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已经六月份了啊,已经是暑假了,你说之前学生上学,打工的上班也就算了,现在学生都没事干了,总得有点人出来逛逛街,吃吃东西了吧,总该满足一下学生的口腹之欲了吧,但都这个时候了,大街上依然是没有什么人啊。
< class="pgc-img">>有个同行开面馆的,今天就在哭诉了,他的店是今年年底的时候开的,他说那个时候是刚好看到他们楼下有个面馆在转让,他以前在面馆干过,对于面馆的经营,他自己说是轻车熟路,因为一直想开店,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 class="pgc-img">>刚好看到这个转让的店,就没有太多犹豫,就把店开出来了,因为别人是着急转让,所以也没有太坚持自己的价格,他说他那个时候是以相对比较低的价格拿下来的店面,可以说他就只给了房租、转让费,还有换了个招牌,就把店开出来了。
< class="pgc-img">>可以说他也算是比较聪明的,居然能够用这么低的成本,就把店开出来了。他觉得这个店开不下去,是因为面条做得不行,而他自己觉得有自信把面条做好,然后开店之后,他也就只是简单做了一下进店消费送饮料的活动。那个时候效果还是有的,不能说是排队,但至少中午饭点的时候能够坐满。
< class="pgc-img">>但是到了今年,情况就变得非常糟糕了,一下子就没有了生意,之前一天还有一千多块钱的,今年淡季以来,一天平均也就五百多块钱,而现在都暑假了,更是夸张,他都怀疑现在是冬季,而不是暑假了。
< class="pgc-img">>他昨天店开了一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一个中午,他都在店里等着顾客上面,愣是一个顾客都没有,一碗面条都没有下,只有等到晚上的时候,才来了几桌顾客,然后也是非常惨淡的生意,才收入了两百多块钱。
< class="pgc-img">>虽然他这个店没有投入太大的成本,但每个月都还是要交房租的,这点收入,用他自己的话说,还不如去打工。他自己现在每天开店都非常的痛苦,看着这个生意,谁能不慌呢?
城香没有秘密。
作者 | 品招编辑部
一家快餐店,一天卖出2万多,老板却说生意不好,有点着急了。
这个老板就是南城香的创始人汪国玉,很多人都说南城香有些凡尔赛,是不是吹过了头,但只有真正了解这个品牌,才能知道他的底气何在。
一直以来,南城香单店年均流水在1000万元左右,几乎是“行业内同类餐饮门店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光是在北京,就开出了200多家门店。
< class="pgc-img">>在南城香,3块钱的早餐自助(粥、牛奶、豆浆等)可以免费任意吃,19块9的素菜火锅全场任拿。有人评论说,南城香是卖着“最便宜”的饭,却开着“最赚钱”的店。
那么号称坪效之王的南城香,到底有哪些秘诀?
< class="pgc-img">>降低营销成本,实现精准投入
南城香说自己不做营销,但不可否认的是,南城香的热度一直很高。
很多人知道南城香,可能是从罗振宇2018年的跨年演讲开始的,之后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也曾多次提及南城香,并将其视为值得学习的案例。
这也引得不少人质疑,南城香这些广告是不是打得有点多。
这种怀疑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思维造物的财报,2018年——罗振宇第一次提到南城香这一年,罗振宇跨年演讲的赞助收入为3621.34万元。
许多品牌为了让罗振宇提一嘴,花的钱并不少,但南城香,其实一分钱没花。
“花开自有蝴蝶来”,这是南城香热度高的秘诀。而且在同行中他确实是个特别的存在。
< class="pgc-img">>许多顾客好奇的是南城香如何能做到这么便宜还能保证品质?同行更感兴趣的是,南城香这么便宜为何还能做到如此赚钱?
汪国玉的答案很简单,会省钱,更舍得花钱。
26年来,南城香不做营销宣传、不做私域、不做会员储值,省下了一大笔费用。
汪国玉说,如果想让顾客吃的便宜那就直接降价,不打广告是把广告费省下来换成免费的水果、咸菜回馈给消费者。
人们都说南城香的价格低,但汪国玉说,我还没开打价格战呢,三块钱的粥还能挣到钱,还有可能还往下降。
别人活不了那是自己的问题,不搞创新,没动脑子怨不得别人。
< class="pgc-img">>提高员工待遇,优化团队结构
3月底,汪国玉的抖音账号发布过一条视频,是南城香2024年储备干部的军训的画面:将近40人在泥水池里匍匐前进,爬得慢的人还会被水枪喷。
< class="pgc-img">>有网友看了直接破防,直说太过了没必要,评论区彻底“沦陷”了,不少网友认为汪国玉对员工太苛刻,骂他是“黑心老板”……
但如果他们知道这些店长的工资估计还得再破防一次,因为南城香的店长一年收入最多的能超过了一百万。
今年,超市教父胖东来对步步高、永辉超市进行调改,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将门店基层员工月工资从两三千元调至四五千元;营业时间改为早上9点半至晚上9点半,压缩了约两个小时。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也说,提升效率的第一步,先让员工工资翻一番。
而南城香其实早就在这么做,员工愿意吃苦,汪国玉也毫不吝啬。他的管理理念很朴素,就是“多劳多得”。这样南城香能赚到钱,也能让员工挣到钱。
去年,南城香有10多位店长年薪超过100万元,最少的也有二三十万。
早在2014-2015年,汪国玉就顶着巨大的压力,进行了第一轮改革。
彼时,南城香只有20来家店,但总部人员包括总经理、总监、区域经理、督导等加起来,却有40多人,架构臃肿,上传下达的效率极低。
于是,汪国玉的第一刀,便落在总部的组织变革上,精简人员,重心放到一线,总部凡是不能创造价值的部门和人员全部砍掉。
最终,总部只留下了四五个人,这几个人各司其职,充当服务部门,直接对接一线,为一线解决问题,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地开发出来。
而后,再让总部这些分流的人员到一线去,为公司创造价值,去当店长,把门店承包给他们,让他们拥有决策权、经营权、创新权,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给激励、给提点,鼓励他们做好自己的门店。
< class="pgc-img">>对于一线员工比如炸油条工、烤羊肉串工等,则采用最传统的计件模式,在基础工资的基础上,多劳多得,以此激活他们的工作热情。
而在今年面临业绩下滑时,汪国玉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改革第一刀同样是砍向团队。南城香规定每年淘汰10%的落后店长,2023年未完成这一目标。今年4月,汪国玉下令必须完成,他直接将14个店长降职,同时提拔28个新店长,替代14个,储备14个。
营收下降,营运部门承担主要责任,汪国玉就把整个营运部门负责人集体降职,该辞退的辞退,该转岗的转岗。总部人员一一“过筛子”,将业绩不达标、不能创造价值的一次大换血。
管理层能上能下,组织架构简单,员工能平均工资比同行高出30%,团队怎么能不强?
汪国玉今年打算再进一步,全面推行“合伙制”。
已经赚钱的门店,拿出来跟店长合伙,员工不用掏一分钱,却能参与分红,0投资,0风险,收益还高,员工的积极性自然高。
< class="pgc-img">>深耕社区市场,实现全时段经营
“别人家还没开门,南城香已经有1万块钱进账了”,2023年南城香启动了“早餐倍增计划”,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了门店早餐时段的营收翻倍。
早餐的成功只是南城香“全时段经营战略”的一个缩影,2015年南城香就确定了“全时段餐饮”的品牌定位,覆盖了“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共五个时段,门店营业时长超过16个小时。
“全时段”让南城香做到了从早到晚不断流,每个时段都被充分利用,门店的房租也被最大程度地摊薄。
而南城香能够成功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扎根社区”。
首先,社区餐饮的“流量利用率”最高,写字楼通常只能做中午一餐的生意,购物中心的客流主要集中在周末两天,而社区则能做满一周,利用率最高。
在南城香的产品结构中,四个时段都有爆款:早餐的包子油条,中午的安格斯肥牛饭,下午茶有柠檬茶和奶茶,晚市和宵夜则是小火锅和烤串,另外还有一个核心单品打透四个时段,那就是馄饨。
< class="pgc-img">>去年,南城香推出3元早餐和自助小火锅,提升早市和晚市的客流量。今年汪国玉把重心放在了午市上,打破南城香不做炒菜的传统,上线辣椒炒肉、麻婆豆腐、香辣鱿鱼堡、啫啫鸡等菜品,希望吸引更多客流。
别的餐厅一个经典产品都做不出来,南城香却每个时段都有爆款。
定位社区食堂,打造全时段社区餐饮,140-200平米的快餐店坚持设厕所,几乎成了社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所有想象。
结语
2024年尽管南城香的业绩有所下滑,但这也是餐饮业的普遍现象,今年南城香也终于走出北京,到上海开店,投资了200万,就把门店开出来,门店生意同样非常火。
而汪总提出的目标正是,用最少的钱最低的成本把上海市场打通。
他强调,南城香并非低价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有品质的品牌。“到南城香吃饭的人不是为了追求低价,而是为了方便。”
休了一会——店里生意不景气,索性中午便关个把小时,老婆往往等着送了女儿再去店里,这样作家亦能休息一会了,久违了,我的午休。起来后发现有两个未接的微信语音通话,一个是爸爸的,另一个是楼上邻居的。你爸中午找你干嘛,下午老婆好奇地问我道,手机响那会她还在家。没事,邻居还找我了呢,作家说道。呀,不知道,只听见你爸的微信,老婆说道。爸爸说小康康去上海了,一个人,又没钱,才19岁,胆子真大咧。我说前几天倒的确看到他的朋友圈发的到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了,还以为他们是组织的去玩或比赛了呢。你对娃们一点也不上心,爸爸埋怨道。我以前经常给他们打个电话的,不过打过去要么是别人接的,要么就是瞌睡的还睡着呢,后来就不怎么打了,作家说道。我给小康康发了个红包,不知道什么原因发不过去,又退回来了,爸爸说道。是不是他的微信变了,发红包前最好先和他视频一下,别发错了,作家叮嘱道。接着爸爸说大康康也来古城了,说是在飞机场当安检员呢,还考试呢,好像就是明天上午考吧。他不是去山东了吗?作家问道。回来了吗,能去飞机场上班也不赖,今后看能不能转成正式的呢,爸爸说道。挂断爸爸的视频后,作家先是翻出了小康康的电话号码,是个广州的号,上学那会他们去那儿实习过。提示关机。接着拨通了大康康的电话号码,归属地就是老家的,接通了不过是个女的接的。你打错了吧,对方客气地说道,而没有马上挂断电话。无奈作家只能问大妹了,不想让小康康跑那么远呀,人家非要去不可,也管不了,大妹说道。趁年轻去大城市见见世面也好,作家说道。小康康是个古城的号,接通电话后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睡着呢?作家问道。嗯,小康康回答道。怎么,又上夜班呢,作家问道。到上海后小康康依旧找的是在台球厅上班的工作。嗯,小康康回答道。小康康倒是说了一下他在哪个区,只是作家没记住。台球厅包吃住,工资一个月6000元,另外还有提成。在古城时小康康隔三差五会参加一些比赛,且还得了一些奖金和一大堆荣誉证书。爸爸说将来要是能得个国家冠军什么的也行喽。妈妈说小康康好像比大康康有出息,大康康挣3000,他就要挣6000呢,现在小康康又比大康康跑得远了。你一个人去的,还是和在古城时的同事一起去的?作家继续问道,其实是想问他对象有没有和他一起去,听爸爸说小康康现在的对象比他大一两岁,在他的朋友圈总也能看到一位姑娘,很是漂亮,艺术照,应该不是从网上下载的吧,那应该就是他对象了。一个人,小康康说道。大康康的电话依旧是老家的,后三位还是炸弹号,拨出去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手机里此前存着这个号的,不过名字是他们的叔叔。飞机场安检员的工作也包吃住,每天有班车接送,步行的话也就15分钟的样子,住的地方就是机场在附近一个村里盖的公寓楼,环境很好。安检员是不是就是在入口处拿着个检测仪在乘客身上扫一扫?作家问道。嗯,差不多吧,大康康回答道。考试好考吗?作家问道。好考,笔试已经过去了,明天是现场模拟考试,简单,大康康自信地说道。突然想起村里一对老夫妇刚坐飞机去了无锡,他们万万想不到在机场还能碰见老家的熟人吧。妈妈问大妹大康康小康康两个人谁挣钱挣的多,大妹说不知道,两个人挣钱各存各的,她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