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刚过,SKP在大屯路的新店,DT 51亮相了。开业就引来了各路伙伴相继打卡。就我个人而言,DT 51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地理位置、商场属性以及入驻餐厅。
经过前后小半个月的亲身测试,这次这篇实测报告将从我个人的喜爱程度和回头率对去尝试过的餐厅进行评分。这里先说明,个人口味,仅供参考。
整体而言,这个身处朝阳却便利了半个北京城的新聚点在餐厅和购物品牌选择上的用心真是不少,打实了是个交通方便又最好吃最好逛的地方,甚至吸引了大量朋友从海淀和顺义跑过来,都是想要趁着新鲜一探究竟。
哪儿都很近
先说一下地理位置,DT 51位于朝阳大屯路商圈,说白了就是东四环奥林匹克中心区以东,距离地铁大屯路东站大约600米。
这个位置看起来有些偏,但其实非常便利。以皇城根为中心点做一条对角线,这条线以东以南的二环至五环,基本都只需要15-30分钟的车程。亲测从北京西北角的巴沟和东四环以外的朝阳大悦城到大屯,分别都只需要18分钟和28分钟。
商场整体结构上跟老SKP是差不多的,但是品牌的选择和氛围感上明显倾向于了年轻潮流,无论是大牌入驻还是DT selection的自选精品店区域,都明显更注重于打造优质时尚生活甄选目的地。
7F
一坐一忘 | 湘上湘 | 羲和京致
杏花堂 | 许家菜 | 侘与火 | 肉问屋
6F
北京厨房 | 游园京梦 | 清水亭
鼎鼎香 | 大董 | 山葵家
1F
DT pizza
Rendez-Vous Cafe
B1
松鹤楼 | 漆黑觉 | 九割
Avocado Tree | 桃娘
*加粗标色部分为实测后个人比较喜欢的餐厅
接下来我们看看餐厅。其实DT51真的不是很大,算下来一共只有20家正经可以干饭的餐厅,目前开业了18家,大部分都是老SKP绑定的店,其中中餐占了大头。不过别小看这些老店,新址可都变着花样玩儿出了新噱头。
DT 51 真的很会吃
7F | 想要天天吃的云南菜
一坐一忘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随时
作为我个人过去一年很喜欢的一家店,坐忘开业的第一天我就冲了过去。DT 51的坐忘是半开放式的装修风格,更加年轻化的灯光和氛围,入口处就可以看到成排摆放的梅子酒和清酒。对我而言最抓人的还有——全新上线的菜单!
螺丝椒干巴菌饭、版纳包烧虾、丽江腊排骨锅、青头菌黄焖鸡、撒撇柠檬虾、思茅木瓜笋壳鱼、香辣牛肝菌...这里我画一下重点吧,如果纠结不出来点什么,新菜的思茅木瓜笋壳鱼、撒撇柠檬虾和香辣牛肝菌一定不可以少。
酸木瓜是云南特产,用思茅本地做法,糟辣椒、小米辣、姜蒜沫加上酸木瓜的微酸爽脆,笋壳鱼在肉质鲜嫩之余真是吸满了各味香料的鲜和香,我真是不能更喜欢。撒撇柠檬虾突出的是一个酸爽和一个清香,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道傣族传统菜,但是难在了食材要足够新鲜对味,才能做得清鲜下酒。香辣牛肝菌则是在此前的版本上做了升级,里面的干辣椒和香草末让口感更加丰富有层次,分分钟变成干饭人。
再说一件很甜但不长胖的事情吧,坐忘最近和BY NICE推出了低卡的蝶豆花紫米冰激凌和椰子冰激凌。一个酒酿,一个奶香,真是接连戳中了我的心窝窝,每次路过都一定会去抓一支。
7F | 开一瓶,炒一盘。
湘上湘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想吃辣的日子可约
直白地说,湘上湘这个店的定位和印象,对我而言是完全颠覆的。相比于之前那个老牌商务宴请的氛围,DT的湘上湘更多的是有质感但又不死板的体验,和意想不到的烟火气。
按我的话说,这更像是一个开一瓶酒炒几盘菜的舒适小馆——但如果想招待几个朋友也不会失了格调。
菜在这里我安利几道,臭豆腐是一个香气爆棚,醋炒蛋看似家常但是真的香到让人惦记,喜欢木姜子的人一定要尝试血鸭,还有浏阳米糠肠和当家肉,以及桃江莴笋丝、功夫豆芽和衡东黄金椒,最后的主食不能忘记糖饺子和米线。
这里想说两点,一是湘上湘大部分的菜并没有太过于直冲的辣,而是柔和的香料香味占了先锋。二是不要小看湘上湘食物素菜,不然你会后悔。
随着DT店的开门,湘上湘的酒单也是换了个风格。不再延续名庄+茅台的大酒单思路。新换的酒单走了小众精品的亲民路线,酒单不长,但是能巧妙地满足客人所有的点酒需求,甚至还包含了些市面上买不到的配额酒款。同时考虑到葡萄酒对于整餐体验感的提升,酒单打破了以往的概念,大胆地采用了白葡萄酒作为主线。
对于我这种在吃饭的时候想要喝一杯的人而言,这样一份精彩的小酒单,多少是有些欣喜的。
酒单上的中国酒全部选自宁夏的生物动力法酒庄,银色高地。开屛气泡我真是心心念着好奇了很久,这是一款加入了米酒的传统法起泡酒。不但有着细腻的果香,还多了一些清酒中会发现的酸奶和乳酸菌的香气。这款酒的酸度也很巧妙,不像香槟那么尖锐,却又比Prosecco多了些结构感,真是拿捏得当。用来佐餐简直就是神奇,从凉拌菜到红烧肉都非常合适。
还尝试了酒单上一款家园马瑟兰,对于这个格外适合中国风土的葡萄品种,这支的表现有点惊喜——它自己会说话!
夸了这么多,放个彩蛋吧。湘上湘的酒单上有个小谜题,解答了的朋友可以送菜。(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7F | 一小个晋商文化馆
杏花堂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不怕胖的时候
去之前做了下功课,这是杏花堂在北京的第三家店。和带着米其林星星的潮上潮、鲁上鲁以及前几日去过的湘上湘同隶属于海外海集团。这家店却是走了一个亲民路线。
擂椒皮蛋亮在了自家腌渍的擂椒酱,不辣但是很香。油泼大刀面是现场擀制作,层层叠起,烧热的香油泼在辣子上面真是一股子香味扑面而来。
汾酒焖的岚县土豆,真的是端上来分量大到令我震惊。我特别喜欢那个酥脆的外壳和柔软的淀粉芯儿,很罪恶但是停不下来。还有地皮菜丝瓜,柔软之余带着甜滋滋的味道,真的太幸福。
相比之下当家的过油肉其实没有戳中我,大概是因为没有介绍,get不到内核。有待观察吧。
整体而言,对于杏花堂是惊喜程度超过预期的。甚至有的时候会时不时想起那碗大刀面,想要溜达去点上一份!
7F | 简单的寿喜锅
侘与火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别了吧
侘与火是DT 51七层排队最火的店之一,我是真的很久没有为了一家店四点半去排队号了。但是咋说呢,可能终究不太适合我这种骨子里就文艺不起来的人。
氛围走了最近很火的侘寂风,很有意思,服务也好的,但是作为一家餐厅最重要的不应该是食物吗?
菜品的话从下酒菜、鱼生到寿喜锅和日式烤肉覆盖的范围是很广的。
菜品是足够丰富的。但吃过只觉得,还行但也没有特点。餐厅用的锅倒是挺可爱的,一边可以涮,另一边可以烤,吃肉速度真是丝毫不会被影响。肉的选择几乎涵盖了牛身上每一个好吃的部位,涮和烤交错着方式上桌,吃起来不会觉得无趣。主食主打的和牛鹅肝饭,两者都是令人满足的食材,叠加在一起怎么能不好吃。
终究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整体不出错,也不出彩。如果来打卡的话,就当是个简单的吃肉日式小店吧,好好享受和朋友的时光。
6F | 淮扬菜的天花板
游园京梦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随时/外卖也行
淮扬府的图片要感谢央央亲情赞助
游园京梦一直是很容易满足一家老小口味的一家店。外加上装修清雅食材稳定,以前开在SKP的时候,就是家里老人少有花一个多小时车程也愿意前往的餐厅。
所以DT 51的淮扬府一开业,我就断然订了个年夜饭。
先说新店的环境,延续了一直以来的江南小庭院风,在细节上更用心了,后花园、牡丹亭,简直是把亭台楼阁都被直接搬进了店里,走进来就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步入了了江南烟雨中。
前菜一定是有镇江肴肉、四喜烤麸和马兰头石榴包,清炖狮子头是家里老人每次嚷嚷着要点的菜。主菜的手剥河虾仁、萝卜红烧肉、年糕烧黄鱼,我觉得游园惊梦每次戳中我的一点就是主菜细到其中的每一个配菜都是好吃的。主食的话常常是生煎包、扬州炒饭和黄桥烧饼难以割舍,两个都是时不时会想念的碳水炸弹。
淮扬菜整体而言是偏甜口的,但是甜能引出鲜却又不腻,全靠厨师的心思和出品的把控。喜欢红烧肉里带点甜滋滋的萝卜,还有黄鱼里又嫩又水润同时被鲜甜汤汁包裹住的小年糕。
对于淮扬府真是全家老小的统一投票,打实了的无条件喜欢!
6F | 是湖北的味道
清水亭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时不时
如果说DT 51这些餐厅,我从开业起最好奇的应该就是清水亭了。
我是一个对湖北菜情有独钟的人,这可能源自于父母之前在武汉工作,每年放假一定会去武汉玩上个几周。后来家里road trip也总是以武汉为起点或终点,附近的城市都走了个遍。在我印象中的湖北菜,就是能把常见的食材通过精致的处理方式变得有滋有味,令人记忆深刻。
清水亭这在北京已经是第二家店,外加上之前就深受好评的丹江小渔村作为背景。总之就是在去之前,就把期待度拉满了。
冬天一定要点排骨粉藕汤,熬得糯糯的,排骨的香气撑起了糯藕的结构,真是连汤带肉一点都不想剩。黄牛肉炒的豆皮丝,鲜脆糯有滋有味之余,让人不禁感叹武汉豆皮原来可以这么不一样。珍珠丸子拿捏得恰到好处,肥瘦和糯米展现得张弛有度。
招牌菜一共三道,人太少点不了丹江鱼头和热卤黄牛肉,改了油爆活青虾来吃也毫不驱了风头,鲜香嫩一样都不落。不过它家的汉阳米粑粑吃起来干硬了些,店里的自酿米酒也是偏了甜口。
6F | 小火锅
鼎鼎香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等换菜单之后吧
鼎鼎香在六楼算是一个不太一样的风格了,主打的是涮肉锅,再加上早就听说SKP店那远近闻名的烧饼和羊肉串。说实话,去之前我还是挺期待的。
但没想到DT店没有烤羊肉串,烧饼也因为提倡健康而从炸改到了烤。实在太饿了,上来就先吃了烧饼,虽然制作方式有所调整,但好在吃起来还是外酥内软的,麻酱的香味浓的恰到好处,小小的烧饼虽然不厚实,但吃的人心里很满足。
火锅锅底选了番茄,朋友是鼎鼎香的老客人,一口就吃出了锅底的不同——实在是没有以往番茄那股浓郁的鲜味。肉选了手切、牛小排和高钙羊肉卷,还加了一份虾滑。总体而言都不是特别满意,具体情况大家看图便知。
服务态度是认真的,整体环境也是火锅里难得的小清新。服务人员表示之后菜单和食材都会重新调整,那我们一起期待正式菜单吧。
1F | 方便、舒适、好吃
DT Pizza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随时
这大概是整个DT51最张扬又最不起眼的一家店。大咧咧的把店名亮在了DT外围的墙上,但也只能从外围进店,在商场里没有直通的入口。
连店员都开玩笑自诩为DT流量最差的店,客人几乎都是找错了商场门,进来顺道吃一口。
等朋友的时候来吃了两次,个人真的很喜欢。
这真的是一家很简单的店,无论是装修还是氛围,就让人想起念书的时候,下了课和朋友随便吃个饭,平常又令人满足的食物让人不自觉放松了精神。
Pizza虽是电烤的,但饼底很薄,做的软软的,最重要的是topping的用料很足并且食材都很不错,尝试了DT总汇披萨和川香香肠披萨,两个都很不错。我是一个对Pizza上的奶酪特别敏感的人,在这一点上DT Pizza直戳了我的心坎,浓郁、细腻、香味是自然留下的。
鲜虾和猪肉的春卷也很不错,一口能吃出满满的馅儿,一看就是自己包的。美中不足的是师傅炸的有点油,幸福感是拉满了,罪恶感也拉满了。
最后用光盘行动实际证明一下我对它的喜欢吧,下次想试试看鸡肉那款!
B1 | 大明星的米粉馆
漆黑觉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大概是0
大明星黄觉开的米粉馆。早在那里花园那家店就在朋友圈火了一大把,也是没想到能在dt51看到这家网红店。
环境是干净利落的,服务也很好。但味道着实是想用“能吃”两个字来形容。
点了生料粉,分量是不小的。但是整体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汤底里更是少了点鲜味。五花肉的外壳已经有些粘牙了,还有一个红豆沙也不够软烂。
对于餐厅的喜欢真的因人而异,这一次的感觉确实就只能是,“能吃”。
B1 | 朴素的吃碗面
松鹤楼
喜爱程度 ★★☆☆☆
回头率 肯定是0
先说,松鹤楼是整栋楼唯一彻底的翻车。
爆鱼上桌还没有完全解冻,内心还是冷冰冰的。面煮的过软了,一根根软啪啪的躺在那里,没什么生气。汤大概是冲泡的水温度不够,小紫菜们还紧紧地抱在一起。素鸡还是不错的,味道调的刚好,汁水吸得很足。
到了DT还不得吃点好吃的!小一百的人均呢!
个人喜好,仅供参考
其实当初是一时兴起做了这个主题。整篇测评也只是基于我个人的就餐体验和感想。能意外地在这栋不高的小楼里抓到好几家令人欣喜的餐厅,还能看到一些餐厅为了这里做出的定制化体验,真是让人不自觉想把这里有意思的餐厅分享给朋友们,让大家发现原来这个交通便利的新地标有这么多不错的好去处。
最后整理一下,在DT 51,和家人吃饭我会选游园京梦和清水亭,口味适中,老少皆宜。朋友聚会我会选一坐一忘和杏花堂,氛围和菜品都很过关。如果小酌一下一定是湘上湘,新酒单和下酒菜都有了。一人食的发呆的时光我会选DT Pizza,真的是让人放松的秘密基地。
呐,希望有了这份指南,大家在DT 51可以玩得开心哟!
商务合作:Dolly Liu 183 1106 0628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昆明漫步,在春城邂逅最具烟火气的四方食事|在地
帝都打卤面不完全指南,这才是北京人记忆里家的味道丨寻味
从美味出发,唤醒和重聚!2022Time Out餐厅&酒吧大赏完美收官!| 热点
到烤鸭,自然想到的就是北京烤鸭;提到北京烤鸭,联想到的便是大董烤鸭。
< class="pgc-img">>大董的烤鸭在数十年中变革,从传统烤鸭1.0、酥不腻烤鸭2.0、22天小乳鸭3.0、香茅小乳鸭4.0,如今已经升级至4.0版本的烤鸭无疑是大董新的突破。
< class="pgc-img">>大董烤鸭的前身是国营传统北京烤鸭店,从传统北京菜到主打创意融合菜寻求市场的差异化和突破,是大董三十余年发展的积极探索。从菜品装饰造型到上菜服务员赋诗一首,大董试图把饮食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极致上。
自大董1985年成立至今,从北京烤鸭到大董中国意境菜,“健康、美味、时尚”的美食体验,令大董享誉海内外。大董现共有门店17家,总销售额连续2两年突破10亿,为众多美食爱好者提供至上的美味服务。
如今,大董代表的已不止是高端餐饮,还是一种生活在四时的感悟,食材知时令,食物知生活,味蕾之上, 大董代表的,更是四季流转背后寻味的意蕴。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大董烤鸭,改良自大董「酥不腻」烤鸭工艺,鸭皮细腻,肉质柔韧,保留老北京烤鸭的香醇。董先生从原料选取到制作工艺入手,将烤鸭的色,香,味,形之佳态全然呈现。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精工之严,制作工序严谨以待是态度所在,在烫坯与挂色时间、鸭坯冷藏的温度,及风干程度上,无不做细致的考量。
炙烤之法,精确掌控火力与时间,晶莹的油水炙烤而滴落,鸭身饱满剔透,鸭肉口感脱颖而出。
细节之作,细节是精致美食亘古不变的主题,小到鸭皮毛孔的处理都可见用心,董氏料汁浸入鸭肉,使得浓香不腻。
< class="pgc-img">>大董烤鸭的创始人称得上一位传奇人物了,也许他不愿意用“店长”来称呼自己,而是以“美食家”的身份自居。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大董,已经越来越少有人叫他的本名了,他的本名是董振祥。出生在北京,父亲也是名厨,曾经在天津劝业场当主厨,专门给刘少奇做过饭。而今大董的儿子从美国留学归来,也开始从厨房做起。
早年间的大董不是现在这样。如今的大董已经成为中餐的标志性LOGO,在国际上闪闪发光,美国第一夫人来北京要在这里订餐,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到北京的第一站也是去大董吃饭。早年间的大董最著名的菜品是大董烤鸭、红花汁鱼翅、红花白菜。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2005年前后,北京流行起了Fusion Food,也就是所谓的创意菜,同时招摇的还有私家菜。这几乎成了那两年的餐饮行业的包治百病的镀金词汇,如同今天的O2O,似乎不提这两个词就不显档次。
创意菜的出现,改变了大董,也正是基于此。数年之后,大董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国际声望的名厨,他所做的菜品被众多米其林三星厨师顶礼膜拜的时候,他回头张望,依然荒芜一片,没有人跟上。
保持不变和不断创新,大董选择了后者,大董团队满世界去探寻最好的食材和特色小吃,去体味当地的风土人情,然后取其精华拿过来创新,并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通过菜品呈现和餐厅的环境设计,进行国际化表达,这种冲突之美,强烈的刺激了全球美食达人的味蕾和视觉,赢得了全球客户的青睐和追捧。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大董根据"不时不食"的养生理念,推出一年四季品鉴会,当做全年重头戏,坚持了许多年。即使是新的菜品发布,也得像乔布斯当年推出ios一样的轰动。
< class="pgc-img">>从前的烤鸭,讲究酥且腻,表皮香酥,口感肥润。在缺油少盐的年代,这种风味的确是人们的最爱。但是当生活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食客追求健康的饮食风尚,油脂从前是求之不得,后来就是避之不及。当“健康”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传统烤鸭的油腻势必不再符合时代,酥不腻烤鸭应运而生。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香茅,也有人称香茅草,因为有柠檬的香气也会被称为柠檬草。香茅多在东南亚地区的料理中使用,比如我们熟悉的冬阴功汤、潮汕菜中的卤水也经常会用到。
4.0版本的烤鸭中,用了香茅的柠檬香气去除鸭子本身的鸭腥气,22天的乳鸭,生长期只有成鸭的一半,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在烤鸭史上,大董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掌握此绝技的餐厅。让你在吃的时候只会感受到鸭肉和酥不腻的鸭皮的口感以及香茅淡淡的清香。
< class="pgc-img">>▉来源于大董烤鸭官方
以化繁为简的方式来品尝这道菜,撇去了往常需要各种蘸料蘸酱,只是就着饼皮包上几块鸭肉,吃的时候有鸭皮的肥而不腻,也有鸭肉满口的香茅香气。
尝过了传统烤鸭,大董的4.0版酥不腻小雏鸭着实令人惊艳,香茅草味的小雏鸭填满口腔,清香柔嫩、细化酥脆。更考究的选料和技艺,是烤鸭史上一大创举。
< class="pgc-img">>北京的烤鸭,如北京的桥一样,千姿百态瑰丽多彩。北京烤鸭这类知名度高的传统餐饮未来是将是不可估量的。
对于餐饮人来说,开一家店不仅仅要看当下这个行业、这个品类的热度,更应当以长远的眼光来判断。短效的“热门”固然让人心动,但是它的花期短,衰败的也快。
从和朋友在北京新东安的小大董吃过一顿饭,感觉还是挺好吃的,这次刚好有朋友在西站下车,拉着朋友就来对面的食宝街里吃小大董了。坦白说,大董我是轻易吃不起的,尤其前不久刚看了有人晒大董的菜单,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消费能力吧,哈哈。不过小大董偶尔来吃吃还是可以的,作为大董旗下的轻奢风餐厅,小大董一直很受欢迎。
< class="pgc-img">>和大董相比,小大董更加时尚,价位也更加亲民。西客站食宝街的这家店比较小,但是桌椅之间的距离挺大,不会让人觉得拥挤,落座就有柠檬水倒上,但是人多服务员明显忙不过来,菜单好久才拿到。一本薄薄的菜单很简洁,大概也就40多道菜的样子,随便点了一些喜欢的。
【大小董凉皮】26元
< class="pgc-img">>这凉皮做的真是美啊,应该是菠菜汁吧,一个个大小匀称的绿色凉皮卷卷,点缀了香菜碎,搭配了独特调制的酱汁,不是直接浇到凉皮上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浇多浇少,凉皮质感Q弹柔韧,搭配酱汁挺爽口开胃的,我也就吃了1个吧,其他都被朋友一扫而光。
【樱桃鹅肝】69元
< class="pgc-img">>算是一道比较有创意的菜吧,一共10个“樱桃”,5个鹅肝做的樱桃,5个真樱桃,鹅肝樱桃真的做得很像,除了颜色略鲜艳能看出来。鹅肝外面包了红色的糖衣,据说还算一道分子料理,口感细腻柔滑,和其他的鹅肝味道不同,并不觉得多惊艳,和樱桃搭配倒是好看还解腻。
【红胡椒焗黄鱼柳】69元
< class="pgc-img">>因为点了烤鸭,就不想再吃别的大肉了,选了一道鱼。小红锅一层鱼片,下面垫了大蒜,鱼肉很嫩滑没有刺,白咸度很合适,清爽不油腻还有滋有味而且丝毫不辣,比较适合老人和孩子吃。大蒜特别香特别入味,我觉得味道都盖过鱼了,比鱼还好吃。
【腩肉焗菜花】29元
< class="pgc-img">>一看到桌上有菜花,十有八九就知道是我点的,毕竟太爱吃菜花了,这道菜很对我的胃口,菜花不像有些餐厅做得半生不熟支棱着,这里做的非常熟,软烂入味,肉丁带着微微的小焦口,很香,就是这个菜量比较感人,我自己能吃光一盘吧。
【酥不腻烤鸭半只】129元
< class="pgc-img">>这里的招牌美食,来了必点的那种,半套烤鸭包含半只烤鸭,小料,前菜4款和鸭汤。等着烤鸭的时候开始先品前菜,摆盘很有意境哇,木托4小碗,还有干花点缀。有鸭锁骨,豇豆,银鱼丝,炒红果,集合了酸甜辣,颇有人生百味的感觉。
< class="pgc-img">>烤鸭的小料很全,小榨菜,葱丝,瓜条,萝卜条,蒜泥,白糖,甜面酱都有。
< class="pgc-img">>半只烤鸭一盘,端上来的时候服务员小哥哥特地提醒先吃趁热吃鸭皮蘸白糖,果然刚吃第一片感觉入口即化,酥香可口,但是也只能吃2,3片吧,不然还是觉得腻的。这里的烤鸭和其他地方相比,更瘦一些,鸭皮和鸭肉之间的脂肪很少,卷鸭饼搭配小料很不错,但是和大董还是有差距的,哈哈。
【榴莲酥卷】19元
< class="pgc-img">>榴莲爱好者不会放过任何鲜榴莲的美食,这榴莲酥卷的摆盘很梦幻啊,一圈棉花糖里放着一颗甜品,榴莲酥卷里放的是鲜榴莲,不像榴莲糖浆那么甜腻,很好吃。
< class="pgc-img">>我们2个人吃了6个菜,外加一瓶燕京纯生15元,橙汁18元,一共花了374元,没有剩下没有打包,可能是我俩算比较能吃的人吧,不过这里的菜量真的不大就是了。总的来说,感觉这里的菜有些挺有创意,味道也不错,比较适合闲聊小聚,想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那就不对路子了。
另外记得上次在新东安的小大董吃饭,饭后还送了有趣的棉花糖,这家店啥都没有。大家喜欢这家餐厅吗?
妖夜行摄食光,爱吃爱玩爱旅行,更爱和你分享美好的一切,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