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新消费内参
作 者:龙猫君
新消费导读
最近几天,有一篇某大V文章疯狂刷屏了,这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所有的奶茶店都是割韭菜,好像只要是想做点生意就是准备着被割的韭菜,在这篇文章,深刻的揭示了“黑”加盟行业,但是并不能完全说明所有加盟行业的套路,对于加盟这个行业,我曾经与许多加盟行业的交流过一些看法,今天这一篇文章,重点来讲讲加盟行业到底是怎么样的。
本文将会重点说明几个有意思问题:
1、割“韭菜型”加盟店套路以及识别方法指南
2、世界上主流连锁加盟品牌加盟模型
3、如何加盟才能不被骗,是不是所有奶茶加盟都是骗局?
“韭菜型”加盟的套路
在加盟行业,众所周知,有几个最大的类目,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开店为模型的加盟模型,比如餐饮,比如教育,还有酒店行业,比如服装,这些行业,加盟模式最为盛行。
加盟模式之所以比较盛行,是因为对于所有的品牌而言,自己去开拓分店,成本高,人力资源高,以及搞不定地方的商业地产的关系,这些都会导致自己去直营开店会变得异常艰难。
所以,慢慢也就衍生出了加盟这个行业,既然有加盟行业,也就会有专业的服务商,于是大名鼎鼎的快招公司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快招公司核心只做一件事,帮助招聘加盟商。
曾经我有幸认识一些行业快招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些特点:创始人很多出身于精于SEO的流量玩家,对于转化比了然于心,由于获得一个加盟商的大部分收入都落入快招公司手中,以一个加盟商加盟费五万为例子,至少最低一大半的收入落入到快招公司手上。
当然这一部分主要是品牌商自身品牌影响力有限,所以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在加盟商渠道上,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各种神秘割韭菜套路。
首先,我们来看看割韭菜加盟的品牌商靠什么赚钱。
当然首先最重要的收益就是依靠加盟费赚钱,吸引的加盟商越多,也就加盟费越多,这是一般人的思考模型了。
但其实厉害的品牌加盟商不光只赚这一道钱,一般来说这一把韭菜刀要连续割好几次:
首先,最基础的加盟费赚一次。这是大头中的大头部分。我曾经认识一个成都著名的火锅店老板,他们的收费套路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首先是要做一个品牌定位,然后从第一天开始就宣称已经有n家的加盟店。
然后下一步就是需要让加盟商相信自己生意的火爆性,所以这个时候美团这样的团购营销工具就有用了,比如制定一个99元的套餐,原来价格499,这样一般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来预约了,这样会造成火爆的价格,而提前沟通好的加盟商就会来实地观察生意是否火爆,从而顺利吸引加盟商的加盟。
对于很多加盟商而言,无法识别出某个生意是否好坏是加盟商被割的根本逻辑,在这个套路里,加盟商就是只靠单纯的加盟对象生意火爆来判定,就很容易成为韭菜,而不良品牌,正好磨刀霍霍向韭菜。
如果这个品牌要是经营一段时间以后倒闭了,一般品牌会有好几个品牌,所以这个时候会推荐再加盟其另外一个品牌。
< class="pgc-img">>我认识的这家餐饮就是原品牌被过度透支加盟以后,很快就重新升级了一个全新的品牌,这些加盟商就很快又被透支一次。
第二:赚取供应链的钱。长线做加盟的品牌和短线做品牌的差异就在于,最终赚的是供应链的钱,还是赚一波品牌的钱。
对于认真做加盟,不是割一波韭菜就走的品牌而言,他显然是要赚供应链钱的,最好是免加盟费,主要是靠管理获得收益而不是加盟费作为核心收益。
但是也有短线加盟商,即赚加盟费。
第三:赚装修费以及与商业地产结合的钱。
我们知道很多做小吃餐饮的店铺都在地下餐饮街,这些商业地产长期和这些职业放加盟的和快招公司之间有说不清楚的利益。
对于很多加盟商而言,每一次获得一个加盟权开店以后,曾经品牌商承诺的各种资源支持就不见影子了。而负责租位置的地产商,在一波又一波用户流动中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我小小总结下,这些不良的以造品牌割韭菜为生的品牌基本套路到底有哪些,平时怎么识别他们:
1、过度承诺,过度宣传收益率的加盟品牌大多不靠谱。
比如很多做奶茶的加盟商,很多时候都会拿喜茶火爆作为例子来去骗加盟商。他们往往会夸大宣传,制造虚假火爆的假象。
比如把促销价格造成的火爆和黄牛催生的火爆让加盟商误以为是生意的火爆,同时从收益率角度给你不实际和过度承诺的基本都不会赚到钱。
你只需要想到一个逻辑,如果一个品牌自己直营生意火爆,能赚很多钱,他们往往是不愿意开放加盟的,人性贪婪如此,但是后面我会解释为什么有一波认真做品牌的对象,为什么有时候又需要自己的加盟商。
2、对加盟商毫不审核,毫不评估加盟商资质就允许加盟商加盟的品牌多不靠谱。
你要十分警惕,不设置任何门槛就让加盟的加盟生意,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只有两种原因:
A、这个生意毫无竞争壁垒和技术难度,同时只是一个微利生意。
曾经一段时间黄焖鸡泛滥,从品牌进行标准化扩张角度而言,黄焖鸡是一个好品类。
对于想做生意人而言,黄焖鸡是一个入门级难度生意,因为操作难度低,基本也没有很多服务包含其中,所以最终黄焖鸡批量来做,最终也就是批量倒闭了,因为你很快陷入到红海的战斗中。
< class="pgc-img">>B、为了骗你交加盟费。
为什么很多人在加盟这个生意赚不到钱,一方面是因为加盟对象本身不靠谱,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不是任何人都是可以做生意的。
做生意,加盟一个品牌首先需要被加盟者具备基础的商业常识。
我经常见到一个加盟者,连坪效怎么计算都还没搞清楚,就想着要做生意。
问起动线,选址,以及如何和商场打交道,知不知道里面的门道,以及是否很清晰知道如何推广,结果问起来生意什么也不懂。
另外还有一点原因,很多加盟者不自己做生意,自己加盟一个品牌并不亲力亲为,投入到市场验证的洪流之中,反而只想当一个甩手掌柜,这样的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
这让我想到711的加盟原则,为什么在便利连锁行业中,711的加盟长盛不衰,是因为711加盟永远遵循几个重要的原则:
< class="pgc-img">>1、产品供应链体系永远由公司把控,这样公司就可以管控产品质量。
2、必须亲力亲为,加盟711必须是加盟者自己亲自经营,并且需要接受基础的商业培训。
但很多加盟商往往忽略这几个原则,自己不懂商业经营,又选到不靠谱的商业项目,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就非常正常了。
所以一个靠谱的靠加盟的品牌,一定是会加盟商进行精心筛选的,如果只是为了骗取加盟费,你会清晰感受到他们的急功近利。
3、获得加盟商的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快招公司SEO,而不是靠口碑。
并不是说所有获得加盟商方式依靠快招公司就不靠谱,而是说如果一个加盟品牌把大量的钱都投入到快招SEO获客的环节之后,就没有真正的资金实力去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做组织管理以及进行产品环节的研发,这样的品牌加盟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山寨模仿大品牌。
在大众点评上见过有叫金喜茶的品牌,就是通过模仿山寨喜茶的品牌,这些品牌也在大量伪装成大品牌的套路快速发展加盟,这样的品牌非常危险,一方面未来知识产权侵权越来越越严格,另一方面由于面临法律问题,所以同样也会对被加盟商造成非常高的风险。
靠谱加盟模式长什么样?
我写文章从来不只是破坏,而更看重建设,加盟作为全世界已经验证成熟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有其存在道理的,下面我先通过一张表格来说明直营和加盟的模式不同,来说明为什么很多世界上优秀的如星巴克、肯德基、711这些公司都要依靠加盟来在全世界扩张,而本土瑞幸咖啡推出的小鹿茶,以及绝味鸭脖为什么都要开始推加盟模型。
< class="pgc-img">>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直营模式和加盟商模型在商业模型设计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明显发现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型不同的优劣:
先说直营模式优势:
对终端定价、服务质量、标准化程度管控更加严格,从而做到服务的统一性。
品牌直营的根本目的在于统一的服务体系,赚取品牌成长和管理的溢价。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海底捞是不会放加盟的。喜茶也不会放加盟的。
对于这些公司最终利润并不单纯靠产品溢价,而是靠服务形成的品牌溢价赚钱。
这类产品都是典型具备强大社交货币属性的产品,他们背后承载的高品牌溢价必须通过统一的服务,品牌识别来交付。
尤其明显的是海底捞,如果让加盟商自己去经营,人员激励就会变得异常难做。
因为这套人力资源体系,只有总部才能培养出来,也只有总部才会培养。
对于主要以赚钱作为使命的加盟商而言,是不会大力气做自己的人力资源体系的。
有能力做人力资源体系和服务的品牌,就已经自己长成了巴奴这样的品牌。
但是直营模式不是就说非常完美,因为直营模式有一个最为致命的问题,如何做好区域扩张激励,同时对于有些生意而言,人员成本过高和区域扩张速度过慢,在某些特定区域需要有本地资源和经营积极性的加盟商来完成渠道扩张。
再说加盟模式优势:
< class="pgc-img">>区域主观能动性会非常积极,因为做的是自己的生意,在激励生产模型上非常先进。
另外区域也有自己的资源盘,比如特殊的客户资源。
这些都是一般品牌进入到区域扩张的时候问题,另外品牌商也不需要密集的资金才能实现扩张。
但是加盟商也有自己的不足,自己不具备产品制造能力,自己没有很好地商业素养,所以这就需要可以加盟的产品,在品牌经营上有足够的推广能力,同时在终端的产品形态比较标准化和单一。
这就是绝味鸭脖这样的公司为什么可以快速通过加盟商体系扩张的原因,因为产品非常标准,我也来介绍一下什么样的产品形态适合进行加盟,加盟商存活率更高:
1、产品品类上要具有广谱性。
广谱性也就是所谓的大众性,你的产品无论是以甜为核心的食物产区,还是以辣为特色的川湘区,大家都统统接受产品品类,不会有人会觉得这是我不爱吃的品类。
从这个特点来看,如果不是无良商家的坑害,像茶这样的品类是具有非常好的加盟优势的,只是由于出现过度山寨商家,无良商家,导致茶行业没有品牌背书的品牌的加盟价值变得比较低,不然茶依然是非常好的加盟品类,因为用户教育成本价低,瑞幸小鹿茶这样值得加盟的知名品牌并不多见。
2、必须是能够成瘾以及高频消费的产品,最好有比较多元的消费场景的覆盖。
目前显性可以成瘾就是烟酒茶,其实辣也可以成瘾,比如绝味鸭脖适合加盟是因为鸭脖子食材获得的广谱性。
< class="pgc-img">>另外所有适合加盟的生意,最好是可以全时段多元场景支撑的品类,比如咖啡就没有茶这样的品类适合去做加盟。因为茶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适合加盟的生意中,在客单价上一定不能太高,要让用户不要有过高的消费门槛。比如像黄焖鸡这样的品类,中午也可以吃,晚上也可以吃。
< class="pgc-img">>所以你会发现肯德基,小鹿茶、绝味鸭脖这些生意都是具有可以丰富覆盖场景的品类。
3、高度标准化,可复制性强!
加盟模式的核心就是为了规模化,如果想要实现规模化成长,你必须要满足这一点。
这一条包含几个有意思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可复制性生活或者餐饮?
首先,SKU必须要少。SKU太多,做过电商的人一定知道死于库存是一伤透脑筋的事情。少SKU,大爆品往往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其次,生产模式要足够简单,对人员要求要低。如果需要复杂的大厨来处理的餐饮,他一定不太适合加盟,因为人很难规模化,人是世界上最不可控的环节。今天他情绪不大好这个生意可能就黄了。
最后,选址与装修要求低。大家看到这里一定会好奇,为什么绝味鸭脖这样的加盟模型里,装修怎么就这么一般。
因为对于不以服务为核心导向的品牌中,只要视觉识别非常的统一就好。
并不需要复杂的装修体系,而且越豪华装修,对应着越高端的用户心理体验成本。
所以真正加盟店比较多的品牌,装修往往都朴实无华。
4、高品牌力是品牌加盟成功的标准。
我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加盟品牌都不成功。
我一直没有答案,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著名的餐饮创业者。
他跟我说,因为中国中国大部分做加盟的品牌都不做品牌经营。
不做品牌经营意味着不投入,所以店开了以后就是消耗和收割。
所以看一个品牌值不值得加盟,也要看这个品牌是否只是单纯收割用户,品牌有没有投入。
前段时间,我们熟悉的瑞幸小鹿茶也推出了品牌加盟。
< class="pgc-img">>有一位知乎大V,一棍子把所有加盟和茶行业都给批判了一遍。
好像这个行业全是骗子,所以我其实当时也非常担心我个人看好的瑞幸也会走上这条路,所以当时我就这个问题问了他们一位内部人士,我说你们是要放加盟,加盟管控怎么做,所以我就问了瑞幸两个核心问题,是不是只是为了赚钱才把小鹿茶独立运营,内部人士告诉我了几个观点:
独立运营的原因在于中国新式茶饮市场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小规模经营、缺乏强大品牌,加盟品牌监管不足,缺乏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和运营效率,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远未被满足。为了更好的开拓巨大的茶饮市场,在这个节点将小鹿茶独立运营是合适的。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新业态的加盟模式下,加盟品牌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一位资深加盟行业高管则告诉新消费内参,一个加盟模式是否成功,首先是生意本身品牌靠谱,其次,总部是否强大也很重要。
他跟我举例说,很多茶饮品牌在加盟费交完以后就没有服务了,好的加盟企业,因为要通过技术赋能、人力资源体系赋能,以及通过技术方式为加盟品牌进行经营决策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国内绝大多数茶饮加盟企业的后台IT系统支撑到这一步。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认为小鹿茶不收加盟费模式,同时提供强大IT系统帮助减少因为经营经验不足的损失,还是靠谱的。
当然除了小鹿茶这种加盟模型,也还有711必须坚持筛选加盟商以及还有名创优品等以财务模型为核心的加盟模式。
综上而言我,我认为不是加盟模式不行,而是太多坏的加盟品牌在破坏市场,只要能做好利益分担机制,任何品类,任何品牌中也会有优质的加盟品牌出现。
我最后用一张图表模式来对比下,我刚才提到这些品牌为什么可以很好地做好加盟:
< class="pgc-img">>从上表来看,只要具备这个表格中只要符合其中三个指标的,就具有很好加盟前景。
写在最后
在最后我想谈谈,千万不要轻易加盟一个生意,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劳而获轻易成功的梦想。
除了加盟项目本身靠谱,了解加盟这个行业也很重要。
有时候也不要轻易投资,身为一个有钱小中产,没有事情不要做生意。
尤其是自己没有亲自下场能够实现亲历亲为的时候,一般生意成功概率都很低。
但愿你读完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加盟有一定理解,不要轻易就加盟一个品牌,毕竟有很多杂牌正等着磨刀霍霍向你。
>岛龙江路“龙猫”网红墙。
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
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
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
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
宫崎骏动画里的龙猫。
院内角落里的“龙猫”。
院内角落里的“龙猫”。
院内角落里的“龙猫”。
除了外墙,院内的墙面也画上了宫崎骏动画里的经典人物。
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
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
院内一角。
可爱的龙猫。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1月27日讯(记者 刘宇昕)走进青岛的龙江路,这里似乎是青岛这座城市里喧嚣以外的一个角落,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文艺的气息。这里的一面“龙猫墙”已经在各大短视频网站上“火爆”,很多人都前来慕名“打卡”。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几个人年轻人一起开的一家奶茶店,店家喜欢画画,又是“宫崎骏迷”,于是在墙上陆续画下这些宫崎骏动画里的“经典人物”。冬日暖阳,外墙可爱传神的“龙猫”,给龙江路增添了更多的童话色彩。
< class="pgc-img">>是新消费智库第2437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距离上一次写稿已经整整三年了,我的很多用户可能都已经慢慢遗忘我了。
这中间,很多老读者可能还记得我的很多文章与观点(回忆杀,想了解我更多观点请在公众号搜索龙猫君三个字)。
这三年可以说我在忙着追逐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荒废了当初做这个公众号最原始的初心。
这几年的中国新消费可以说经历了很多大起大落,很多当红几十亿估值品牌,一夜之间崩塌。
正所谓,眼见楼起了,又见楼塌了。
微信里很多创始人,纷纷走上了铁人三项(送外卖、跑滴滴、自媒体)创业,还有些兄弟的朋友圈三天可见,再次出现,就是在限制高消费名单里。
与之前研究成功相比,我更在意他们为什么失败了,所以我花了几个月时间,认真梳理了15条,和100个做失败的品牌泣血经验总结,希望能和还在认真消费创业、研究消费品牌的从业者交流,我这15条,是说给现在年收入几百万,依然坚持有个产品创业的食品品牌、母婴品牌、宠物品牌等各类细分品牌创始人听的。如果喜欢,欢迎加我私人微信交流,如果不喜欢,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龙猫君
编辑:竺天
审核:Single
来源:新消费智库
关于失败之创始人7条
01 创始人的发心目的,决定成败
你会不会以为我要讲一条无用的鸡汤,比如:只有发心正才能成功?但问题的关键出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创始人认为自己是发心歪来创业的,哪怕昨天晚上刚刚招商加盟大会才把100个门店卖给了压根赚不了钱的小老板,他还觉得自己是在拯救世界,应该得到财富的奖励。
能做创始人的人,多少都有点现实扭曲力场。可以一定意义上完成心灵的自我欺骗。我见过几千个创始人,没有人认为自己会失败,没有人认为自己在自high,所谓的实事求是四个字写起来只要一分钟,但实际上却要用一辈子的教训来理解。
所以发心没人认为自己不正,但是发心必须与行为具有一致性,否则创始人内心必定高度内耗,直到人格崩盘。
本来就是穷孩子,饭都没吃饱,非要认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东西是来改变世界的。
您就好好赚点钱,不要空谈理想。任何的理想都是由现实主义基石构成的。一个人没赚钱谈理想,要么不差钱,要么是没有能力赚钱,要么他是要用空无主义理想去收割更绿油油的韭菜,我这么多年所见几乎无一例外。
理想主义者就不要羡慕他人用你所不理解的方式赚钱,也不要只有愤怒的情绪,而不忽略你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理想。
而割裂的创始人,很难做到道德的归道德,精神的归精神,物质的归物质。本质是心智的不成熟,不敢于真实直面自我的需求与欲望,最后无一例外都会在纠结中走向失败。
让初衷发心与自己行动的使命归于一致,我称之为圆满的自洽。
02 不够自律,或者伪自律
我没有办法定义合格创始人有什么标签,但是聊过很多创始人,他们的失败都还没有上升到所谓宏大商学院教材分析的层级,而只是在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的层级。
很多创始人失败的原因是作为人的角色的不自律。这里的自律是作为心理层角色的自律,不是那种伪装的自律。
多少创始人,或者甚至附带的职场人生活在表演人格中的假自律之中而不可自拔。比如假装每天一定早起跑个步,一定要早起读个书,一定要早起到公司,好像就觉得24小时在公司里自律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但是他们真的每天都奔着最核心的工作目标:产品和销售吗?或者正常应该的深度思考,是不是有被所谓的浪费时间的聊一聊所消耗着,假性繁忙取代了真正自我自律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毕竟人们容易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03 逃避真正的责任,遇到问题当缩头乌龟
这一条是自律的延续,大部分创始人容易用自己安全区的快乐去代替本来应该接受学习痛苦过程后直面事实的责任感。
举个例子,当时很多公司都拿了钱,应该在那个时刻追求的是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拓展稳定有利润的销售。
但我见到大部分创始人对自己公司如何形成正向财务现金流这个问题是逃避的,而是认为只要抓住流量红利投抖音,以及怎么讲好更好的PR故事而去用这些虚假繁荣逃避本来应该直面的核心问题。
04 过度乐观与自high
容易把事情想的太容易,容易对自己的事情太高估。
一方面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低估自己的对手。经常说的口头禅和句式是:渠道觉得我们非常好。我们销售完全没问题。另外一种句式是,我和某某大主播绑定了,搞定了关系。
你搞定谁都没有用,大主播不存在被谁搞定。因为自己认识一圈人,然后最初消耗的种子用户买了几个产品,自己的竞争对手买了几个产品,就认为自己产品无敌好。
还有一类表现为自己天下无敌,认为竞争对手,消费都是傻缺。且不接受任何人对自己产品功能挑战,要么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想欺骗他人。
这些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在泡沫繁荣期也许可以,但是一旦泡沫退潮,尝鲜用户消失,红利也就消失。
05 整天关注宏大叙事,不关注个体微观世界
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意之上,所有的主观情绪都被宏观叙事锁定。
远处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国大选关心的津津有味,自己的产品被用户吐槽毫不在意。
失败了就埋怨宏观环境,一反思就张口骂资本短视,不再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对于自身的问题和自身产品闭口不谈,三缄其口。谈到合伙人就怪对方无情无义,一说起自己,毫无坏处,只有用人不察。
恨不得将时代情绪全部投射他人,而自己毫无问题,可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精英们所存在的问题。或者所谓的反思也只是获得下一波流量的密码,这种程序化缺乏真诚让人厌倦。
06 一元化思维
认为世界不是黑,就是白。搞产品的看不起搞营销的,搞营销的看不起搞产品的。
消费品创业,早期看单点,中期看产品,晚期看生态。
单点只需要个人抓住机会和趋势,中期看产品是产品布局图,哪些是金角,哪些是银边,哪些是流量型产品,哪些是营销型产品,哪些是利润型产品。
一元化思维容易看不起自己看不懂的打法,对方会搞流量第一反应不是学习,而是否定,因为只有否定才有自尊。
晚期看生态位,是你在社会层面充当何种角色。你在社会卡位中怎么找到自己的意义,你是什么样社会器官,这就标志着你从生意人转向企业家。
而一元思维总是在对立,看不起流量,看不起营销,看不起生态,看不起公关。总之不懂的都不学。
07 无法享受创业的快乐,让自己活在痛苦与焦虑中
根本原因是贪嗔痴,想要的太多,而因缘和合的条件并不具体,却生出妄想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碰到一个创始人,知道最大的机会是短视频,但是逃避学习短视频。
认为会浪费钱,认为可以不经试错,就可以学会新技能。
事情发生的条件并不具备,但是又在贪嗔痴妄想中想要寻求快速的结果。
一切企业的问题,都是创始人的问题。一切品牌的问题,也都是创始人的问题。员工不给力,流量太卷,都是你自己的因果业力所成。
而又无法放下,无法舍弃掉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最后就会陷入到习惯业力里走不出来,被流量困住。
放下吧,快乐一点,苦创业时代过去了,不够幸福,不够快乐,找不到自我的创始人,都在这个大时代下很难受。
关于失败的品牌和产品的5条
08 成功的产品各有各的不同,失败的产品都是一个样
好的产品其实遵循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我的新消费爆品战略理论体系中,叫产品跑分策略。这其实还不够极致。
你制造一个产品出来,你如果作为一个客体,你真正觉得产品到底有多好,你是否愿意真的花掉心理账户预算去买他,你买他的理由可不可以说服你见到的身边的陌生人?
如果你一对一都无法说服,也不要指望群体说服。说服群体可比说服个体难度大多了。
我服务的这么多案例里,如果我自己都愿意真心让人传播,我都无法说服一个陌生人,大概率,我也无法说服更多的群体。
09 好产品于微观细节处解决问题,差产品总是懂很多宏观趋势
好产品着眼点在细节处,因为对用户足够懂的多,了解的透。所以好产品,都是为XX解决了某个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为什么只有我能解决。
差的产品,总是想教育用户,是趋势来了,所以在这个趋势里你作为一种个体必须迎合我的趋势。
前者把用户当人,感知颗粒度细节到灵魂。后者把用户当工具、钱包,粗放到只知道他们是30到45岁好骗的中年男人。
10 新时代,好产品价值更加可感知
生活方式叙事时代过去了,繁荣期可以享受虚无缥缈的感觉,愿意用未来预期的无限钱包去尝鲜,而衰退期的时候,省钱不再遮遮掩掩,成为时代的最大投资主题。
产品的价值再不归类,找到痛点,就无法在有限的心理账户钱包里找到位置。
性别社交消费的衰退,让打着爱之名义的消费主义退散。舔狗经济的崩盘,让理性消费与情绪的口红消费喧嚣至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精致小资风,在无情的现实主义叙事面前,被剥离的一干二净,因为总有一种方式让你回归现实,也许是裁员,也许是理财暴雷,也许是基金定投。
没有了消费增量的预期,就要回归到生存的存量预期,过去的生存品消费可以粗放,今天要更加实用与节约主义。在个人的经济安全与发展上,当然优先让位于安全。
不能直接对接消费者心里账号,就无法生存。大量的坏产品死于无法对接用户的基本需求。导致心理账户缺乏必要的预算。
11 品牌要回归其本来目的,而不是为了品牌而品牌
心经有云,照见五蕴皆空。除了我们的心的感受,心外无物。
不喜欢有一些流派好像把打造品牌变成一种公式,而遗忘品牌最终的目的。
品牌无非就是想让用户多买点,无非就是让用户记住你,只有与交易相关的品牌概念才是存在的否则多数是忽悠和伪科学。
我们一切商业,都要导向购买,不能导向购买的,不能称之为有效动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品牌什么目的?就是让你记住我,买我,传播我,买我更多。什么品牌溢价,品牌美誉度,都属于主观想象的思考。
你美不美誉,从不由你主观决定,只能由客户客观决定,只能由他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里自主感受,你不过是发射信号影响他对你的判断。
能促进客户购买的品牌动作才是好动作,我们这个时代做了太多无法产生购买的废动作。
12 越难的时代,越要更好的产品
怎么可以做出好的产品,要爱用户。
听上去像一门玄学,但是爱用户是有三种外显的方式的:
第一种爱用户的方式是,把用户当个人。
注意,不是当个用户标签,是当个具体的用户,是你的某个具体的朋友。
爱别人,不要去爱虚无缥缈,要爱一个具体的人。
你爱的用户只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群人,你讲的购买理由,传播话语,是不是对着具体你想象出来的某个真实的人所讲的。
第二种爱用户的方式,是要对用户有着深深的情感投射与慈悲。
这个很难,要节制你的欲望。欲望深者天机浅。你爱用户的口袋的钱包,你就不可能真正去爱用户这个人,你就是把爱复杂化了。
只有深深的生出慈悲之心,知道他是具体的,可爱的,真实的,值得被爱的,你的产品是让他感受到品牌创始人对他的一种深深的关照,爱护,他才会感受到你的品牌。
第三种爱用户的方式,是对用户真诚。
这是大多数企业根本学不了胖东来的原因。因为不爱。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用户对你无非是赚钱的机器,营销的素材,传播的案例,饭后的笑谈。
在今天生意如此难做的时代,我心中总是涌动着感动。当初多少用户因为是我,就无条件把钱给了我们,这是多大的爱啊。
但是我们总是现实而贪欲,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病症就是,爱我者我不爱之,不爱我者我来求。给我钱的我不珍惜,我却永远索取那个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女神来爱我,真实悲乎在。今天但凡还能给你一毛钱的人不是真爱都不可能啊。
消费之趋势思考2条
感谢大家耐心看到现在,但是我的文章很长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就像周杰伦那首最长的电影。因为好久不见大家,很想念,所以多啰嗦一点。
13 消费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值得做的生意之一
是的,我感觉我成熟了,所以我加了之一,没有使用绝对化的字眼。
所以我加了之一,并没有否定科技。
在讲所谓的大商业道理之前。我先说几个小故事。
去年,我去了一趟巴奴毛肚火锅,去看了看他们的工厂和产品。我不想说他们产品多好,因为太多人说过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腾讯公共图库
我只想说一个小故事,我去参观最让我动容,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培训基地像一所社会大学可以耐心地培训每一个服务员,从踏上社会此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喜欢这种培训。我进到培训的大学热泪盈眶,他们是实在给社会做认知补习的兜底,而这就是我喜欢消费行业的原因。
霸王茶姬的老板,从奶茶店学徒开启自己的事业。茶百道老板从一所中学旁的小店起家,蜜雪冰城老板从小推车开始,喜茶老板中专文化,从开手机店开始。我讲这么大段当然不是所谓的成功学鸡汤,而是想强调正是由消费产业,相比什么斯坦福耶鲁的精英式科技创业,我可能更喜欢普通中国人的奋斗。消费产业是天道留给普通人,小人物相对最容易的一扇门了,我们社会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努力让这样的门不会关闭,你我都是普通人,保护这些故事,保护这些小人物奋斗之路,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梦想。
从社会意义而言,消费产业依然是今天最好的创业之路。
14 消费产业新使命:科技与品牌之路
未来真正的中国消费产业崛起,中国世界品牌崛起依赖要靠科技。
科技与消费融合之路,消费的下一波路径,是科技产业与消费深度融合。
科技和消费不是对立面,科技提升消费产业效率,消费产业为科技找到应用场景,互为表里。
过去中国消费鲜明特征是卷价格,未来要向着科技树上游去前进,中国科技和消费之路都是星辰大海。
一代品牌人有一代品牌人的使命,上一代品牌人依靠价格红海闯出一条路,今天新一代品牌人要靠品牌溢价和科技走出新路。
其实后边还有三条新的趋势,但是我可能写作身体大不如前,中年人最后的倔强都做不到了,如果大家想看,以及想知道最近三年我都在做什么,欢迎大家扫描下面二维码添加我,来和我1VS1交流。来者不拒,但希望你也是有深度思考与交朋友心态的。你最好是品牌创始人,正在这个产业创业。
你们还有什么对消费想说的话,思考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