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新闻记者 王奕澄
苏州市吴中区一家饮品店近日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该店曾是品牌奶茶“茶百道”的加盟商。
12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这也是江苏省首次将个体工商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该门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进行奶茶制作并销售,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按相关规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商户将被市场监管部门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在审查行政许可、资质、资格、委托承担政府采购项目、工程招投标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不予授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荣誉称号等表彰奖励等。
此前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相关线索,称上述“茶百道”苏州门店使用过期食品。9月底,执法人员到该店检查发现,其珍珠粉圆开封超过12小时还在使用,违反打开12小时内使用的规定;珍珠制作完后没有密封保存,未按要求常温密封分装;奶茶饮品中违规使用放置超过3小时的珍珠。
“茶百道”品牌隶属四川蜀信致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据称全国门店超5000家。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吴女士13日告诉澎湃新闻,“茶百道”奶茶店以加盟为主,涉事苏州门店已于今年10月1日闭店,永久不能成为茶百道的加盟商。
责任编辑:谢春雷 图片编辑:贝佳媛
校对:施鋆
片来源:茶百道ChaPanda微博
茶百道提交招股书,或将开启新茶饮品牌批量IPO的序曲。
8月15日,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茶百道”)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招股书信息显示,2022年茶百道营收金额为42.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9%;2020年至2022年,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3%。
数据显示,茶百道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约为10.80亿元、36.44亿元和42.32亿元。作为一家以连锁加盟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品牌,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1日以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茶百道的直营门店数量仅为2家、7家、9家、9家以及6家。与此同时,该品牌的加盟店数量则分别为2,240家、5,070家、6,352家、6,588家及7,111家加盟店,占茶百道整体门店数量的99%以上,收入占比也达到了98.8%。以此为基础,2022年茶百道门店零售额达到约133亿元,并卖出7.94亿杯奶茶。
茶百道的门店现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其中,门店数量占比最高的为新一线城市(占比28.7%)和二线城市(21.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在前十大中国新式茶饮企业中,2020-2022年期间茶百道的零售复合增速位居首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2029亿人民币。前五大品牌的零售额占据了31.6%的市场份额,其中茶百道则以约6.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位。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茶百道加盟店的闭店率仅为0.1%、0.2%、1.1%和0.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所有产品中,茶百道的经典茶饮约占门店SKU总数的60%。2022年,仅杨枝甘露的销量就达到了6680万杯,总零售额为12.84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3年3月31日,茶百道的加盟商数量为5396,相较同期6588家门店的数据可以看出,茶百道的加盟商开二店比例相对较低。在加盟流程上,茶百道在财报中称,一家新店需要60-100天方可完成全部开业流程,仅有4%的加盟商候选人可以通过筛选。
4年增加超6500家门店
从0到超过7000家门店的规模,茶百道用了15年。
作为一家于2008年在成都成立的品牌,其前10年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慢”来形容。有媒体曾报道,茶百道在2016年开放成都地区加盟,此后2018年开放全国加盟。招股书信息显示,直至2019年,茶百道的门店数量才刚刚超过500家。
但随后,该品牌开始极为快速的增长。到了2021年,茶百道门店数量达到了5000家,较2019年几乎翻了10倍,实现了2年时间4500家门店的增长。而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门店扩张速度则明显放缓,从2022年至今门店的增幅约为2000余家。
尽快增速有快有慢,但用4年时间增加了超6500家门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整个新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汹涌的连锁加盟潮。
茶百道收入来源包括销售货品及设备,向加盟店销售乳制品、茶叶及水果等制作茶饮的材料及配料,以及包材及门店设备;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包括不可退还的前期初始费用、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及开业前培训服务费;其他收入主要来自茶百道门店设计服务、外卖平台的在线运营及管理服务、直营店收入。
其中,外卖是茶百道提升单店效益的重要手段。财报数据显示,外卖交易额占比从2020年1月的47.6%上升到2023年3月的58.0%。这其中,低成本高效的小店模式是主要发展方向,截至2023年3月31日,茶百道分别有44.9%及40.5%的门店处于30~49平米和50~100平米区间。这些门店主要覆盖一到四线城市的医院、街边、交通枢纽等点位。
在消费者画像上,68%的消费者为女性,64%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下。
扎堆冲刺IPO
除了茶百道之外,新茶饮品牌中,除了早有计划上市动作的蜜雪冰城外,沪上阿姨和古茗也都在为上市做准备。
对于今年新茶饮品牌们扎堆IPO的现象,有投资人表示,最近消费一级市场投资不是很活跃,因此上市成了茶饮品牌们融资的另一种选择。但是正煊资本合伙人San认为,部分新茶饮品牌自身的资金储备和现金流比较好,对于供应链投入和数字化营销等投入,自身资金能力完全可以支持,上市更多还是为了实现股东的价值升级,给投资人以退出渠道。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茶百道早在今年6月便完成了首次总额为9.7亿元的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跟投方包括正心谷、草根知本、中金、番茄资本。
San认为,类似茶百道这种融资,其大额融资时间点与上市递交招股书的时间点非常靠近,基本就是为上市进行的Pre-IPO。
“我们的发展战略包括通过提升现有市场的渗透率及拓展新市场以持续拓展门店网络、继续提升供应链能力、继续加大技术投入以提升整体营运效率、加强产品开发及扩大产品组合,以及继续提升品牌形象及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茶百道在招股书中如此说道。
目前,茶百道的客单价整体保持在16元-18元左右,在这种中部价格带区间内,挤满了如沪上阿姨、古茗、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可谓是新茶饮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红海价格带。
正煊资本合伙人San认为,从2015年到2020年,存在一个新茶饮行业市场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即从区域化品牌向全国化品牌发展。目前进行IPO准备的几家茶饮企业都是顺应了这个大趋势的产物。
也正是因此,即使是在新茶饮市场已经卷出天际的现状下,新茶饮仍然能够成为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品类。从资本视角看,新茶饮是一个非常好的单店投资模型——极高的人效和坪效,覆盖外卖、堂食和外带等宽阔的消费场景,贯穿从早上到晚上的全消费时段,毛利率也高于很多餐饮品类。因此,很多投资人都在等待着下一个万店品牌的出现。
但另一方面,竞争十分激烈。据壹览商业的统计显示,排名前二十的新式茶饮品牌现存门店总量已破八万。2023年5月,仅20家新茶饮品牌新开门店数量就达2157家。
面对如今的激烈行情,如何能够持续稳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在内卷中寻找新的起点和增量,是茶百道以及所有新茶饮品牌都需要持续摸索的路径。(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谢璇 编辑| 房煜)
近,不少奶茶爱好者发现,身边的“一字头奶茶”悄悄涨价了。
所谓“一字头奶茶”,有别于以喜茶、奈雪、乐乐茶这类价格30+爬上的“高端”奶茶,价格多在10~20块之间,选择多样、口感不赖、性价比还高,成为了奶茶爱好者钟爱的“平替”。
前有一点点、COCO,后有古茗和茶百道,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字头奶茶”。
但你发现他们最近开始“悄悄”涨价了吗?
茶百道杨枝甘露上调2元,大杯要22块了
最近,有网友爆料称,茶百道的杨枝甘露涨价了,吃货妹子通过茶百道的微信小程序,发现现在的杨枝甘露中杯是18块钱,大杯是22块钱。
而在一个月前,4月13日,吃货妹子在体育场路的茶百道点的中杯杨枝甘露,是16块钱一杯,价格上涨了2块钱。
茶百道体育场路店店员声称,5月之后茶百道门店统一调价了,“很多饮品都涨价了,也不止我们一家(涨价),根据总部的要求统一上调价格了。”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了2元。
至于价格上调的原因,店员解释称每次“改版之后”价格都会做出调整,“以杨枝甘露为例,配方做了升级,口感比之前更好了。”至于在哪些方面升级,店员表示不便透露。
网络上流传着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COCO部分产品上调1元,就连小料都涨价了
无独有偶,在4月底,不少CoCo都可粉丝在社交平台提到其更改了菜单,杨枝甘露、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都上调了1元。
吃货妹子走进体育场路的COCO门店,这里现在几乎很少看到完整的纸质菜单,只能通过手机小程序点单,对于涨价情况,店员声称4月底确实进行了一波价格上调,至于上涨幅度和之前的单品售价,店员避称并不知情。
以COCO的经典百香果双响炮为例,经吃货妹子查证,之前售价是16块钱一杯——
现在进入小程序下单,已经要17块钱一杯了,价格上涨了1块钱。
不仅奶茶价格上涨,就连珍珠、椰果这些小料的价格,都从1块钱上涨到2块,涨幅100%。
与此同时,吃货妹子还注意到店里的推荐饮品,价格多爬上了2字头,甚至有直冲30+的架势,不由感慨一句,“这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COCO了。”
甚至有消费者总结道,“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跟不上奶茶涨价的速度了。”
1点点、古茗2月就涨了,传原料“涨价”是主因
其实早在2月初,1点点全线产品就上调1元——
并在门店给出公告,目的是“为了持续提供优质的饮品与服务”,但据其门店负责人表示:“提价的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
古茗也在2月初被网友质疑涨价,甚至有网友感慨,“放眼望去都20来块一杯了,感觉有点喝不起。”
不过,不少网友也是最近才发现古茗上调了价格。
以古茗点击率颇高的多肉葡萄为例,去年售价是18块钱一杯,现在售价在19块,价格上调了一元。
在古茗益乐路门店,店员表示从今年2月份以来,多肉葡萄的价格就已经调整到19块钱一杯,“是所有门店的统一定价,具体原因和价格调整幅度,并不是很清楚。”
有网友生气地表示,“奶茶价格也互相攀着上涨,气的再也不想喝奶茶了。”
延伸阅读
年初,咖门就报道过,铜、不锈钢、铝、PC、塑料粒子等材料都在涨价——这些都是茶饮设备、杯子、外卖包装的重要原料。这些涨价也许对茶饮品牌的影响还相对滞后,但每天用的食材原料的涨价让很多品牌扛不住了。
受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柚、凤梨这些主要依赖进口的水果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元旦开始的“吸管禁塑令”,也给很多门店“沉痛一击”。成本相对较低的纸吸管,招来各种差评:一泡就软、扎不开、有异味……多次被骂上热搜。面对客诉,很多品牌“咬牙”换上了PLA吸管,但是PLA吸管的成本可比纸吸管高多了。有饮品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他现在使用的PLA吸管,平均一根比之前的塑料吸管要贵一毛多,加上损耗,相当于每个月至少要多出3000多元的“硬成本”——对一家小店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种种成本上涨之后,涨价也就变成了很多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不可否认,茶饮品牌正在经历一波涨价潮,并且这一轮价格调整集中在10~20元价格带。而这一价格带,承载了奶茶消费中最多的消费者,他们既追求品质,同时又要物超所值,对价格相对敏感。
网友评论:
你感受到这一波涨价潮了吗?
来源:杭州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