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鄞州区首南街道开出首张商业街垃圾分类“罚单”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管执法人员开具整改通知书6月11日上午,鄞州区首南街道在学府一号商业街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运试点工作过程中,商业街上的一家“

管执法人员开具整改通知书

6月11日上午,鄞州区首南街道在学府一号商业街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运试点工作过程中,商业街上的一家“某点点”知名奶茶连锁店的工作人员,却在规定的餐厨垃圾倾倒时间内,将生活垃圾混投在餐厨垃圾里准备倾倒。

物业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但这名员工不听劝阻,继而发生了肢体冲突,导致物业工作人员被咬伤。为此,当天下午,街道城建科相关工作人员和城管执法队员立即前往现场,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对该商家下发了一张限时整改通知单,若逾期未改正,将根据相关条例对其进行罚款。

据悉,这也是自6月10日街道启动学府一号商业街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定时收运试点工作以来,针对该商业街不规范的垃圾分类行为开出的第一张限时整改通知单。

据了解,学府一号商业街内目前共有店铺110余家,其中90%是以餐饮为主,且又因餐饮业店铺流转频繁,难以实时保证餐厨收运合同的百分百签订率,部分店家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等原因,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桶内时常发生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夏天垃圾发酵,路面油腻发黑、污水横流影响道路两旁环境整洁,垃圾收运成难题。

自去年以来,首南街道多次与区城管局、环卫站、社区等进行协调和现场部署,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由区城管局负责、并固定于每天上午8点半至10点期间收运餐厨垃圾;由街道环卫站负责安排一辆承运量0.75吨的垃圾车于每天下午2点固定时间到学府一号商业街沿街店铺收运其他垃圾。同时,在收运过程中,为引起商业街店铺注意,确保每一家店铺的垃圾都能被及时收运走,收运的垃圾车会统一播放宁波话版的垃圾分类指导语音。(现代金报记者陶倪 通讯员胡孙捷)

源:宁波晚报 记者薛曹盛实习生 陈佳钰通讯员朱莹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炎炎夏日,耳边时不时传来阵阵蝉鸣,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夏日标配。眼下正是蝉羽化成虫的时间,大量蝉的幼虫从地里钻出爬上树,破壳而出。

每当夜幕降临,捕蝉人纷纷出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塑料桶,穿梭在山林间,抓取那些破土而出的幼蝉。

而这一群文明劝导员也开始“严阵以待”……

一晚上一个人能抓两三百只

捕的人多了,价格年年跌

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三塘村四面环山,山上都是茂密的竹林,自然环境优越。

每年梅雨季接近尾声的时候,天色暗下来,山林灯光摇曳,手电筒的灯光变成星星点点。村里人都会一声叹息,捕蝉大军又出动了。

刚脱壳的幼蝉叫金蝉,一般生长在树木根部的土层。三塘村竹林茂密,很适合金蝉生长。它们都藏在土层中,靠吸食果树根的汁液生长,金蝉幼虫在地下存活3-5年左右。破土而出时,一般选择在夜间钻出地面,慢慢爬到树干蜕皮,完成“金蝉脱壳”的过程,等翅膀硬了就飞走了。

捕蝉人只需用手电筒一照,就能轻松用手捉,一个人一晚上就能抓两三百只。一般一车三四个人,两三个小时就能抓两大塑料桶,起码有上千只蝉。

蝉,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被一些老饕奉为美味。洗干净的金蝉放入油锅一炸,撒上食盐和辣椒,吃起来香脆可口。

这样一道名为“酥蝉”的菜肴,在不起眼的小餐馆就要四五十元。

“一蜂窝兴起捕蝉就是前几年的事,每年这个时候村里就会出现很多陌生人。2018年的时候价格最高,一只蝉能卖到3—5元左右,现在捕蝉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跌了,差不多1元左右。” 三塘村农业社长钟祖明说,有人抓,有人收购。

因为有利益驱使,每年这个时候来捕蝉的人趋之若鹜。“行情最好的时候,一晚上一个人就能赚成百上千元,谁都想捞一笔。”有的人特地从杭州湾新区赶来捕蝉,甚至从北仑翻山过来。

西瓜地里一片狼藉

一晚上最多劝离200多人

“一年年捕蝉,山里的蝉会不会消失?”采访中,有当地村民有这样的担忧。

对此,宁波的昆虫研究专家林海伦说,蝉是一种害虫,靠吸吮植物汁液存活。蝉的繁殖力很强,并不会因为人为捕捉就造成种群数量减少或者濒危。

然而,更让当地村民深恶痛绝的是,这些“捕蝉大军”往往肆意破坏山上的农作物。

“每年6月底7月初刚好是玉米、西瓜和花生等成熟的季节,他们一边捕蝉,一边顺走农作物。”当地村民老谢种了一亩西瓜,没想到一夜之间,瓜地一片狼藉,成熟的大瓜都被顺走了,西瓜地还留下了很多西瓜皮。

类似的抱怨声越来越多,很多村民都坐不住了。2018年,三塘村文明劝导队成立了,他们采取定点劝阻和动态巡逻等办法,劝回捕蝉人员。瓜田被破坏的事让老谢耿耿于怀,那一年,他主动加入第一批劝导队。

今年6月28日开始,每天有10名志愿者值守在路口,一晚上要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这样的状态,每年要持续15—20天。东吴镇三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满标说,最多的时候仅两小时就拦截60余辆车,电瓶车30余辆,劝离捕蝉人员200多人。

顺“蝉”摸瓜的做法就过分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新闻 记者 陈醉 实习生 童钰婷 通讯员 朱玲芳 李哲

2024年“628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活动中,宁波市民查看困难群体微心愿卡片。受访者供图

走进宁波慈善商店,琳琅满目的爱心商品可自主出价购买,爱无“上限”;在宁波市鄞州区“鹂西走廊”,一条2.3公里长的“铁路线”一步一景,每走一步,都是众筹铸造的浓郁爱心;在海曙区万安社区,一群平均年龄超70岁的“老闺蜜”,亲手为你炮制“爱的咖啡”,一杯9.9元,捐助公益……

今夏,沿着宁波慈善文化风景“1号线”打卡,感受爱心汩汩流淌,滋润心田,成为甬城新时尚。6月,作为首条慈善地标City Walk线路,宁波慈善“1号线”正式上线。“1号线”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其中线下由甬城15个最具代表性的慈善点位组成,包含北仑区红联社区“阿拉的家”、鄞州区鹂西走廊、海曙区万安社区老闺蜜咖啡馆等,线上则是包含50个慈善地标的“扩展版”打卡地图。

宁波作为全国“GDP万亿城市”一员,近年来“爱心GDP”(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一路走高——近两年慈善组织增量均居全省第一;去年新增慈善信托规模居全省第一;“人人慈善标杆区”“善行浙江”金名片全省试点市;出台全省首部慈善地方性法规;连续五次荣登城市爱心GDP“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

亮眼的“报表”之下,宁波慈善“1号线”一推出便备受关注,它投射了宁波的爱心“经验值”,也带着全省深化探路慈善事业的新期许,解剖“麻雀”,更扣问一座城市可以抵达的向善高度和路径。

看见“一个社区”的幸福

在宁波北仑区峰南社区,宁波慈善“1号线”上的“省字号”项目——全省首家农村社区集聚式养老标准化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夏日清晨,初升的阳光洒在峰南社区成排的楼房上,如同屋内一张张笑脸那般热烈。

峰南社区由7个整体拆迁村组建而成,常住人口1500余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了94%。几年前,政府投建808套村居,试点建成这个“聚居式”的养老社区,如今,这里住着1400多位老人。

“老朋友、老邻居聊天作伴,相互照应,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今年71岁的梅祥根谈起这里的生活,总有说不完的“幸福话”。

这会儿,梅祥根刚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结束1小时的乒乓球晨练。不远处,“老伙计”还在老年门球场上挥杆。去年底,郭巨街道6家企业捐资97万元建成3个老年活动设施,活动中心和老年门球场都是其中之一。回去路上,路过宁波汇得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捐建的“每天一壶水”公益开水房,梅祥根轻车熟路地灌满一个热水瓶,拎着走,一边告诉记者接下来的安排:“一会再到‘烽火爱心广场’里乘个凉,中午去‘知新健康小屋’量个血压……”

细细观察“梅祥根”们的惬意生活,小到理发、检查更换煤气阀门,大到整个社区的硬件设施建设,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总计26个慈善项目稳稳托举起这个农村养老社区。

宁波市民积极参与义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宁波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周忠贤看来,这一实践带来更深层的意义是在“慈善共建”这一新命题上,宁波率先破题。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将于今年9月5日起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新增1章21条,修改了47条,剑指“建立协调机制”,回应慈善合力的现实需求。像宁波,去年新增慈善信托规模1.76亿元,慈善组织接收捐赠开票金额18.88亿元,全市登记的慈善组织就有213个,可以说,“肌肉”很足,爱心“一呼百应”,如何构建协同机制打出最强“合力拳”,正是改革深化的关键。

“一方面,宁波近三年接连出台近10个文件,在顶层设计上铺路,鼓励培育多元化慈善主体。另一方面,宁波创新推出宁波市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其关键职能便是通过慈善的资源整合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提升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推动各地慈善总会发挥枢纽作用,联动更多的慈善力量,进行慈善项目的策划和协同推进,构建起多元化共建的慈善生态模式。”周忠贤说。

像峰南社区,还有另一个“身份”——“基层公益慈善协同基地建设行动计划”试点。

根据北仑区探索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公益慈善协同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由北仑区慈善总会为峰南社区制定慈善共建方案、设计项目、对接外部社会组织。峰南社区因此推出了“社区合伙人”计划,与多家爱心单位和团队签订共建共享协议,链接服务资源,引入企业捐助资金,转化成这26个精准的公益项目。

宁波探路“慈善共建”的方向在于,一种有效汇集或引导多方资源参与的慈善行动,其聚焦的是社会议题的长效解决机制,开展系统行动、共创可持续的社会价值。

一项数据或可管中窥豹。近3年宁波全市接收捐赠(含物资折价)66.9亿元,救助总支出近52亿元,累计帮扶590万人(次),涌现了“暖暖新家”“甬泉医疗”等慈善项目。

触摸“一杯咖啡”的温度

在宁波慈善“1号线”的15个点位中,一个名字特别抢眼——“老闺蜜咖啡馆”。

“老闺蜜咖啡馆”位于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小道旁。推门而入,室内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咖啡台前,白发苍苍的咖啡师一眼吸睛,她们娴熟地磨着豆子、打着奶泡,最后还来了个漂亮的拉花。

“打奶泡最有意思,一手拿杯子,一手拿蒸汽棒,让蒸汽棒与牛奶面垂直,当听到‘滋滋’声,就要开始慢慢关蒸汽。”75岁的龚浓娣最爱“炫技”,她边说边用手在空中比划,满脸笑容。谁会想到,几个月前,她还是一个“咖啡盲”。

8月6日,万安社区“老闺蜜咖啡馆”志愿者卢秀兰教社区小朋友制作咖啡。拍友 全喆旻 摄

“老闺蜜咖啡馆”原来是万安社区的城市书房,几经讨论,社区决定将书房升级为“书咖”。

去年10月,社区的第一份咖啡馆店员征集令发出,让工作人员意想不到的是,报名者中90%是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没有接触过咖啡制作。“这让我们看到了‘银发一族’发挥余热的需求有多迫切!”万安社区党委书记徐剑英对此深有感触。万安社区是典型的老小区,5100多名常驻人口中,60岁以上的占了四分之一,如何让老年群众在社区发挥积极作用,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一直是社区治理中探索的课题。这跟宁波扬帆久久慈善基金会久久“乐活”慈善计划,不谋而合。

在基金会的资助下,万安社区很快就推出了“乐活老闺蜜公益咖啡”项目,21位“老闺蜜”培训上岗,平均年龄70岁。

“9.9元,喝一杯咖啡,做一次公益。”每每送上咖啡,龚浓娣总不忘解说一句。社区专门成立了“万安共富基金”,咖啡馆的每一笔营收都通过宁波市慈善总会二维码,打入基金账户,用于支持社区建设和咖啡馆的基本成本支出。

从今年3月16日开业至今,“万安共富基金”已累计进账近两万元。让徐剑英感触更深的是,因此带来的“社区慈善撬动基层治理”的化学反应。

与“老闺蜜咖啡馆”相隔几十米远的地方,是另一个社区慈善项目——“共享农场”。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如今已是68块长满瓜果蔬菜的社区菜园。“‘书咖’变样了,社区居民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不久前,这片由社保卡所属银行资助筹建的菜园‘招聘’68位‘农场主’,结果引来200多名居民竞争。”徐剑英对当时的热烈场景仍记忆犹新。

“新时代的公益,不是单一向度的‘热心肠’,而是需要与基层治理紧密连接,直面复杂问题、寻找深层原因、做出切实判断、开展持续行动。”徐剑英这样理解。

近3年,万安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清单”,通过“政府投入+企业合作+社会参与+居民捐款”的社区慈善项目就有12个,吸纳600余名居民参与其中。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这意味着,慈善实践的场域开始聚焦社区。

霞浦慈善街区的“妈妈美食团”在展示为老年制作的各种特色小吃。受访者供图

其实,宁波探路启动得更早。3年前,宁波市慈善总会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了“美好家园”慈善项目,规划建设美好家园基层服务站,每个站点所在的村社都设立了慈善基金,至今已使用资金700余万元,主要用在1000多场的助老扶幼活动上。

不难发现,从最初的社区活动到今天“老闺蜜咖啡馆”这样自我造血的项目,宁波实践正在迭代升级,延伸到社区居民内生动力激发与自我发展上。

感受“一条街”的爱心

渴了能喝到凉茶,累了能歇歇脚,可以免费测量血压,烈日当头还能获得消暑药品……宁波慈善“1号线”上的打卡点位“霞浦街道慈善街区”,不过500米长,却是当地人气最旺、也最有爱的一条街。

三伏天,气温频频“飙车”,一轮到环卫工李秀云打扫卫生,他就喜欢去这条街上的“友谊大药房”去喝一杯凉茶。“早上6时许,这里就为我们提供免费茶水,有时干活累了,我就到这里来休息。”他指了指店门口挂着的“爱心慈善商户”说。

像这样的“爱心牌”商家,街区里就有68家,这些店家以自己所能,为老百姓提供日常公益服务。

“前后左右的商户都在‘日行一善’,我也不能落后!”“友谊大药房”店主葛光友的话,道出了宁波这个“慈善街区”蓬勃发展的底层逻辑。

“有些人觉得做慈善离自己很遥远,有些人觉得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做善事,而我们用‘慈善一条街’把大家的资源和善心给整合起来,让慈善成为街区的生活常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培育,促使其不断地生长、转化、循环。”新浦社区党委书记张盛静说。好比“慈善一日捐”,不在于大家捐了多少钱,而在于通过相互影响,让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爱心慈善“雪球”可以滚多大?在这条街区中段的新浦菜场,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走进菜场,“爱心牌”随处可见,爱心经营户每日提供部分新鲜、实惠的平价菜,供新浦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购买,每月捐赠部分免费爱心菜,送到困难家庭及孤寡老人家中。

在菜场一侧还有一个“爱心慈善屋”,墙面上标着一连串数字:010、365、520、616、715、818等等。每个数字,都是一个爱心密码,蕴含了一个爱心服务项目。“010”是“拎一拎”服务,由“AI阿姨服务团”帮高龄老人把菜拎回家;“715”的意思是“沏一壶”服务,寓意是无论寒冬、酷暑,慈善小屋内永远沏着一壶“暖心”茶……这个一眼就能望到边的小菜场,却有着1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令人啧啧称奇。

在新浦爱心菜场正门入口处,高悬着“最美经营户”“善行义举榜”“爱心慈善令”三个榜单:8月11日,爱心经营户B-20参与715(沏一壶服务);新浦菜场工作人员为盲人带路;43户经营户参与“慈善一日捐”……这里发生的暖心故事和爱心接力都被一一亮相褒奖,形成正向的驱动力。

一个“霞浦慈善街区”是宁波打造“人人慈善标杆区”最鲜活的样本。

“为探路推动‘人人慈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宁波出台《宁波市建设“人人慈善标杆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首要抓手就是畅通‘人人慈善’参与渠道。”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邬骏跃说。

比如,宁波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为高净值人群和社会公众定制“甬善行动”方案,启动慈善信托专项改革,引导企业家、高净值人群设立慈善信托。今年上半年,宁波新增慈善信托15单,新增备案财产规模8452.07万元,位居全国第三。上半年全国前五大慈善信托中,宁波就占据两席。

对于普通市民,宁波鼓励大家到慈善总会设立小微慈善基金,捐赠人点点手机,就能完成捐赠和设立,下限为每年365元。目前,宁波已有小微慈善基金165个,共筹集善款126万余元。宁波动员全民参与的“慈善一日捐”活动,25年来,全市各级慈善总会“一日捐”募集善款34.5亿元,真正实现广泛的“人人参与,聚沙成塔”。

【专家观点】

合力共建爱心之城

吕鑫

近几年来,我一直关注宁波慈善工作的发展,也和当地政府部门、慈善组织多次合作,在慈善立法、项目试点等方面做一些推动。可以说,宁波慈善这几年,发展是迅速的,成效是显著的:慈善组织增长数、慈善捐赠金额、慈善信托新增规模、慈善人才培养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且发展势头很足。

宁波慈善工作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重制度机制建设,《宁波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是全国第二部、浙江省第一部慈善地方性法规,新《慈善法》出台后,又全国率先启动地方条例修订,目前也已通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各类大规划、小制度也颇具体系化,全方位保障慈善工作顺利推进。另外,市级、区级都建立了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二是注重慈善创新,无论是大力发展各类型慈善信托、创设慈善空间还是打造各类“慈善+”品牌项目,宁波慈善一直在紧跟时代潮流,探索如何将慈善的价值和老百姓的需求有效结合,最后落脚在助力共同富裕上。

三是注重“人人慈善”,这一方面是源远流长的地方慈善文化滋养,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和行业组织的积极营造,“宁波帮帮宁波”“顺其自然”等无疑是爱心奉献的标杆,激励老百姓崇德向善,像慈善文化风景线、开展City Walk打卡,也是引导老百姓了解慈善、参与慈善、促进慈善的好做法。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兼法学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