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网讯 :盛宝银行:QE与负利率就是庞氏骗局?
盛宝银行CEO富内斯表示,全球央行无限印钞并将利率降至创纪录低水平以刺激经济,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因为他们没有改革的愿望,而经济增长更需改革;负利率在所有地方都成问题,它惩罚的是持有现金但没有良好激励结构的人。
起通货膨胀,就会想到1921至1924年间的德国超级通货膨胀。在1921年1月时,德国的一份报纸是0.3马克,到了1923年9月,报纸的价格已经是1000马克;10月份,真正的超速膨胀开始了:10月1日,一份报纸价格2000马克;15天后,一份报纸12万马克;又过了15天,达到了100万马克;又过10天,报纸的价格已经达到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一份报纸售价已经是7000万马克。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那时候的德国工人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发,因为到了傍晚,一块面包的价格可能就等于早上一幢房子的价值。在那次通胀中,德国股市涨了300亿倍,而房地产价格却相对下降87%,全体德国公民的财富基本归零。
< class="pgc-img">>回到我们中国的近代史,1945~1949的中国,100元法币在1937年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只能买2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每斤16两),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政开支不足,只好乱印钞票救急。钞票发多了,但市面上的商品供应却没有增加,物价于是如脱缰野马一样。
但奇怪的是,美联储近年一样疯狂的在印钞票,但却未见通胀有多厉害,究竟为何会这样的呢?
< class="pgc-img">>原因是美国的发钞机制比当时的国民政府高明得多,当美国的税收不够政府的开支,出现财政赤字时,美国政府是不会拼命印钱给自己用的,而是以公开市场的方式发行国债,向全世界融资。而美国政府过去都是有借有还,信用一直不错。所以至今为止,美国国债仍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低风险投资。
但是,如我们深入去了解一下,看看现在的美国政府是如何还钱的话,就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因为美国并非靠自己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来还钱的,而是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来处理的,结果是债就愈借愈多,最后连还利息也是很大的负担。
美国的出口相比进口少,用的都是其他国家创造出来的财富;政府与民间都是靠借债度日。一个处于这样状态的政府,本应愈来愈少人愿意再借钱给它,或即使仍有人肯借,亦会要求收较高的利率才对的呀。然而,美国有美联储,当市场对美债的承接力不足的时候,联储局可以出来救市,以较低的息率在公开市场买入美国政府的国债。
< class="pgc-img">>美联储不单可以买国债,而且还可以买按揭证券、企业债券,连不达投资级别的债券,它也可以买,直买到市场缺货,利率跌至靠近零利率或负利率。其目的是好让美国政府、美国公司、美国人民,都不用为付息承受太大的压力。现时,美国十年期的国库债券的息率,已跌至0.5%上下,简直匪夷所思。
有人为美国辩护,说美联储是一个独立机构,其货币政策独立,连总统也影响不了,联储局在实施QE时,会遵循一定的专业守则,非常值得信赖。但现实却是:美联储是透过国会立法而成立的,它是美国整个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为美国服务,并非真正独立于美国政府之外。期望美联储来维护世人的利益,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只是美联储的设计比庞氏骗局要高明得多,目前的运作暂还没出差错而已;加上美元作为石油等大综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有货币权,各国都需要储备美元以应对国际支付结算;同时,其他国家的财政情况也不见得特别好,才令美元依旧被人信赖。人们愿意储存美元,而不是急于拿着手上的美元去用,通货膨胀才不致因QE而急增。但庞氏骗局也始终是个骗局,假的真不了,总有一天总会出现纸包不住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