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胸部烂了个洞!浙江女子竟用衣物填塞,只因......
因为不想医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摸来摸去,即使胸部皮肤烂穿,35岁的殷女士(化名)还是拖拖拉拉不肯去医院,直到快藏不住了才终于鼓足勇气就诊,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为了保命而失去了右乳。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乳腺外科专家、宁波市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带头人吴伟主主任医师提醒,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在各种癌症中高居首位,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1次体检。一旦自查发现肿块,建议尽快就医,莫让悲剧再上演。
胸部烂了个洞
她用衣物填塞吸渗液
殷女士是一位高级白领,平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中,根本顾不上解决个人问题,单身多年。
去年初,殷女士在洗澡时摸到右侧乳房上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肿块。虽然她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发现乳房肿块要及时就医明确其性质,但是一想到可能会和医生脱了衣服“坦诚相见”,未婚的她十分忌讳,便没去医院。
今年初,她发现乳房肿块部位开始破皮、渗水。但她仍没有就医,自己根据网上找的方子擦擦药膏,却完全没有效果。渐渐地,破口处越变越大,渗水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她用毛巾垫在胸部。直到天气越来越热,眼看着就要藏不住,她才鼓足勇气就医。
看医生之前她特意做了功课,找了一位女医生——李惠利医院乳腺外科吴伟主主任医师。
当吴伟主掀开殷女士上衣时,即便带着口罩,仍能闻到难以掩盖的异味。拿掉放在胸部一件专门用来吸渗液的小背心,她看到殷女士右乳房烂穿了一个直径3厘米的洞,脓状液体还会往外冒。看着眼前的情况,吴伟主直摇头。
经检查,殷女士的右乳房有个病灶,需要立即手术。但是,由于乳房溃烂严重,不仅手术难度增加,还无法保留乳房。
得知这样的结果,殷女士一时无法接受,崩溃大哭,懊悔因为自己的拖延导致了这样的局面。手术后,殷女士先后经历了化疗、放疗,目前仍在进行内分泌治疗。
自查时不要遗漏腋窝处
“如果最初发现肿块就做切除,一个简单的乳房区段手术就解决问题了。”采访中吴伟主感慨,这样的患者其实并非个例,有患者发现肿块后到美容院去按摩,还有患者听信“偏方”敷草药,最终都走向了同样的结果——没有及时治疗,加速了病程的进展,也对身体造成了更恶劣的伤害。
乳腺癌是一种原发在人体乳腺上的癌症,患者群体绝大多数为女性。吴伟主介绍,我国乳腺癌的新发人群每年约42万人,且发病率增速快。“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高居全球癌症的首位,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大癌’了。”
与生活习惯的关联性较大
浙江23岁刘姑娘一年多前体检时,发现右侧乳房有个一厘米的肿块,当时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不久前洗澡,刘姑娘感觉肿块变大了,到医院检查,竟是乳腺癌!排除了遗传等因素,医生考虑刘姑娘的乳腺癌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据刘姑娘自述,单位虽然有食堂,但为“改善伙食”,她经常叫外卖,几乎每天都点奶茶、咖啡等甜饮。此外,她还经常追剧到深夜。
医生表示,尽管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等与有多种因素有关系,但与生活习惯的关联性较大。相关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像碳酸饮料、脂肪、蛋白质摄取量过多,还有熬夜疲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乳腺癌的“刺激剂”。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乳腺上出现结节及包块、乳房表面有凹陷(酒窝征)、乳房皮肤呈橘皮状、腋窝出现肿大淋巴结、乳头溢液溢血等。“有部分患者的乳腺上没有异样,但触摸腋窝时,发现了肿大的淋巴结。因为腺体是蝌蚪状的,有条小尾巴延伸至腋窝。这种肿大淋巴结理论上是存在风险的,可能是一种隐匿性的乳腺癌,应当引起注意。”吴伟主提醒,出现疑似乳腺癌的症状,请尽早去医院检查。
保持好心情可以预防乳腺癌
吴伟主建议女性朋友,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查(有无异常突起、凹陷,有无硬块,有无异常分泌物等)。“不要用指尖,要用指腹。不要捏,要摸。只要是能摸出来的,至少有1厘米大小了。”
20岁-39岁女性每1-3年进行1次临床检查;40-69岁女性每1-2年进行1次乳腺B超、X线检查;70岁以上女性每年1次乳腺B超、X线检查;如果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群,或既往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既往行胸部放疗患者等乳腺癌高危人群须每年进行一次B超、X线、磁共振等检查。
“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自身基因、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工作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吴伟主说,减小乳腺癌发生风险也有一些方法。比如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长期摄入高脂食物和动物性雌激素,应多吃含纤维素、叶绿素和叶青素的食物,吸烟和过量饮酒同样应避免。另外,保持好心情对乳腺癌预防有一定的帮助。
来源:新闻晨报综合
部烂了个洞,女子用衣物填塞吸渗液!医生紧急提醒
因为不想医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摸来摸去,即使胸部皮肤烂穿,35岁的殷女士(化名)还是拖拖拉拉不肯去医院,直到快藏不住了才终于鼓足勇气就诊,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为了保命而失去了右乳。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乳腺外科专家、宁波市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带头人吴伟主主任医师提醒,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在各种癌症中高居首位,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1次体检。一旦自查发现肿块,建议尽快就医,莫让悲剧再上演。
胸部烂了个洞
她用衣物填塞吸渗液
殷女士是一位高级白领,平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中,根本顾不上解决个人问题,单身多年。
去年初,殷女士在洗澡时摸到右侧乳房上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肿块。虽然她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发现乳房肿块要及时就医明确其性质,但是一想到可能会和医生脱了衣服“坦诚相见”,未婚的她十分忌讳,便没去医院。
今年初,她发现乳房肿块部位开始破皮、渗水。但她仍没有就医,自己根据网上找的方子擦擦药膏,却完全没有效果。渐渐地,破口处越变越大,渗水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她用毛巾垫在胸部。直到天气越来越热,眼看着就要藏不住,她才鼓足勇气就医。
看医生之前她特意做了功课,找了一位女医生——李惠利医院乳腺外科吴伟主主任医师。
当吴伟主掀开殷女士上衣时,即便带着口罩,仍能闻到难以掩盖的异味。拿掉放在胸部一件专门用来吸渗液的小背心,她看到殷女士右乳房烂穿了一个直径3厘米的洞,脓状液体还会往外冒。看着眼前的情况,吴伟主直摇头。
经检查,殷女士的右乳房有个病灶,需要立即手术。但是,由于乳房溃烂严重,不仅手术难度增加,还无法保留乳房。
得知这样的结果,殷女士一时无法接受,崩溃大哭,懊悔因为自己的拖延导致了这样的局面。手术后,殷女士先后经历了化疗、放疗,目前仍在进行内分泌治疗。
自查时不要遗漏腋窝处
“如果最初发现肿块就做切除,一个简单的乳房区段手术就解决问题了。”采访中吴伟主感慨,这样的患者其实并非个例,有患者发现肿块后到美容院去按摩,还有患者听信“偏方”敷草药,最终都走向了同样的结果——没有及时治疗,加速了病程的进展,也对身体造成了更恶劣的伤害。
乳腺癌是一种原发在人体乳腺上的癌症,患者群体绝大多数为女性。吴伟主介绍,我国乳腺癌的新发人群每年约42万人,且发病率增速快。“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高居全球癌症的首位,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大癌’了。”
与生活习惯的关联性较大
浙江23岁刘姑娘一年多前体检时,发现右侧乳房有个一厘米的肿块,当时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不久前洗澡,刘姑娘感觉肿块变大了,到医院检查,竟是乳腺癌!排除了遗传等因素,医生考虑刘姑娘的乳腺癌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据刘姑娘自述,单位虽然有食堂,但为“改善伙食”,她经常叫外卖,几乎每天都点奶茶、咖啡等甜饮。此外,她还经常追剧到深夜。
医生表示,尽管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等与有多种因素有关系,但与生活习惯的关联性较大。相关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像碳酸饮料、脂肪、蛋白质摄取量过多,还有熬夜疲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乳腺癌的“刺激剂”。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乳腺上出现结节及包块、乳房表面有凹陷(酒窝征)、乳房皮肤呈橘皮状、腋窝出现肿大淋巴结、乳头溢液溢血等。“有部分患者的乳腺上没有异样,但触摸腋窝时,发现了肿大的淋巴结。因为腺体是蝌蚪状的,有条小尾巴延伸至腋窝。这种肿大淋巴结理论上是存在风险的,可能是一种隐匿性的乳腺癌,应当引起注意。”吴伟主提醒,出现疑似乳腺癌的症状,请尽早去医院检查。
保持好心情可以预防乳腺癌
吴伟主建议女性朋友,每月进行1次乳腺自查(有无异常突起、凹陷,有无硬块,有无异常分泌物等)。“不要用指尖,要用指腹。不要捏,要摸。只要是能摸出来的,至少有1厘米大小了。”
20岁-39岁女性每1-3年进行1次临床检查;40-69岁女性每1-2年进行1次乳腺B超、X线检查;70岁以上女性每年1次乳腺B超、X线检查;如果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群,或既往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既往行胸部放疗患者等乳腺癌高危人群须每年进行一次B超、X线、磁共振等检查。
“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自身基因、生活习惯、心理压力、工作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吴伟主说,减小乳腺癌发生风险也有一些方法。比如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长期摄入高脂食物和动物性雌激素,应多吃含纤维素、叶绿素和叶青素的食物,吸烟和过量饮酒同样应避免。另外,保持好心情对乳腺癌预防有一定的帮助。
来源:新闻晨报
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18年,你脑子里会蹦出什么词?
你还记得2018年那些暖心的、甜甜的时刻吗?我们一起回忆。
1.
江西洪灾中,消防员救出了一个小宝宝,宝宝紧紧抓住雨伞,为消防战士“撑伞”,“我只有7个月,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谢谢叔叔,
互帮互助!
2.
杭州一位奶奶送一年级的孙女坐公交上学,没看清公交编号,坐错了公交。所幸,这辆公交的终点站正是她们要去的站点,司机蒋师傅安慰了哭泣的女孩,保证不会让她迟到,还提早了半个小时到达,小女孩没迟到。
一周之后,小女孩将一包蛋卷放在了小书包里,每天带着上学放学,等了一星期,终于又等到了蒋师傅的这趟公交车,她把蛋卷交给了蒋师傅:“叔叔,礼物放在书包里一个星期了,有可能都碎了。”
“你们知道小女孩和我说什么吗?她说,叔叔,你是我自己交的第一个朋友。”
听到小女孩讲这话的时候,蒋师傅说,简直幸福死了!
善心和童心,
都是温暖闪烁的星!
3.
一个小男孩从窗户里爬出来,头被卡在了窗户上,就要掉下来。情急之下,邻居们组成了人墙,一个拉着一个,托住男孩,人们拉着被子,以防孩子掉下来。
还有人开来了卡车,踩着车顶一起把孩子塞了回去。
好美的人梯,
好暖的邻居!
4
地震了,中学的老师组织学生撤离,慌乱之中,男孩背起腿部骨折的同学拔腿就跑。
好兄弟,
不离不弃!
5.
环卫工刘阿姨不小心将手机丢失,里面存着3张儿子生前的照片,刘阿姨希望捡到手机的人能把照片还给她,可是,捡到手机的人把卡丢了。
几名大学生看到新闻之后,去刘阿姨儿子的公司、学校把他的照片、网友所绘全家福都冲印出来亲手交到了刘阿姨手里。
刘阿姨“找回”了儿子的照片。
失而复得的照片,
是这位母亲最后的想念,
谢谢你们!
6.
一位小哥点了杯奶茶,收到的时候发现已经破了,外卖小哥发来了满是歉意的短信↓↓
小哥想了想,把吸管插在破口处,回了一句“没事,还能喝”。
你的一点点包容,
就是给别人最大的帮助!
7.
地铁上,妈妈有点累了,小男孩踮起脚,尽他全力保护妈妈睡觉。
今天也是小小男子汉!
8.
商场里,一对老人逛着街逛累了,还让路人帮忙拍个合照,就算在这样的年纪,也要记录下爱情的模样啊!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9.
快高考那一阵,高一楼和高三楼之间的灵魂对话。
一下子信心十足呢!
10.
长江边,一对母子不慎落入水中,恰好路过的高帆见状,立马跳入水中救下母子。目睹了全过程的女儿,决定表扬一下爸爸自己做奖状,还办了一场家庭“颁奖典礼”……
“爸爸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女儿的“奖状”,
是对父亲最大的肯定啊!
11.
一个商场女厕所里出现了非法广告,奇怪的是,广告上的联系方式被人划掉了,旁边有人写下了善意的劝告:“挣钱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靠伤害自己的方式……”
虽然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但还是担心你走错路。
女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
好酷!
12.
能给你留个鸡腿的,都是真兄弟:
人生难得一只鸡腿,
不,是兄弟!
13.
家里养的两只小可爱,在干嘛呢?
看到没,玩具就在那!
看到了,够不着啊……
我们一起长大好不好?
14.
小狗想吃东西,主人一直拦着不让吃,狗妈妈看不下去了,“没事的,你就让它吃吧”。
来自老母亲的溺爱啊!
15.
大连一场灭火战斗结束后,消防员发现一只全身结冰的猫,顺便把它解救了出来,还一直安慰着小猫:没事,没事儿啊!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温柔以待,
消防员温柔的样子,有点帅!
16.
一只小猫爬上屋檐,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两个路过的小学生发现了这个小可怜,便倒举着雨伞,让它跳下来,小猫害怕地试了又试,不敢跳。
终于“跳伞”成功的那一刻,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说“终于跳下来了”
小天使救了小天使,
真可爱!
17.
垃圾库里,堆着很多被遗弃的娃娃,一名环卫工人将它们捡回来,挂在自己的车里,“你没有被遗弃”。
大概是一个内心温柔的人吧,
有人继续爱护你们啦!
18.
一位老爷爷用雪在墙上堆出了十二生肖牛、猴、兔、狗、虎、鸡……
永远对生活怀抱热情,
永远微笑面对。
19.
你也是一个人吗?
让我抱抱你。
天很冷,
那就互相取暖吧!
最寒冷的时候也要乐观,
也要释放善意和温暖。
这些生命的美好瞬间,
每一幕都令人动容。
2018,
暖暖的,好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