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我国时令水果最丰富的季节。西瓜、桃子、菠萝、芒果……各种水果争奇斗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提起水果,大家感觉不论什么都很常见。但是,其实这十种水果才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是国产水果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按照种植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柑橘、苹果、西瓜、梨、桃、葡萄、甜瓜、香蕉、猕猴桃、芒果。本期先介绍前五种水果的发展情况。
第一名:柑橘
柑橘气味芬芳、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加上与其他水果相比,种植收益较高等特点,已成为中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2021年我国柑桔园面积为450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5100万吨。可以说柑橘是我国水果品种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柑橘是一个大类,又可细分为橘柑橙柚等品类,如今在人工的参与下,柑橘大家族已经衍生出非常多的细分品种。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用“你生我,我生它,生生不息”来形容。比如,耙耙柑、丑八怪、红美人、沃柑,这些属于橘和橙的杂交品种,它们同时继承了橘易剥皮的优点以及橙的甜度。再比如葡萄柚,它是柚和橙的杂交品种。
品种多,合适种植区域也更广阔。在产区分布上,种植面积最多的前十个省份分别是广西、湖南、四川、江西、广东、湖北、重庆、福建、云南、浙江。下图为一亩田平台近一年柑橘类水果供应商家的地域分布图,基本上和柑橘种植面积地域分布相差无几。
< class="pgc-img">>广西的砂糖橘和武鸣沃柑等都非常出名,而且广西还是砂糖橘种植面积第一的省份。过节期间,砂糖橘可谓是春节家庭必备水果。较为出名的柑橘品种还有四川的爱媛橙、耙耙柑;江西的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广东的德庆贡柑;湖北的秭归脐橙和蜜桔等等……
大部分柑橘的采摘期是从秋季到冬季再到春季,在湖北等地的晚伦、夏橙等晚熟品种上市季可以持续到5月份。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柑橘,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丰富了国人的味觉体验。
第二名:苹果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苹果种植面积超3000万亩,产量超4000万吨,分别占世界苹果种植总面积的42.2%、总产量的45.5%,并已形成环渤海湾、黄土高原两个优势产区,黄河故道重要产区及新疆等特色产区。
< class="pgc-img">>在陕西苹果种植面积位居国内第一,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国每4个苹果,就有一个来自陕西。最为出名的当属洛川苹果,这里有40多个苹果品种,其中以红星、红元帅、红冠、红富士、国光、秦冠、黄元帅等最优。
甘肃主要有三大苹果产区,甘肃偏北的平凉、庆阳以及白银三大区域是红富士苹果产区,天水、陇南两大区域是花牛苹果产区。红富士苹果整体口感脆甜,在其他苹果产业普遍种植。花牛苹果属于甘肃特产的水果品种,刚下树时口感偏脆,储存一段时间后,口感偏粉糯,随着其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近几年山西等地也开始栽培花牛苹果。
< class="pgc-img">>山东地区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烟台、蓬莱、栖霞、福山、牟平、海阳、莱阳,其中以烟台栖霞的红富士最为出名。
第三名:西瓜
我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目前西瓜种植面积2300万亩左右,产量6000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已逐渐形成了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西北、东北五大优势西甜瓜产区。其中,河南省产量在全国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占到两成以上,西瓜大省的称号当之无愧。而产量前5位的省份长期占据着我国西瓜产业的半壁江山。
< class="pgc-img">>老牌的西瓜品种有8424、黑美人、麒麟、甜王、京欣、蜜童、墨童、早春红玉、特小凤、美都等品种。目前国内消费者对西瓜的偏好普遍由过去的大果型向中小果型转移,小型化是指的单瓜质量在3kg以下的小型西瓜,小型有籽西瓜品种‘早春红玉’‘全美2K’‘特小凤’‘小兰’‘京颖’等,小型无籽西瓜‘墨童’‘蜜童’‘帅童’‘玉童’等,这些高品质的小型西瓜因适合小家庭和旅游、休闲消费等需要,渐渐成为了未来西瓜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 class="pgc-img">>第四名:梨
我国梨种植面积1400万亩左右,产量约1700万吨(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梨分为四大产区,主要包括:环渤海秋子梨和白梨产区,西部地区白梨产区,黄河故道白梨和砂梨产区,以及长江流域砂梨产区。
< class="pgc-img">>常见种类有鸭梨、雪花梨、酥梨、长把梨、大香水梨、苹果梨、早酥梨、大冬果梨、晚三吉梨、秋白梨、南果梨、库尔勒香梨、丰水梨、爱宕梨、新高梨等。
在众多梨品牌中,传统的库尔勒香梨、隰县玉露香梨、鞍山南果梨、蒲城酥梨、砀山酥梨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本身口感好,市场认知度较高,其中库尔勒香梨、玉露香梨、鞍山南果梨等品牌价值超过50亿。
< class="pgc-img">>此外,近几年网红经济催生的秋月梨也成为市场新宠。秋月梨10年前从日本引进,原本是丰水梨和黄晶梨的杂交品种,大规模推广种植是从七八年前。梨本身是3年挂果,所以秋月梨流通到市场上是从15-16年开始。由于其本身糖度高、水分高、可食用率高、石细胞少,口感细腻无渣,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的好评。再加上网络的推崇,为秋月梨的爆火加了助燃剂。
其产地收购价从2015年开始一直是逐步攀升,从1元多到突破2元,再到现在突破3元大关。去年中秋节前,在山东聊城八两以上的秋月梨收购价稳定在3.5元1斤左右。
< class="pgc-img">>第五名:桃子
我国桃树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产量约1500万吨,主产区集中在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占到了全国的40%以上。一亩田平台上,近一年时间桃子供应商家最多的有这十个省份:
< class="pgc-img">>桃柔软多汁、不耐贮运,市场供应期的调节主要依靠成熟期配套的品种、设施反季节生产及利用丰富多样气候。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湾反季节桃、长江中下游早熟桃、黄河流域中晚熟桃的大格局,鲜果供应由传统夏季拓展至春、夏、秋三季,可长达8个月。
目前桃自主要品种有油桃、黄桃、水蜜桃、蟠桃、毛桃等。就水蜜桃来说,较为出名的有无锡阳山水蜜桃、四川龙泉驿水蜜桃、浙江奉化玉露水蜜桃、苏州张家港凤凰水蜜桃、上海南汇水蜜桃等。由于水蜜桃赏味期短,果实软糯,不易运输,因此基本走礼盒装高端路线。以目前正在上市的无锡阳山水蜜桃来说,5斤装礼盒8个左右,果重6-7两,售价为168元,算下来33元/斤。
在我国桃树栽培领域,白肉普通桃占主导地位,鲜食黄肉桃快速增加,油桃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蟠桃、油蟠桃为新热点。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发展蜜桃等果树,如今加大黄桃、蟠桃等新品种桃已经占到蜜桃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蒙阴黄桃”“蒙阴蟠桃”已成为蒙阴蜜桃的新名片。在当地,黄桃、蟠桃等价格是同期白肉普通桃的2~3倍。黄桃好卖、蟠桃好卖、油桃好卖,黄肉油蟠桃最好卖,成为这个时代的桃产业最典型的特征。
拿水果产业发展来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的发展路径,一是如阳山水蜜桃这样的精品高端路线。由于水蜜桃本身果肉软糯香甜,口感好,品质高,广受市场欢迎,本身品质高是其能够走高端路线的决定因素。此外,果肉软糯的特性让其不耐运输和储存,因此就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做好防磕碰等,再加上通过人为从包装、消费者购买体验等方面进行设计对其品牌形象升级,打造其口感美味、精品的高端品牌形象。一系列综合措施让阳山水蜜桃广为欢迎。
另一种是走大众化路线。以普通白肉桃子为例,生长过程中管理成本较水蜜桃等精品桃子低,且产量大,口感脆,耐运输,对运输条件要求较低,很容易与消费市场达成联系。中国消费市场庞大,对农产品需求量也大。只要品质达到消费者普遍要求,这种低成本的果品也有很大市场。
此外,种植新品种也是不错的选择。以近些年兴起的2k西瓜为例,它属于小型瓜。一亩地定植瓜苗2500株,2茬产量13000斤左右,头茬瓜地头价较贵3元一斤,二茬瓜价格较便宜,算下来每亩地毛收入4万元左右。除去育苗及农资成本7000元,一亩2K西瓜的收入约为3.3万元。这个收益也可以。
< class="pgc-img">>发展农产品种植,有多种路子可以走。广大种植户和果农,可以根据自己种植品种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式。但是,不管是走精品路线还是大众路线,或者发展新品种,但都要保证产品品质。
派记者 李静 杨璐 范佳 发自北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春潮涌动,齐鲁大地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今年,山东省将抓实抓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以“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山东乡村振兴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底色越来越亮。新起点再出发,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农业强省持续加力。
加大种业振兴
让“齐鲁粮仓”更满更实
“粮食要安全,产业要振兴,品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已有近40年的时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要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在“端牢中国饭碗”这件大事上,“山东粮”实实在在“能打”。2023年,山东向农业强省迈出新步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1131亿斤、单产899斤,再创历史新高。德州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高产的背后离不开良种良法。据悉,“济麦22”连续11年种植面积全国最大,并被作为育种骨干亲本在全国广为应用;“济麦44”入选我国超强筋小麦品种,有力解决了强筋小麦商品粮依靠进口的“卡脖子”难题。
培育良种并非易事,山东良种频出的“秘籍”是什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这是刘建军给出的答案。
今年,刘建军针对种业发展带来了自己的建议,继续加强品种原始创新,围绕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用法治为种业振兴保驾护航。他还建议,深化产研融合,密切科企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多方合作活力。“我们还在不断实践,希望培育出一个突破性的小麦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一份力。”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林海表示,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科技赋能、科技创新,比如说在国家新一轮千亿级粮食产能的提升行动计划中,山东肩负着重任,亟需提高粮食的单产,通过种业创新,解决种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抓住特色资源
推动乡村产业富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山东始终将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表示,乡村产业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增长,也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耿店从过去的落后村到发展大棚产业,吸引“棚二代”返乡创业,被赞为“鲁西小寿光”。近年来,村里建起了高标准育苗大棚、蔬菜加工厂、冷库等,延伸了蔬菜产业链条,形成了蔬菜“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耿遵珠围绕“优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出建议。优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资金支持的倾斜力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专项资金比例,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有效地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临沂市兰陵县代村是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村。2023年,代村各业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
谈起产业振兴,全国政协委员、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分享了代村的经验。为了破解“人地不均、零散经营”的矛盾,代村选择了“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代村目前已形成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医疗、节会展览等支柱产业,实现农文旅商融合、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
王传喜说:“乡村振兴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模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乡村振兴要有个性,要走出自己的路。”
2023年,山东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累计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率先突破1万家。菏泽鲁锦、周村丝绸、日照绿茶、蒙阴蜜桃、沾化冬枣等乡村土产品不断发展,带动越来越多乡亲增收致富。数字化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释放人才活力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让人才与乡村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山东不断探索良方。目前,山东已构建起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的人才矩阵,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倩是一位“80后”,她主攻草莓产业近20年,是草莓种植领域的“土专家”。她还与高校和科研单位深度合作,研发出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倩深刻地体会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她准备了一条建议,加大对“土专家”的支持力度。王倩说,“土专家”可能学历不高,但他们通过实践获得了农业知识和实际经验,能更加敏锐地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出的土办法切实有效。
同样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也一直关注人才振兴的问题。去年,她关注的是如何让人才回得来,今年关注的则是如何把人才留得下。
王银香是菏泽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她的带领下,五里墩村民搞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摸索出了“农牧结合、有机循环”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村民致富,而且带动了周边一万多名农民转化成为产业工人。
王银香建议,发展实体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发展产业要注重人才。“农村的产业需要更多人才,这光靠企业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月25日,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致辞,诚邀四海宾朋!
在这惠风和畅、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节,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好客山东、亲情沂蒙,共同出席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此,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联盟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山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本次大会在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临沂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必将为推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山东齐风鲁韵、岱青海蓝,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践行“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持续做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扎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省接待游客8.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68%,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海洋旅游等蓬勃发展,全省上下发展文旅产业思路更清晰、举措更扎实、热情更饱满。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出游好时节。诚邀您畅游齐鲁,乐享春和景明,体验好客热情。
畅游齐鲁,品文化之盛。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如一部百读不厌的书,令人常读常新。这里有考古之盛。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都能在山东得到实证。沂源猿人遗址距今60余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填补我国古人类地理分布空白;跋山遗址旧石器时代的象牙铲,成为东亚人本土起源的重要佐证;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最早发现地、命名地,被誉为“考古圣地”。这里有思想之盛。孔子、孟子、墨子、孙子、荀子、庄子、管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或诞生于此,或曾在这里著书立说,留下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孔子设教“杏坛”,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私学,被尊为“万世师表”;百家争鸣的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闪耀着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智慧光芒。这里有宝藏之盛。812家博物馆遍布全省,数量居全国前列。在山东博物馆可以赏“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齐鲁瑰宝”亚醜钺,在孔子博物馆可以看“商周十供”精美礼器,在青州博物馆可以观北朝佛教造像的“最美东方微笑”、“明代唯一存世状元卷”。齐鲁大地,古今之间,文脉绵而盛,回味更悠长。
畅游齐鲁,览景观之奇。齐鲁大地拥山揽海、山水奇胜,如一幅赏心悦目的画,令人陶醉其中。“山之魂”在这里泼墨。不论是“五岳之首”泰山的日出奇观,“海上名山第一”崂山的山海奇峰,还是“天然氧吧”蒙山的林海奇瀑,“仙山之祖”昆嵛山的云海奇景,“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的幽谷奇境,都让人流连称奇。“海之韵”在这里写意。3500公里的蓝色海岸线,流传着徐福东渡、八仙过海等种种传说,既可到蓬莱阁、崆峒岛游人间仙境、探“海市蜃楼”,与长岛憨态可掬的斑海豹奇妙邂逅;也可到“东隅屏藩”刘公岛、“鸥鹭王国”海驴岛,自驾“千里山海”,赏翩翩起舞的大天鹅;还可到青岛奥帆中心,观碧海蓝天、白帆点点,到青岛邮轮母港,开启深蓝旅程;到日照阳光海岸,漫步金色沙滩。“泉之脉”在这里律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趵突泉、“一声清啸月无光”的黑虎泉等上千眼清泉“甲天下”,汤头、夏津、商河等上百处温泉让人涤荡身心、轻松愉悦。齐鲁大地,山海之间,满目皆胜景,处处是丹青。
畅游齐鲁,观生态之美。齐鲁大地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如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令人心驰神往。这份生态之美,美在大河之洲、群鸟翔集。“黄河落天走东海”,黄蓝交汇处,烟波浩渺,蔚为壮观。黄河三角洲鸟类达到373种,是“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600多万只飞鸟啼鸣,汇成天地间的灵动音符。美在广袤湿地、绿意盎然。白鹭湾、汶河、齐河等200处、369万亩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沂山、原山、孟良崮等115处、440多万亩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让人回归自然、心灵栖息。美在湖光潋滟、碧波万顷。“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八百里梁山泊遗存水域”东平湖、“水城明珠”东昌湖、万顷水云的马踏湖、山水相映的云蒙湖等上千座湖泊璀璨夺目、美不胜收。美在乡村野趣、诗意田园。徜徉于“2000余年枣乡村”聊城许庄、“500余年石头寨”菏泽前王庄、“山泉环抱”的济南灵岩村、“绿茶围庄”的日照后山旺、“全国最美乡村”临沂朱家林等乡村郊野,入住九女峰、回崮、潭溪山等乡间民宿,享静谧时光,寻浓郁乡愁。齐鲁大地,阡陌之间,风物皆可观,生态更宜人。
畅游齐鲁,享节会之丰。齐鲁大地千种民俗、万种风情,如一曲欢快优雅的歌,令人魂牵梦萦。春天,是花朵的圆舞曲。“春至花如锦”,菏泽牡丹节、蒙阴桃花节、阳信梨花节、长清杏花节、日照杜鹃花节、莱州月季花节……皆是“百花芳草佳节”。还有潍坊风筝嘉年华,“筝”奇斗艳,让梦想在天空飞扬。夏天,是海风的奏鸣曲。青岛啤酒节、烟台葡萄酒节、日照海洋节、荣成渔民节等节会精彩纷呈,让人尽享清爽与惬意。秋天,是非遗的交响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孔子文化节、孙子文化节、齐文化节、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竞相呈现。冬天,是灯会的幻想曲。“东风夜放花千树”,演绎泱泱齐风的淄博花灯会、“梦回千年”的大宋不夜城灯会等各具风采;还有烟台冰雪运动季、威海冰雪嘉年华,“冰雪天地”尽显时尚活力;还可到全国首个海上卫星发射基地东方航天港,沉浸式体验发射观礼,拥抱星辰大海。齐鲁大地,四时之间,月月有节会,季季皆精彩。
畅游齐鲁,感待客之诚。齐鲁大地民风淳厚、热情好客,如一个温馨和睦的家,让人宾至如归。这份“诚”,源于真诚朴实的秉性品格。山东人自古崇仁尚义、诚实守信,“管鲍之交”“鸡黍之约”至今传为佳话,淳朴厚道、热情豪爽的性格有口皆碑。这份“诚”,源于地道纯正的物产品类。峄城石榴、蒙阴蜜桃、日照蓝莓、济阳西瓜、烟台大樱桃等鲜美水果,都是待客上品;淄博陶琉、枣庄鲁班锁、沂蒙煎饼花、曹县马面裙等“国潮”新品,引领时代风尚。这份“诚”,源于食不厌精的饮食品味。三餐烟火、四季安暖,不论是孔府菜的“孔府家宴”、博山菜的“四四席”、胶东菜的“八仙宴”、运河菜的“全鱼宴”,还是活色生香的各地特色小吃,“舌尖上的山东”都会让人回味无穷。这份“诚”,源于诚心实意的服务品质。走在山东,最常听到的是“把最好的留给客人”,不论您来自哪里,山东人都会用最真诚的微笑、最实在的服务欢迎您。齐鲁大地,城乡之间,人间烟火气,最是暖人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欢迎海内外朋友,相约亲情沂蒙,共享好客山东;欢迎广大企业,同话文旅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心愉悦、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