”
领路人:武林(喜欢带朋友行走城市的人,公众号“Shang High”创办者)
路线概览:(定海桥)复兴岛——出岛后往北走——(海安路桥)上海理工大学——(人行桥)水产大学原址
时长:约4小时(其中包括一顿午饭时间)
名额:8人
领路人自述:这次复兴岛第四期,打算沿用今年的新概念“走三桥”的主题:定海桥、海安路桥、还有一座是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区人行桥(横跨海安路桥)。这三条桥正好符合我这次的路线规划,主要是去复兴岛背面上海理工大学百年老校区看看,因为不喜欢绕路所以准备从爱国路集合出发,沿着定海路上桥(这部分可以定海桥周围随意光顾下),过一遍复兴岛,结合下上次杨图学习的新知识点,然后从海安路出来去上理工总校区,之后跨人行桥到南校区(以前的水产大学),鲸鱼馆不知道还在不在,想去一下。
“走三桥”剧透。武林 图
当地社群串联+吃玩指南
带领/制作: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 | 互助漫游会、搭桥机动队、互助食堂、换衣间
周六下午:“定海大串门”。一起来玩特制“定海漫步桥牌”,获取接头密码,解锁支线剧情;
周六漫步期间:“定海有鹊桥”之上桥(集团)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特别策划定海餐饮指南和上桥娱乐活动;
周日晚:互助社“饿车面”限时特供+漫步后围坐漫谈;
周末全天开放:互助社“换衣间”。换季更要换衣~穿我旧衣来,穿你新衣回;
地点:定海桥互助社/定海桥桥上/其他秘密据点
形若“玫瑰上的刺”的“走三桥+定海串联”路线图。武林、赵伊人 图
第二次漫步
主题:寻迹定海
领路人:曹橗(创办非营利机构的社区故事收集者)
路线概览:东区污水治理厂(长阳路集合,河间路出)——自行车三厂(路过)——中联村(1小时)——大弄堂出来(杨树浦路口)——老万康绸布店——上海戏剧工艺品店——振声里——隆昌路222–266号——美商高级公寓——隆昌公寓——西白林寺(以上地点按实际行走情况增减)
时长:约3小时
名额:15人
领路人自述:我们发起“寻迹定海”项目已有半年时间了。在数百份调研和数百人的访谈中,定海有太多的内涵。广义来讲,它是百年工业杨浦的溯源地,见证了上个世纪上海工业的繁华;它是上海公共事业源起和都市生活的见证者;它还是上海足球的兴起之所。狭义而言,定海是时空交错的夹缝之地,是冠以“穷街”却在逼仄之地尽显绿意的美好天堂。本次定海行走,你会看到树荫斑驳下的枯井,你会推开百年前的木门,探访城市尽头的原著民居所;你也会看到东区污水治理厂的活态博物馆,还有人去楼空、叩问回响的工业遗迹。
定海社区掠影 曹橗 供图
报名方式
发送邮件“定海周漫步报名”至邮箱 shenjw@thepaper.cn,邮件中需包含“姓名+专业/职业+电话+邮箱+简短的报名理由+报名场次(如10月20日漫步,可同时报名两场,串联无需报名)”。
注:以收到包含集合时间、地点的邮件视作报名成功。
北网7月18日讯 18日,由绥化万达建筑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的绥化万康医养产业园一期项目暨万康医院、万康颐养中心开业仪式正式起动。
来自中央、省、市、县(区)以及解放军总医院、211医院,绥化市第一医院、肿瘤医院、人民医院的领导,各界精英人士、合作企业代表、诸多新闻媒体,一同参加绥化万康医院和颐养中心开业庆典和医疗联合体的揭牌盛会。今天,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推进项目—绥化万康医养产业园的开业运营,标志着绥化市“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建设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产业园位于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山镇内,紧邻哈伊、哈黑高速及哈佳、绥北铁路,总体规划面积2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0多亿元,分为医疗园区、养护园区、介助介护养老区和商业配套区4大板块,旨在打造滨北最大,集预防、医疗、康复、养老、养生、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特色小镇。投资近6亿元的一期医疗养护区已于2017年11月竣工,格局为一所综合医院、一所颐养中心,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总开放床位1384张(其中:医疗床位336张,智慧养老床位616张,家居养老床位432张)。高雅的建筑外饰、合理的房间布局、精致的室内装修,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园区景观错落有致,广场花园布局优雅,形成“园在绿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格局;为保证餐桌“安全营养,绿色健康”,在园区附近建起了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生态肉禽养殖基地,餐厅大部分食材由基地直链式供给,并从哈市聘请高级营养师精心烹制营养搭配合理的三餐。购进国内外先进诊断、康复、治疗、智慧养老设施设备1500余台(套),开设有齐全的临床及辅助科室,可开展普外、骨外、胸外、泌尿外科等手术;能为600多名颐养老人提供宾馆式、家居式适老服务项目。2017年以来,省市多位领导莅临园区检查工作,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提升了产业园区的功能品位,先后被省、市列入重点推进项目。2017年底,被国家命名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是“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今年四月,为进一步打造“寒地黑土”养老产业应用示范园区,我们在一期医养园区基础上开发建设了二期养老配套工程,新建一栋3万余平方米的康体中心、万余平方米的景观花海、5千多平方米的果蔬保鲜储存库;购买了48栋温室大棚种植四季草莓、山东苹果等水果蔬菜。目前,园区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昨天来自北京的旅居老人已入住园区,提前享受北方夏季的清凉,住院治疗和康复患者已达百人以上,慕名而来的老人也将相继到此颐养天年。
项目一期万康医院是2017年经绥化市卫计委批准成立的一家二级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医保定点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0一医院合作医疗保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一一医院医疗共建单位,绥化市第一医院、绥化肿瘤医院、绥化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单位。聘请省内知名中西医专家队伍,医院现有医护人员236人,其中主任医师17人、副主任医师26人、主治医师35人,购置国内外先进诊断、治疗设备1500台,开设有康复、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老年病、普外、骨外、中医、体检、影像、超声、检验等临床及辅助科室,致力为患者提供从早期干预到后期康复治疗的全程服务。
项目一期万康颐养中心,是经绥化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集护理、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大型智能田园养老服务机构。聘请国家一流建筑设计院,参照五星级酒店标准设计,一楼建有景观大厅、营养膳食中心、家庭影院、美容美发厅等生活服务设施;二楼设有棋牌、球类、手工、阅读、书画、健身、等学习娱乐设施,还成立了老年大学;三楼至六楼为养老生活区,配备智能信息跟踪呼叫服务系统、环保的PVC地板、中央空调和电取暖设备、24小时热水供应,豪华间、单人间、双人间可为600多名颐养老人提供家居式、宾馆式养老服务。
万康医养产业园按照“精神赡养和物质赡养并重”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上,全部实现无障碍设计、中心供氧、智能化监护系统;同时,配备健康膳食中心、健身广场、家庭影院、美容美发厅、棋牌室、健身房、图书馆、温泉洗浴、灯光球场、娱乐广场、万株花海、采摘大棚、中心垂钓湖等娱乐设施配套及老年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舞、联欢会、座谈会、手工制作等比赛,为长者的生活增添一份趣味。并定期组织种植、采摘、田园观光、候鸟旅居等活动,采风、赏景,享受旅途中的惬意人生。同时,根据长者生活特性,依托万康医院,针对不同需求,按照老人健康活动期、辅助生活期、行动不便期的特点,定制健康管理、慢病干预、康复介入、养生保健、生活照护、急救医疗等六重生活服务体系,让业主从入住那一刻开始,真正享受无忧幸福晚年。
产业园揭牌当天,万康医院将为“绥化市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携手“解放军第211医院开展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下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后续康体中心、室内外温泉以及与加拿大飞马药业集团合作投资80亿元的国际旅游医疗小镇等项目建设,以此提高服务标准、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创新养老模式、丰富养老内涵、拓宽养老渠道。项目建成后,园区将成为北方“春赏百花、夏享清凉、秋观红叶、冬踏瑞雪”江南风情的田园、智慧型医养结合特色旅居小镇,以国际化的标准、特色化的风格、生态化的景观、优质化的服务、普惠化的情怀、社会化的责任,迎五湖亲朋,接四海来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通讯员 崔振 丁丽梅
7月5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与德州市人民政府在德州市举行科技助推德州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在仪式上,签订了《共建(齐河)小麦玉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共建(齐河)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齐河)小麦玉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齐河)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冲积平原,德州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县,黄河自聊城流入其境内,蜿蜒行进62.5公里,这座城市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波涛滚滚的黄河孕育了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
齐河小麦,从田间至餐桌一条龙
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齐河县人民的脸庞。挥汗如雨的六月,齐河被阵阵麦香笼罩,在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齐河是产粮大县,粮食种植面积220万亩,总产常年保持在22亿斤以上,素有“鲁北绿色黄河粮仓”之称。“齐河小麦”“齐河玉米”“华夏一麦”等被注册为3个国家地理商标,纳入“黄河·味道齐河”区域公用品牌子品牌。
得益于高产、绿色、优质的齐河小麦,一批小麦深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构建了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小麦加工及综合利用水平。
在山东万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配合默契,一个个圆嘟嘟的包子被生产出来,在另一车间里,工人们专心致志,手法娴熟,正在包着馄饨,面香、肉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使用齐河优质小麦生产出来的包子、水饺等面点产品,口感劲道、有嚼劲、白度好,面条爽滑、不混汤。”经理张丰泽自豪地介绍道。
万康的前身是齐河县粮食局面粉厂,2006年,单位改制后,成立鲁齐面粉厂,经历了两次公司变动的万康,2015年正式投产,主打挂面类和速冻类产品。“由于在面粉厂的工作经历,我们老板很了解面粉,但毕竟是做新的产品,从馅料、口味等开始研究,品鉴小组品尝后再进行调整,生产样品后投放市场,客户再反馈信息,一个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张丰泽告诉记者,如今公司的产品有四大类上百个品种,拥有自己的物流冷链,目前,公司正与中科院合作,筹备齐河小麦研发中心,针对齐河小麦进行功能性深加工。
坐落在齐河县祝阿镇的山东友康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齐河县80万亩绿色小麦种植基地,一直专注于小麦胚芽及全谷类膳食营养深加工研究和产品开发,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浓浓的麦香味传来,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小麦胚芽就是小麦发芽及生长的器官之一,营养丰富。对于面粉厂来说,小麦胚芽是没有用处的。”总经理张勇介绍道。
张勇的父亲张培祥一手创建了公司,一开始小麦胚芽被用来制作鱼饵,后来致力于研究小麦胚芽油。“由于小麦胚芽的含油量很低,一吨小麦只能出50克的小麦胚芽油,使用传统的浸出法和压榨法是很困难的,市面上的压榨设备都是针对大豆和花生的,我们去了欧洲等地也找不到合适的设备。”张勇告诉记者,经过7年的时间,不断的改造设备,使用了几十吨的小麦胚芽,终于使用低温榨取的方式,小麦胚芽出油了,这一技术获得了国内首个《冷榨小麦胚芽油》的发明专利,友康成为了国内首家也是唯一拥有低温提取小麦胚芽油的科技型企业,并追上了国际水平。
2018年,友康从济南搬到了齐河。“我们考核过长清、济阳、河南、禹城等地,最后选择了齐河,齐河土壤好、水好,在田间地头插卡就能灌溉,而且小麦品种好,小麦胚芽片大,上哪儿去都不如来这里。”
如今的友康,在张勇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公司拥有12项专利,产品有冷压榨小麦胚芽精油、可食用小麦胚芽、燕麦片等,年销售额达3000万,入选“德州味”之后更是让企业的品牌推广更上一层楼。“我们去上海参加博览会,很多消费者一看有政府背书,很信任我们品牌。如今小众油以每年85%的速度上升,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小麦胚芽油的研究。”张勇说。
近年来,齐河县粮食深加工体系健全,大力实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工程,现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29家,构建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提升粮食加工及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粮食产业化集群发展。
截至目前,齐河县认证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总个数为64个,其中绿色食品22个;无公害农产品18个;有机产品22个;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
齐河牛肉,六代传承打造金字招牌
与“齐河小麦”一样,“齐河牛肉”也享有盛名,获得国家地理商标。
色泽红润、熟烂适口、肉质鲜嫩细腻、酱香浓郁、越嚼越香。作为久负盛名的“山东老字号”特色名吃,圣喜酱牛肉素有美誉。
“圣喜酱牛肉”源于清朝光绪年间(1890年),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当时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率领左家军英勇杀敌,每当打了胜仗,都令其军中艺人煮制酱牛肉,并和面作油香来犒赏左家军以示庆祝,席间士卒无不为酱香四溢的酱牛肉而赞不决口,一时军中传为佳话。1890年,“喜逢”包子铺在齐河县城正式开张,这也是“圣喜”品牌的前身。1985年,第五代传人左恩喜接过弘扬喜逢酱牛肉的重担。
7月,天气炎热,在山东圣喜鲁西黄牛生态繁育基地内,黄牛们显得十分慵懒,基地内不时传出“哞哞”声。“齐河是产粮大县,作为主要的劳动力,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牛,90年代我们还在农户家里收牛做酱牛肉,后来我们决定创建黄牛基地,自己把握牛肉品质。从一开始建造11个车间养殖鲁西黄牛,到如今,公司已建立起占地160亩的养殖基地,共有14座养殖棚,常年存栏量在3000头左右,”山东圣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海告诉记者,鲁西黄牛肉质很好,圣喜酱牛肉以此为原料,从孕育到育肥,严格秉承着绿色食品级可追溯饲养体系。
和许多老字号品牌一样,圣喜酱牛肉也在拓展发展新局面。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从基地到餐桌的产业链闭环,但是在餐桌这方面我们并没有做得很好,最近我们也在致力于打造餐饮行业。”焦海说。在这样的理念下,圣喜与一家餐饮公司合作,在祝阿镇成立“古镇豆腐脑”公司售卖牛肉火烧,吸引了很多人驱车前往品尝。今年5月份,成立了左小匠牛肉火烧,每天都有大量顾客排队等待。
除此之外,公司借助“互联网+”浪潮,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第六代传承人左源兵主持操刀,对企业产品、包装等进行专业设计,相比传统线下包装,线上产品包装更加活泼以及年轻化。产品从原来的大块包装基础上,开发出了小包装休闲类食品,口味也更加多样。平台也从最早的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大平台,到近年来的抖音、快手等平台,努力开拓线上市场。
提起入选“德州味”授权企业带来的变化,焦海深有感触。“线上销量增加了一些,很多消费者看到政府背书,就会产生一种信赖感,提高了认可度。能让我们齐河牛肉更好的在全国推广出去,真正助力我们这个中华老字号在新的市场环境里得到更好的突破,在牛肉市场里占一个更高的地位。”焦海说。
焦海介绍,去年圣喜的年销售额达到1.2亿,目前,圣喜正在建立自己的直播间,未来将以慢直播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品牌故事讲出去。
齐河蔬菜,产业引领乡村新“丰”景
7月10日,驱车行驶在齐河县宣章屯镇的马路上,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片银色的海洋,熠熠生辉,十分壮观。
宣章屯镇是传统蔬菜乡镇,共有20多个蔬菜种植专业村,高低温大棚4000余个,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蔬菜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辖区内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是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走进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蔬果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分拣净选、包装各类蔬菜瓜果,这些农产品将会通过冷链物流车辆配送至北京、天津、河北、济南等地的居民社区直营店里。“我们一个月能生产1000吨蔬菜。” 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战东告诉记者。然而,作为德州第一家流转土地的企业,公司的起步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董战东是齐河本地人,最早在南方从事农业养殖工作。“零几年的时候,南方的蔬菜种植已经很成熟了。齐河有蔬菜种植的基础,土壤好,灌溉充足,再加上良好的区位优势,所以也想着回来搞蔬菜种植。”董战东抱着这样的想法回了齐河县,2010年,他开始着手准备蔬菜种植,想要打造蔬菜种植产业就需要土地,没想到一开始他就碰了钉子。
长期以来,村民每家每户分散种植,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当听到土地流转后,不少人持反对的态度,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于是董战东带着员工挨家挨户做工作。“当时只有7户村民愿意流转土地,第8户是怎么也不同意,我们就用这100亩地种植蔬菜,我是从村里长起来的,了解老百姓的想法,说的再好,也不如直接让他们看到结果,最后他们发现这样做更能增收致富,同意流转土地的村民也多了起来。”董战东说。
董战东告诉记者,齐河蔬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企业将加大与农科院等的合作,紧盯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一县一特,一村一品。”
小蔬菜,大产业。近年来,齐河县加快基地建设,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并大力支持蔬菜产加销企业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鼓励特色优势产品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有效提升名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全县蔬菜面积达25万亩,设施面积10.2万亩,产量99.6万吨,设施个数7500多个,总产值近20亿元。
回首望去,搭乘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浩荡东风,齐河在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交出了一张优异的答卷,三牲五鼎,齐河味从黄河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