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好啊,今天就正式开始写些餐饮的东西了,因为我是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这行的,所以就先讲讲在大型连锁餐饮中管培生的情况。
最开始还是有必要说下目前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整体来说,整个餐饮行业人员的学历一般都不太高,因此社会上对餐饮业的认识大部分都是“地沟油”的状态,现在餐饮所拥有的高等人才也都集中在餐饮企业的高层,比例很小。并且如今大部分的现代化餐饮企业的掌舵者基本都是百盛出身,国内在流程化规模化培养餐饮业高级人才方面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这就造成了餐饮行业管理人员的短缺,为此,许多餐饮企业就推出了管培生项目,从而建设扩大自己地人才梯队。
先说一下我所在的企业职级划分吧。从下到上依次是员工,训练员,主管,经理,店长,区域经理等等,而管培生呢是以实习主管的身份被招进来的,实习时间一般分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需要完成前厅所有岗位的轮岗,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餐饮从业者,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致情况。
刚进来先进传菜部学习,这个岗位主要是个体力活,负责将菜品传单餐桌上,其次呢在这岗位的学习时间需要基本了解所有的菜品知识。并且这个时间段你需要对餐饮有基本的了解,公司也会在这段时间让你学习相关的企业文化等等内容,传菜部基本两周就能搞定,接下来就是服务岗了。餐区服务可以说是所有岗位中最重要的,也是前厅的根本所在。到这个岗你需要先学会怎么点单,怎么介绍菜品,怎么买单,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跟客人沟通。基本技能掌握后如何锦上添花如何让客人感到满意都需要经验去累积。服务岗结束后会去门迎岗,这个岗位在大型餐饮中一般都会设置,工作内容比较简单,重点就是快速,准确,合理地将客人带到座位上。工作虽然简单但却不容易,既要考虑到顾客的感受,又要关注到餐厅桌位高效利用,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经验才能完全胜任这份工作。门迎结束后会去收银岗,毕竟管培生是为了培养管理人员的,所以收银岗不用太精,基本会操作就行,但是在收银岗你会第一次涉及到餐饮专用词汇。比如人均,翻台率,流失率等等,这就要求你多思考主动学习,打好基础。
前厅基本就这些岗位,每个岗位我都大概讲了一下,后面会有文章深入了解个别岗位。基本工作掌握后,就会安排你进行值班管理学习,所谓值班管理,就是需要你在本时段的工作中协调人员,物料,设备,从而保证整个餐厅时刻有良好的运营状态,使顾客有满意的用餐体验。当这些工作全部学习完毕并且通过公司内部考核之后,那么恭喜你,正式成为了一名主管。
基本三个月后你就成为主管了,而普通员工成为主管的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所以说管培生确实是有照顾的。说实话,这三个月挺苦的,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刚开始传菜,因为在学校养尊处优惯了,头十天腰酸背痛,端不动菜是最尴尬地事情,不过这都还好,咬咬牙就过去了。最难受的是,家里人问你你为什么去干地沟油,不容易供你上了大学你却干了这个……解释,解释啊,解释不清楚啊……唉,挺难的,现在也是。
就这样,坚持吧,熬出来就好了。
>/熊丙奇
“十年后留在北大,我要做快乐的食堂阿姨。”近日,网友黄女士称,自己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大食堂工作,引发网友关注。据报道,黄女士于2022年入职北大餐饮中心,今年7月已从文员转岗为管培生,目前正在轮岗,做食堂阿姨是为了体会师傅们的工作。8月13日,黄女士发文称,十年前自己去长沙读书,后一路考到北京的学校读新闻传播专业,后来又成功保研北大。十年后,她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新事业,“先从食堂阿姨一步步做起!”
黄女士说得很清楚,她做食堂阿姨是管培生必须经历的轮岗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体验第一线食堂师傅们的工作,以便未来更好地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然而,不少网友可能没有清楚什么是管培生,就把黄女士的工作定位为做食堂阿姨,并将此事歪曲为“北大研究生毕业当食堂阿姨”“新闻学专业毕业做食堂阿姨”,进行炒作、博眼球。这除了引发“高学历低就业”“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差”的口水仗外,并无实际价值。
图源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错的时期,名校毕业生就业也不是一步到位就职所谓的光鲜岗位的,而是要从基层岗位一步步做起。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能只看其第一份职业,而要看其毕业后的中长期职业发展。高校毕业生也要以更长远的眼光,规划自身的职业与事业发展,不能短视与功利。
“管培生计划”是用人单位培养未来领导人的招聘、用人项目,进入该计划的管培生,要由带教老师指导,经过多个岗位的轮岗,考核合格后,才确定正式的岗位。像黄女士是北大餐饮中心的管培生,单位对其的培养目标是,今后担任管理职务,因此,将其轮岗到第一线的食堂体验食堂阿姨工作,是十分正常的情况。通常来说,轮岗时间一般为几个月,下一个职务就可能是餐饮中心主任助理。
也就是说,若就“北大研究生当食堂阿姨”“新闻专业毕业生当食堂阿姨”此事进行讨论,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就如讨论某个进入500强企业做管培生的名校毕业生,在门店做销售员是人才浪费一样——没有准确了解管培生计划。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要只看眼前与表面,而要重视长远发展与就业质量。当然,也有人觉得,就算是管培生、研究生去大学餐饮中心工作,也是“低就”——那就真不了解就业形势了,早在10多年前,大学后勤部门就吸引了不少名校毕业的研究生。
近年来,很多人一看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就想当然地认为这属于人才培养浪费,以及专业就业难。这是简单从专业对口角度评价就业,而忽视了就业不能只看专业,更要看个体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培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让其有更广的择业面,进行跨专业就业。表面上看,这是专业不对口、人才浪费,但从具体就业看,则属于“能力对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更应关注高校毕业生通过专业学习培养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重视专业背景。近年来,不少大学专业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不到50%,不少属于跨专业就业,专业不相关就业。这也要求大学专业教育,要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尤其是综合性院校,要坚持以能力为导向,进行通识教育。
新闻专业毕业生没有进新闻单位,而是到大学的后勤部门做文员,进而转为管培生,这属于专业相关就业。其实,从管理岗位的人才招聘看,大部分管理岗位均不要求求职者的专业背景,而注重求职者有无胜任岗位职责的能力。换句话说,任何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具有相应的综合素养与能力,都可以去应聘这些岗位。
另外,我国社会舆论颇为关注毕业生的第一份职业、起薪,但这样的关注点失之偏颇,到基层工作,难道就一直在基层,没有发展机会吗?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盯着岗位的起薪,对于起薪低于预期的职位颇为抵触,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加剧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国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抛开“唯学历”的老套思维,而要关注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不能以“就业起点”来论就业好坏,选择专业、规划职业和事业发展,应有“长期主义”的眼光,不能短视与功利。(作者系知名教育学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校对 | 谢志忠
店类企业,是75分-90分同学的优选。理由如下。
市场行情:门店类企业哪怕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完全萧条,而疫情之后发展势头很猛。同时门店类的业态趋势是越来越走向连锁和集团化,这就相比过去的单体小店更像现代企业管理,从而有了多样化和系统化的岗位设置。而且水果、生鲜、便利店、餐饮、软饮料、酒店、大型商超,几乎各行各业都开始连锁化经营。
竞争情况:门店类企业,相比老牌的白领公司,就是主体在写字楼的公司,比如咨询、金融、IT、公关广告这些,更加不拘一格降人才。直接说就是,招聘的刚性门槛,如学历、专业要求不那么高。
所以如果你学历普通,那么连锁门店类企业,是可以入职的。
但是这几年,有不少年轻人在这类企业败走麦城。
个案中,有两位海归类同学一位大专同学,在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做管培生,说管培生项目一共有50来人,但是一年后走的差不多了,而这位同学也在坚持一年后,实在不喜欢离开了。一位是在门店上,感觉门店太累,而且管理粗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转到其他岗位,遂离开。一位是在门店实习半年后到了总公司做市场策划,但是还是觉得领导没水平,自己没有策划空间而且很官僚,一年后离开。大专同学是酒店的管培生,疫情期间老板裁员,做前台又要做客房,是一个夜班+半天白班,再休息一天,太累了,工资也没给到,离职。
最近又辅导一位同学,入职一家全国连锁的餐饮品牌做管培生。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关于入职,我整体提醒一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能够扩大一个就业渠道。
首先,大学生入职连锁店类企业,入职前需要确认的问题。
1、工作时长。门店类可能晚上很晚才关门。那么是早晚班制度,还是晚上班制度,周六是正常休息,还是一周内大家轮班休息。
2、确认轮岗制度和轮岗时间。比如酒店类,你要去分店轮岗,那么是前台客房餐厅都轮一遍,还是重点区域。如果是餐饮类,同样要问清楚,是后厨前厅迎宾都轮一遍,还是参观性质的。基层轮岗是一年还是半年,以及轮岗期间的工资怎么发。
3、确定培训安排。有的企业管培生,就是各种拓展训练热闹,热闹完了就去基层。这对于没有职场经验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落差。那么问清楚,培训是否有课程体系,都学习什么。
< class="pgc-img">>其次,是入职节点的安排。
入职体检要认真对待。门店内通常要办理健康证,也有的会有更复杂的体检要求。体检前好好休息,不要吃油腻辛辣不喝酒,多喝水。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转氨酶高了。转氨酶高就算能办健康证,那么体检结果如果企业内存档也会让人有点尴尬。如果就是现场转氨酶高,可以休息一天在重新体检。
住宿问题。很多门店提供住宿,但是不会是单人间,好一点的会是4人间。而入职前,是你想清楚的关键节点。有的同学不太喜欢和同事一起住,这并不是问题,你舍得承担成本就好。还有可能,你的学历相比门店的普通店员要高,但是公司会让你在基层轮岗时和普通店员一起住。这个也要提前想清楚,因为大家背景不太一样的话,融入就是个挑战。而住宿环境不愉快不舒服,那非常影响工作。而如果你入住后又因为不愉快搬出来,就尴尬了。所以如果不住宿舍,就从一开始说清楚,比如告诉HR,自己有朋友在这边。其实我个人感觉,门店类工作挺累的,下班回到自己的空间自己爱干嘛干嘛,而不是一抬眼还能看到同事,更有利于休息。当然对于经济压力大的同学来说,就还是要提高包容性,不管几人间都能给你省一笔钱了。
< class="pgc-img">>最后是入职后的适应,特别是社交方面的适应。
关于平级社交,满热点更好。
首先,我从来不觉得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养高于或低于其他行业,只是问题的呈现形式不同。连锁门店类的男孩女孩年轻学历低,那么有可能内部的闺蜜、恋爱的情况;越是服务行业,工作转身后说脏话、相互计较翻白眼、我喜欢他他喜欢她的暗涌……越有可能。所以我觉得你要对大家礼貌,干活的时候不嫌弃,但是社交上,保持距离。
一是如果是你高等教育毕业入职,那么学历上的差距,非要一上来就交朋友很生硬尴尬。二是,被圈进小女生的暗恋或闺蜜风波就和泥潭一样烦人。
综上我推荐的同事社交礼仪是:礼貌但是有些疏离(所以中午休息的时候能自己回家休息下更好),店内集体活动要参加特别是店长组织的,但是几个女孩子或男孩子拉着去逛街或打游戏类的活动,你可以不参与或酌情参与。
其次,向上社交,是最重要的。
决定你前途的是领导,而餐饮行业尤其是领导权威大。
对比起来,可能IT行业的领导权威数是7,那么餐饮行业领导权威就是10。这也是有的同学会在入职后说”传统行业太官僚了“。我建议客观看官僚这个词,先理解在适应。因此,你要非常注意向上社交(*3遍)
(1)如果是管培生入职,那么你的上级可能不止一个。你要确定,自己的上级是谁。轮岗的店长是你的上级,集团高管、人力资源、或者指定的导师,这些都是向上社交的范围。
(2)向上沟通原则:【没有最透明只有更透明】,工作中的困惑、感恩、不理解的地方要问要表达,工作进展要汇报,让自己在领导面前保持透明。特别是和你工作有日常关系的领导,不要假设有些事情领导不需要知道。
(3)提供一些情绪价值,比如给领导朋友圈点赞评论,日常见面后的问候关心。并且积极参加集团内部的各种征文、演讲、节目等活动,别觉得尴尬,花式表达感激和称赞。
(4)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你虽然人在门店轮岗,总公司那有点什么事情也叫你过去帮忙(案头类工作),或者时不时叫你去培训,你就要离开门店。这当然是机会,但是不要出现汇报疏漏。记住其他部门或总公司叫你,你一定先和店长汇报清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走,估计什么时候回来,或者当天不能回来也一定要汇报。
就目前我辅导的餐饮、食品、酒店类连锁经营的企业,给大学生提供的待遇还不错。那么以上建议,希望你在这个还比较繁荣的领域,开启一段美好的职业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