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吴容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新茶饮开始卷到了吸管上。
茶饮市场的同质化在变得严重,而它们本身的创新其实有限。但想要不断刺激人们消费欲望,就需要在产品上做出差异化。不难发现,无论基础原料、香精香料等其它底料进行开发,还是更为关注工艺提升等方面,茶饮品牌已经相当内卷。
而眼下,霸王茶姬、古茗、益禾堂、茉莉奶白以及奈雪等不少茶饮品牌,开始采用一种叫做“三品管”的吸管。
简单来说,三品管也被称为三口管、三孔管,由于设计成比较扁平形状,且三个孔都较小,方便饮用时让奶茶流速变慢,以防烫嘴及起到搅拌作用。
品牌们也为这一吸管增加了不少“附加价值”与仪式感。
例如霸王茶姬会在门店点单处提醒消费者,“三品管是原叶鲜奶茶系列专用吸管,一品茶香,二品茶味,三品茶韵” “茶汤流速更慢,奶茶想起停留时间变长”。
而古茗也把“三品管”作为轻乳茶系列专用管,在宣传中突出要把三口管贴在奶茶杯壁,以便大家品出风味和仪式感。
品牌们的广泛运用,也让“原来用三品管吸奶茶真的更香”话题被大量讨论。在“原来真的有区别”“没有三品管的奶茶失去灵魂”等支持的背后,也有网友质疑“三品管难用,吸不上来”“吸得腮帮子疼”等,这让话题不断发酵。
事实上,三品管也并不算新鲜的事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热饮的伴侣,作为热饮吸管而存在。比如你在肯德基、麦当劳喝热咖啡会配备的两孔管就是它的前身。
肯德基在2015年时还曾在其官方微博科普过它的作用,“设计成凹的,嘴唇就无法完全将其包裹,就会有一部分空气随着咖啡一起被吸上来,这样吸引上来的饮料液速慢,而空气的流动会将其温度降低,饮料是热的但不会烫。”
三品管如今频繁被使用,主要源于各家茶饮品牌今年年中推出的轻乳茶。所谓轻乳茶,是相比传统的奶茶是更为轻盈的饮品,在茶底方面选择更注重茶香。而轻乳茶大多做成热饮,使用三品管除了省去烫口的顾虑,更多是为了提升口感。
为何用三品管吸奶茶真的更香?
三品管的一家制造商鹏力塑造曾解释过其中的原理,常用的粗吸管口径大,入口多且快,初品尝时只能喝到整杯茶饮味道寡淡的部分,但是因为奶和茶的密度不同,较浓郁的部分往往集中在中上层,快喝完时茶香几乎消退殆尽,那么喝到的就会是平平无奇的“先茶后奶”的液体。
而轻乳茶希望突出的是细腻的层次感,三孔吸管的使用让茶汤流速变慢,奶茶香气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变长,以便消费者尝出轻乳茶绵柔的口感。
目前,在1688、淘宝等相关平台搜索来看,三品管商家大多分布在浙江义乌、江苏苏州、广东等地,多为中小型饮品耗材供应商。
一位江苏商家告诉界面新闻,三品管在今年6月之后来咨询的顾客变多,包括在茶饮门店用过三品管普通消费者和中小型奶茶连锁店老板,此前月销为1000件,10月截至目前月销达到3000件左右,每件规格从100只到500只三品管不等。
目前三品管按照材质可以分PP (食品级聚丙烯)和PLA(降解材料)两种,15cmPLA三品管(100只)售价为8元,“PLA成本比PP成本贵,目前优惠有限。”这位商家说。
从根本上看,三品管的采用,也不失为一种品牌营销手段。
以霸王茶姬为例,在喜茶、奈雪的茶等主打“水果茶”时期,这个品牌较早推出“原叶鲜奶茶”“轻乳茶”等概念,配合它们也较早配合使用上了三品管,达到差异化的目的同时也让品牌、产品更有记忆点。
按照上述江苏商家说法,以9月为例,他们在三品管产品名称栏附上“霸王茶姬”“古茗”等品牌的字眼之后,咨询量翻了三倍。
又由于三品管自身属性,给了品牌们方便和网友互动及传播的机会。甚至有网友给出了“发疯文学”来解释为什么要用三品管,“每根管出来的味道都不同,左边会吸出霸王的味道,中间是茶,右边是姬”,在小红书上获得了超过3万的点赞——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各大品牌都那么在意这根小吸管的原因吧。
喜茶奈雪推出“轻盈版”水果茶后,“轻奶茶”也来了。
商量好了似的,喜小茶、CoCo、益禾堂3月新品都上了“奶绿”,凸显口味清爽的特性。
有行业人认为,今年的市场形势下,奶茶能更好把控口感、控制利润,是个更稳的选择。
那么,“轻奶茶”怎么推,怎么上呢?
集体上奶绿!
这个春天流行“轻奶茶”
或许是春天到了,CoCo都可、益禾堂近期推出的这波奶绿新品,每一杯都让人忍不住想点。
上周五,益禾堂推出薄荷奶绿,将茉莉花香和薄荷的清香融合,产品偏绿的颜色,满眼清新,官方介绍也是要打造“沁人心脾的清爽香醇”。
就在同一天,CoCo都可也推出“茉绿青团红豆”,同样打出“清爽不腻”的特点,用茉香绿茶制作的茉香奶茶打底,加入青团和红豆,都是春天氛围。
再往前,喜小茶推出的3.8节新品,起名“粉红小奶绿”,用茉莉花香翠玉茶底,加入胶原动感波波、桂花冻,再用火龙果调色,呈现的也是清新粉红的感觉。
同样地,古茗也在3月推出五窨茉莉奶绿,打造“清新绵长”的风味。
可以发现,几个品牌不约而同地,都在这个春天推出了“轻奶茶”:区别于秋冬奶茶的醇厚饱满风味,用绿茶茶底制作的“奶绿”,具有更清爽、清新的特点。
实际上,去年,连锁品牌已经开始陆续推出“轻奶茶”产品了:
古茗去年上了轻乳茶系列,比如桃气乌龙奶芙、桃气乌龙轻乳、茉莉奶芙,用茗茶和鲜牛乳、厚乳碰撞出鲜爽柔滑的口感,轻盈少负担。
茶百道也在去年推出云朵轻乳茶系列,用优质乳制品和龙芽茉莉搭配出彩虹茉莉等产品。
以及去年秋天,书亦还将奶茶与水果结合,推出小丑鸭葡萄奶绿、小丑鸭草莓奶绿。
供应链上也有反馈。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品牌近期在咨询新的原物料时,都在关注“轻奶茶”方向的应用。
可以看出,品牌似乎在集体跳出“红茶+牛奶”的固定搭配,用“绿茶+牛奶”、“乌龙+奶茶”做升级,再次吸引消费者对奶茶产品的关注和购买。
实际上,绿茶加乳制品叫奶绿、乌龙加乳制品叫奶青,他们都是推出多年的成熟产品。为什么今年重新被“选中”做开发了?
口感清新利润稳
奶绿重新被市场“选中”
1、今年,产品回归“基本需求”
“停下来,不卷了。”
今年在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做精简、减少投入、回归到基本面做产品,成为茶饮核心趋势。
回溯开年以来茶饮行业的产品动作,喜茶奈雪价格调整、水果茶轻盈版出品,是行业集中的关注点。
品牌推出轻盈版水果茶,标明卡路里
>同样,放在奶茶里,放弃“八宝粥式”出品思路,合理添加、使用原料,呈现出“奶+茶”的本味,也是符合回归基本面的做法。
2、疫情形势下,奶茶更容易把控口感和利润
相比水果茶,不论口感还是利润,对门店来说,奶茶是“稳稳的存在”,始终能保持稳定的发挥。
研发好的奶茶到了门店,按SOP标准加小料、茶、奶、糖、冰、雪克,高效出杯,一般不易出错;相比水果茶中的水果品控、涨价等问题,奶茶原料标准化、稳定性更高。
基于这2个主要原因,在今年疫情隔离、外卖占比高的背景下,奶茶在出品和利润上的稳定性优势更强。
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卖奶茶更符合门店在今年降本增效、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3、春季要的就是清新、清爽
既然是在春天推出的奶茶,提炼出季节元素、呈现清爽风味就成为必然思路。
品牌不断升级的原料和传播概念将“奶绿”重新推出,对消费者来说,从熟悉的产品中找不同,一种新的产品趋势就被打造出来了。
“轻奶茶”,今年有哪些升级?
1、整体风味都更加轻盈
最直接的升级迭代,是推出口感轻盈的产品。在这方面,乳制品被品牌重新选择,使用风味表达更轻盈的产品。
速品推出的6倍奶基底产品,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具有双脂双蛋白的特性,主打奶香鲜甜、口感清爽顺滑、奶感饱满的特点,更符合“轻奶茶”产品的风味特征。
另外,从这款6倍奶基底的状态看,更加浓醇。据速品介绍,固形物含量高,脂肪含量是牛奶的6倍,在应用中较少用量就能实现想要的口感,体现助力门店降本增效的价值。
2、乳制品口感更自然
越是在清爽型奶茶中,乳制品的存在就越难被拿捏。既要清爽,也要奶的味道被感知到,更要乳香和茶香搭配协调。
据介绍,深耕饮品行业多年,速品这次推出的6倍奶基底,经过与绿/乌/红等类别茶叶搭配,能实现“前段凸显茶香,中段饱满顺滑,尾段清甜干净”的特点,并且没有添加香精等添加剂,更好地保持奶茶的融合自然口感。
3、新颜色、新小料出街,更有吸引力
奶茶要做出新特色,除了口味,必然离不开颜值和小料。这波轻奶茶升级中,主要有2个做法:
- 换个颜色
喜小茶的粉红小奶绿,用火龙果调色,粉粉嫩嫩确实更容易拍照出图了。
- 小料出奇
要说什么产品最具春天气息,非青团莫属。CoCo都可就推出还原出青团颜值的小料,加到奶茶里,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不少网友拍照晒图。
茉莉青团红豆
>对奶茶来说,除了口感,很大一部分“灵魂”都在小料里,做奶茶创新,必然离不开小料的发挥。
- 加点风味
比如益禾堂推出的薄荷奶绿,除了有淡淡的绿色外,口味上融入薄荷的清爽,更容易让人“上头”了。
还有书亦小丑鸭系列做葡萄、草莓在奶茶中,将果和奶做结合,提供了新的口味选择。
围绕着好看和好喝,这波“轻奶茶”,风味上也更有创意。
4、茶的记忆点增强
当品牌都在上轻奶茶时,更需要做出独有的差异化、让自己的产品被记住。这可以从茶上做创新,比如选一款有记忆点的茶底:
不久前,星巴克就推出山茶花漾拿铁,茶和花香的结合,通过茶叶的香型提炼产品的风味,也是个值得发挥的思路。
而速品推出的山茶花乌龙茶,选用的是山茶花风味和乌龙茶搭配,让茶感更有创新特点。
5、投入做减法,提升物料复用率
如果说轻奶茶的风味思路是“做减法”,那在原料投入上,也值得“做减法”——在新的原物料上架时更好地规划使用效率。
据介绍,速品的6倍奶基底可以用来制作奶茶、果奶、奶油奶盖、拿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对门店来说,“一奶多用”能在创新的同时减少投入成本,更好地提升效率。
能够随着市场不断调整,源于品牌的深耕——面对液体乳不断增长的市场趋势,斥资2100万美元,投建52000㎡厂房,率先使用全自动无菌RTD产线,作为首期布局,以目前3.5万吨/年的产量,已不足以支撑市场需求,目前正在规划引进更多产线。
这个春天,倒春寒有点严重。在疫情的影响和变动下,维持饮品店的正常运转,更需聚焦到产品本身。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在根部蓄力的时候。
保持理性,把握好手中的那一杯,才能更好地抵抗焦虑和风险,持续往前走。
夏天若说最受欢迎的饮品当然非奶茶莫属了,现在的奶茶店也非常的常见,想起小时候买奶茶都是去小卖部,或者是买奶茶的老板推着一个小车在学校门口的贩卖,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牌子,都是用粉来兑水,价格也便宜,不到三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大杯。
< class="pgc-img">>现在卖奶茶的门店越来越多,各个品牌层出不穷,什么避风塘、益禾堂、一点点等等,随便一个小吃的地方你都能看见奶茶的身影,可想奶茶的受欢迎程度。不同的奶茶中所添加的配料也不相同,但其中几种配料还是少吃为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几种吧。
< class="pgc-img">>第一种:珍珠豆
珍珠奶茶真的可谓是奶茶界的鼻祖了,相信喝奶茶的朋友都很清楚珍珠奶茶这个称号。其中奶茶里面的珍珠豆备受女孩子的喜爱,Q弹有嚼劲,就像是在吃某一种糖果,搭配上甜滋滋的奶茶简直不要太般配,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入了奶茶的坑。
< class="pgc-img">>但珍珠豆在制作时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浸泡时间达不到的话就会十分的坚硬,不利于我们的肠胃消化,而且珍珠豆里面含有好几种添加剂,除了口感不错以外,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懂得人从来不吃。
< class="pgc-img">>第二种:爆爆珠
爆爆珠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它看起来很像是一颗颗红红的石榴,只需要轻轻一咬就会破开。有一些人喜欢它的口感,同样也有一些人认为它里面的汁水破坏了原本奶茶的味道。同时,它长得很像透明的珍珠豆,很多刚开始吃爆爆珠的时候,一看那个样子都以为是另一种珍珠豆。
< class="pgc-img">>第三种:烧仙草
烧仙草可谓是很多喝奶茶的最爱,甚至成为了一个品牌的专属代表——书亦烧仙草。它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吃到嘴里也是冰冰凉凉的,口感和果冻很相似,以前的烧仙草是用一种植物烧出来的,还具有清热散火的功效,但现在供不应求人工烧草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很多都是采用化工合成出来的,对身体没有益处。
< class="pgc-img">>第三种:椰果
椰果最早出来是用来替换珍珠豆的,有一些人不喜欢吃珍珠豆,但是不加点东西就觉得自己比别人亏了很多,于是店家就用椰果来替代。很多人听椰果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椰子里面的果肉,但它其实是一种名为椰子凝胶的东西,里面含有大量的椰汁香精,食用过多会对我们人体产生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