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餐饮生意越来越难做,新老餐饮服务商,正在革新餐饮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并以此推进餐饮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亿欧策划了【餐饮服务商30+】系列选题报道,聚焦大数据、SaaS、供应链金融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餐饮行业的实践与创新。
本文为第七篇,阐释从轻到重的美味不用等如何发挥出餐饮SaaS更大的增值服务价值。
美味不用等,曾先后以排队、预订等抢占市场,从2013年成立到现在累计实现了数亿元的融资,成为餐饮SaaS领域的小独角兽。到了这个阶段的美味不用等,往前走,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同行,竞争可能将来自更高维度。对于美味不用等创始人谢新法来说,关于如何走,显然要思考更多。
一、转变:从单点突破,迅速垄断到全面铺设,深耕细作
最初美味不用等的产品比如:排队、预订,都比较轻,推出市场后,迅速形成垄断。但是再往后走,谢新法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很容易获得快速突破。再加上,客户的需求也不仅仅是解决单点需求,再用这套打法显然不太可行。于是美味不用等开始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①软硬件都不换,只接某些功能产品。以西贝为例,接入秒点、秒付等;②软硬件都换的餐厅一体化解决方案,适用于新兴餐厅,或者头部连锁餐厅的新店;③硬件不换,软件换。
另外除了以直营团队专注头部连锁客户之外,美味不用等还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针对腰部、尾部客户如中小单店商户售卖收银机。这样以来,各种B端商户的不同需求都有了方案可以解决。
这些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有所区分性的服务,显然考虑到了客户对于餐饮软硬件的认识、接受程度及实际业务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更换系统带来的各种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等。简言之,美味不用等开始从以单点突破,迅速垄断过渡到了现阶段的全面铺设,深耕细作。
这三种不同的模式,听上去比较完美的解决了餐饮SaaS如何为连锁商家提供服务的难题,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上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以第一种软硬件都不换的方案为例,软硬件都不换只接入秒点、秒付这些功能性产品。如何接入,这就牵涉到餐厅原有的软硬件服务商。
亿欧也曾接到一些传统软件商的反映说,美味不用等强接了自己的软件。对于此举引起的争议,谢新法也回应道:美味不用等已经跟100家左右的餐饮服务商进行了打通,这其中不乏代码级打通。对于促成跟餐饮服务商的合作,美味不用等一直在努力,但他也强调美味不用等是以客户需求为第一需求,客户需要就接通。
谢新法说的没错,不管是SaaS还是传统服务商,都应该遵循客户需求第一。但双方沟通不一致,也可能也会产生诸如传统服务商升级软硬件之后,美味不用等接口如何同步升级的问题。而且,部分传统服务商看到美味不用等的做法,也逐步推出了类似的秒付产品。总体来说,美味不用等的做法带来了行业创新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当然,谢新法也表示,停滞不前肯定会被淘汰。美味不用等很愿意跟同行一起努力,为行业做出更多的创新,推动餐饮行业进步。
二、战略:“位、钱、人、菜,数、媒、链、金”
此前,关于美味不用等的发展路径,谢新法表述比较多的是”位、钱、人、菜“,在这次与亿欧的交流中,他首次提到了“数、媒、链、金”。谢新法认为产品功能只有整合尽可能多餐饮链条上的服务需求,给餐饮商家带来的服务体验才会更好。其中“位、钱、人、菜,数、媒、链、金”对应的分别是(餐位排队预订、支付、会员、点餐;数据、广告、供应链、金融)目前,美味不用等在每一板块都有布局。其中“影院式选座的预订体验”、“秒付”、“到店即会员”是谢新法颇为得意的几项行业创新。
①“影院式选座”预订
美味不用等目前已经实现的影院式选座:用户在美味不用等APP上看见餐厅的座位信息,位置分布,就跟在APP上选择电影座位一样,顾客可以提前在APP上在餐厅选择自己比较中意的位置。目前美味不用等合作的预订用户有2.7万家。美味不用等每个月要接600-700万的客户预订电话,每个月有1000万预订单,可以说预订的市场需求是很明确的。但其中很多人是打电话预订,或是到店预订,要让用户养成线上预订的习惯,还要假以时日。
②“秒付”
谈到“秒付”,可以说是美味不用等创造的新行业术语和细分市场。美味不用等的“秒付”用户可以在餐厅内现场扫码,获取账单,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相比于一般的扫码支付,“秒付”扫码后,可以直接看到消费明细。“秒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翻台率,几乎没有增加成本。目前美味不用等合作的餐厅每个月总流水达到400亿元,其中通过美味不用等支付的流水就达到20亿元。
③“到店即会员”
“到店即会员”的意思是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使用美味不用等排队、预订、点菜、支付任何一种功能产品就可以自动沉淀为商户会员。用谢新法的话来说就是“美味不用等希望用互联网运营用户的思维运营餐厅的用户。互联网运营中有两个名词活跃用户和留存用户。活跃用户:经常来吃;留存用户,吃了之后,继续来。美味不用等要做的就是用户来餐厅消费了,通过什么手段让他可以再来,而且经常来。”
今年上半年,美味不用等和西贝的合作使得西贝会员从每月新增几万人,变成了每个月新增30多万人,发展会员的效率提高了10-20倍。
④“外卖运营”
此外,美味下半年会推出针对头部连锁餐饮品牌的新业务-外卖代运营。关于此业务,因为还没有正式推出,所以谢新法不愿多言。但可以确认的是美味的外卖运营产品不仅仅是一个SaaS工具,对于连锁店与店之间的对账问题、及后厨和前厅的系统都会有所涉猎。
三、增值:餐饮SaaS更多的价值在增值服务
此前,亿欧曾认为餐饮SaaS服务商可探索的盈利途径就是供应链金融或者聚焦小区域或细分行业。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盈利途径就是通过SaaS服务所衍射出的增值服务来盈利。
餐饮SaaS跟传统SaaS不太一样。传统的SaaS系统是工具属性,作用就是帮助提高公司内部运作效率的。但餐饮SaaS因为跟C端客户,B端商户的供应商都有连接,所以,可能一开始是传统的SaaS,但在连接和演变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其他很多的增值服务出来。
以美味不用等为例, 本身的“预订”业务做好之后,餐厅的餐位就会在美味不用等的系统中被很好地管理,此后开放给用户,再辅以运营手段吸引用户,这就有了引流的概念在里面。
再比如“秒付”,顾客使用“秒付”产品后会自动成为餐厅会员,接着会员储值积分消费也就顺利成章了。“引流”、“会员”都就是“预订”和“秒付”产品本身不具备但在服务商家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增值服务。“其实,SaaS服务更多的价值体现在其增值服务。一开始SaaS可能不赚钱,或者微亏,但是你可以靠未来的增值服务去赚钱。”谢新法对亿欧表示。
四、破局:即使大浪淘沙,也不可能大一统
谢新法认为餐饮SaaS跟传统的餐饮软件不一样。传统的软件商是项目制,先收钱,再定制化研发,随着交易结束,服务也就结束了。而餐饮SaaS交易结束了,服务才刚刚开始。“这些传统服务商意识上的落后性将成为阻碍他们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谢新法表示。当然传统服务商也在抱团,如今不管新老服务商,大家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式。
而且据亿欧了解,最近,美团也在餐饮服务领域动作频频。目前,美团正在集全公司之力,大肆铺设其软硬件,誓要将餐饮服务市场揽入自己的生态体系内。随着竞争格局越来越复杂,大鱼吃小鱼,餐饮服务商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少,但因为这个市场本身的特殊性,最后不可能大一统,可能会留下10个左右玩家。当然,今年有望实现月度盈利的美味不用等应该在这10家之列,这一点谢新法确信无疑。
月15日消息,日前,轻餐饮食材服务商鲜美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真顺基金投资。
2016年轻餐饮市场规模已超3万亿,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下,轻餐饮连锁店对供应链的需求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密集化的物流网络支撑,很难做到准时到达。目前行业仍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中,需要经过厂商、经销商多层环节才能到达门店,互联网化程度非常低。
面对餐饮行业互联网程度低、传统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鲜美采用S2b的业务模式,通过互联网渠道打破多级供应商的壁垒,让买家实现在线下单。这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步骤:
1、线上完成支付:将薯条、奶油原材料(食材)标明产地、生产时间、运输情况等清晰展示给买家,便于买家实现在线下单。从下单到物流分拣到系统,鲜美降低了原有业态约60%的成本。
2、集采及波动的大数据分析:规模化采集终端采购数据,从最初的货品采购、储藏,运输和销售的复杂管理,变更为精细化的管控和精准预测,大幅度减少人工成本和耗损率。
鲜美于2016年8月31日正式启动,在去年12月销售额就超过了千万;2017年4月,鲜美的累计销售额过亿元,并实现单月全面盈利;预计2017年累计销售额超4亿,并且全部为自营销售模式。
目前,鲜美正在进行A轮融资,已经有多家机构初步确定投资意向。
哗啦啦出什么问题了吗?”关注餐饮行业的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在其朋友圈提问,称收到很多关于提现延期问题的反馈。
作为中国餐饮SaaS系统服务商前三名之一,哗啦啦和美团、客如云,几乎承包了中国大小餐饮企业的收银软件。
哗啦啦的主要用户,是中小型餐饮门店。最近一段时间,有商家反映,通过哗啦啦系统收取的营业额,提现出现延期,哗啦啦官方也没有给出准确的提现恢复时间。
12月9日,红星资本局联系哗啦啦北京总部,客服回应称,提现问题是因近期公司位于北京的支付系统服务器正在升级,公司并未出现传言的“资金链断裂”。
↑截图自哗啦啦官网
有员工称被欠薪,商家提现延期
哗啦啦回应:资金链未断裂
哗啦啦的提现问题,北京朝阳区一家烤肉店老板在两个多月前就感受到了。他使用哗啦啦系统收银四年多,一直是“T+1”模式到账,也就是顾客付款24小时后,他就可以提现。
此前,只要满24小时,提现能实现“秒到账”。但从今年“十一”以后,他发现到账速度慢了很多,有时会延期两三天,哗啦啦给他的说法有合作银行问题等原因。目前,他在系统里还有上万元资金未提取。
除了商家提现延期,有哗啦啦的员工称,其工资也被延期。一名在脉脉平台的信息认证为哗啦啦员工的用户告诉红星资本局,其原本应该于11月20日发放的11月工资,目前还未发放,公司人力没有公开回应过这件事。
对于商家提现延期,员工被欠薪的问题,红星资本局联系哗啦啦北京总部,客服回应,提现问题是因为近期公司位于北京的支付系统服务器正在升级,部分商户的提现到账时间延期,目前正在处理服务器。至于什么时候可以修复系统升级,该客服表示目前没有准确时间。
对于员工被欠薪的问题,该客服表示没有听说该情况,同时回应,公司并未出现传言的“资金链断裂”。
由于哗啦啦的取现周期,一些餐饮老板已放弃使用哗啦啦的收银功能,改为直接收取客户付款。
黑猫投诉平台上,位于江苏宿迁的某寿司店老板吴先生投诉称,自己2018年花数千元购买的号称可以永久使用的哗啦啦系统,由于代理商和哗啦啦公司的利益纠纷,在今年7月被哗啦啦告知需要再缴纳数千元使用费。吴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其门店从两年前已放弃使用哗啦啦的付款功能,仅仅作为点单工具在使用,因为他在那时就遇到过哗啦啦提现延期的问题。
位于北京的一家小型连锁日料店老板告诉红星资本局,几年前哗啦啦和其沟通时,表示提现需要收银后三天才能到账,他因此放弃了使用哗啦啦系统。
年交易总额超7000亿
哗啦啦已签约餐饮商户超40万
哗啦啦官网显示,其隶属于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哗啦啦已签约餐饮商户超40万,其中连锁客户占比82%。哗啦啦所服务客户年交易总额超7000亿元,在2021年的行业大盘中,占比接近15%。
一名美团对接商家的地推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近期哗啦啦提现延期,让她接到不少商家的询问,有商家在考虑转用其他系统。
据天眼查,哗啦啦的营业主体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2.13亿元。公司已获得5轮融资,最新融资为2022年1月获得高瓴创投的股权融资,2020年6月曾获得美团战略投资部的股权融资。
从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信息来看,大股东为北京格致璞科技有限公司,二股东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美团成员企业,疑似实控人为美团董事长王兴。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程璐洋
编辑 余冬梅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