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真的越来越难做了。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涌进餐饮业的创业者却越来越多。
对于正萌生进餐饮市场“淘金”念头的小白们,以及已经确认好方向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准餐饮人”们,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有5个真诚的建议送给大家。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翟彬。
前不久,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两个消息刷屏了,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用工人员已经达到2亿;另外一个是浙江省人社厅官宣,在浙毕业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元以下的可由政府代偿。
看似不相关的两则新闻,背后却反映了一个不争的现实,即当下就业市场压力巨大,创业或成为打工人的新选择。
而“门槛低,现金流好”的餐饮行业,毫无争议地成为这波创业浪潮下的主要方向。可以预见,未来新入局的餐饮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随着娱乐、互联网、房地产、K12教育等行业的产业调整,就已经有大量资源已经开始涌进了餐饮行业:朴新教育进军快餐连锁餐厅;上市公司学大教育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涉足咖啡领域;“联合办公第一股”优客工场的CEO毛大庆在北京国贸CBD卖起了包子……餐饮成了众多“失意者”的避风港,跨界而来的“新餐饮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但是,餐饮真的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干吗?
无意义的内卷,正在“杀死”餐饮业!
所以在这里,对于正在萌生进餐饮市场“淘金”念头的小白们,以及已经确认好方向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准餐饮人”们,我有5个建议送给大家:
< class="pgc-img">>赛道选得好,成功差不了
“品类定生死”,这话对于餐饮业而言,一点也不为过。尤其对于“赚得起,赔不起”的餐饮小白来说,选好赛道更是几乎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然而,选赛道真的是个技术活,既要具备市场调研能力,清楚所在城市/社区的人口规模、消费水平、习惯及口味偏好等;还要对意向品类的选址条件、运营难度等关键信息有充分掌握;更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回本时间、流动资金等进行精确计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把上述工作做到了周全与完备,在启动项目之前,创业小白们还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 谨慎追随流行,重点押宝刚需。
对于那些咨询我某某品牌能不能加盟,某品类能不能做的创业者,通常我会先问他们一句:你的风险偏好是什么?
创业者必须要明白,餐饮早已过了“高毛利、高回报,野蛮生长”的阶段。尤其是后疫情时代,随着动态清零政策的常态化,餐饮行业随时面临“停摆”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者如果抱着“短线操作,赌一把、赚快钱”的心态,贸然选择一些看似有爆发力的“网红”或者“伪刚需”品类,结果往往会因为“项目缺乏足够多的数据验证”而草草收场。同样的,盲目投资一些重资产、高客单、回本期长的“消费升级型品类”,结果往往也是起盘快、崩盘也快。
对于“缺钱、缺技术,风险承受力低”的创业素人来说,选择“刚需、高频、高复购”的快餐或小吃品类,才是“稳稳地幸福”。
首先,能赚钱的都是已经被反复验证的成熟品类,比如“米、面、粉”等投入成本低、供应链成熟,且能够穿越周期的品类;其次,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刚需”就意味着确定性,而“确定性”带来的安全感,正是当下餐饮行业里最珍贵、也急需的。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二,不要看“我喜欢什么”,而要看“市场需求什么”。
在餐饮快招圈里有个段子——“烘焙精准打击拆迁户,如果还有剩下的,就交给奶茶和咖啡店”。
在很多创业素人眼里,奶茶、烘焙、咖啡店不但客单价高、毛利可观,还是一门能兼顾“爱好与事业”的好买卖。再也没有比“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奶茶店/咖啡馆/蛋糕店”更能承载自己情怀与梦想的事了。同时,奶茶店、咖啡馆的标准化程度高,人少还好管理,简直就是斜杠青年(指不满足单一职业,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的不二之选和完美副业。
而现实是,这三个赛道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早已是红海一片,小白入局九死一生。据了解,在餐饮二手设备回收排行榜上的所有品类里,奶茶、烘焙和咖啡一直牢牢占据着榜单前三,堪称“创业碎钞机”。
< class="pgc-img">>加盟要做麦子,不做韭菜
对于加盟,创业者的态度历来泾渭分明,“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点,即“如何识别快招”和“加盟到底能不能赚钱”。
先说第一点,如何识别快招?
“万单店”、“假排队”、“零元加盟”、“明星代言”……可以说,世界上最深的路,就是快招公司的套路。不仅如此,快招品牌还会采取“压迫式”的电话回访,那些真假难辨的成交陷阱(比如虚构“名额有限,破格申请”)和诱导加盟(只谈利润和回报周期,不谈风险)等方式,让创业者防不胜防。
《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关于快招的投诉量达到3.8万件,较2019年增长了16%。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
尽管没有人愿意当韭菜,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辨识力,创业小白中招还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选择加盟品牌之前,小白们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工作:
首先,要先确认意向品牌是否真的开放加盟,避免误加盟了山寨品牌,或者被误导加盟了所谓的“假副牌”。
其次,要确认品牌方是否取得了《特许经营许可证》,满足“2店1年”的基本要求;对加盟合同中的条款要逐条审核,规避条款中的模糊地带或者权责不清的部分。
第三,切忌不要贪图加盟费便宜去加盟山寨品牌。随着监管加强和消费者的成熟,山寨品牌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而快招品牌则基本是“管杀不管埋”,一旦被骗,举证和诉讼都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只能认栽。
再说第二点,加盟到底能不能赚钱?
必须要讲,加盟不是洪水猛兽,因为从来就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当然,那些认为“只要加盟知名品牌就能发财”的人,也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的。
考虑加盟品牌的创业者们一定要认识到,品牌方的赋能是有限的,哪怕是“强管控、全托管”的大品牌,有一定比例的闭店率也是合理的,毕竟“亲儿子”都难逃闭店的风险,何况是加盟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意向加盟对象是一个初创品牌,创业者们则要更加谨慎,切勿一上来就选择加盟“市代/省代”,因为初创品牌本身的模式尚未完全跑通,此时大投入拿下其区域代理,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实为不智。
最后的建议是 “善于地缘性套利”。如果你看到某个品牌或品类在一二线城市火了,把握好“时间差”在本地快速复制获利,加盟无疑最好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身没有拿铺、操盘等核心竞争力,时间一长,这类项目的本地市场很快就会被竞品或者山寨品牌做烂。尤其是那些“新奇特”等非刚需项目,生命周期短,投资务必谨慎。
< class="pgc-img">>警惕三个选址“陷阱”
餐饮的本质是流量,流量的核心是选址。餐饮创业时,在选址上花再多精力都不为过。很多创业者对“一流商圈二流铺位”的选址铁律已经耳熟能详,但在选址的过程中仍要提防三个“陷阱”。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首先是“低租金陷阱”。
资金不足的创业者,一定不能有“捡漏”心态,切记“好位置不便宜,便宜没有好位置”。不要对自家产品盲目自信,也不要考验消费者“多走两步又怎么样”的耐心,更不要被某些物业“忽悠”,选择“消费盲区”做炮灰。
对于受疫情影响而空出大量铺位的商圈或美食街,创业者尤其要警惕,大量空置本身就说明这个位置抗风险能力差,千万不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任性拿铺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其次,切勿过度迷信购物中心。
近些年,shopping mall建设大跃进,导致数量井喷,渠道红利日渐消失。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购物中心尤其受伤惨重,客流量远不及社区稳定。
再者,创业小白们不具备头部品牌的“优先选址权”,盲目入驻购物中心很可能会选到一些“垃圾位置”,一边承担着高房租,一边门可罗雀。
另外还要明白一点,“商圈流量并不代表门前流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商场后的步行街,妥妥的“灯下黑”,堂食品牌的噩梦。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最后,“抱团不一定能取暖”。
选址往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互补原则”,即不同业态的品牌开在一起,通过品类差异,优势互补,共同把场子炒热;第二则是“跟随策略”,贴着同类型的品牌开店,制造声势,一起把蛋糕做大。
前者好理解,后者则极易跑偏。因为“跟随策略”的前提条件是“品类相同,客单相异”,即尽量选择与不同客单价的品牌做邻居,而不是扎堆在同价位品牌之间正面硬刚。不要妄想通过价格战把对方打趴,新手没那么耐打,真打下来很可能两败俱伤,奶茶就是“跟随策略”的典型“重灾区”,遍布全国的“奶茶一条街”都是血淋淋的实证。
简单小结一下,对于小白来说,复合型商圈是最优选,比如“商场+社区”/“写字楼+社区”等等,既能兼顾不同人群,保证全时段经营,还可在突发疫情期间,通过外卖对冲不能堂食的风险。
此外,在选址过程中,创业者们还需具备以下三个思维:
第一,要有“数据思维”。
如今选址再也不能简单靠“数人头”来判断位置的好坏,随着餐饮数字化的发展,市面上的数字化选址工具已经非常的成熟和完善,我们能获得不同维度的数据,比如客群画像、热力图、消费偏好、交通、动线、竞品等等,能极大提升我们的选址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要有“财务思维”。
选址过程中大家往往容易忽略关键的财务指标,包括房租、付款方式、转让费、中介费、水电杂费、装修费、房租递增比例、实际使用面积、外摆面积等等。清楚了解项目的财务指标,既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使用率,也能减少退租时可能发生的扯皮几率,有效保护续租时的权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三、要有“技术性思维”。
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一定要核查所选铺位的硬件指标,比如排烟、电压、燃气申报流量、施工排期、消防、门头、外摆面积、营业时长、餐饮经营申请许可条件等等。
餐饮所属的物业类型极为复杂,社区店/商场店/卖场店/写字楼店等物业的要求不尽相同,经常会出现“空调找物业,排风找开发商,门头找城管”的乱象,如果不逐项确认,踩坑就会是大概率事件。
< class="pgc-img">>低成本获客,高质量留存
随着平台红利的消失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餐饮获客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品牌获客的途径不再单纯依赖线下,而是扩展到包括社交媒体、私域等在内的全渠道。
在不断上涨的获客成本和日益碎片化的渠道面前,小白创业者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团购是补药,吃多了伤身。
如今,“团购+达人探店”已经成为商家低成本引流的新引擎,出于竞争考虑,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将低价团购产品“常态化”,短期来看,门店流量确实得到了有效提升,但长远看,常态化的打折极易拉低品牌的价值感,靠低价团购吸引来的“羊毛党”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复购。最后,往往会变成“平台赚人气、达人赚佣金、消费者薅羊毛,商家图热闹”,“三赢一输”的尴尬局面。
“团购+达人探店”作为引流手段之一,更适合用于“新店开业或产品上新”。日常引流绝不能寄希望于“长期开团”,“点评+外卖+私域+线下”的复合型布局才是最稳妥的流量打法。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二、要有蓄水池思维,老顾客才是基本盘。
对于餐饮来说,“二八原理”永远有效。小白创业者切勿陷入“一直拉新”的陷阱中,而要把精力放在服务好那“20%的老顾客”上,因为老顾客的持续复购,才是生意长久的根基。
基于此,各大品牌已经把私域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截至目前海底捞累计有8500万会员,仅2021年上半年会员消费金额占总营业额的八成以上;大龙燚靠着200万粉丝,单单在2021年2月就为其贡献了700-800万的外卖收入;喜茶通过小程序“喜茶GO”,搭建起国内新茶饮最大的会员数据库和数字化营销体系,深度用户运营和精准营销换来的是300%的高复购率,而这3500万会员也成为喜茶快速发展和对抗疫情的“超级蓄水池”……
相对于大品牌而言,中小型餐饮品牌的私域策略则要务实得多,即通过“团购、外卖和点评”做引流,通过社群做好“留存、复购和裂变”。
尤其是社区店,微信群的“每一次预订,每一次答疑,每一次充值促销上新活动”都能体现出老板的“人情味”,这就是与连锁品牌“脸谱化服务、制式标准”的最大差异,朴实的动作往往最能赢得老顾客的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三、网红店靠内容引流,小店靠服务引流。
继“坪效、人效、时效”之后,餐饮已经进入到了“图效”时代,“小红书/抖音种草,线下拔草”和“打卡经济”已是Z时代年轻人最普及的生活方式 ,“双微一抖一红书”也已经成为打造网红品牌的标准配置。
但是,对于快餐、小吃等大部分餐饮品类来说,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个人/品牌IP”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大部分餐饮的本质就是三公里内的生意,短视频对于品牌的赋能极为有限,尤其是在没有专业团队包装的情况下,与其花精力拍短视频,不如把出品和服务做好来得更实在。
< class="pgc-img">>不要招人,要招合伙人
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全国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的排行中,餐厅服务员高居第五位。
由于收入低、晋升空间小等因素,餐厅的很多岗位都处于“常年缺人”状态,尤其在疫情后,由于餐饮行业自身“受波动大、风险高”的特点,招工变得更为棘手,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店长,更是“一人难求”。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在餐饮行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解决这个问题,创业者必须改变“老板思维”,通过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和未来企业的快速扩张,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合伙人模式。
不论是海底捞的“师徒制”,还是华莱士、半天妖的“合伙人制”,都是遵循“共担+共创+共赢”的思路打造的组织结构。品牌通过配股或众筹的方式,将公司股份下放给员工,将员工从雇佣关系转变成合伙关系,风险共担、受益共享,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激活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的稳定性。
第二、内部裂变。
当门店模型打磨成熟,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时,从外部聘用职业经理人远不如从内部培养优秀店长更高效。
以半天妖为例,品牌通过“内部培养、以老带新”的形式,实现店长的快速裂变。并通过“双向持股”的形式,激发团队战斗力,同时赋予团队更多的自由度,包括自主寻址开店、自主经营、自主招聘等,由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用5年时间,门店数量就突破1000家,成为烤鱼赛道中门店最多的品牌。
第三、灵活用工。
时刻“满编”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因为餐饮的“淡旺季、闲忙时”非常明显。这时“灵活用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通过标准化培训、合理排班和绩效制度将正式员工和小时工组合使用,能帮助门店降本增效,有效缓解用工压力。
在萨莉亚,全职员工和兼职员工的比例接近1:2;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小时工和全职比例也达到7:3。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写在最后
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吊销执照的餐企高达88万家以上,创近十年来最高。长长的倒闭名单上,不仅仅有餐饮小白们的初创品牌,也躺满了诸如新元素、许留山等明星品牌。
行业内卷、“人口+渠道”红利消失,加上疫情的“神助攻”,餐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难做。
疫情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全行业的洗牌,极大地提升了餐饮入局的门槛。未来,留给普通人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小了,一些跨行来餐饮创业的,更要怀有敬畏之心,因为你的很多经验在餐饮市场可能都不管用。
而那些“打了鸡血”的创业者,则需要特别注意鸡血中的风险含量,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及时止损。
至于那些把餐饮当副业的“斜杠青年”,建议趁早收手,餐饮是勤行,不仅要吃苦,还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最后用一句话,与所有餐饮创业者共勉: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餐饮;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去做餐饮。
快报讯 “经营户要办理备案?”“怎么办理备案?”“为什么申请许可证的资料总是不全?”由于对政策的不熟悉,不少食品经营户在经营店铺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的疑问。近日,万江市场监管分局联系万江中介机构,在相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点,主动为有需要的群众答疑解惑。
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主要针对未办理备案和许可证的经营户现场提供办理备案业务,同时指导填报申请许可证的手续。服务过程中,许多前来咨询的经营户表示流程繁琐、申请所需资料多,自己完全搞不懂,现在经过社区的指导,他们提前熟悉政策和流程,少跑路,免去了很多麻烦。而针对需要办理备案却没有来办理的经营户,该分局主动联系,并进行政策宣讲。据统计,目前该分局已协助10个社区办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39家。
据了解,为解决一些新手、“三旧”改造的餐饮店主不熟悉厨房的专业布局,避免出现装修好后达不到餐饮服务验收要求、拆除重新装修的情况,万江市场监管分局还就此做好事前服务,安排专项负责人,主动联系社区提供咨询电话,方便商家与该分局监管人员取得联系,通过“一对一”对照图纸或提前到现场检查的方式提供布局指导,切实帮助餐饮服务单位降低合规成本。(田晓霞)
很多网友私信问我,餐饮食品原材料验收有哪些标准?今天我就介绍一些常用的,餐饮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供货商送来的原材料验收环节非常重要!如果食品原材料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出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下面是我在从事餐饮工作20多年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厨房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分享给大家参考,希望对提升食品原材料验收有帮助。大家可以关注收藏,方便有需要的时候能找到。
< class="pgc-img">>食堂酒店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
一、原材料登记验收:
1.验收人员要掌握原材料基本知识,清楚原材料的规格和标准,对原材料质量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判断。
2.验收人员核实货物品时,应按照申购单上是否一致,重点查验有无遗漏。
3.对照采购单上的品名、规格、价格等依次检查,逐一仔细核对数量,通过感官及质量要求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老、嫩、大、小、颜色等)。另如有包装的原材料要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注意产地及生产日期、发现生霉、混浊、已过或即将到保质期的不得领用。水果等物品应检查外表,有霉烂、虫眼、干瘪现象的不领用。
4.验收合格将数量登记在食材验收本上,不合格原材料拒收。
5.部分不合格食材,不计入验收数量,但要注明情况。
6.未下申购单的原材料或超出重量不给予受理。
7.对畜、禽、肉等原材料查验检疫合格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原材料拒收。
8.冻品原材料如已解冻化软的,视为不合格原材料。
9.对不符合规定要求或份量不足的原材料,拍照发至采购群,通知采购退回或重新采购。
10.验收人员和供应商,应在食材验收本上签字确认。
< class="pgc-img">>二、原材料验收方法
A、嗅觉检验: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材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B、视觉检验:用肉眼目测根据检验判断品质好坏。
C、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材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D、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E、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材料结构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三、常用的食品原料基本检验方法。
1.验收猪、牛、羊等鲜肉类食品:要求达到新鲜、色好、无异味、不带毛、不带血、不带污的标准。鲜肉必须有检疫章的检验单,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无注水。健康的猪、牛羊肉:看上去光泽较好,且肉为红色或暗红色,脂肪必须是白色的肌纤维比较有韧性,用手按下去,其凹陷部分容易恢复,味道闻起来正常无异味(用目测、鼻嗅、手触的方法)检验肉质的好坏。
< class="pgc-img">>2.验收鸡、鸭、鹅等鲜肉类食品:鲜肉必须有检疫合格证,要求达到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淡黄或白色、肌肉切而有光泽、外表微干或湿润,无异味、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正常气味、无长毛或者毛根,鲜鸡鸭鹅当天宰杀当天送达(用目测、鼻嗅、手触的方法)。
< class="pgc-img">>3.验收活鱼类食品:要求达到新鲜、无异味、色泽好、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鲜鱼眼睛凸起,澄清有光泽,不新鲜的鱼眼睛凹陷,色泽浑浊不清,呈微蓝色(用目测、鼻嗅、手触的方法)。
< class="pgc-img">>4.验收冷冻海产品:要求达无腐烂变质、无注水、无异味、无化软、规格统一的标准(用目测、鼻嗅、手触的方法)。
5.验收熟食类食品:要求达到色鲜味正、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的标准(用目测、品尝、手触的方法)。
6.验收豆制类食品:要求达到新鲜、富有弹性、带豆香味、干净、无霉变、无异味。如果发现粘手、发酸证明已变质不能使用,(用目测、鼻嗅、品尝、手触的方法)。
< class="pgc-img">>7.验收带包装类食品:要求开包验货,看是否过保质期,有无厂家标识,是否伪劣产品(查看保质期的方法)。
8.验收米、面、豆类食品:开包验货,看是否过保质期,有无厂家标识,是否伪劣产品,要求无尘土、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份量足(用目测、手触、试用的方法));
9.验收油类质量:要求油质清,色泽正,无异味,看是否过保质期。品质较差的油,颜色浑浊而且带有不同的酸味。猪油为白色、大豆油为淡黄色、花生油为黄色、菜籽油为深黄色(用目测、计量、查看保质期的方法)。
10.验收木耳、腐竹等发菜类食品:要求无虫蛀、无鼠咬、无杂质、无霉变、不潮湿、不掺假的标准( 用目测、手触的方法)。
11.验收蔬菜类食品:要求新鲜、无腐烂、无虫咬、无泥土、无黄叶,无冻坏、外叶无萎叶、土豆颜色无变绿、发芽(用目测、手触的方法)。
< class="pgc-img">>12.验收水果类:要求新鲜、果形均匀,不干疤、无裂口、无斑点、无腐烂、无虫眼(用目测、鼻嗅、品尝、手触的方法)。
以上全部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参考
本期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关注转发
我是锦绣哥,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