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团购带旺城市“烟火气”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 见习记者 安欣欣 文/图) 4折团购吃火锅、68元即可3至4人围炉煮茶、99元11个菜的烤肉……今年以来,餐饮业烟火气稳步回归的同时,线上低价团购套餐也在不断增多。从咖啡茶饮到吃食正餐、从新开餐厅到知名品牌,各类餐饮商户为争取线上流量纷纷加入低价团购“大军”,满屏的“实惠”让不少消费者直言隔着屏幕动了心。
线上:低价团购成“流量密码”
“这一大盘子鱼分量可真不小,而且每一片鱼肉都打着卷!” “56.9元不限量畅吃!”12月19日,记者在抖音平台以“餐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大量餐饮企业直播间正在火热售卖套餐,89.7元的火锅2至3人餐、119元的双人烤鱼、19.9元的汉堡套餐等各式团购套餐吸引人们纷纷下单。
随着抖音、快手等新型互联网平台兴起,各餐饮店借助博主推广、直播间低价、上新团购链接等营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低价团购已成为街头巷尾众多餐饮店吸引客源的“流量密码”。
“周末约三五好友或家人一起聚餐是常有的事儿,平时去店里吃,很少打折或折扣很小,通过线上团购,折扣力度大,过期还能自动退,我经常关注。”李女士表示。
线下:不少顾客提前团购就餐
“我是团购的,给安排一下。”“好的,我先给您验证一下信息”……12月19日中午,兰湘子·湘菜小炒中原万达店门庭若市,收银台前不时有顾客拿着手机,等待验团购券。
“进店顾客约有一半会选择购买线上团购套餐。”该店家相关人员表示,团购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润,但消费者提前通过手机APP了解到店铺优惠力度后,会把店铺加入用餐备选清单,下一次再买的机会就比较大。同时,低价团购虽然减少了利润,但能为商户带来更多曝光度与客流量,也是商家实现薄利多销的一种营销方式。
“今年刷短视频时总是刷到低价餐饮团购套餐推荐,慢慢就形成了习惯,吃饭前先看看线上有没有优惠。”市民赵先生表示。
客户商家双赢才能守住“流量”
业内人士认为,每一名消费者,都希望餐饮行业打“价格战”的同时,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守住“流量”的关键所在。而部分餐饮店铺只一味推出低价团购却不注重质量,那么顾客仅会有初次团购尝试而不会成为店铺“忠实粉丝”,使团购模式“变味”乃至“畸形”。
“2023年餐饮市场复苏很快,上半年全国新增超202.2万家餐饮经营主体,消费者外出就餐和订购外卖次数攀升,说明国家 ‘促销费’‘稳预期’政策效果明显。”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博士胡钰说。同时,胡钰也表示,餐饮业门槛低且竞争激烈,目前已经从“线下争客源”延伸到了“线上争流量”。
“面对变化不大的需求市场,很多商家不得不紧跟‘线上低价团购券’的节奏,新商家需要‘引流’,老商家需要‘稳流’,消费者需要得到实惠,只有新老商家都能从竞争中获得发展和生存机会,消费者也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消费价值,这样的市场才是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胡钰说。
谨防低价陷阱 理性看待打折
低价“团购”热销,商家为降低成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现象也时有发生,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为此,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购物前要仔细了解商品信息,注意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品质与经营者所宣传承诺的是否一致,经营者是否利用不真实的交易评价进行误导。
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不要轻信网络经营者绝对化用语的宣传。同时,要理性看待经营者开展的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不要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
要注意保存网购凭证,除了保留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交易凭证,还要保存好交易聊天记录、产品宣传和服务承诺等信息,留意商品下方小字标注等注意事项,以备发生消费纠纷后进行维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92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一些头部品牌开始“涨价”了...
第一批打价格战的品牌,开始悄悄“涨价”了。
进入四季度,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前不久,有消费者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怒吼:“西少爷9.9的酸辣粉呢!!还我!”打开西少爷点餐小程序后,发现情况正如“怒吼”所言。
10月30日,西少爷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上新”推文,在随后更新的菜单中,菜心、莲花白等新品登场,点餐小程序界面也更替为新版,从“9.9降价大红报”变为了“ABCB套餐组合”。
而此前限时登场的9.9元系列单品,及其他“折扣套餐”,已全部下架。
与此同时,陷入“涨价”谜团的头部品牌,还有火锅界“老大哥”海底捞。
12日,有陕西网友表示,发现在海底捞的点菜系统中,不再有半份和整份的区别,只显示“份”。并以捞派脆脆毛肚为例,以前的价格是80元/整份和40元/半份,而调整后变为了58元/份。
随着该声音不断发酵,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二位,累计阅读量冲击亿次。根据当事门店回应,称“因为顾客点半份比较多,所以门店首发实验,现在一份约等于之前的半份。”
紧接着,海底捞官方也下场回应,表示:“半份菜并没有取消,考虑到消费者对小份菜的偏好,海底捞在个别门店试点,以原本半份菜的份量和价格来统一菜品规供应规格。”
不止西少爷及海底捞,被不少人称之为此轮“价格战的源头”库迪,也在悄悄涨价。
早先,库迪曾多次推出“超低价活动”,不止有8.8元促销政策,全新单品均可使用,更在联名活动期间上线过0.1元咖啡的政策。
但如今,不仅划线价全部上调1-2元,8.8元的促销政策已逐步调整至9.9元,热门单品更是直冲15元,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直言:库迪的“低价策略”面临屡战屡败。
不过一些头部品牌的涨价,也并不意味着这场“价格战”接近尾声。
别急,“价格战”并未结束!
仍有很大一部分品牌在探索极致性价比,不断打出“新低价”策略。
前阵子,南城香在部分门店上线小火锅新品,37.8元的套餐里面,含有一份原切肉(牛肉或羊肉)、锅底,蔬菜和小料自助,其中蔬菜有8种食材,其供应时间在下午16点之后。
30元极致性价比的火锅体验,让不少消费者自发为其宣传,门店中更是肉眼可见多了一批“火锅种草者”。
另外,南城香上半年也以早餐优惠套餐,加入“价格战”行列。现磨豆浆和粥品3元无限续,打造早晚两餐性价比餐饮,有网友感叹,“本以为3元无限量饮品够狠了,这次的小火锅更狠。”
而头部火锅大佬的海底捞,尽管刚刚受到“涨价减量”声讨,但其月前推出的高性价比小火锅子品牌嗨捞,依然被不少消费者欢呼、种草。
作为海底捞的平替,嗨捞定价在人均60元-80元左右,更低的价格,依然维持着有保证的品质,店里的菜品是冷链直供,整个门店装修风格基本能看到海底捞的影子,让网友直呼:这价格,比呷哺呷哺小火锅的性价比更高。
就连消费者嘴里“高贵的星爸爸”,也开始在各大生活服务类平台上,出现19.9元一杯的促销活动。从这些活动合作可以看到,星巴克并不是没有加入咖啡低价战的想法,而是悄悄地,不敢张扬,以大家看到、秒杀到就是赚到的形式加入了。
除此之外,在今年下沉扩张的品牌中,茶饮品牌甜啦啦的“低价高质”策略,也相当惊人。
公开数据显示,其全国门店已经超出6000家,并且加快深入下沉市场的开店步伐。据实地观察,仅在五线城市的某个农村市集,就已经陆续有两三家甜啦啦新店开业,门店渗透足够下沉。而在“质价比产品”层面,甜啦啦也已经推出12元超牛牛油果、超红车厘子和8元清风茉白鲜奶茶三款产品,在“高质价比产品”的路上越走越深。
不过,做性价比的前提,也需要品牌投入更多成本和精力,让利给消费者的同时,更要对门店经营的盈利数字有精确判断,以防出现营收亏损、闭店的结局。
毕竟,用低价促销活动引客流,本质上还是“资本游戏”。倘若大牌涨就跟风涨、大牌降就跟着降,小餐饮人只会“死得更快”。
对于更多中小餐饮人而言,“打价格战”虽能在短期内吸引顾客进店,一时间门店生意爆棚,但如果不加节制,反而容易引起反噬。
深陷“价格战”的中小餐饮人
夹缝求生!“垂死挣扎”!
这不,在11月17日,长沙主营生蚝、罗氏虾等海鲜的蚝力士创始人“晓轩哥”,就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我们玩不起了!决定停业,在这里跟大家道个歉。
本想借158元海鲜放题活动吸引客流,没想到活动第一天就亏了一万多元,建议已团券但未消费的顾客去平台退款。”
无独有偶,不少小餐饮人都接连发出类似的声音。
一位河南烧烤店老板表示,“郑州的烧烤生意,今年卷得非常厉害。营收、客流甚至不如前三年。那些生意好的门店,都是具有极致性价比,且有烟火气的门店。为了增强竞争优势,我们也会定期推出一些便宜的新品。”
另一位经营面馆的老板表达,则更加激烈,“大家卷的一塌糊涂!推活动、做降价套餐……现在很多店生意都不好,所以大家只能靠低价引流,造成越来越卷的状态。
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那大家就一起‘干’吧!”
某五县县城的饺子店店主也称,“今年生意太难做,客流要比往年减少大概一半,每天闲的无所事事,以前是养家糊口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罢了。
人家头部餐饮品牌降价,有资本,我们饺子小店的定价已经足够低,没法再降,一旦涨价人们就不来吃饭了,难上加难啊。”
另一位深谙“资本之道”的前互联网大厂高管,今年入局餐饮,投入50万开了一家火锅店,却不足半月、亏损30万、匆匆闭店。
他告诉内参君,刚开业做打折活动拉人气,确实很不错,但自己店活动结束后,隔壁很多家新开业的火锅店,直接把价格达到了68元四人火锅套餐。
“我做不出来更低价了,如果再低价,要么自己亏本、要么昧着良心偷工减料。今年餐饮太难做了,真卷不动。”
“不想倒闭,就别轻易打价格战”
一位在这场“价格混战”独善其身,眼见小白起落的15年餐饮老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别轻易卷入“价格战”,大牌有资本、小白有精力,哪个你也玩不过。
有时间和打价格战的头部、小白“互怼”,不如好好研究自己的菜单,调整套餐组成,把利润菜品尽可能做多,引流菜品尽可能做大,让消费者认为在你这里既有新鲜感,又能占便宜,才是“打价格战、做性价比”的核心。
对于那些始终坚持做品质、品牌的餐饮企业而言,十年、二十年以来,一直坚持产品品质和品牌口碑,虽然人均定价并不低,但却用高品质打动消费者,实现品牌的基业长青。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认为,“性价比不是价格战,而是更好的品控,更优的效率,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实惠的价格,真正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在珮姐老火锅传承人颜冬生来看,原则是要严格控制大量打折类的营销活动,做促销、打价格战的内卷行为不可取,坚持做品牌,减少门店对打折的依赖,才能更长久。
黎明前!
餐饮即将“触底反弹”?
今年,餐饮人的生意到底有多艰难?问题的答案任谁都能说上几句。
尽管从数据和餐饮人的感受来说,如今餐饮业确实仍在面临“客流少、客单价被拉低、生意难做”等诸多困境,但已经不少餐饮老板,开始发出新的呼喊声:
餐饮业即将触底反弹。
“11月是餐饮的底,虽是倒闭潮,也是黎明前!”
节期间,餐饮行业迎来消费高峰,纠纷数量也有所抬升。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石狮多家餐饮店因物价上涨被消费者投诉。
“我们大年初五前往一家茶餐厅消费,点的菜和之前一样,价钱却贵了很多,之前人均一百元左右,这次三个人却消费了680元”“我们点了两份小份海蛎煎,一份大杂烩海鲜汤,结账时商家收了200元”“我们吃了三份海蛎煎,商家收我们90元”……
接消费者投诉后,凤里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立即赶往有关餐厅,其中,有两起投诉均指向同一家餐厅。执法人员现场查看了消费者的消费时间以及点餐、付款相关证据,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两位经营户均表示,春节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海鲜产品涨幅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考虑到经营成本,才对菜价进行了上调。
“经与本店同类食材进货价格对比,再与市内多家同档次餐厅进行价格比对,两家商店定价基本符合春节期间餐饮消费价格。但是,提价行为应该体现在菜品单价或者服务费上,并且对消费者要尽到告知义务。”执法人员表示。经调查,消费者投诉涉及的菜品,商家均进行了价格公示,符合要求。对于两商家存在另外菜品未予以公示的情况,执法人员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
执法人员同时也提醒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要看清价格、问清价格再消费,要理性消费,出现纠纷时请保留证据,方便后续依法维权。
(记者 谢艳 通讯员 王金国)
来源:石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