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日报
“一次性餐具2元一副,我们没用却仍被收了钱。”在江西南昌市青山南路蓝海购物广场一家烧烤店,顾客黄女士向执法人员投诉,“名目是综合服务费,商家说这是餐具高温消毒的费用。这算哪门子服务?”
不少消费者发现,外出就餐到结账时拿出账单一看,各类名目的“茶位费”“餐具费”“开瓶费”并不鲜见。霸道收取茶水费、变相收取餐位费、不明所以的综合服务费……花样百出的收费名目,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前不久,在南昌市八一大道万达广场的一家川菜馆,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查看该餐厅结账单时发现了名为“餐位费”的项目。通过询问了解到,该餐厅向在大厅消费的顾客收取每人3元的餐位费,而包厢消费为每人5元。随后,执法人员询问正在包厢内消费的顾客,据顾客称,对餐位费并不知情,餐厅服务人员也没有告知存在餐位费之类的额外费用。“提供餐具并确保顾客就餐安全卫生属于餐厅经营者的基础服务,不应另收费。”南昌市东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孟利民告诉记者,“茶水、果盘和毛巾等项目也应明码标价由顾客自愿购买。”
除了另加款项,有些商家往往还会隐藏一些“消费陷阱”。李小姐曾和南昌市阳明东路的一家餐馆“理论”了一番。当天,李小姐点了三菜一汤,但结账时才被告知汤品与米饭都不能使用优惠券。明明消费了200多元,李小姐手上一张满100减20的券却无法使用。“优惠券使用必须明确告知使用规则。”孟利民说,“商家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杨德敏表示,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餐具,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附随义务,因此经营者收取“餐具费”“消毒费”等于法无据。此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类似“餐位费”等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收费也涉嫌违法。杨德敏认为,目前这种乱收费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一些餐饮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认识盲区,没有准确认识其作为餐饮单位的义务。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这些行为的违法性缺乏认识而极少提出异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如何解决餐饮单位的违规收费问题?杨德敏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查处餐饮单位违规收费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批的作用,还要注意加强“常态式”执法,持续巩固执法效果。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要发挥社会监督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曝光违规收费的餐饮单位,协助消费者寻求法律帮助。消费者则要充分认识自身在接受餐饮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倒逼餐饮单位合规经营。“当然,最重要的是餐饮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经营的自我审查,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杨德敏说。
南昌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杨振霆表示,首先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将督促企业诚信自律经营作为整治重点。近年来,当地开展餐饮消费市场违法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大中型餐饮经营者逐一下发整治违法收费告知书,并在餐饮企业大门口、大堂内等显著位置张贴告知书、宣传单。其次,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将典型处罚案例发至专门的餐饮协会,加强警示。“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长效管理。消费者遇到不合理收费可以拒付,并保留有关证据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杨振霆说。
一次性餐具2元一副,我们没用却仍被收了钱。”在江西南昌市青山南路蓝海购物广场一家烧烤店,顾客黄女士向执法人员投诉,“名目是综合服务费,商家说这是餐具高温消毒的费用。这算哪门子服务?”
不少消费者发现,外出就餐到结账时拿出账单一看,各类名目的“茶位费”“餐具费”“开瓶费”并不鲜见。霸道收取茶水费、变相收取餐位费、不明所以的综合服务费……花样百出的收费名目,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前不久,在南昌市八一大道万达广场的一家川菜馆,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查看该餐厅结账单时发现了名为“餐位费”的项目。通过询问了解到,该餐厅向在大厅消费的顾客收取每人3元的餐位费,而包厢消费为每人5元。随后,执法人员询问正在包厢内消费的顾客,据顾客称,对餐位费并不知情,餐厅服务人员也没有告知存在餐位费之类的额外费用。“提供餐具并确保顾客就餐安全卫生属于餐厅经营者的基础服务,不应另收费。”南昌市东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孟利民告诉记者,“茶水、果盘和毛巾等项目也应明码标价由顾客自愿购买。”
除了另加款项,有些商家往往还会隐藏一些“消费陷阱”。李小姐曾和南昌市阳明东路的一家餐馆“理论”了一番。当天,李小姐点了三菜一汤,但结账时才被告知汤品与米饭都不能使用优惠券。明明消费了200多元,李小姐手上一张满100减20的券却无法使用。“优惠券使用必须明确告知使用规则。”孟利民说,“商家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杨德敏表示,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餐具,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附随义务,因此经营者收取“餐具费”“消毒费”等于法无据。此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拥有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类似“餐位费”等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收费也涉嫌违法。杨德敏认为,目前这种乱收费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一些餐饮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认识盲区,没有准确认识其作为餐饮单位的义务。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对这些行为的违法性缺乏认识而极少提出异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如何解决餐饮单位的违规收费问题?杨德敏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查处餐饮单位违规收费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批的作用,还要注意加强“常态式”执法,持续巩固执法效果。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团体要发挥社会监督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曝光违规收费的餐饮单位,协助消费者寻求法律帮助。消费者则要充分认识自身在接受餐饮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倒逼餐饮单位合规经营。“当然,最重要的是餐饮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经营的自我审查,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杨德敏说。
南昌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杨振霆表示,首先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将督促企业诚信自律经营作为整治重点。近年来,当地开展餐饮消费市场违法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大中型餐饮经营者逐一下发整治违法收费告知书,并在餐饮企业大门口、大堂内等显著位置张贴告知书、宣传单。其次,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将典型处罚案例发至专门的餐饮协会,加强警示。“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加强长效管理。消费者遇到不合理收费可以拒付,并保留有关证据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杨振霆说。
来源:人民日报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徐雨阳 整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结账时碰到过“四舍五入”的情况。然而最近,因为不满店家四舍五入的抹零方式,浙江一男子吃饭买单后在网上发帖吐槽,没想到一下子就登上了热搜。
当事人蒋先生来自浙江慈溪,他发帖说,自己2月14日在当地一家餐厅用餐,结账后发现,饭店结账单上面的抹零非常奇怪——账单上显示1011.80元,损益金额0.20元,结果显示蒋先生应付款为1012元,吃饭抹零反被多收2角钱。
“第一次碰到吃饭,按照四舍五入(结算)还多收我两毛的情况。”蒋先生说。对此,店方解释称是收银机器四舍五入系统默认,下次蒋先生再过来吃饭,会送个菜。
对于店家给出的解释,蒋先生不是很满意,并表示“再也不会去了!”
在热搜帖子下面,网友的评论也是意见不一,讨论激烈。
不少网友跟帖,自己也曾经被四舍五入地多收了钱,很糟心。
有网友说,该省省该花花,这不是钱的问题!
也有网友说,按照四舍五入算账,商家也会有抹零不收的时候,其实大致收支是平衡的。
还有网友指出,这其实存在沟通问题,如果提前说好,可能顾客心里就不会这么不爽了。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以前采用四舍五入是为了人工算账便利一些,但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电子支付,算账非常精确,为什么还要沿用这种老传统呢?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会怎么处理呢?来评论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