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果超市买东西,回头不经意瞄了一眼那个牛掌柜饮食店,它终于关门转让了!一声叹息!
< class="pgc-img">>牛掌柜在秦栏秦香路,离我姨侄女家也就一百米左右,这家店面可真是命运多舛。这个店关门,应该是第六次了,这还是我记忆里的知道的!
最早的一家店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一家店是丫头同学开的,他也是接手别人转让的,名字叫小辣椒,那时应该是2015年前后,那段时间丫头已经在各个饭店来回跑。看同学开小吃店,很羡慕。她去的饭店生意还都不错,
记得那时外卖还没兴起,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小辣椒开始好了两三个月,之后越来越差,苦苦支撑八个月,丫头同学又进厂安心打工了,据称损失五万多,房租,还有设备贱卖了!
从那开始,这间店面不停开张关门,因为我上街必经之路,都能看到,最长的一年半,最短的六个月,现在已经第五个老板,牛掌柜之后还有谁?不知道!
丫头一直在饭店打临工,我也跟着去了好几次饭店内部,多少知道一些内幕。比如姨侄女家最近的一个饭店,大约只有三十米。记得那一次是一个扬州老板开的叫亭优。开了三年多,现在是大鱼驾到。步行街那里有个浴场,二楼原来叫秦栏人家,还有宏达超市边的牛肉火锅,这些都是我去过的,当然,早就在三年前关门了。现在说出来不会得罪人!
步行街浴场上面那家,我在那里时候,老板安排员工,把客人吃过的油闷鸭头的油都倒回来,说下次再煮很香。有的冷菜端回来重新加点再卖出去,没怎么动的微波炉加热再端给下桌!
宏达那边的牛肉馆,牛肉是冷冻的,我看到厨师劈那个一大坨冻肉累得气喘吁吁的,当然不是说冻肉不能吃,我家经常吃冻肉。只不过,厨师出锅前都会在火锅里加一勺看不清颜色的粉末,立刻香味四溢!
记得那年生日,丫头请我去一个草原羊肉锅吃饭,那火锅特别香,第二次再去觉得香得怪怪的,第三次再吃就觉得有点闹心,再也不想去吃,没几个月,关门了,估计与我一样想法的不少!
估计您也看明白了,很多倒闭的饭店都有一个通病:菜里作假!
开头为了吸引顾客,肯定真材实料,开了没多久,为了减少成本,就用香精代替材料,两者成本相差很多!顾客不会烧菜,但是会吃,就像我这样,不常去饭店的,只要吃两次一家店的菜,立刻能分辨出味道怎么来的,菜是不是回炉的。更不谈那些常去的,你作假,人家就不来的,结局就是倒闭关门!
附近有七八家饭店,能开了十几年不倒,比如香山居,嘉华,顺达,等等,丫头常去端盘子,我也常去,看到倒掉的一桶桶饭菜心疼,但是,如果老板也心疼,回收利用后果他肯定很清楚,那只有倒掉浪费。
四年前,丫头也想开个饭店,她觉得挣钱多,我就问她:你知道怎么进货吗?厨师技术你懂多少?你知道客人喜欢吃什么口味?她一个字回答不上来!
饭店好开,难收场,你懂多少?没有准备好,还是省省吧!
< class="pgc-img">来自网络
>情过后,去年的旅游业餐饮业呈现火爆的情况,从年头火到年尾,一直火到今年的二三月份,餐饮同行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都在筹备开分店,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
踏入三月底开始,餐饮市场萎靡不振,很多地方营收少了好几成,有的甚至腰斩,整个行业哀嚎一片,除了五月几天假期以外,一直到六月份都没有恢复。
< class="pgc-img">>在市场那么萧条的情况下,各商家开始想办法了,各种特价、打折、赠送等的促销活动就开始了,你打九折,我就打八折,恶性竞争就卷起来了。
很多老板都是这样想的,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人员工资也要发,租金也得交,搞多几个特价,打低一点折,便宜点吸引客人进来,只要人来了就少赚点呗,薄利多销嘛,那么薄利多销适合餐饮行业吗?
< class="pgc-img">>其实,薄利多销真的不适合餐饮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早都不是过去得暴利行业了,餐饮行业本来就是个微利的行业,你想薄利多销,打折,特价,结果可能不是少赚点,直接就是亏损了。
有人说就搞个特价,打折,怎么可能会亏损呢?这里计算下餐饮的成本费用利润的构成,100块钱的收入,租金10%,原材料成本45%,工资福利占比25%,税收6%,能耗和其他占了5%,,加起来就是91%了,利润只有可怜巴巴的9%。
< class="pgc-img">>这是大部分餐饮的写照,做得好的餐饮利润率也就是营业收入的5%--15%,这是平均数,火锅龙头海底捞收费那么高,很多店的租金很便宜,只占了收入比例1.1%,2023年那么火爆的情况下,它的利润率也只有11.96%。
而2018年、2019年、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率分别是9.7%、8.8%、1.1%;海底捞是上市公司,很多数据网上都可以查到。大家可以想想,利润已经那么低了,如果打个8折,收入少了20%,你还能不亏吗?
< class="pgc-img">>有的人说不是这样算的,薄利多销是少赚点,便宜点,利润率不会降的,你可以多做点生意,人流量多了,不就赚回来了嘛;原来是每天100个人,每个赚20块钱,那么现在便宜点,每个人赚10块,每天来了200个客人,不是一样的嘛。
数字是这样算的没错,可是做100个客人的工作量和200个人的工作量是一样的嘛,都翻倍了,工作量自然也要增加一倍,你的餐位能容纳得下吗?你按原来那么多得员工能做得过来吗?不增加人手能忙得过来吗?清洁费洗涤费煤气这些不需要增加吗?
关键是你真的薄利了,能实现多销吗?便宜了就能翻番吗?能吸引200个客人来消费吗?你觉得其他得餐厅不会用这招吗?大家都打折,都便宜,为啥一定要来你得餐厅?到最后还不是要回到本质,出品跟服务。
< class="pgc-img">>餐饮业不是批发行业,它售卖的商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是菜式的制作时间,第二是用餐的时间,第三是餐厅的面积大小,容纳人数;这就限制了餐饮业不能批量生产,短时间销售,时间和空间限制了餐饮行业并不适合薄利多销。
< class="pgc-img">>有的人说奶茶店外带就可以,但是奶茶店的奶茶也要制作,也需要时间,它不是现成的汽水矿泉水,一来就能拿走,况且,现成做好的也不会卖那么贵了。你没看到网红的茶饮店一样还是要排队等吗?
当然,有些餐饮也适合用薄利多销的手段,比如预制菜,或者是路边的早餐摊,提前做好了,你来了拿走就行,省了人工场地租金等,那可以便宜点卖,但只是部分,并不适合大部分的餐饮企业。#头条创作挑战赛#?
下是中国现阶段各阶层划分,及其消费能力,欢迎大家点评。这里只讲工薪阶层,不包括私有企业老板这样的富豪家庭。
家庭可支配收入(指刨除五险一金后的到手收入):
少于50000,属于低收入家庭。约占21%。这部分人大多数为农村人口,也包括一部分低收入城市人群。比如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工人,夫妻两人的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这部分家庭,如果农村的话有自住房,城市的话一般买不起房,要么和父母挤在一起,要么租房。无车。基本不去饭店吃饭。淘宝最便宜的衣服。也没有旅游的概念。
50000-80000,小康家庭。约占27%. 三四线城市普通工薪阶层。夫妻两人工资都在3000-4000左右。老公房。4-5万的国产车。偶尔去饭店吃饭,但也是快餐之类。淘宝店买衣服,也挑挑款式。可能去近的地方旅游一下。
80000-120000,下中产阶层,约占23%。大城市白领,有一技之长的蓝领。二线城市的话有商品房住。一线城市只能租房。10万左右的汽车。有时饭店吃饭,谈不上什么档次。衣服讲究款式,但不讲牌子。每年偶尔去旅游一次。
120000-240000,上中产阶层,约19%,大城市中级白领,高收入蓝领。二线城市有比较体面的商品房。20万左右的车。经常饭店吃饭,而且讲究饭店档次。衣服讲究牌子。国内每年一到两次固定旅游,有时国外游。
240000万以上,富裕阶层,约10%。高级白领,其他高收入人群等。约10%。这部分人有比较好的自住房,汽车也讲究牌子。30万左右的车。饭店要高档饭店。讲究名牌。会有几件名牌衣服及包包。国内经常旅游。国外也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