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瑞幸、海底捞在品牌有能力后立刻的选择上市,像九毛九、巴比馒头这类进来发展迅速的品牌也在积极准备上市。除了这些品牌外,每年都有不少餐饮品牌不是在排队上市就是为上市做准备。
但是,西贝确是一个另类,西贝一年入账60亿,而董事长贾国龙却说:“西贝永不上市”。这是什么原因呢?
西贝永不上市,把利分给奋斗者!
其实上市与否,本身就只关于选择无关对错。贾国龙说:“我要把利分给奋斗者”!
简单来说,西贝的逻辑是,要想好,大让小;先分钱,后赚钱。
实际上,在2013年前后,贾国龙也曾接触过基金公司的资本计划上市,但是当一位投资人在内部会议抛出“根据国际大公司经验,对高管团队的持股激励一般不超过10%”后,贾国龙立马选择了放弃上市,从此永不上市。
西贝的整个运营全部围绕“先分钱,后赚钱”这一逻辑,他们认为,只有善于分钱,才能赚的更多。利益是激励员工最好的方式,你带给员工多少,他们也会回报多少用心。
< class="pgc-img">>西贝发奖金向来很讲究,他们的奖金不固定也不定期,他会巧立名目的发放,用各种理由变法的奖励,他们将这种逻辑称为“幼儿园逻辑”。就像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乖一点认真听课,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朵小红花以此激励。
这种奖励方法实际是比固定奖金的激励效果要更好的,他会给员工更多的惊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就有说到,不可预期的奖赏能够有效强化人的行为。
“拿贡献要奖金”是西贝的规则,领到属于自己的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有了足够的价码,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感也会更高,这也就达到了目的。
< class="pgc-img">>西贝2018年光年终奖就发了1.8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年终奖是员工一年最大的盼头。贾国龙夫妇公开承诺带头向下分利,每年都会拿出自己一半以上的分红发奖金,并和分部总经理、总部高管约定:年总收入超千万者,实际所得超出1000万部分,拿出50%作为“惊喜奖”激励自己团队里的各级奋斗者,实现层层向下分利,也是分权和分则。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西贝用的是高费用推动高收入的玩法,他将钱用在“人”的身上,而“人”也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本。
在2020年之前,贾国龙还对不上市这件事一直抱有坚持到底的心态,直到突发的疫情,让他松了口。
西贝贾国龙终于松口:会重新评估上市
因为一场突来的疫情危机,让整个餐饮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西贝更是因为现金流的不稳定,可能连3个月都支撑不住。
西贝在全国59个城市拥有367家门店,年营业额将近60亿。却因为疫情,西贝全国各地的门店基本全部停业,哪怕在稍微好转后部分门店恢复营业开通外卖,仍然无法遏制亏损。
< class="pgc-img">>如果没有此次危机,西贝不上市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品牌的本身有能力立足餐饮界,可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暴露出其现金流易断裂、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
近日,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银行已经给公司放了一笔贷款,让我们发1月份的工资。如果没有这些贷款的补充,现金流断了就转不动了。疫情给我个教训,原来从来不跟资本接触,觉得作为现金流行业不需要那么多资本。
< class="pgc-img">>现在已有投资机构和上市机构找西贝寻求合作,贾国龙也表示,疫情结束后,会重新评估上市的可能性。
餐饮企业上市,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餐企上市的“利”
公司上市后,融资相对较为容易,使企业有更多的后续保障,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稳定企业现金流。尤其在此次疫情过后,预计资本市场将对资金链进行重新整合,资本市场可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并且,地方政府也会给上市公司更多的补贴,包括财政、税收等等。而后续若想要拓展业务也会方便许多。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是一个非常注重现金流动的行业,若西贝之前有上市,就可以在疫情中紧急募集资金躲过危机,不会出现现金流一下子告急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情况。之后若想发展零售也会更容易打通市场。
从长远来看,上市也会使企业更加标准化及合理化,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餐企上市的“弊”
餐饮是一个非常难以规范的行业,他的环境很容易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原材料价格、国家管控、疫病爆发等等,所以,国内审核上市把控非常严格,程序要麻烦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餐企上市的很多而国内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 class="pgc-img">>若要规范,企业成本会增长很多,比如必须开发票、员工必须交五险一金等。并且上市还需要交很多公开发行、入场交易等费用。
所以近些年,很多餐企选择进军香港上市,比如九毛九、呷哺呷哺。相对而言,港股上市的程序相对简单,对企业上市要求相对宽松。
< class="pgc-img">>而上市后必然受到四面八方的目光,上市公司需要及时透漏公司信息。而投资方的影响也让很多事情做起来限制性非常大,稀释股权后老板话语权会被一定程度的分散,这也是西贝不愿上市的原因。
总结
谁也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到。对于餐饮类公司来说,上市是一把双刃剑。若西贝真的准备上市,按照其强大的执行力,预计最快2020年下半年,可能就会启动上市计划。当然也不要以为上市就可以万事大吉,实际也有很多风险,所以,一定要准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后,在作出判断。
-今日互动-
你认为西贝在疫情结束后真的会上市吗?
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进群哦~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贾永标)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百胜中国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9月10日,百胜中国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这也是百胜中国二次赴港上市。截至当日午盘,百胜中国股价报收392.4港元/股,较开盘价跌4.76%。
百胜中国旗下餐饮品牌较多,除了知名度较高的肯德基、必胜客外,东方既白、小肥羊、塔可贝尔、黄记煌、Lavazza、COFFii & JOY等亦属于百胜中国。
此前7月30日,百胜中国正式宣布旗下餐厅数突破1万家,并庆祝位于海南博鳌的第1万家肯德基餐厅开业。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亦从百胜中国方面获悉,百胜中国在河南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家。
二次上市募集172.67亿港元
9月10日上午10点,百胜中国报394.4港元/股,较发行价412港元跌4.27%,总市值约为1655亿港元。
百胜中国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本次上市百胜中国拟发售4190万股普通股,其中国际发售4020万股,香港发售170万股,香港IPO最高定价为468港元/股。以最高发行价计算,百胜中国预计在本次二次上市中募集至多196.14亿港元,约25.3亿美元,其承销商保荐人为高盛。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6个月,百胜中国收入分别为77.69亿美元、84.15亿美元、87.76亿美元以及36.56亿美元。
据悉,百胜中国此次在港二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172.67亿港元。根据相关规划,其中45%将用于扩大及深化公司餐厅网络;45%用于投资数字化及供应链、食品创新及价值定位、优质资产;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用途。
具体到利润来看,2017年至2020年前6个月,百胜中国净利润分别为4.03亿美元、7.08亿美元、7.13亿美元以及1.94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72%、77.89%、0.71%以及-51.5%。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2019年系统销售额计算,百胜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截至2020年Q2,其在国内超过1400个城市拥有9900余家餐厅,其中肯德基/必胜客旗下78%/95%门店为直营店,公司直营门店收入占比 88%;7月30日,百胜中国宣布旗下餐厅数正式突破1万家。
2016年11月1日,从百胜餐饮集团(NYSE:YUM)分拆独立的百胜中国正式以“YUMC”为股票代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前市值约为200亿美元。根据此前百胜中国向SEC递交的8-K文件显示,尽管已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但其预计纽交所仍将是百胜中国的主要上市地点。
今年8月,肯德基在河南新乡市封丘县开出了首家“小镇模式”店面,并宣布将会加大在河南开设小镇模式店的力度。按照肯德基的规划,未来会在推动河南省80个县建设标准店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28个县(市)建设肯德基小镇模式店。
肯德基、必胜客成营收支柱
提起百胜中国,不少人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肯德基和必胜客层面,事实上,这也是百胜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关营收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6个月,肯德基和必胜客两者营收合计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的92.1%、92.7%、92.2%以及9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的系统销售额计,百胜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其中肯德基的门店数目约为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的两倍,必胜客的餐厅数目约为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的5倍。
不过,受疫情相关影响,百胜中国2020年上半年肯德基的餐厅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8.1%下降至14.1%,必胜客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2.9%下降至6.4%。
百胜中国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肯德基的餐厅数量为6749家,相较年初净增加215家,而必胜客2020年6月30日的餐厅数量为2258家,相较年初减少23家。
百胜中国称,自2020年1月底起,新冠肺炎疫情已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营。由于人们继续避免外出及进行社会隔离,复苏之路并不平坦,近期销售及客流仍不及疫情前的水平。截至2020年7月,其在中国超过99%以上的门店已开业,但销售额及利润走势不一。
2020年4月8日,百胜中国完成收购黄记煌的控股权益。收购之后,百胜中国成立了包括3个核心中式餐饮品牌(即小肥羊、东方既白及黄记煌)的中餐事业部。
计划将门店数量再翻倍
突破2万家
百胜中国表示,未来将持续扩大及深化餐厅网络。在其看来,公司旗下餐厅数量的潜力值在2万家以上,目前正在追踪800多个尚无肯德基或必胜客餐厅覆盖的城市。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肯德基业务2019年的增速已经由前一年的12.2%放缓至6.1%,增长率减少了一半。此外肯德基近3年保持了门店数量的持续增加,但其总营收增长速度却放缓,这说明其单店营收能力可能出现了下滑。
百胜中国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肥羊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拥有门店260余家,黄记煌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拥有门店600家,COFFii & JOY门店为55家,东方既白门店为11家,塔可贝尔门店数量为9家,Lavazza门店仅在上海开设1家。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百胜中国在其聆讯后资料集里,特意描述了对中国咖啡市场的看法。百胜中国认为,展望未来,预期中国咖啡店市场从2019年至2024年将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595亿元。
COFFii&JOY官方微信数据显示,目前COFFii&JOY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9座城市布局了50余家门店,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市场占了33家。从其旗下咖啡品牌迅速扩张、接连打造两个咖啡品牌等系列动作,不难看出百胜中国加码咖啡行业决心。
百胜中国亦称,计划继续努力为COFFii&JOY等新兴品牌进行产品创新及运营升级,便于日后扩大运营规模。此番上市成功募集大量资金后,百胜中国又将给投资者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值得审视和期待。
责编:徐一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 韦雯
编辑 | 彭孝秋
赴港上市的餐饮集团梯队中,绿茶算是最坚韧不拔的一家。连续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后,近期,连锁餐厅「绿茶」(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终于通过聆讯,即将赴港上市。绿茶拟募资15亿元,花旗环球及招银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除绿茶外,火锅连锁餐厅捞王、七欣天,快餐连锁餐厅乡村基、杨国福皆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现金流对连锁餐饮至关重要,上市或许是持续扩张的好办法。
绿茶餐厅,曾经的初代网红餐厅,现在商场里的寻常馆子。菜系种类丰富,菜品100多道,环境“小桥流水人家“,人均在50-80元。融合菜容纳百川,开始走向平庸。伴随着港股餐饮市场的低迷,国内连锁餐饮集团扎堆上市,绿茶这门休闲连锁餐厅生意是否仍旧性感?
绿茶的净利润点已经不足10%。在绿茶过往的业绩中,2020年收入15.7个亿,亏损5500万元;2021年收入23个亿,净利仅1.1亿。若排除受疫情影响,我们可以看看其2019年业绩,收入17亿,净利仍1个亿。
这让人不禁疑问,绿茶赚的钱都去哪了?再次剖析招股书,我们得知,2021年度里,绿茶餐厅所用原材料成本就有8.5亿元,占比36.9%,员工成本5.7亿元,占比24.8%,租金相关成本3.2亿元,占比14.5%。三大核心成本占去收入的76.2%,并且近年来居高不下。
图源:绿茶招股书
受限于曾经的商业模式:
低价、排队
2004年,绿茶创始人王勤松、路妍夫妇在杭州西湖景区开青年旅舍时,发现背包客们很喜欢他们研制的烤鸡、火焰虾等融合菜。面对年轻的背包客,老板和老板娘的菜品价格亲民,备受好感。来青旅的食客超过了住客,于是,2008年,绿茶在杭州开了第一家门店。
低价和排队,曾是绿茶的关键词。不同于同样打低价的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对于绿茶这门休闲连锁餐厅生意来说,人工、房租、原材料已经挤压净利。因此,价低必须量大,顾客为低价买单的是排队时间成本。初代网红餐厅,绿茶开业之初,成了当年的的排队之王。同为初代网红、融合菜系“杭城三剑客”的外婆家,也因一道麻婆豆腐令食客等待100桌。
融合菜并不会令人上瘾,可选择性又多,食客的饮食偏好难以维持。伴随着规模扩张,“网红效应”终将消退,新世代消费者开始追求层出不穷的创意菜馆,从海底捞到太二酸菜鱼,再到文和友等等挤入,绿茶、外婆家开始平平常常。
但规模效应仍在,截止2021年底,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绿茶以236家门店,23亿元收入排名第四;外婆家以104家门店,16亿元收入排名第五。在这个榜单中,第一名是没上市,但也打算上市的西贝莜面村;第二名是上市公司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鱼,第三名小菜园。也就是说,若跑通单点模式和规模扩张,连锁餐饮企业仍具备投资价值。
2021年中国休闲中餐市场top5
购物商场发展的早期,绿茶、外婆家等快时尚连锁餐厅曾作为商场招商引资的一张牌。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就曾在早期采访时讲过,“Shopping Mall 的发展也是外婆家模式能快速开店的基础,因为餐厅能承担的租金通常会比服装门店低很多,Shopping Mall 为了吸引客流愿意开辟专门的楼层或者区域做餐饮。”但随着购物商场不断发展和成熟,众多网红餐厅涌现,没有新故事的绿茶、外婆家面临大众化的问题。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于2015年,接受《中国连锁》媒体采访时表示,“绿茶餐厅一天翻台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绿茶的下限就是4次翻台,这应该是大众餐饮的一道门槛,如果达不到,那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据公开报道,彼时绿茶日客流达到1500人次,现在,食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为其排长队,绿茶的翻台率渐渐低于4次,日均接待人数砍半到500-600人次。
绿茶人均消费及翻台率
早在爆火时,绿茶就意识到了其他餐饮品牌一旦挤入后的生存危机,所以曾跨界做“关东造”炖菜品牌、“playking”西餐厅品牌。现在来看,绿茶试图抓住下一个消费时代,可皆惨淡收场,绿茶在上市前关停了所有子品牌店。
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绿茶新开的门店中,多数亏损。截止,2021年底,绿茶拥有236家餐厅。在餐饮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绿茶2021年还是新开了59家餐厅,但2021年度亏损餐厅数量有44家,其中多数为新开餐厅。
绿茶新开餐厅
亏损餐厅
另外,从餐厅的投资回报来看,绿茶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家绿茶门店投入320万到370万元,需要2.2个月达到收支平衡,17.5个月实现投资回报。据悉,受疫情的影响,自2022年初,绿茶已经关闭80家餐厅。
原有商业模型过时,新品牌折戟,绿茶的故事该如何续讲?
下一步:建厂、下沉
36氪从招股书得知,绿茶下一步的计划是凭借菜品性价比,打入下沉市场,同时自建工厂,开始做预制菜零售业务。
菜品全且性价比高,是绿茶从做青年旅舍以来的主打特色。一般而言,绿茶每家餐厅提供80至100种菜品,主要包括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及饮品。绿茶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推出了120个、147个及178个新菜品。人均一般是60元。
这些菜品基本上依靠176家第三方加工厂商。加工厂商做好“预制菜”后,送到门店,后厨进行简易加工。比方说,面包诱惑这道菜,则由两家食品加工厂为绿茶生产面包;另一道招牌菜绿茶烤鸡,仅需要厨房员工将预先腌制好的鸡放入烤箱烘烤一段时间,便可上菜。
绿茶招牌菜
第三方加工厂商来做预制菜,绿茶得以专心在菜品设计,可风险点也集中在此处,绿茶的菜系极易被抄袭、复制。因此绿茶计划上市后,在浙江省建立自营中央食品加工设施,面积2.45万平方米。将提供6800吨加工产品,9.3万吨加工食材。绿茶中央厨房预计2022年第四个季度开工,于2023年第二季度完工,到2028年最大年产能约17万吨。
这个中央厨房将安装食品加工设备,如自动清洁、切割及腌制不同类型原材料的机器。“我们将会在设施中选择性地制备半加工食品,例如绿茶烤鸡的半加工烤鸡、面包诱惑的面包,同时继续与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合作。”通过建设中央厨房,绿茶可以减少自己高昂的原材料成本(2021年花费8.5亿,占收入36.9%)。透过建立该设施,绿茶预计会效仿海底捞、捞王、呷哺呷哺开拓新零售业务,卖预制作菜,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其次,绿茶认为,持续的开店意味着规模效应。在更高效及更灵活的人手调配推动下,一个城市的餐厅密度增加会带来规模经济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并提高餐厅层面的盈利能力。具体而言,区域经理可在附近城市(拥有三家餐厅或以上)的餐厅中重新调配员工,以应对短期客流量激增,从而在集群内不同餐厅之间实现有效的员工配置。位于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如商业区及住宅区)的餐厅高峰时段往往不尽相同,餐厅员工接受标准培训后,被派往其他餐厅无需接受进一步培训可立即上岗。
招股书数据显示,在员工成本方面,拥有三间或以上餐厅的城市与拥有三间以下餐厅的城市相比,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度,下降了2.9%、1.8%及1.6%。绿茶认为,持续开店可以提高绿茶餐厅层面的盈利能力。
图源:绿茶招股书
因此绿茶加速开店,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开设75至100间新餐厅。而绿茶未来新增的餐厅中,将大多半设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也就是说,下沉到小镇青年的眼前,是绿茶未来连锁化的目标。绿茶相信随着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持续发展,人们外出就餐频率增加,对休闲中式融合餐厅的需求预期将增加。
图源:绿茶招股书
仍旧是门家族生意
创始人路妍(路长梅)曾在2014年采访中,对媒体道出100亿规模的野心,以及接受融资的前提是,让员工做老板。绿茶成立14年来,唯一的外部投资者为合众集团(Partners Gourmet)。2017年,合众集团用了约7063.1万美元向王路夫妇控股的Time Sonic购买购买绿茶股份,当时占股30%,绿茶61家餐厅,估值2.35亿美元(约16亿元)。通过这笔交易我们可以看到,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已身家10亿起。
合众集团是一家来自瑞士的私募集团,至今已投资了近十余家中国本土基金,其中包括鼎晖、弘毅、今日资本、赛伯乐等。投中网曾统计,其2021年通过项目退出获得290亿美元收入(2020年:120亿美元)。合众集团曾在2015年底战略融资母婴产品零售商相关服务提供商爱婴室,而爱婴室于201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214)。
但事实上,员工并没有成为绿茶的老板,反而家族企业基因愈发浓重。连锁餐饮集团大多是夫妻买卖,如海底捞、杨国福甚至捞王,绿茶也不例外。绿茶则是围绕王勤松、路长梅夫妇的家族生意。三名执行董事,分别是王勤松、路长梅弟媳于丽颖、以及王勤松侄子王佳伟。2020年,绿茶亏损5500万,其中拿到了政府补贴2311万元。执行董事于丽颖年薪370万,王佳伟170万。
绿茶集团结构
甚至,这对夫妇还设立了家族信托,分散风险、资产保值。王路夫妇将自己控股的Time Sonic 99%分别转移到王勤松的Yiedling Sky(占比49%)及路长梅的Contemporary Global Investments(占比51%)。
绿茶成立家族信托
或许是因为经历了从巅峰跌落为平常,绿茶家族开始未雨绸缪,提早进行财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