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肤色黝黑,话不多,爱笑,笑的时候露出一口白牙。
近日,他登上抖音美好奇妙夜的舞台,与来自新疆的音乐人艾热,合唱了一首《笨小孩》。
这一次,他换掉了那件在短视频里常穿的灰白色防晒衣,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第一次登台表演唱歌。
今年夏天,作为一名新疆的旅行社工作者,他因为所带游客发布的视频爆火。
在那条视频里,祁秦带着游客在当地“避坑”,随手给他们买奶皮子雪糕,帮带孩子,不收回扣,不拉购物,从没让他们动手提过行李,订的机票特意选择能看到风景的那一侧。几天里,祁秦涨粉300万,被网友称为“旅游行业的良心”。
“笨小孩”其实是他的写照,这个走上舞台的年轻人曾一度默默无闻,因为短视频,他的人生几次被改变。
< class="pgc-img">“普通人”祁秦和音乐人艾热同台演出
>01
祁秦是个在铁岭农村长大的小伙子,铁岭处于东北平原和长白山区的交界,而他的家刚好在山区那侧,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父母从小告诉他吃亏是福,做人要实实在在的。
他和短视频最早结缘在2012年,那时候他马上初中毕业,刚有智能手机。他不是班干部,为给同学留纪念,自发地拍摄了全班几十名同学的照片,花了两个晚上剪辑:加上字幕,配上名字,再来个简单的转场。
这则一分多钟的视频在班级大屏幕上播放时,师生都被感动,老师说,“你未来可以考虑发展这方面”。一颗种子被种下来。
之后,祁秦的人生走入一个按部就班的“轨道”,读高中,学了理科,大学时在天津读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校招进入北京一家央企,在专业对口的岗位,待遇不错,生活安稳,在同龄人中算是找到了不错的出路。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祁秦一直是个心怀多种可能性的年轻人。如果说世界上分两种人,想环游世界的和不想的,祁秦就是前者。
小学三四年级时,父母在新华书店给他买了套纪录片光碟,介绍世界各地的动物,他现在还记得其中南极的企鹅、比利牛斯山的棕熊。
长大之后,他一直很向往新疆,喜欢那里的风景、美食、风土人情,读书时钱不多,疫情期间也出行不便,他买过两三次去新疆的票,都没能成行。在北京生活的他,靠着看新疆的纪录片、吃新疆菜馆子过瘾,白石桥南的新疆驻京办餐厅他去过很多次。
短视频、旅行、新疆,这几种喜好共同促成了一种改变。
2022年4月,祁秦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一位摄影创作者的内容,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学摄影。后来,祁秦还买了无人机自学航拍,只是只能在北京六环外飞。
那段时间,祁秦还在抖音关注了博主@帝国理工于同学,这是一位有留学背景的创业者,原名于靖平,和他是东北老乡。他把于靖平的视频从头刷到尾,成了“铁粉”。
于靖平也出生于东北的小县城,退伍后拼凑积蓄出国留学,打开了人生的新可能。于靖平在抖音分享自己对世界、职业发展和人生的看法,一句话让祁秦感觉“被点醒”,“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
祁秦想到自己生活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他有点顿悟,“东西南北往哪个方向走,是由我自己决定”。
< class="pgc-img">祁秦在野马生态园
>02
2022年底,新旧交替之时,祁秦选择“破釜沉舟”辞职。
两三个月的空窗期里,他把更多时间放在摄影学习上。恰逢于靖平也开始做旅行创业,发展新疆的旅游项目。没有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的祁秦抓住机会,给于靖平投了第一次简历,但接到一个电话后就没了下文。
他没有放弃,继续自学。出乎他意料的是,机会又一次来了。今年年初,于靖平再次招人,祁秦第二次投出了简历,这一次,他还附带了一份自己拍摄和剪辑的视频。
视频里,他用口播形式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没什么花哨的技巧,只是多用了一份心,于靖平说,几千份简历,其实祁秦的履历不算出众,但只有他拍了视频。后来,祁秦以随团摄影师的身份被录用。
祁秦就这样踏上了去新疆的旅途。
2月底,在首次飞往新疆的航班上,他看到连绵的雪山,心想,“以前在网上看见的风景,现在终于在我脚下了。”从4月至今,他带了七八个团,陪伴过四五十位游客。他迅速把当地风土人情摸透。
祁秦觉得自己内向,但工作时他却相对健谈。他觉得,新疆的风景总能给人不一样的震撼,旅途中每次遇到的人也不一样,相比以前的生活,这不是一条固定的流水线。
他曾去一户新疆当地人家做客,主人准备哈萨克族奶茶招待他们,家里有两个小孩,很喜欢祁秦用的无人机,他们一起玩,“玩得可好了”,走的时候,孩子问他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这家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信号,他们没留联系方式,祁秦还没来得及回去看过,心里一直想着。
比如,库尔德宁绿地即使在初夏也有可能下雪,而且是鹅毛大雪。祁秦带团时遇到过一回。他们刚进山是小雨,进山一半转中雨,进山之后下起大雪,他带游客看完雪返回,雪又转为雨。
他们找了一块平坦的草地,在草地上搭起天幕,在炉子上烧起火煮茶,围着小火炉喝茶,一起唱歌,歌唱完了,天晴了。他始终记得这一幕,“我感觉我比游客都激动。”
祁秦觉得自己带团的心态是“带别人看看自己家的好东西”。他说,“当他们惊叹于这些美景的时候,我也会很高兴。”他想到《醉翁亭记》中那句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月,祁秦和同事得知团里有一对夫妻要过结婚15周年纪念日,在阿克塔斯草原为他们准备了鲜花、蛋糕。“有蓝天白云为证,有青山碧草为媒”,祁秦准备了一段浪漫的祝福语。
在路上,他偷偷为这对夫妻记录下了很多美好的画面,为自己能见证幸福而感到幸福。
< class="pgc-img">祁秦拍摄的视频片段
>03
祁秦生于1999年,游客总说,这个小伙子既有“10后”般的清澈,又有大人的成熟。他不曾想到,这种“踏实靠谱”的气质让他着实幸运了一把。
今年6月,抖音创作者@路人甲旅行记拍摄了一条视频,讲他们在新疆旅游时遇到的这位“傻小子”。
@路人甲旅行记说,祁秦把15天线路安排得井井有条,还把单反和无人机玩得很溜。无人机在拍摄时不慎丢失,祁秦为了寻找,爬上一个几乎垂直的陡坡,黑色裤子上磨出土印子。无人机其实有保险,他只是不想把给客人拍的视频丢了。
“在年轻人都以摸鱼为荣的年代,他的认真好像显得有点傻。”@路人甲旅行记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要让这个“笨小孩”被看见。
之后的几天,祁秦自己的抖音账号@浪浪星球新疆小祁粉丝量一路从400涨到了300多万,创造了今年夏天抖音的流量奇迹。抖音发布的《抖音2023文旅数据报告》显示,@浪浪星球新疆小祁是夏天最热直播间之一、最热文旅创作者之一。
祁秦自己“懵了”,他此前在自己的账号上甚至没露过脸,只上传他航拍的新疆风景,那时每条视频只有几十个点赞。流量涌进祁秦的抖音账号和直播间,他的公司浪浪星球的团爆满,有人甚至因为被他打动,要把暑假的旅行目的地改为新疆。
一位被祁秦服务过的游客说,祁秦“共情到了每一位游客想要旅行的方式”,他不会急躁地冲在前面。“不是领导我们玩,而是默默和我们一起玩。”
这位游客曾以为祁秦爆火有营销因素,在见识了他的服务后说,“像小祁这样的人,火是一定的,没有路人甲,也有路人乙丙丁”。
祁秦最感动的评论,也来自以前带过的游客。他们说,“当时就觉得你很好,现在终于被人发现了。”
< class="pgc-img">短视频里的祁秦
>04
出名后,祁秦还是保持着那份朴实,对流量战战兢兢、诚惶诚恐。老板于靖平说,他还是那个每天会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的人。
小时候,祁秦想着自己会过上平淡的生活,没想过,自己走在路上会被认出来。他用朴素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人怕出名猪怕壮”。父亲听说他出名后,反应是“你别被骗了”。老板拍摄的视频里,祁秦被夸奖时总有些不自然。
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他的工作从一线随团摄影师变为了产品经理,在新疆、贵州、云南,甚至国外和团队一起开发旅行线路,同时定期更新抖音号,在线上带着全国各地粉丝看风景,“相当于升官了”。
他在短视频里持续介绍新疆和各地的风景。新疆每个季节都有适合观赏的景色,夏天伊犁的草很绿,金秋的喀纳斯层层叠叠,十月的南疆胡杨成片,冬天的阿勒泰是滑雪胜地。
他逐渐适应了出镜讲解,努力让“骨子里内向”的自己更大胆一些。起初,他拍视频时从不用前置摄像头,拍景物居多,拍到了自己,他还会不断检查表现如何。
现在他会把镜头怼脸拍,任由头发在街头飞舞,对着镜头自如地和游客分享在新疆出游的攻略,叫他们去农贸市场买干果,不花冤枉钱。
< class="pgc-img">祁秦日常发布的短视频
>他也进行过几场直播。他的直播间很简单,有时,拉上一块简单的幕布做背景,他就直接坐在屏幕前和大家聊天。
到了喀什古城,他打开直播,带网友“近距离”领略当地的风光,发现网友对自己视频中提及的旅行地有挺多问题,他就开直播和大家互动,一一解答。
虽然从事旅游行业之前,祁秦一直没能来成新疆,但他对这里的了解却很深入。他常看别人的视频,自学了不少背景知识。如今,他也成了那个可以带别人走近理想目的地的人。
在抖音,他体会到和很多人的奇妙连接。世界仿佛很小,天南海北的人都能聚集在评论区。世界又仿佛很大,在评论区能看到世界。
祁秦抖音账号的评论区,像一个新疆旅行美好瞬间的集锦,人们发来自己看过的胡杨林、喀纳斯的秋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赛里木湖的蓝。
他被大家当成了一个靠谱的朋友,一个在新疆的互联网“熟人”。
在@路人甲旅行记拍摄的那条出圈视频中,配乐《笨小孩》不时响起,“老天爱笨小孩”。在祁秦相关的视频下,很多网友还在评论里将他比作“笨小孩”。
祁秦说,东北人说笨鸡蛋就是土鸡蛋的意思,指的是天然、土养出来的,相应的,笨指的是人的踏实、兢兢业业,不走捷径。
他希望自己能保持这一点,并且觉得,在自己之外,还有太多勤恳工作生活的人,值得被大家看见。
< class="pgc-img">台上的祁秦和艾热
>< class="pgc-img">>天真了,回家开店当老板还不如打工人呢。/《武林外传》
< class="pgc-img">>如果说每天早晨闹钟一响,打工人还能用“不想上班”为由,再赖床10分钟,等第二个闹钟响起;当小店老板的,每天一睁眼,需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欠房东的钱,欠员工的钱,欠水电原料的钱。
全面降温触发了大伙儿对冬眠的渴望,不少打工人又开始白日做梦了。
这不,周末温暖的被窝还未凉透,心里话倒是先在本周一被拱上了热搜——
紧接着,又有打工人连后路都找好了——
敢情热搜都成连续剧了,专门播报打工人日复一日,了无生趣的心路历程。
结果呢?能看见并读懂这些热搜的老板没几个,嘴上说着“要辞职”的打工人,也终是没有将创业付诸行动的勇气。
非但不敢辞职,临近迟到了,他们奔向打卡机的小碎步还不得不再快一些。
“开一家店”
怎么就成为打工人的备胎了?
打工的生活,确如万能青年旅店歌中所唱:
“傍晚6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几瓶啤酒。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或许正因为这日子平静如死水,他们才更会去不自觉地美化写字楼外面的世界。“人人都在创业,你呢?”“做自己的老板!”“10万元开奶茶店,月入3万胜过上班。”……外界哪怕是有一丝没形没谱的风来撩拨,打工人心中也容易泛起涟漪。
豆瓣某小组劝说大家“别打工”的宣言。
逃避可耻,有没有用也尚未可知,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为这场“逃出办公室”的游戏,安排上几分情怀。幸福、理想、梦想,几个漂亮词将辞职开店一包装,不工作的理由都变得无比正当起来。
在豆瓣搜索开店,能得到同款关键词。
有博主就很纳闷,开店怎么就成了一些打工人口中比吃饭还简单的一件事儿?
有网友推测,他们的思想活动可能是这样的:
磕磕绊绊地成长到今天,这群打工人没有忘记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中受到过的打击,深知自己学习能力的天花板在哪;他们也没有忘记曾在工作中遇到过的人情冷暖与事与愿违,明白自己的处事能力也就那样。
结果,在智商和情商都难以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前提下,他们一拍大腿,顿悟,原来我擅长的是经商。
可能是台湾小清新与日本慢节奏的电影情节给了他们勇气吧。
《第36个故事》剧照
台湾影视剧中,咖啡馆、唱片店,就只是为男女主角创造邂逅场景的道具。
《第36个故事》中,桂纶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卖咖啡,用以物换物的模式营销,还做起了环游世界的梦。
柯佳嬿在自己舅舅的唱片行看店那会儿,听着伍佰,暂时闭上了双眼。下一秒钟,曾以为自己早已失去的男友,便会满脸阳光地推开店门。
《幸福的面包》剧照,这是从东京跑到北海道开店的日本人。
日影主人公开美食店的前情提要也是相似的,他们大多厌倦了大都会的奔波忙碌和机械化枯燥无味的生活,干脆都跑到乡村,到北海道,到赫尔辛基去了。
食物通常就地取材,加工烹饪的过程往往也不会太复杂,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主人公的面包店整日门可罗雀,却还能经营下去。
可这人一少,烦心事也少了,主人公不就幸福了嘛。如果条件允许,日本人可能还会把“深夜食堂”的类型店开到火星去。反正还有旅游宣传片般的空镜头,可以用于填充片长的,也能证明虚拟主人公和摄制组确实正在享受生活。
这种题材的影视剧,灯光一打,滤镜一蒙,男孩女孩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剧情的真实性、可实践性,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演员浑身都要能抖落出文艺气息。一张张刻意化着淡妆的脸,也更适合背诵兼具鸡汤与哲思的台词。他们一开口,便是冲着走心去的。
《海鸥食堂》剧照,这是在赫尔辛基开店的日本人。
和这些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对比起来,国内玛丽苏剧的主人公辞职开店倒是要“轰烈”许多。
雷剧开山祖,《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女主角楚雨荨家便开了一间连锁奶茶店。这个奶茶品牌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一年销量能绕地球N圈的那个。可家里经营这样一间店铺,女主角不仅要借钱才能读贵族商学院,甚至连美特斯邦威也逛不起,这或许还侧面反映了实体店的难处。
开奶茶店的钱,也是富二代男主角主动出的。
张翰这头刚演完帮女主角开奶茶店的富二代,转眼又升级成为《杉杉来了》中承包鱼塘的霸道总裁。这身份之特殊,让设定仅仅为“单纯可爱的吃货小职员”的女主角,也能在辞职开珠宝店后,两个月内盈利超50万,很快还清1000万欠款。
这并非是古早傻白甜独有的桥段,今年年初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亦是如此。最开始,宋茜饰演的“资深少女”,32岁,单身,在一家即将被收购的小公司里任行政主管,真实得正如屏幕前的你我。
可到了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她又成了拿着工作10年攒的钱与一笔遣散费,一边开花店,一边等年下男友留学归来的美丽老板娘,落入了中年追梦的俗套。
《下一站是幸福》剧照
“下一站是幸福”是要被打上问号的。就当遣散费可以用来做初创基金好了,行政主管工资攒下来的钱,可以支撑一间花店付多久的铺租呢?
主人公总会用90%的时间来纠结,挣扎,剧情也总会在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积攒出突破现状的勇气与能量并发生转变的一刻戛然而止。
影视剧造梦从来不负责任。可又有谁能想到,还真会有“单纯可爱”的观众入戏太深,要亲自实践出一部“傻白但不一定甜”的续集来。
其实在冲动之前,他们大可再参考一下更有现实寓意的《武林外传》——
佟湘玉佟掌柜,经营有一间二层客栈。作为龙门镖局的千金与恒山派前掌门的遗孀,现任掌门监护人及名誉掌门,她可想而知有不菲的原始资本。
客栈内白展堂、郭芙蓉、吕秀才那是能文能武,皆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员工得力。
再加上掌柜本人极为抠门,动不动就喊扣工钱,管理精细。
但到头来,同福客栈也没能成为一间连锁企业,佟湘玉也没真成为武林第一富婆,开店不易。
别说躺着赚钱了
开店跪着都不一定能盈利
在吐槽“大不了回家开个店”的话题中,放眼望去,都是忙活了老半天,钱也没挣着的惨痛案例。
有人的朋友是开花店的,店是成功开起来了,但做花艺时被树枝和花刺荼毒的双手,看起来也粗糙得和搬砖工人无异。
平时基本卖不了多少花,等客人光顾的时候,花都要谢了,想赚钱还得等赶上节日,或者别人开业、嫁娶、办丧事。一忙起来,即便是在被花香环绕的氛围中工作,他们也免不了灰头土脸,一身臭汗,和影视剧中小资又文艺的花店老板形象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做甜点生意的小崔,店铺是自己家的,省去了铺租压力。但她得在屁桃雪媚娘最火的时候,加班到凌晨四点赶工500多个,第二天继续早起当收银员服务员。
中秋节当天店里的营业额达到了5000元,但整个月饼季算下来,扣除员工工资和水电费,天天加班的她也就赚了3000元。
有人投资,做了美甲店老板,却发现自己赚得还没有美甲师多,每天还是在为员工打工。/图虫创意
干脆铺租、水电全减免掉,转到线上做网店呢?
“更难,”有网友戳破,“前期,要没有个几万十几万投入刷单买点击量,根本没人会看到你的店。至于选品拍摄美工、物流保障、后期维护成本,光这几点就可以让你再蜕几层皮。”
也不是没有正面案例。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国个体经营户数量已超6200万个。《2019年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亦显示,过去一年,小店经济的健康程度超出预期,年流水平均增长高达35%,跑赢GDP。
小店一角。/图虫创意
这批小店老板,是在有了清晰的产品和市场定位,在人流量与房租间进行了取舍与平衡,成功迈过了签合同及装修过程中的巨坑,还成功与食药监、卫生局、环评局、工商部门、消防部门等单位打过交道,拿到营业资质的幸运儿。
而接下来困住他们的还有找供应商、找VI设计师、采购原料、招聘培训员工、试营业推广、与开在附近的同类小店竞争出你死我活……
知乎用户@小令君回忆自己开店之前的人生,“咖啡要用自己从埃塞俄比亚带来的豆子现磨现煮,奶茶要用印度带来的红茶煮,做个饭烤个蛋糕可以在厨房呆上一天……”
可如今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家吃饭,也只有趁着红灯的时候,才能在车里眯着眼睛享受一会会阳光,再也“作”不起来。
知乎用户@小令君总结的“开店十二需要”。
只有资本与实力,能让情怀落地
公司围墙两边,里面的人只看到了创业者改变收入和打卡时间的可能性,想要逃出去,外面的人却图一份安稳发放的工资,想要挤进来。
如图中标题。
B站Up主硬核的半佛仙人尝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醒屏幕前的做梦人。他2014年曾与人合伙开饭店,误以为自己早已看透了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还规划出了一套可行性极高的战略,结果还是在专坑外行人的装修队、合伙偷钱的收银与大堂经理、吃回扣的采购、坐地起价的房东身上学到了许多课。
“你懂不懂,和开店成不成这件事,未必有特别强的联系。”最后还被驱逐出合伙人位置的他骂道,“连吃个午饭都得纠结半小时的人,就适合老老实实上班……不要以为投点钱开家店就是做生意,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
开店了,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东西不懂。
高收益的事物往往与高压、高风险同在。
如果说每天早晨闹钟一响,打工人还能用“不想上班”为由,再赖床10分钟,等第二个闹钟响起;当小店老板的,每天一睁眼,需要面对的便是自己欠房东的钱,欠员工的钱,欠水电原料的钱。
如果打工人还能每天打卡上下班,顶多无偿加会班做慈善,当小店老板的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下班的钟声响起,365日地困死在工作当中。再坚持一下,没准等日子一长,店熬成了老店,老板的苦哈哈也可以美其名曰匠人精神了。
《问题餐厅》剧照
曾看过这样一条微博:如今自诩文艺青年的人,都只是文艺的消费者,而非创造者。
是我们被日益精细的公司制度“保护”得太好,渐渐地只会处理面前13寸屏幕内的任务。自我定义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地报出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也能说出几个兴趣爱好。
可我们都喜欢看电影,却鲜有人热爱写影评;我们都喜欢吃美食,却普遍不太爱做饭。
我们知道一家不错的小店,要有开敞的落地窗,几棵非本地物种的绿植,角落里还应有台Marshall,正在放CAS或任何网抑云用户钟爱的歌……却道不明,甚至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运营这样一家小店,背后需要多少道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
我们终被惯养成了停止思考,只懂消费和享受的人,这才是打工人的困境。
无法突破这一层,自由便是我们永远无法抵达的“远方”,辞职与开店从不会是打工人的“诗”。
澎湃新闻报道,9月3日,上海来福士广场大白兔快闪店推出了两款单价为55元一支的大白兔冰淇淋,引得民众排队购买刷朋友圈。
今年2月,美国洛杉矶一家冰淇淋商与Food Beast网站合作推出了一款大白兔冰淇淋,此冰淇淋以大白兔奶糖为原料,并用大白兔奶糖纸来包裹甜筒,一经推出就受到关注。不仅国外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也勾起众多中国消费者的回忆和品尝的欲望。毫不夸张地说,大白兔奶糖承载着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这种情怀,通过味蕾的刺激如触电般直达心底。
由于并没有得到大白兔母公司冠生园食品公司的授权,最终在和平交涉下,美方撤下了“大白兔”的包装元素。但以大白兔奶糖为原料来制作冰淇淋的创意点醒了冠生园,酝酿之后,正版的大白兔冰淇淋终于来了。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29日,正版大白兔奶茶店就已在上海开业,这次是推陈出新。
曾因墨守成规,“大白兔奶糖”这一品牌近十几年来逐渐式微,90后、00后看到“大白兔”会认为这是爸爸妈妈辈的老物件。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中国糖果市场逐渐被外来糖果商占领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陪着00后成长的糖果,已经很少有大白兔奶糖的身影,更多的是阿尔卑斯、德芙,而不断涌现的俄罗斯糖果正在以低价和美味走入更多中国家庭。在国外糖果品牌视觉、包装和营销方式等不断创新,国内民营糖果品牌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作为老字号的“大白兔”必须在传承的前提下做出创新。情怀,是一个不错的招数,它既让60后、70后重温昔日的激情与温馨,同时也让品牌变得年轻,拥抱年轻消费者,勾起年轻人了解、传承父辈的欲望。
之前,冠生园也进行过许多创意活动,比如推出联名产品,或摇身变成小清新爆款,如大白兔与美加净联合推出限量款的润唇膏,和气味图书馆联名推出的香氛系列产品,包括大白兔气味的香水、沐浴露、身体乳、护手霜以及车载香薰等。这种力求品牌年轻化的举动是老字号复苏自救的努力,值得肯定。
但品牌寻求创新也离不开准确的定位与合适的定价。最早大白兔冰淇淋的饮品单价为25元,一个大白兔冰淇淋球的定价也只有6元,如今突然飙至55元一支,还是让人有些吃惊。虽然凭借时尚定制产品的噱头可以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打造出短期的网红效应,提高品牌在年轻人群中的知名度,但如果价格偏离了大众的需求,那么“网红效应”能否长久,也将存疑。55元一支冰淇淋,那些怀旧的60后、70后未必就有人愿意花钱。对他们来说,儿时的大白兔之所以回忆温馨,是因为它既甜又便宜,是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幸福。而对于90后、00后,除了品味“父辈的童年”这个噱头外,55元的价格,恐怕也难以持续吸引他们的光顾,毕竟类似哈根达斯、米其林等这种早已深入人心的品牌,价格也不过如此。情怀也好,创新也罢,都要考虑到长远,不能成为一锤子买卖,作为老牌子的大白兔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