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你的食堂分餐了吗?
——复工复产中企业实行“分餐制”探访
“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疫情催生了新的用餐习惯。记者了解到,在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中,实施分餐成为新规定,用人单位通过分餐制、错时制、间隔制等措施,及时消除食堂等公共用餐场所存在的疫情防控风险,保证职工“舌尖上的安全”。
改变供餐用餐方式
据了解,早在2月初,辽宁、江苏、贵州等多个省份就发布通知,要求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明确指出改变供餐方式,避免集体就餐,提倡分餐配送或简餐。
这在不少人员密集的大型企业及园区得到了响应。恒申控股集团旗下的福建申远新材料公司,是一家有1100人的新型化工企业。该企业人事行政运营经理林丽娜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快速响应,从2月3日至3月31日期间取消食堂大厅就餐,改为使用一次性餐盒配送。
“作为24小时不停产的企业,我们为一线职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及夜宵,一共4顿工作餐。”林丽娜介绍,企业行政部门约250人,生产一线职工850人左右。实行分餐制后,行政部门职工在工位就餐;而在较分散的工厂装置区,则由专门的餐车将套餐运送到各个部门,一线职工可在区域内的休息室错峰用餐。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有的企业部分恢复了堂食。一家大型纺织企业的行政人员告诉记者,复工人员隔离结束后,食堂就不再供应套餐而恢复了窗口打饭制,但在用餐方式上,仍要求职工间隔、分散时段用餐。
进入4月以来,申远新材料公司也在行政区食堂开放了堂食。林丽娜介绍,为此,食堂相应减少桌椅数量,划分区域就餐,以单个的瓷质碗、盘配餐,并要求职工错峰就餐,佩戴口罩,2人1桌、同向落座。而在人员较多的装置区,公司仍然实行配餐制,并以密封不锈钢餐盒取代了一次性餐盒。
保卫生也要保营养
面对疫情,各地出台的就餐安全规范中,都对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和原料把控、餐具及环境消毒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现在食堂增加了消毒频次,日常由每周1次改为1天2次,特定区域多次消毒。”林丽娜表示,为保证用餐安全,所有餐具严格进行高温消毒,全流程监控实施,并做好相关消毒记录。复工后,针对食堂后勤人员,企业建立了1人1档,动态跟踪健康情况,并进行1天2次岗前体温检测和记录。
林丽娜告诉记者,在申远新材料公司,疫情期间的餐费标准不降反升,相较于以往的食堂伙食,菜品也有改善。“午餐、晚餐是两荤两素,荤菜多以高蛋白的牛肉、猪肉、海鲜为主,还配有额外的水果、酸奶和一份热汤。”她表示,这是公司为了保障职工日常营养所需,补充能量。“一线外操工每天用过午餐后很快就要回到生产线上工作,提高餐标也是希望疫情期间保证职工的健康。”
鼓励自带午餐
在济南市齐鲁软件园一家中型电商企业工作的屈静发现,复工后不久,公司里每间办公室都新配了一台微波炉。
在中小微企业密集的齐鲁软件园,多数公司没有开设食堂的条件,职工就餐多依赖于周边的快餐店。由于复工之初周边餐馆少有营业,公司便鼓励职工自带午餐,并增设了微波炉、冰箱等便利设施。屈静开始尝试着自己做饭、带饭上班,而今已逐渐养成习惯。“现在,自带午餐成了办公室的新风尚,健康又卫生。”
除了鼓励职工自己带饭,屈静所在的公司还联系了专业的配餐公司,为职工统一订餐。
还有不少地区发起“移动食堂”“共享食堂”等服务,解决复工职工的用餐难题。
2月初,厦门市商务局推出“移动食堂”,依托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平台,鼓励餐饮企业调整经营策略,为厦门市集体用餐单位提供包括早、午、晚餐的供应及配送服务。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配餐公司合作,作为“共享食堂”为企业职工提供午晚、餐的供应及配送。
于灵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饮业怎么做帐的
(1)餐饮业做账流程:
首先,你要根据企业的规模以及核算要求,确定相关成本的核算方法:比如直接记入成本,月末盘点再冲成本;先入库记入原材料,领用记入成本,月末盘点再冲成本;等等。一般情况,如果你企业规模较小,核算要求不高,可先择第一种做法。
1.如果对方能提供正规发票,菜肉等可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有库房,米油、调料,可先记入“原材料”,领用时记入“主营业务成本”,没有库房,对方也能提供正规发票,也可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
煤气,可记入“营业费用--燃气费”。
2.购入的酒水、饮料,如果有库房,可先记入“库存商品”,等卖出后,结转成本;如果你有香烟的销售资格,核算方法同前。如果没有,你部分的收入、成本的处理要符合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
3.厨师的工资记入“营业费用--工资”,不能记入成本。服务人员的工资也可记入“营业费用--工资”,其他管理人员,记入“管理费用--工资”。 一般情况,工资要先计提。
4.装修费记入“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参考租凭合同年限。
5.窗帘、地毯,处理方法,与我的想法想同。
6.入库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公司
付款时:
贷:应付帐款--**公司 贷:银行存款/现金
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单位,都应该要求对方提供正规发票,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不能记入成本费用。
(2)餐饮业会计分录:
1、平时记收入(分类:菜品、酒水、香烟等等),费用分部门记就行了,月底汇总销售成本,提折旧、提税、出报表,买发票,基本就这些。
2、购买蔬菜、调料等制作间的用品,根据票据及验收单入账 借:原材料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3、根据制作间领料出库单入账 借:营业成本 贷:原材料
4、月底将制作间剩余材料盘点,根据盘点表入账 借:营业成本(红字) 贷:原材料(红字)
5、结转成本(营业成本本月实际发生数 - 月末盘点数)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成本
6、下月初,将上月盘点表剩余材料记入下月帐中(上月盘点红字金额数)。 借:营业成本 贷:原材料
餐饮业属缴纳的税金为营业税,故损益=营业销售额-营业费用(材料\工资\费用\其他杂费等等)
取得营业收入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购买材料\支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时: 借:营业费用-二级科目 贷:现金
月末结转成本费用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月末结转营业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本年利润: 盈利时: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亏损时: 借:利润分配
贷:本年利润
下月初去税局报税:
是以利润*相应税率申报缴纳。
(3)餐饮业成本核算:
日常成本核算的主要程序是:
1、厨房当天需要直接采购领用的原材料(蔬菜、肉食、家禽、水果、水产品、海鲜)必须在前一天下午5点以前,补货的必须在当天下午2点以前,由各厨房领班填制《市场物料申购单》,经厨师长审核后,报餐饮部经理批准,交采购员按照要求组织进货,一联交收货组按采购单上的数量、质量要求验收,并由餐饮部派厨师监督验收质量,如有不符合要求,必须当天提出退货或补货。验收合格后填写《厨房原材料验收单》,每天营业终后加计《厨房原材料验收单》,填制《厨房原材料购入汇总表》。
2、厨房到仓库领用的原材料(干货、调味品、食品等),由各厨房领班根据当天的需要填制《仓库领用单》,报厨师长审批后,凭单到仓库领取,仓库保管员审核手续齐全后,按单发货,每天营业结束后加计《仓库领用单》,填报《餐饮原材料领用汇总表》。
3、每天营业结束后由各厨房领班对存余的原材料、调料、半成品进行一次盘点,并填制《厨房原材料盘存日报表》,由厨师长审核后进行汇总。
4、餐厅各吧台酒水员每天营业结束后根据《仓库领料单》和《酒水销售单》,填制《酒水进销存日报表》。
加关注,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整理一些会计相关信息内容,还可以看到往期小编发的精彩文章哦!
>有一天,消费者可能在“十八线”小城也能吃到海底捞了;或者有一天,人们坐在海底捞店铺吃到的不那么像海底捞……
这些可能性或许是因为3月4日,创办30年并一直坚守直营的海底捞官宣开放加盟。
随之而来的是,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加盟的广告越来越多,和合谷诚邀合伙人、西少爷加盟合作等广告时常在微信广告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经济复苏,业内亟待升值,而加盟能让市场更加活跃,规模更大,也能给品牌带来更多的资金。
海底捞开启加盟是行业里程碑
据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此外,海底捞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而且加盟餐厅将因应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物业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严谨而系统化的方式,探索海底捞的新商业模式。
对于此时海底捞开放加盟,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火锅连锁业都在接近行业天花板,由于业务服务内容雷同,当前国内竞争加剧风险加大,海底捞以加盟模式来将风险分散出去,可以使加盟商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另外,亦是为了降本增效扩大经营规模。
2018年海底捞登陆港交所。如今海底捞全球版图已扩张至新加坡、越南、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国内开店的步伐也同样在加速。
记者在海底捞官网查看到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加盟合作”栏,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加盟门槛选择以千万计。记者拨打加盟业务电话,想了解相关的信息,比如服务、管理的要求及开店的资质门槛等,客服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没有明确的回复要求,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让记者去填写申请表格,等着公司联系即可。
接近海底捞的相关人士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海底捞此时开放加盟,主要目的是扩充市场,餐饮专家和投资人持同样的观点,根据调研发现市场是有空间的。根据一些案例考量,加盟是不错的方式。根据官网和公告信息,要求的合作方不光有钱就行,明确要求需千万量级的资金,和相应的地方物业资源。所以还是要有一定实力的才行。
该人士说,加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加盟商投资后自己管理,品牌方就不管了;另一种是像麦当劳等类似托管的形式,具体说就是投资方将管理和运营以及绩效考核等都委托给品牌方负责。海底捞倾向是第二种形式。
而第二种形式的加盟更能保证加盟店的服务和管理,运营标准和食品安全的整齐划一不出问题。
盘古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底捞开放加盟的决策,首先,从商业角度来看,开放加盟确实是一种快速扩大规模的方式。通过加盟,海底捞可以迅速在更多地区开设门店,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加盟模式还可以为海底捞带来一定的资金流入,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海底捞开放加盟仅仅是为了“圈钱”。
加盟是不是“必由之路”
一直在新茶饮行业领先的喜茶于2022年11月,打破坚持10年的直营,宣布开展事业合伙业务,在一线以外的城市展开事业合伙门店。2023年7月,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正式推出“合伙人计划”,进入“直营+加盟”新阶段。
说到快餐连锁的翘楚之一,不得不提,曾担任吉野家总经理的赵申2003年创办了和合谷。
赵申直言,加盟不是复制商业模式,而是复制盈利能力。业内人士称,未来,想要让加盟品牌活得更久,一定要弄清楚连锁扩张和运营的本质;连锁扩张的本质是建模-复制;连锁运营的本质是,通过规模降低边际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品牌方,一定要从态度上转变。
实则,我国餐饮从学习麦当劳肯德基开始,连锁店的形式就深入人心。而中式连锁餐饮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标准化,所以,即便是直营店也要打破这个局限。尽量做到材质、口味、分量的统一,那么加盟店的统一标准问题就更重要也更难。
那么餐饮行业,加盟是不是必由之路?也有业内人士或许不这么认为。另一家盘踞京城的餐饮连锁南城香近几年在北京已经成为“行业杀手”。南城香一直坚守直营,并且将消费价格打到地板价。2023年的南城香在米饭管够、高峰时间水果免费、小菜免费的情况下,更是推出了3元早餐自助,搅动了北京餐饮行业价格体系。
这是不折不扣的价格战,对于价格打压,南城香的创始人汪国玉曾向媒体表示,还没打价格战呢,价格还可以降。他同样表示,未来也可能开放加盟,但是如果做加盟,可能颠覆了大家认知——加盟亏钱算他的。而这是真正做事业。汪国玉说过,南城香不惧竞争,选址不排挤其他品牌,但是会被其他品牌排挤。其他品牌租房要与房东签协议带有“排他性”,特别标注“不允许南城香在这开店”。
江瀚表示,加盟并不是连锁餐饮的必经之路,但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扩张方式。不同的餐饮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有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直营模式,通过自主经营和管理实现稳步扩张。而有些企业则可能选择加盟模式,以更快地实现品牌扩张和市场渗透。因此,是否选择加盟模式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要像直营店一样开加盟店
一提到是连锁店,消费者就觉得更放心更靠谱?而当消费者知道所消费店铺是加盟店的时候是否有点担心品质和服务?
其实,像南城香这样,不上市、不融资、不加盟。业内人士表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这需要充沛的资金链,统一的门店操作规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中央厨房的配送流程和对门店的流量的数据统计。
江瀚表示,作为一家有长远规划的企业,海底捞可能更看重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和市场的深度渗透。加盟确实需要慎重对待,因为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加盟商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控制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海底捞在开放加盟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加盟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加盟商能够遵循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标准,保证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
盘和林告诉记者,加盟的模式在扩张企业版图的同时,有可能带来风险。所以在开放加盟的同时,制定了加盟的条款也要及时制定不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店面的退出机制。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严格管理及时审核。规避对主品牌和品牌所有者的信誉的伤害。加盟店管理是连锁品牌的责任,不允许甩锅,监管要一视同仁。必要时可以灵活处置退出机制。
行业人士表示,如今的海底捞加盟的开启,一定是慎之又慎的,制定好细则后,严格进行监管和操控,可以说,像运作直营店一样去经营加盟店才是正确之路。(记者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