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排队7小时,只为吃口面包!估值100亿的鲍师傅在全国火透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从香港深圳全面通关后,“代购”一词再次重出江湖。然而,这次代购并非内地人前往香港购买化妆品,而是香港人涌入深圳代购各种美

< class="pgc-img">

从香港深圳全面通关后,“代购”一词再次重出江湖。

然而,这次代购并非内地人前往香港购买化妆品,而是香港人涌入深圳代购各种美食。

在这种反向代购潮流中,号称“烘焙一哥”的鲍师傅进入了港人的必买清单,并且位列榜首。

< class="pgc-img">

网图

深圳前往香港的地铁上,几乎人手一份鲍师傅;深圳的商场中,鲍师傅的门前排满顾客,人人排队只为买一份糕点。

而早在这次爆火前,鲍师傅的品牌估值就达到100亿,并凭借天价估值打破烘焙赛道的历史记录。

一家小小的糕点店,究竟有何魅力问鼎行业之巅?

< class="pgc-img">

鲍师傅起源于江西资溪县,资溪县也被称为“面包之乡”,这里农民的收入60%都来自面包产业。

鲍师傅的创始人鲍才胜,受父母影响,很小就开始接触烘焙。

2004年,30岁的鲍才胜和妻子来到北京,在一所大学附近开了一家糕点店,命名为“鲍仔西饼屋”。

当时的门店属于夫妻店,空间很小,只有二三十平米。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家小店日后能走向全国,成为“烘焙一哥”。

由于临近学校,小店的生意还算不错,但每当鲍才胜看着店里的橱窗,就倍感焦虑;毕竟市场上相似的糕点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特色,同质化竞争是必然。

每天工作之余,鲍才胜都在研究新品,甚至去当时烘焙业比较发达的台湾考察,研究凤梨酥、太阳饼等当地特色糕点,学习它们的发展史。

< class="pgc-img">

网图

一年后,鲍才胜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将肉松蛋糕和传统小贝相结合,改良出一款名为“肉松小贝”的新品。

有差异化才有出路,肉松小贝一经面市,就广受顾客欢迎,几乎占据店里总销售额的一半。

有了肉松小贝,鲍才胜的小店越来越红火,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

2008年,鲍才胜开始扩大经营,在雍和宫等三地开设新店,并将“鲍仔西饼屋”正式更名为“鲍师傅糕点”。

直到2013年,鲍才胜又迎来了新的机会。

当时,北京电视台正在拍摄一期美食节目,记者来到雍和宫鲍师傅门店拍摄美食素材,并对创始人鲍才胜进行了采访。

节目播出后,从没做过广告的鲍师傅迅速走红,成为北京远近闻名的糕点品牌,并从北京开始向外扩张。

< class="pgc-img">

网图

2017年2月,上海第一家鲍师傅直营店正式对外营业。

开店即巅峰,顾客络绎不绝,还在门口自行排起长队,甚至有人为了买鲍师傅糕点排了7小时的队。

于是,一篇名为《火爆京城的鲍师傅来上海啦!队伍排得比迪士尼还长长长!!!》的媒体报道再次将鲍师傅拉入消费者的视野。

当年,仅有26家门店的鲍师傅,估值就达到了10亿元。

人红是非多,鲍师傅火了,创始人鲍才胜却有了烦恼。

那段时间,各类山寨店接连出现,原本只有26家门店的鲍师傅,在全国却有着约3000家的山寨店。

2017至2019年,鲍才胜都在为品牌权益诉讼奔波。

他曾表示:“打假的繁琐取证和心理压力,曾一度让我备受煎熬,最绝望的时候甚至想要换掉鲍师傅这品牌。”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增强,鲍师傅对品牌的权益维护也有了显著的成效。

< class="pgc-img">

直到今天,经过两轮融资的鲍师傅在全国的门店已达百家,品牌估值也高达100亿,成为烘焙赛道的天花板。

可是,别的品牌一年之内就能做到百家店,鲍师傅的百家店却用了十余年。

为什么鲍师傅没有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没钱?鲍师傅有融资且估值很高;没利润?山寨店能做到3000家,可见利润不菲。

创始人鲍才胜对此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不会为了刻意追求规模而扩大市场,鲍师傅还是希望稳健发展。”

在鲍才胜看来,开店这件事很简单,如何将消费者留住才是最重要的。

为此,鲍师傅放弃来钱快的加盟,多年来只做直营店,哪怕速度慢一点,也也要用心经营,鲍才胜坚信有时候“慢就是快”。

别人眼里的笨办法,却是鲍师傅的经营之道,而这也是鲍师傅走向百年老店重要的根基。

< class="pgc-img">

好品牌,离不开好产品。

产品上,鲍师傅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即使打蛋、搅拌这种小活可以用机器,但为了更好的口感,鲍师傅还是采用手工打蛋、搅拌。

在原料选择上,鲍师傅也会根据不同的原料反复测试产品,比如糖,肉松小贝用的是韩国幼砂糖,绿豆冰糕用的是海藻糖。

鲍师傅将不同的原料搭配在不同的产品中,将口感做到极致,就连烤箱的温度也会进行严格的控制,反复测试糕点的出炉时间,因为哪怕只有几秒的差距,口感也会不同。

而这些制作的精髓,只有在鲍师傅的多次尝试后才能逐渐发现。

但手工制作虽好,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稍有不慎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

为了保持手工制作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效率,鲍师傅向来采用简单的产品结构:

像一年销量一亿个爆款肉松小贝,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主要是肉松、酱料和小贝搭配在一起。

其他产品的设计也如肉松小贝一样,比如芋泥蛋挞,采用的是芋泥馅料、酱料和蛋挞皮制作。

同时,鲍师傅发现,只要简单地改变酱料,就能延伸出更多的口味。

比如海苔酥松小贝、蟹黄酥松小贝、牛肉酥松小贝,都是通过改变酱料形成新的单品。

< class="pgc-img">

网图

通过改良爆品,鲍师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倍增。

此外,鲍师傅的门店全部以生产为主,通常一个门店80%的空间用于生产,剩余20%的空间用于销售。

鲍师傅总部会向每个门店提供标准制作流程和配方,门店员工根据流程每个人负责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尽量精简,便于高效重复。

负责第一个模块的员工制作好后,马上传递到负责下一个模块的员工。

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既保证了鲍师傅产品的上架速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支出。

然而,餐饮行业,比美味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这也是鲍才胜最为重视的一点。

在接受采访时,鲍才胜曾说过:“鲍师傅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但我当前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把食品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为此,鲍师傅所有的门店全部采用“透明式厨房”设计。

< class="pgc-img">

网图

顾客隔着玻璃,能看到糕点制作的全过程。

门店墙上公示营业执照、食品安全承诺书等所有证件,连所有员工的健康证也被一一公示。

在鲍师傅,门店所有员工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鲍师傅要求每一个进入生产区域的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着装,工服、围裙穿戴整齐,口罩要覆盖口鼻和下巴、帽子要遮盖全部头发。

这些细节,顾客只要透过玻璃一看,便全部知晓。

此外,鲍师傅还要求员工进入生产区域前,采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消毒,用粘毛器清除衣服上的毛发和灰尘。

在鲍师傅经营理念中,食品安全是核心,其次才是产品品质、管理规范、最后是效益。

然而,当鲍师傅真正做到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控产品品质和管理规范时,企业效益也随之产生。

< class="pgc-img">

好产品,自然不愁销量。

大多数时候,鲍师傅都是供不应求,“想买鲍师傅,必须要排队”已经成为顾客默认的消费行为。

然而,在鲍师傅排队的背后,不仅仅是产品好这么简单。

鲍师傅虽然从不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但在店内的动线设计上可处处都是“心机”。

大多数烘焙店都设有多个货品架,顾客拿着托盘在店内来回转圈,看到自己喜欢的糕点,就用夹子加到托盘中,选好了最后去收银台结账,像好利来、克里斯汀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但鲍师傅的经营逻辑却恰恰相反,门店只有单一排货架,顾客看到喜欢的糕点不能自己随意拿取,而是需要店内员工帮其取出。

< class="pgc-img">

网图

像肉松小贝这样的明星产品通常会放在最靠近收银台的窗口,想买肉松小贝就只能排队逛完所有窗口,最后再统一去结账,这样的动线设计无疑增加了顾客的购买时长。

对顾客而言,排了好长时间队才进来,更要多看看、多买一点,来分摊排队成本。

那是不是扫码在线上购买,再去店里拿会快一些?

很多餐饮店,都有小程序下单系统,鲍师傅也有小程序,只不过线上销售的产品都是礼品装,和线下散装的产品完全不一样,如果想买小贝这样的产品,就只能去线下够买。

这就是鲍师傅的排队逻辑,排队人越多,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排队,鲍师傅真是把消费者的从众心理狠狠地拿捏了。

< class="pgc-img">

网图

另一方面,鲍师傅的成功还要感谢当初恶意抄袭的山寨店。

过去十余年,鲍师傅一直专注于产品,也不开放加盟,虽然鲍师傅的产品过硬,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扩张速度。

仅凭几十家门店,很难在全国有那么大影响力,可数千家山寨店的出现就不同了。

山寨店都打着鲍师傅的旗号销售,几千山寨店的宣传力量远远超过了鲍师傅的直营店,这无形中给鲍师傅免费打了广告。

此外,山寨店花钱雇人排队的消息爆出后,又将真假鲍师傅推到风口浪尖;同时,鲍师傅历经多年的打假也都实实在在为鲍师傅反复进行宣传。

最后的事实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山寨店只能沦为鲍师傅影响力的添加剂,让真正的鲍师傅越来越火。

< class="pgc-img">

回顾过往二十年,鲍师傅从一个只有二三十平的夫妻店,到如今估值百亿的独角兽,这其中究竟有何秘笈?

是明星产品肉松小贝的引领,还是制造排队的饥饿营销?

或许,鲍师傅根本没有秘笈。

在烘焙行业严重内卷的今天,鲍师傅一直倚靠的是对真材实料的严格把关,以及对口感的极致追求。

让顾客满意的好味道,才是鲍师傅经久不衰的本质原因。

人可以为一时的冲动而排队,却无法为自己不喜欢的产品一直买单。

竞争无处不在,但淘汰的永远是弱者。

距离百年老店,鲍师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未来的鲍师傅,能否从“网红”走向“长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END-


参考资料: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对话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昙花一现”的红,不是我想要的》

投资界:《鲍师傅曾谋求新一轮融资,估值100亿》

风味星球:《香港反向代购兴起,最爱的为什么是鲍师傅?》

立夫食话:《鲍师傅的秘密,一眼望到底》

齐鲁壹点:《鲍师傅糕点“明厨亮灶”,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心》

作者:小瓜

编辑:一乙木

京报讯(首席记者郭铁)新京报记者7月18日获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发布《2023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23年冷冻冷藏食品运行稳定,冷冻烘焙食品行业市场前景看好,水产预制菜市场需求上升。预计2024年冷冻冷藏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向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报告显示,2023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全年水产品产量7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鲜、冷藏肉392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3%。伴随消费水平提高,冷冻烘焙食品行业市场前景看好,烘焙连锁门店增加,龙头企业研发花色品种,加大产能,市场应用进一步拓展,产销同步上升,利润水平良好。水产预制菜、水产罐头、水产调味料受到市场欢迎。受下游餐饮行业复苏拉动,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加强产品创新研发,预制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品种增加,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水果和坚果加工持续回升向好。

2023年,冷冻冷藏食品进口贸易额多于出口贸易额,进口金额增长较快。主要出口的冷冻冷藏食品有水产品、蔬菜及食用菌、肉类食品等,主要进口品种有肉类食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等。

报告预判,2024年肉类产量增速有所放缓,价格小幅回升;速冻面米食品直面更多发展机遇,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改善;烘焙食品消费场所增加,烘焙店、酒店、咖啡店对花色面包、蛋糕需求增加,网红打卡产品销售量提高,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冷冻烘焙食品保持较快发展;2023年市场上出现了预制菜质量和风味等问题,引起消费者顾虑。从市场发展看,结合国外预制菜发展历程,我国预制菜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今后将进一步健全规范发展。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日,有的烘焙门店一天丢弃的面包能装满一麻袋,有的报损率超过50%引发公众热议。一边是几十元一块的面包,上百元一份的吐司;一边是面包报损率畸高,大量未售出的面包被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处理成本,造成巨大浪费。这到底是为什么?

《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烘焙业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店均营收同比变动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可见烘焙行业处于高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面包“生命线”较短,时间一过口感就会出现变化。但保鲜期短并没有让烘焙门店减少产量。为了追求货架摆满带来的视觉冲击感,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少烘焙门店盲目追求包装“大”、货架“满”。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客人如果一看橱窗空空的,觉得没剩什么东西会转头就走,甚至有店铺临近夜晚还源源不断烘烤面包。近年来,仓储类大型超市走红,烘焙产品屡屡“出圈”。但部分大型商超的面包仅推出大包装兜售,几乎不提供小分量的选项,普通消费者难以在保质期内全部食用,更是加剧了浪费现象,令美味面包最终进了垃圾箱。

对未售出的面包进行报损和处理虽然是行业惯例,但一些忽视社会效益的商业策略加剧了烘焙行业浪费。有网友就疑惑,面包店为什么不打折出售临期商品,而选择报损,扔掉或者回收呢?其实这与近年来面包售价不断涨价有关。为了抵消报损带来的损失风险,大部分面包店选择“溢价”出售。烘焙行业本就是传统高溢价行业,即使加上损耗浪费的部分,毛利率仍然有较大空间。而为了保持品牌形象,维持稳定的溢价销售,很多连锁烘焙企业宁可将卖不出去的产品扔掉,也不愿打折促销减少浪费。这就是有的烘焙店面包报损率超50%的重要原因之一。

消除烘焙门店内的食品浪费,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的要求。2021年,南京市就有面包店因大量报废“不美观”的面包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店方被责令整改。除了依法规范商家行为外,有关部门还应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贪大求全”“视觉冲击”等高溢价商业策略带来的损耗浪费。同时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帮助企业降低剩余食品处理成本、减少后顾之忧。

企业则应该努力探索新的销售渠道或处理方式,通过大数据预判销量,避免食品浪费现象。实现薄利多销,让消费者不因买面包而苦了钱包,显著改善浪费现象,共同做大“蛋糕”市场。针对无法避免的废弃食品或原料,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通过捐赠、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将废弃食品或原料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可以将未售出的面包捐赠给需要的人群或动物福利机构;作为免费福利发放给员工,进行内部“消化”;将过期但仍有利用价值的面包转化为饲料或肥料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浪费,还能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对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品牌营销。

总之,高溢价不能与高浪费挂钩。薄利多销或精准营销,才是创造企业效益的法宝,也是彰显企业责任、维护品牌形象的不二之选。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