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投票|请到广东过暑假,一起潮玩非遗点亮美丽乡村!
畅游一夏!一起跟着非遗,潮玩广东!
日前,为加大非遗宣传推广和传播力度,大力推进非遗进社区、进景区工作,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2024“绿美广东·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遴选活动火热进行中。
活动采取“地市推荐+网络海选+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启动以来,主办方已累计收到113个“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申报。如今,经过层层筛选,30个拥有特色非遗资源的“乡村明珠”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网络海选环节。接下来,将在一个月时间里,通过“网络投票+专业评审”的方式进行选拔,它们将全力角逐广东省十大“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殊荣。
现在,投票页面在南方+正式上线啦!“非遗乡村”哪家强?快来Pick出你心中“最美”的旅游目的地吧!
点击以下海报,一键直达投票页面↓↓↓
投票规则:每位微信或客户端用户每日可分别投出3票,每日均可参与投票,为喜爱的目的地加油助力。投票过程将受到严密监控,任何违规操作(如刷票)一经查实,将取消该目的地的参评资格。(注:评选结果须综合专业评审意见产生,网络投票并非唯一参考依据。)
投票时间:2024年8月1日至8月30日。
据介绍,十大“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产生后,主办方将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开展系列沉浸式宣传与文旅体验活动。相关单位也将获得主办单位颁发入围证书。
30家候选“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都有谁?收好这份“榜单”,这个暑假等你来“打卡”!——
1.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散落留耕堂等名胜古迹,还汇集了沙湾飘色、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尽显独特水乡风情。
2.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罗洞工匠小镇
罗洞工匠小镇设有2023年“广东省十大非遗工坊”之一“百匠园非遗工坊”,景区内设有线上线下科普展览区、科技创意产品展示区、传统工艺数字化体验区、实体名匠馆及文化特色主题民宿。
3.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
莲洲镇依托国家级非遗“斗门水上婚嫁”、省级非遗“七月三十装路香”“横山鸭扎包”“装禾虫”等18项非遗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当地开展农艇文化嘉年华等活动,推出“莲洲宴”非遗美食与莲江荷院民宿特色文旅项目。
4. 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
海门镇拥有多处风景名胜,包括莲花峰风景区、晴波塔、韩文公祠等。当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笛套音乐、锣车鼓、英歌舞被誉为“民间艺术三瑰宝”,龙舟赛、妈祖文化等同样远近驰名。
5.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紫南文化旅游区
紫南村整合水网河涌资源,以岭南水乡与仁善文化为特色,依托石湾陶塑、佛山彩灯、粤曲、舞火龙等佛山丰富的非遗资源,构建开放式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
6.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中区社区
中区社区位于顺德历史文化核心区,顺德广绣和双皮奶制作技艺两项非遗落地于此,中区曲艺社是大良地区创办最早的业余文艺组织之一,社区还拥有清晖园、华盖路步行街、华盖山栈道等多处文旅资源。
7.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
碧江社区现存明清古民居百余间、祠堂20余座,村落布局具有水乡特色,以碧江金楼古建筑群最为闻名,木雕、砖雕、石刻、灰塑、壁画应有尽有。每逢开学、春节等重大喜庆日子,碧江都会举行醒狮和粤剧表演。
8.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新村
位于“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新村是东坪镇的纯瑶族村,拥有瑶族盘王节、瑶绣、瑶族服饰、瑶族歌舞等非遗项目,新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牵引,积极开展瑶族长桌宴、篝火晚会等非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9. 湛江市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茂德公大观园
茂德公大观园原为茂德公辣椒酱生产地,现以“足荣村手作博物馆”为核心打造景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雷派建筑、中国最大的乡村手作博物馆。馆内一层是以雷州半岛手作为主的静态展览,二层则是雷州半岛面积最大、种类最全、设备最精良的手作体验坊,涵盖蜡染、雷州蒲织等技艺展示项目。
10. 肇庆市贞山旅游度假区
贞山在明代有“贞山雨霁”的雅称,为“四会八景”之一。当地流传着“岭南三大女神”之一贞仙传说。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省级非遗“贞仙诞”诞期。信众聚集贞山脚下举行纪念活动,热闹非凡。
11. 肇庆市四会市邓村圩镇白龙扶利村
扶利村以古法造纸闻名,素有“中国古法造纸活化石”的美誉。张氏大宅设有造纸展览馆、村史馆、农耕馆、微书屋等,游客可现场观摩古法造纸并亲手体验。
12. 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京梅功夫侨村
京梅功夫侨村是“蔡李佛拳”的发源地与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设有专业团队讲解蔡李佛历史与表演拳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非遗体验。
13. 江门市鹤山市古劳镇古劳水乡
古劳镇邻近西江,拥有三夹腾龙、古劳偏身咏春拳、鹤派狮艺、东古酱料传统制作等多个非遗项目,以及江门古劳水乡、梁赞文化公园、茶山森林生态园风景区等景点。
14. 茂名市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
“高凉墟”是以非遗代表性项目“冼夫人信俗”为主题打造的集产业、餐饮、文旅于一体的“样板墟”。当地打造高凉菜博览馆、高凉府宴会厅、高凉菜培训基地,致力传承高凉菜文化。
15. 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
八坊村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由十三所书院组成的“岭南古书院群”为国内所罕见。镇隆飘色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政府奖最高奖“山花奖”金奖,当地还有杨桃鸭、鱼古、鱼扣、桂花肠、沙街云吞等特色非遗美食。
16. 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
旭日村是有400余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落,存有600多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旭日村传统节日丰富,除了省级非遗“龙华大鼓”外,还保存上灯、满月酒、婚嫁礼仪、清明重阳祭祖等诸多习俗。
17. 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清凉山
西阳清凉山茶的制作技艺作为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时期,由于产地环境优美、水土质量上乘、制茶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全村有八成村民从事种茶。位于海拔800余米处的茶园,可为游客提供民宿、自然农场与茶文化体验。
18. 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
叶塘镇是兴宁市客家围龙屋保存较多乡镇之一,共有385座围龙屋。当地拥有兴宁版画、关帝出行、兴宁叶南漉菜制作技艺等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至十四,为当地“兴宁上灯习俗”的节期,开展各式各样的乡村民俗活动。
19. 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玄武山旅游区
玄武山旅游区集宗教文化旅游、海滨休闲旅游于一体,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碣石镇,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非遗“玄武山庙会”已有200余年历史,期间举行民俗文化庆典,以及龙灯、狮灯、竹马戏等传统艺术表演。
20. 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佗城景区
佗城是“岭南四大古邑”之一,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国家4A级景区。佗城至今保存有越王井、南越王赵佗故居遗址等120多处文物古迹,有“中华古祠堂博物馆”美誉。当地还有佗城豆腐丸制作技艺、花灯制作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21. 阳江市闸坡镇谷寮村
谷寮村是海陵岛文化旅游新地标,非遗代表性项目谷寮古泉谷酒的酿制工艺传承多年。村内设有艺术度假村在内的多元设施,依托海丝文化、疍家文化构建特色民宿集群,定期举办创意市集、艺术展览、非遗表演等活动。
22.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民俗瑶寨
油岭村是纯瑶族村落,素有“千户瑶寨”之称,完整保留八排瑶民俗风情。景区内有全国首家排瑶奇洞歌堂、原生态瑶山篝火实景晚会、瑶王千人长桌宴,游客可研学体验瑶族长鼓舞、瑶族民歌、瑶族刺绣等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23.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千年瑶寨景区
南岗村千年瑶寨被誉为“世界瑶族第一寨”,坐落于海拔808米的群山之间,为国家4A级景区,现保留明清古建筑多达398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保留国家级非遗“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等特色民俗。
24. 清远市连州市东陂镇
东陂镇以东陂腊味名扬全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东陂水角制作技艺也是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东陂镇还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州地下河、国营东方红机械厂旧址、塘头坪千年古寨等旅游景点。
25. 清远市连南三江镇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
拾月拾陆瑶族文创园汇集“食、宿、游、购、育”于一体,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农业”,长期开展瑶族刺绣、瑶族银饰、瑶族扎染等非遗项目研学体验活动、自然农耕体验活动、节庆习俗活动。
26. 东莞市东坑镇“丁彭黄”片区
“丁彭黄”片区根据丁、彭、黄三条村不同资源推动错位发展,丁屋村侧重发展民俗文化,彭屋村侧重发展田园文化,黄屋村侧重发展潮流文化。同时,结合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如特色美食阴菜、东坑“卖身节”传统节日,共同打造东坑文化旅游品牌。
27. 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
永宁社区拥有陶塑瓦脊、永宁醒狮、小榄洪拳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当地拥有中山现存年代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双美桥。永宁大观酒楼、永宁国宾酒楼围绕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出多款美食。
28. 潮州市官塘镇象山村
象山村以牛肉火锅产业闻名。镇内佛手果文旅生态园是国家3A级景区,依托省级非遗“潮州佛手果老香黄制作技艺”的文化底蕴,建成国内首家以佛手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欣赏非遗文化的平台。
29. 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老城区南门里
棉湖镇是千年古镇,素有揭西“小江南”之称,拥有刘厝寨金狮、锣鼓标旗巡游、揭西地方方言灯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还有被誉为“潮汕乔家大院”的郭氏大夫第、兴道书院、永昌古庙等潮汕古建筑群。
30. 云浮市新兴县禅域小镇
禅域小镇位于六祖惠能故里新兴县,以大型实景音画演出《惠能传奇》等功能板块,打造“街里有戏,戏里有街”的沉浸式景区与中国生活禅文化体验中心。当地每逢农历正月都会举办一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火神节(俗称火把节),村长向天求火,村民手持火把在村里巡游,以此纪念六祖惠能。
绿美广东,美丽非遗,等你来打Call!
【统筹】李培
【记者】南方+记者 杨逸
实习生 彭伊
通讯员 彭莎莎 郭羽纯 梁潇静 徐泽
【作者】 杨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国馆 · 主播 | 安东尼
来源 :国馆(ID : guoguan5000)
周末去吃饭,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情:
一对情侣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摆放着很多菜,好多都是店里的主打菜,味道可以说是一流。
但两人在全程吃饭中,都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吃,注意力全都在手机上的那些搞笑的视频上。
一边密切地看着手机,一边毫不在意地往嘴里送饭,给人的感觉就是吃饭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其实,这都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状,不管跟谁聚餐、不管吃什么,心思压根就不在饭菜上。
当然,除了这种就着手机吃饭外,还有不少人是一日三餐吃得很不郑重:
早晨起晚了,早餐干脆就不吃了;
午餐叫一份外卖,直接在办公桌前解决;
晚餐好好犒劳犒劳自己,大口吃下远超身体负荷的大餐。
好奇心日报曾做过一个调查:
除了智商、情商外,还有什么商是极其重要的?
在下面的回答中,有一个是“吃商”。
所谓的“吃商”,就是摆脱了低级的进食需求,能在食物中找到幸福感的能力。
说实话,在这个无比功利的世界,我们更注重情商、智商和财商,至于吃商什么的都不在乎。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自诩是个大吃货,然而真要探究起来,会发现他们的吃商并不高。
吃商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态度,更是对人生的态度;换句话说,吃商是对幸福的感知,它能让我们感知活着的意义。
吃商高的人,不仅仅吃得好,还特别值得做朋友。
吃出仪式感,对抗生命的林林总总
想必大家都听过郭婉莹的故事。
她曾是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是民国时期真正的贵族。
但因为出身问题,从小娇生惯养的她,却受了不少苦。
她每天都被逼着干重活,修路、挖鱼塘、挑河泥…….曾经不沾阳春水的十指,早就布满茧子,结满血痂。
面对如此辛酸的生活,要是郭婉莹因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我相信世人都不会责怪,相反只会觉得惋惜。
然而,贵族就是贵族,哪怕生活变得艰辛无比,但身上的精气神是不能丢的。
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郭婉莹还是会仔仔细细做好每天要吃的饭菜。
没有蒸具,她用饭盒也要蒸出美味的蛋糕;
没有烤箱,她用铁丝也要烤出香脆可口的饼干;
没有茶具,随便拿个吃饭用的碗,她也要天天喝自制下午茶。
朋友问她:“都这样了,你为什么还要那么讲究?”
郭婉莹只是笑了笑:“因为,这才是人的样子。”
一日三餐,有的人吃是为了填饱肚子,有的人却能吃出仪式感。
填饱肚子的饭,只是解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具有仪式感的饭,那是对身心的双重安慰。
生命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控的,但你能控制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吃饭,做出什么花样的饭菜来。
吃商高的人,能最简单的一日三餐对抗生命中的林林总总,即使生活再难过,吃一顿好的就能立马被治愈,有了坚持对抗的勇气。
吃出喜悦感,想不过好一生都难
在一次旅途中,认识了一个女孩阿楠,她给人的感觉,充满了生命力。
有一次在别人的力荐之下,我们点了一份煮羊头。
没想到当地人的羊头做得比较彪悍,不仅是整个羊头端了上来,味道闻起来还有点怪怪的膻味。
其他人一看,立马就扔筷子不想吃了,嚷着要去隔壁的川菜馆吃。
只有阿楠一脸的好奇,吃了好几筷子。
别人问她不难吃吗?她脱口而出。“难吃倒不至于,顶多只是不合口味。”
在旅途中,很多人会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不停地抱怨,只有阿楠一人乐享其中,她说不管好坏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一开始,我以为她对旅行如此热情,大概还是一个大学生,处在一个能卯足劲生活的年龄。
等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她都已经大学毕业10年了,充满热情不过就是她的人生常态罢了。
在阿楠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她晒得各种饭菜,做法不难,不过就是煮个白粥、炖个鸡汤之类的。
但是从精美的碗筷、旁边花瓶中怒放的鲜花、干净的画面、俏皮的配文,还是能够感受到她满满的喜悦。
从阿楠身上,我看到了现代人最稀缺的东西。
现代人总是活得太聪明、太有效率、太拼命,不但接纳不了不合口味的东西,也容忍不了生活中的不如意,要么满身戾气、要么期期艾艾、得过且过。
但阿楠不一样,她能接纳不一样的口味的存在,也能允许生活中不如意的出现。
吃商高的人,不仅仅能在一碗白粥中吃出喜悦,也能从生活的百味中吃出喜悦,这种满怀喜悦的人,想不过好人生都难。
吃出节制感,不让生命负担太重
前段时间,闺蜜又一次宣布减肥失败。
一开始减肥的时候,闺蜜很是克制,每天都吃各种水煮系列——水煮青菜、水煮西蓝花、水煮鸡胸肉。
吃了一个月后,瘦是瘦了,但她也变得空前地馋。
每次一逛街看到街边的蛋糕、麻辣烫、火锅眼睛都直了,最后她没能战胜自己肚子里的馋虫,减下去的肥肉又都长了回来。
现在不少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要么极度克制,连续十多天就只喝水、不吃饭,饿得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要么就是大吃大喝,什么好吃就吃什么,也不管健不健康、过不过量,吃得整个人都胖了好几圈;
不管是极度克制食欲的人,还是放纵食欲的人,他们的吃商都很低。
吃商高的人,不会把食欲视作洪水猛兽,也不会沦为食欲的奴隶,而是能够吃得很有节制。
法国女人的吃商就很高,她们热衷各种精美的下午茶,蛋糕都是高油脂、高糖的典型代表,但在法国街头很少看到长得胖的女人。
法国女星不止一次说过,法国女人是最讨厌运动的人,她们保持瘦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见好就收。
哪怕是吃不怎么健康的食物时,也都会吃一点过过嘴瘾,而不是非得全部都消灭。
健身达人刘畊宏就曾在知乎说,没有人能够一辈子计算着卡路里来过日子,让人变胖、不健康的不是食物的错,而是人们的不懂节制。
吃商高的人,绝不是这不吃、那不吃的人,而是懂得节制,不会用苛刻的条件来约束自我,反而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给身体、生活、生命减负。
吃出敬畏感,以谦卑的姿态活一生
电影《小森林》被人称作最治愈的美食节目。
电影中主角是一个叫作市子的女孩。
从大城市逃回农村后,她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小小的村庄里,市子利用应季的时蔬做出各种美味,果酱、核桃饭、番茄罐头……
市子总是有妙招,把本来或许要扔掉的食材变成美味,或是把平淡无奇的食物点石成金。
比如卷心菜最外层的叶子不那么可口,就切碎炸成面饼,取其清香;
通草果的表皮有涩味,通过各种腌料来去除味道,变得酸甜可口;
胡茶子果实成熟前太酸,成熟后甜味又太淡,掉落一地无人捡拾,
市子心疼它们“辛辛苦苦长大成熱的果子,努力到最后却付诸东流”,所以“那就把你们做成果酱吧”。
在知乎上有人说,《小森林》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是它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一个人用一种谦卑的态度去生活,他不会把生命的一切都视作理所应当,而是能够怀着一种敬畏地态度去活着。
缺乏敬畏感,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通病。
因为缺乏敬畏感,粮食被大量地糟蹋着;因为缺乏敬畏感,人们吃得三心二意;因为缺乏敬畏感,无良商家能在厕所做外卖……
曾经有媒体爆料那些恶心的食品加工过程,当事人的态度很是敷衍,“反正我又不吃!”
盘中的食物没有生命力,吃商高的人却能用一种敬畏、感激的态度去对待。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办不好自己的工作?
在《孤独的美食家》中,有一句台词说得特别好:
“毫无顾虑地享受美食这种孤高行为,才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大程度的治愈。”
现代人的生活很匆忙,我们有一千个不好好吃饭的借口,可是食物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填饱肚子,它和诗词歌赋一样,是世俗生活里的一种追求、享受与热爱。
我们日夜奔波,我们辛劳忙碌,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谋一口饭。
如果都无法在食物中获得的小确幸,那我们努力奔跑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十点读书App
搜索“苏东坡传”离线免费听
以乐观化解苦难的天才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 金玟岐《只剩一分钟》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安东尼,十点读书签约主播,自媒体“三个声音”主创,电台主播,用声音行走的资深媒体人,各媒体平台邀约主播。微信公众号:三个声音。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安东尼”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安东尼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
↓ 戳这里,海量好书免费听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葆青《人世间》是最近热播的大剧,故事从1972年开始,讲的是东北周氏家族三代人、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堪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这部剧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展示了上世纪60年代末东北人的餐桌。在第10集中, 饭桌上的大骨头炖酸菜、小鸡炖蘑菇、土豆丝、葱炒蛋、白菜木耳,把好多吃货都看馋了。
那么,在杭州吃东北菜要去哪里呢?如果要论“吃个氛围”,在资深吃货的心目中,曾经的美食聚集地——“珠埠里”,必须拥有姓名。
当年的珠埠里虽然只是一条短短几百米长的小街,却是烟火气十足,每到夜晚就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被吃货们称作“杭州油麻地”。这里诞生了马丫东北菜、王三烤肉、驴肉一锅鲜等一大批知名东北菜馆。
2017年,珠埠里因为拆建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感觉很多饭店都找不到了。其实,原先的很多馆子依旧都在。以前珠埠里规模最大的马丫东北菜现在的名字叫“马丫·东北饭儿”,在杭城的东西南北都有分店;王三烤肉更是遍地开花,店多到在点评APP上一屏都划不到底。
其他不少饭店都搬到了城北的东新路,而且依旧扎堆。福泰来、红鑫烤肉、鞑子烤羊腿、郭氏烤鱼、东北铁锅炖,都搬到了这里,俨然已经成了“东北菜一条街”。甚至连当年珠埠里路口的那家肛泰医院也在,一下子觉得好亲切。
这些饭店搬到这里以后,生意仍然火爆。久而久之,很多珠埠里的老客人也发现了这块“宝地”,赶很远的路都要来吃。午夜时分,每家饭店门都站着不少等餐的外卖小哥和代驾。
传说,有个穿JK的代驾小姐姐,在这里干了几年,连房都买上了。但是,这两年的疫情对这些饭店真的影响好大,老板们都盼着疫情能早点过去。
最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东新路经过提升改造以后,变得又新又宽,街边的饭店年后已经全部开业。
福泰来
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只要一火
店里的生意就会跟着火
一进门就看到了帮着客人买单的老板李姐,和在珠埠里的时候一样,进店的客人不论老少都叫她李姐,来来往往的客人看谁都像是她的亲戚。
和李姐聊起《人世间》,她说:“忙的要命,哪有时间看剧。”虽然李姐没时间看剧,但是她表示,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只要一火,店里的生意就会跟着火。以前《乡村爱情》播出的时候,好多吃货来了都指明要点剧中的象牙山村美食。
现在《人世间》热播,不少人又来点同款。年前因为疫情,有的人早早回家,有的人取消订餐。后来疫情被迅速控制,行程码再次摘星,大家又来店里补年前的小聚,情人节和元宵节店里可是好好地忙了一番。
李姐告诉记者,《人世间》里的那些菜都是东北家常菜,开饭店必须得有。那道木耳白菜因为白菜和木耳黑白分明,好多东北人都叫它“黑白菜”。如果是叫“黑白菜”的客人,大概率是东北老乡。
李姐还给记者看了店里两个新装修的包厢,小些的包厢看起来颇时尚。
大包厢以前就有,现在重新捯饬了一下,依然是扑面而来的东北Style,坐20来个人都没问题。
东北铁锅炖
今年再开一家烤肉店
让大家吃上不一样的东北烤肉
这家就是当年珠埠里的“大东北驴肉一锅鲜”,很多吃货对店里的盗墓笔记同款驴蹄依然记忆犹新。
现在搬到这里,店名也变了,可主打的仍然是全驴宴和各种东北铁锅炖。大家熟悉的刘老板夫妇还是老样子,还是每天忙到凌晨3点收工。
刘老板向记者透露,店里的菜已经卖了14年,总要搞点新内容。今年他准备开一家有特色的烤肉店,让大家吃上不一样的东北烤肉,到时候一定提前告诉大家。
刘老板说,最近天冷,正是吃驴肉的季节,店里有17道驴菜,他来杭州14年一直在做驴肉,连驴肉供应商都一直没变,供应商也惊讶,在杭州像老刘这样对驴肉有执念的老板,还真是没见过。
天冷自然也特别适合吃东北铁锅炖,大鹅、羊蝎子、甲鱼、牛骨、羊杂,各种食材都能炖。刘老板说,自己店的特色就是肉多蔬菜少,没办法,不擅长烧蔬菜。
店里的铁锅炖分红汤和白汤两种,鹅、鸡,都适合炖,先煮半小时,再焖半小时,味道没话说。现在这个季节炖羊蝎子不错,这里用的是内蒙羊,吃起来有一股奶味儿。
红鑫烤肉馆
搬到东新路三年
找回来的老客人越来越多
遇到老熟人老板娘“三嫂”,记者一下子发现了她的变化。她回老家过年时烫了个羊毛卷头,可洋气啦。她说,老家烫头便宜,理发师和她熟,每年回家烫头都只收她80块钱,在杭州最少也要两三百。
三嫂特别怀念当年的珠埠里,很多客人都喜欢红鑫老店小小的感觉,点菜添菜一声吆喝就行。三嫂说,很多老顾客会惦记他们两口子,搬到东新路5年,找回来的老客人越来越多。
红鑫在珠埠里的时候只有五六十平方,现在有150平方,有了专门的蘸料区,以前只有三个蘸料碗,现在蘸料调料有十几种。店里也升级了排烟系统,烟管整整齐齐,看起来像是一家韩式烤肉。
以前大家喜欢的烤牛肉、明虾、鱿鱼、酸菜依然都有。
现在店里增加了烤串、小龙虾、烤鱼,还有以前珠埠里流行的一锅两吃火锅,这里也能吃到。
虽然店里变化挺大,可是老顾客并不在意这些变化,他们看到老板娘夫妇三哥三嫂在店里,就知道喜欢的味道没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