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立10周年,7月3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同举办的“百年风华 进博文脉——2021年进博文化艺术周”正式开幕。
进博文化艺术周分为百年风华、百年金融、进博馆藏、艺术创作、非遗传承、文创天地6大板块。其中,百年风华分为两部分:百年党史部分通过100种红色进步期刊创刊号封面、超过100家红色展馆VR和100个党史教育课件以及珍贵革命历史文献等,展现百年历程。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步入展厅中央长廊,澎湃新闻记者就在“百年风华”展区看到孙中山先生的这副书法对联,旁侧是鲁迅先生的书作。在袅袅的昆曲演唱助兴中,数百名参观者沿途欣赏到书法、国画、非遗项目现场表演和学生即兴绘画。
孙中山书法(左)、鲁迅书法(中)
此次进博文化艺术周分为百年风华、百年金融、进博馆藏、艺术创作、非遗传承、文创天地6大板块。其中,百年风华分为两部分:百年党史部分通过100种红色进步期刊创刊号封面、超过100家红色展馆VR和100个党史教育课件以及珍贵革命历史文献等,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奋斗历程;百年会展部分通过图文形式再现了中国会展业一百年来的发展进程,并重点展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十年建设运营成果以及过去三届进博会重要时刻。百年金融板块由“百年征程风华如一 ”百年红色金融主题展和“百年辉煌 金融风采”上海金融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组成,记载红色金融的发展历程。其中,“百年征程 风华如一”百年红色金融主题展分为“建党初期、共和国成立、工行改制、走向世界”四个篇章,通过复刻老照片展示了百年金融发展历史。
海派漆器展区
展览现场
展出现场,学生即兴绘画
此外,还有自首届进博会以来的艺术品,国内各省区市选送作品和各参展国、参展企业赠送的纪念性礼品以及建国70周年之际举办的主题笔会作品;精选上海、山东和苏州艺术品;历届进博会文创精品及新品等。
活动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苏州展厅,一名镇湖秀娘正在演示苏绣工艺,不远处陈列的当代核雕精品仍在传承《核舟记》的精妙,“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展览现场,苏式工艺
苏州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为展览策划了“百名绣娘绣百年”活动,组织了100名绣娘及党员集体创作两幅原创主旋律苏绣作品——《初心盛放》和《海棠花红》。《初心盛放》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为主题元素,融入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当代建筑等元素,以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初心和奋斗精神。作品《初心盛放》以中共江苏省委的名义,敬赠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共一大纪念馆。 其姊妹篇《海棠花红》长3.2米,宽1.8米,用到丝线颜色超过1000种,以苏州地区文化符号为主题元素,融合春日海棠盛开的蓬勃景象。苏州高新区苏绣、缂丝、苏扇等作品共83件(套)入选,陈列于“苏韵流芳”非遗精品展等多个展厅,包含丝巾、旗袍等服饰,钱夹、提包等包具,扇、书签、餐杯垫等日用品。
《初心盛放》苏绣
山东展厅入口处,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一间旗袍老字号,展示出传统旗袍的典雅华贵,几米之外,大菜师傅则滔滔不绝讲解着一席仿真鲁宴。再行几步,是创建于明代的药号“广育堂”,一位老中医坐镇,为观众提供咨询。精美服饰、珍馐美馔、视听艺术,都可以在进博文化艺术周中找到。
中华传统旗袍工艺
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四大平台”作用不断放大,人文交流作为其中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国家展展示各国特色产业和人文风情,在企业展服务贸易展区设立文化板块,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国家级步行街、综合形象展示区、中国旅游等项目,有效促进了经济与人文有机结合,彰显了进博会通过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增进民心相通的文化内涵。此次举办进博文化艺术周,正是进博会丰富人文交流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举措。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孙成海出席并宣布进博文化艺术周正式开幕。上海市、山东省、苏州市等地方相关部门领导,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领导共同启动本次进博文化艺术周。
会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裁唐贵发致辞并宣布成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术品专家委员会。唐贵发总裁表示,进博会艺术品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致力于高标准推动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和艺术品创陈规划,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艺术精神,积极放大人文交流平台的溢出效应,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
2021年进博文化艺术周”开幕现场
主办方还共同为丁申阳、刘建、李磊、陆光正、陈琪、蒋铁骊等9位来自书法、油画、木雕、苏绣、陶瓷工艺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颁发聘书。
进博会艺术品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
上海市、山东省、苏州市等地方相关部门领导,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单位、参展商、采购商、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企业、虹桥论坛会员企业、国家会展中心共建单位和本次活动支持单位代表,以及近20位知名艺术家等参加了开幕式,拂晓剧团、苏州芭蕾舞团分别带来了红色曲目和舞剧表演。
据悉,进博文化周举办时间为7月3-6日,为期4天。扫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回复“预约”可参与进博艺术文化周。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丁晓
<>营好女性顾客,你的餐厅就成功了一半?
据调查,将近70%的餐饮消费是由女性顾客贡献的。也就是说,在现代餐饮中,抓住了女性顾客,就赢得了市场。
据统计,在中国25-45岁时尚女性人口已达2.9亿,女性对餐饮消费决策的影响占比为85%。再加上2016年5月17日发布的《O2O时代的吃货力量》大数据报告显示,69.39%餐饮消费由女性贡献,其中,近60%的餐饮消费由25-34岁年龄段贡献。
消费在升级,以前那种粗放式营销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更深入的细分市场,针对女性消费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她经济”时代下掘金。
下面,红餐小编将从文艺小清新范、轻奢休闲风、怀旧复古风三个不同的主题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女性主题餐厅,看看这些餐厅是如何打造“她经济”的?
轻奢休闲风
花舍
花舍咖餐创立距今已有12年的历史,定义为女性主题咖餐厅,主要面对25-45岁时尚、追求生活品质的白领人群,特别为这类人群定制了丰富多彩的菜单,包含时尚创意中西餐、咖啡水果捞,并不断推陈出新。
2017年6月25日,花舍集团推出具有米其林星级标准的全新创意品牌——花舍鲜之味,目标打造属于东方味蕾的精致西餐。
餐厅特色
1、将菜品品质发挥到极致,关注产品和厨师的个人风格,尤其强调尊重食材的本味;用米其林的标准,每道菜都融入设计师的理念;践行中西文化的融合,打造适合东方味蕾的精致西餐;并且每一道菜品全部自主研发创新
2、三方面营造,超越空间本身价值,花舍的空间成了“闺蜜聚会场所”,高级白领的“第二个办公室”、“第三个家”; 或浪漫、或优雅、或商务……不同主题的包间带给顾客不一样的异域风情;无论是针对个人顾客,还是商务谈判、聚餐派对,都有相应的私密空间。
3、只售卖生活方式:“健康、创新、传承”,花舍鲜之味将生活的理念融入对到菜品的追求中,希望通过菜肴的体验,带给顾客精神上不同的感受,不是追求奢侈,而是用平民化的价格活出高品质的精致生活。
文艺小清新范
花醉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品牌名称由此而来。花醉创立于2012年,首店位于成都万象城;2015年,随着成都恒大华置广场的开业,其第二家购物中心店正式落地;2016年,花醉走出成都市场,拓展到西安、西宁等城市。
餐厅特色
1、餐氛围挥洒者花团锦簇的清新文艺范,空间布局中不时呈现花卉主题的各类收藏艺术品,文艺与雅致并存。 从日出到日暮,午餐、下午茶、晚餐以及极富魅力的女性酒吧,打造休闲娱乐的极致体验店。
2、顾客体验做到极致:成都两家店装修费用均在400万左右,装修整体上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意境展开。
3、摆脱传统束缚,打造时尚川菜,用细节制造惊喜:菜品上,所推出的川菜菜品不同于传统川菜,如碧潭飘雪羹带着淡淡茶香;酸嬢嬢是独家秘制的老酸奶等。
怀旧复古风
香闺食阁
这家主题餐厅只有35平方米、20个餐位,2015年1月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日流水做到了5000元,最高月流水破15万。
餐厅特色
1、注入文化基因:红楼梦元素随处可见,精致细腻,古朴的画风如古代女儿家的私密闺房。
2、社群拉新—社交工具做流量入口:把创业过程和开店趣事记录下来,以诙谐幽默的情节和美照来俘获众多同龄人的心。
3、菜单设计:做成卷轴的样子的。这里是定食制,套餐包括前菜、主菜、小菜、甜品、主食、甜酒各一,小菜和甜品还可以另外单加。餐食用木盘呈上来,乍看起来很像日料定食。
4、独特单品—产品独到和体验极致沉淀粉丝用户:不追求时尚风格,剑走偏锋走古朴传统中国风的路线。菜名以红楼人物命名,如探春酱香猪蹄煲饭、熙凤香辣蹄花煲汤、袭人豆花冻、潇湘馆蜜汁冰草等。
女性会更青睐哪一类餐厅?
女性对于餐饮决策具有绝对权,女性本来就有双重职业了,她们的家和孩子。所以,取悦女性消费群体,意味着她们的孩子、父母、丈夫及闺蜜等等,都将有可能成为餐厅的消费者,这也是打好“她经济”王牌下,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市场。
除了打造餐厅特色之外,未来,女性会更青睐哪一类餐厅?餐饮人在打造女性餐厅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情感定位
针对女性消费群体,餐饮品牌在拥有一个精准定位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女性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女性相较于男性,她们消费的目的已不再是生活基本需求,而出于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吻合。她们更喜欢那些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产品或服务。
多元化的选择
通常男性消费者在就餐时,最注重口味。而女性消费者除了产品口味以外,价格、菜品以及菜单的设计等等都有多样化的要求。
注重健康
现代女性拥有更多的收入和机会,她们崇尚“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2015年女性生活蓝皮书》显示,中国22.5%的CFO由女性担任,并且相当数量的女性进入中高层管理职位,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中,女性在职场的竞争劣势逐渐消失,收入的提升自然把餐饮消费力向上拉升。
所以,当女性消费者登上大舞台,成为餐饮市场的消费主力之一,她们变得越来越敢花钱,特别是敢为自己花钱。所以对于餐厅而言,现在不再是低成本时代,而是一个要求经营者用健康的食材进行高投入、高回报的时代。
环境体验+服务水平
女性对餐厅的环境要求有哪些?优雅、舒适、知性、独特……再加上女性食客以感性思维为主,更看重商家的心意,所以餐厅品牌,软装、硬体配置以及服务水平都会成为餐厅的吸引点。
总结
能抓住未来的消费趋势,你的餐厅才能快人一步。能够读懂女人心的餐厅才有望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获得高速增长,只是真正意义上的 “她”经济,并不意味着是要做女性化的餐厅,面临女性消费市场,餐饮企业需多从女性消费心理出发,以女性的视角去打造高品质的餐饮品牌。
——————
作者:周洪楚,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顾历史,一个个“之最”往往是所来之径的一种标记。就像提及体育,我们总要从人类最早出现的有规则的游戏说起——朝背后抛石头,以远而准者为胜,回头偷看则为犯规。
当然,这毕竟还只是游戏。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也留下了许多“之最”。譬如,世界上最早开设的体育课程,当属击剑运动;由此,伴随而生了最早的职业运动教练员——在公元前11世纪(约我国的西周时期)的古希腊,就有专业的剑师开课传授剑术,并以此谋生。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由军事与战争衍生出来的体育项目之多也算得上“之最”。可细究起来,其中最具有典型军事色彩的运动,最似同搏杀兵器的器械,非“杀气腾腾”的击剑及其佩剑护具莫属。
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会产生后果。因果律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击剑运动的产生与演变便是如此。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以连绵不断的战争来扩疆掠土。为鼓励城邦居民从军打仗,元老院制定了一个规矩——普通百姓若要跻身“公务员”行列,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10年以上的服兵役资历。须知,这10年军粮可不是好吃的。在冷兵器时代,要想在白刃喋血的战争中侥幸存活下来,前提就是练就一身御己杀敌的好身手。古罗马军队向来以“擅剑”著称,兵士皆佩长短两柄剑。刀剑之下那些血腥的杀戮暂且不说,倒是战场上的真刀真枪逼着练出了许多剑术精湛、身手了得的剑客。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些纵剑横行者自然丢掉了军事集团提供的饭碗。为了生存,他们风流云散,凭借一身娴熟剑技谋生。不论黑道白道、难言福兮祸兮,反正剑术由此开始盛行于中世纪欧洲,并与骑马、游泳、打猎、投枪、下棋等,一起被列为7种高雅的贵族运动,成为骑士阶层四处炫耀的奢侈之术。
正如波德莱尔诗中的“恶之花”,当击剑成为一种时尚,拔剑相向的决斗便病态般地流行开来。据说,仅1588到1608年间,欧洲就有约8000人因决斗而丧身剑下。
欧洲有句谚语:“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意思是面对战争的残酷,人人都会祈求神明的庇护。而庇护击剑爱好者的神明,一是依仗自身的剑艺护身,二是依靠游戏规则的完备。西班牙以拥有众多骑士著称(堂吉诃德堪称代表人物),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让他们不敢再无所顾忌地一剑定生死了。他们首先推出了将剑尖包扎起来的比武专用剑,并设有专门的习武厅和裁判,保障剑手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交锋搏击。因此,西班牙被认为是现代击剑运动的摇篮。
有些今天看似简单的发明,在当时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比如,意大利人在剑柄上装配上护手盘;特别是1776年,法国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面罩……这一系列改变,使得这一运动真正走上高雅之路,逐步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技项目。
剑及履及,由这个源自《左传》的成语可以推想,在春秋时代,剑和鞋子一样,已属于平常使用之物。所以,击剑同样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运动之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就写下这样的《自叙》:“予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可见当时的击剑之术已然普及,同时还有诸多名师传授。虽然缺少面具等护具,但他却知道用甘蔗代剑,与友人交锋。这在2千年前也算得上文明比赛了。
“柙而藏之,不敢用也。”虽说许多古代文人只是把剑作为一种诗中的意象,藏而不用、咏而不击,但李白不仅诗写得好,同时还使得一手好剑。他在古风《侠客行》中有一潇洒之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可不同于其它诗中极尽夸张的随意之笔——在一幅16世纪留下的欧洲版画中,两个西人用西洋剑决斗的距离,估算也在10步左右;据说日本剑道两人对阵,最佳的格杀位置,也在10步之间。跨击一步,借剑与臂之长度,便能轻取对方。可见,李白不仅是诗仙,保不齐还有可能是一位剑侠呢。
《扬眉剑出鞘》——这是前些年风靡一时的描写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的报告文学。“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天,我们依然期待着扬眉、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