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渝北区的一家《集结营地》火锅店惊现一最会吃火锅的胖男子,胖男子吃火锅的动作表情萌翻了现场的几桌食客,该男子瞪大眼睛夹起豆皮往碗里的油碟沾麻油,然后直接吃进嘴里,边吃还边闭着眼睛的享受火锅的味道,飘飘欲仙的神态,很是销魂,现场不少食客一阵拍照发朋友圈。据该男子告诉我说:这家集结营地火锅的确好吃得要我命呀!我每天都要开着价值八千万的迷彩法拉利到集结营地火锅店去吃火锅。
该男子的迷彩法拉利是全球唯独的一辆,价值8000万,时速达5000公里,速度秒杀飞机,超越火箭的速度。这辆法拉利采用防弹玻璃配置,雷达定位和导航,而且还有红外线功能装置,法拉利还有导弹系统,可以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由于该男子是土豪“军二代”,吃一顿火锅的消费高达10万,而且还在现场发钱给每位员工和食客,见人就发1万,该男子一共发了上千万给这些食客和员工,男子自信的大吼:我有的是钱,钱多得用不完了,我的别墅价值5亿有10套,各种顶尖级的豪车有20辆。不少在场的美女食客议论着该男子:任性的土豪就是不一样!
>生一起动手做饭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加深了友谊 程晓璐 摄
中新网武汉9月14日电(任丽琼)沔阳三蒸、番茄鱼、新疆手抓饭、毛氏红烧肉、东北锅包肉、重庆火锅、土豆烧鸡……9月13日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艺术楼内,身着迷彩军训服的新生们从厨房里端出自己亲手烹饪的美食与同学们分享。
新生们喜滋滋地端上自己烹饪的美食 程晓璐 摄
新生们烹饪的各式菜肴 程晓璐 摄
“做一桌菜就十分不易了,还要统筹安排100多人的晚餐,对我们来说是极限挑战了。”来自武汉蔡甸的史炳磊出生在厨师世家,颇有烹饪经验的他成为主力军。一大清早,史炳磊和同学们就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菜场,大家在菜场转了三个多小时,完成了食材采购。
来自新疆昌吉的新生郝媛媛将自己烹饪的地方特色美食椒麻鸡装盘 程晓璐 摄
据了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艺术楼内设有烹饪培训学院、歌舞培训学院等大学生生活“体验馆”,内有烹饪教室27间,烹饪用具和调味品、用餐场所等一应俱全,均免费提供给新生们使用,同时该校还按照每生15元的标准划拨经费,交给同学们购买各类食材。从9月13日开始,该校每天下午至晚间免费开放生活艺术楼,以学院为单位安排全体新生分批进入楼内下厨做饭。
新生们烹饪的各式菜肴 龚明炯 摄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美食是情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来自新疆昌吉的新生郝媛媛烹饪的地方特色美食——椒麻鸡,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等到毕业,我们可以留下的回忆不只有教室、图书馆、宿舍,还有厨房。厨房是一个有家味道的地方,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味道将深深烙印在心里。”郝媛媛说。
新生们烹饪的各式菜肴 龚明炯 摄
该校学工处常务副处长洪斌介绍说,开展“美味生院”自助美食活动,是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举措,已连续举办了两年,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同时加深新同学间彼此了解,增进友谊。(完)
天都市报9月14日讯(记者 柯称 通讯员 任丽琼 摄影:程晓璐)沔阳三蒸、番茄鱼、新疆手抓饭、毛氏红烧肉、东北锅包肉、重庆火锅、土豆烧鸡……9月13日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艺术楼内欢声笑语,身着迷彩军训服的新生们从厨房里端出自己亲手烹饪的美食与同学们分享。“我们三营四连共准备了18道菜,聚集了各地美食。”该校管理学院新生孙赛几得意地说,“等下我们各连队还要进行厨艺比赛呢。”
从9月13日开始,该校每天下午至晚间免费开放生活艺术楼,以学院为单位安排全体新生分批进入楼内下厨做饭。据了解,该校生活艺术楼内设有烹饪培训学院、歌舞培训学院等大学生生活“体验馆”,内有烹饪教室27间,烹饪用具和调味品、用餐场所等一应俱全,均免费提供给新生们使用,同时该校还按照每生15元的标准划拨经费,交给同学们购买各类食材。该校学工处常务副处长洪斌介绍说,开展“美味生院”自助美食活动,是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举措,已连续举办了两年,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引导学生懂得劳动与幸福人生的意义,同时加深新同学间彼此了解,增进友谊。
“做一桌菜就十分不易了,还要统筹安排100多人的晚餐,对我们来说是极限挑战了。”来自武汉蔡甸的男生史炳磊出生在厨师世家,颇有烹饪经验的他自然成为主力军。“我们按照辅导员的指导,先成立了一支有烹饪经验的小分队,再根据每人的特长拟定菜单和采购清单。”一大清早,史炳磊和同学们就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菜场,尽管准备充分,可仍然状况不断。“有的菜没有了,有的菜数量不够,只好现场改菜单。”就这样,大家在菜场转了三个多小时,才完成了食材采购。
“采购食材只是第一步,进入厨房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锅铲掉地上,锅翻了,油溅出来烫到手……面对频频突发的状况,管理学院新生辅导员曹利凉却十分淡定,“手忙脚乱中的成长与友谊最难能可贵。”
“我们能用西瓜换你们的胡萝卜吗?”来自甘肃白银的新生吕奕婷不会厨艺,就主动申请过来当帮厨,“遇到食材临时短缺,我们就和其他小组以物换物。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大家总能很愉快地达成‘交易’。”吕奕婷说,这是她来大学以后认识同学最多的一天,还收获了好几个好朋友。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美食是情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来自新疆昌吉的新生郝媛媛烹饪的地方特色美食——椒麻鸡,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等到毕业,我们可以留下的回忆不只有教室、图书馆、宿舍,还有厨房。厨房是一个有家味道的地方,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味道将深深烙印在心里。”郝媛媛说。
“学会做饭,孩子们将终身受益。”家长们在新生微信群中看到自己的孩子动手做饭,也纷纷为学校点赞,“学校这样的安排,为孩子们将来走向社会和家庭,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听说烹饪培训学院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厨艺培训班,不仅免收培训费,课程结业后还颁发结业证书,并可获得2个公共选修课学分时,来自浙江温州的新生李婷当即决定报名,“当代大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得补上这门生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