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刘奕然
编辑 | 车卯卯
东北盒饭,性价比“真神”
东北对于中文互联网而言,绝对是一片被热点承包了的顶流土地。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东北文化冲击打向互联网。从搓澡、大棉花袄,到哈尔滨爆火后的“东北e土不养i人”和“下辈子投胎当东北独生女”,东北经历了从戏谑到到赞扬的大众聚光灯。
在人均天赋过人的精神状态之下,东北人的消费习惯也得以普及——总结核心就是六个字“花小钱,办大事”,尤其在最受关注的日常饮食层面,让山海关以南的外地朋友,自叹不如。
随着东北自助盒饭在网络上闪亮登场时,年轻人终于明白,便宜好吃到“香迷糊了”不再是一种东北话的夸张形容。
实惠、量大、满足感强,在最符合“东北严选”检测标准的盒饭的视频下,常常有年轻人惊呼“你们东北人到底偷偷过得什么好日子!”“我们小城市工资低物价也没低成这个样子!”
而那些年被北上广深B1连锁餐饮辜负的心,还是要靠一顿东北盒饭来安慰。
< class="pgc-img">>东北重碳午餐,餐盘托住打工人
当了5年沪漂的梁岚,回到沈阳的自助盒饭餐厅,听见打菜大姨熟悉的口音:“来啦,孩子!吃点啥?”,才有了回家的感觉。
只需要1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荤两素,当梁岚把溜肉段、地三鲜和炖豆角拌到米饭里,乡愁的解药被具象成眼前的一勺子连菜带饭。
离开家几年里,她只知道外面的房租和物价涨了又涨。但当梁岚吃下一顿东北盒饭又觉得似乎什么都没变,这顿饭无论味道还是价格,都是她印象中熟悉的样子。
“在沈阳,你随便去吃自助盒饭,真的都好吃,16块钱就是顶配,都是师傅掂锅大火炒出来的,我们这里绝对没有预制菜。”
< class="pgc-img">>几十个菜自选,只是东北盒饭的小场面
去年冬天哈尔滨爆火之前,“东北自助盒饭”就早早在美食博主中开辟出了自己的细分赛道, 一度席卷北京上海,成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omakase”,号称门票20几元,四、五十道菜不限时畅吃。
但最正宗的自助盒饭还要到东北亲自去看看。
北漂齐敏在计划东北之行前,就早早把旅行攻略中的自助盒饭列为“必去景点”。
她起初也不明白,为什么当代人在遍尝美食后,还是会馋这一口东北盒饭?自己必须亲身前往探个究竟。
而当亲手搅拌勾了厚芡的地三鲜、溜肉段和鱼香肉丝时,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东北吃播会在吃饭之前高喊一句“干就完了!”——不管来之前是不是生酮饮食了三个月,都躲不过一盘过去避之不及的“胶黏糖油混合物”。
当了3年北漂,她早就知道“月入两万不敢吃三菜一汤”这种说法所言非虚。而“10块随便吃”“六七十种菜12块钱不限量”“溜肉段地三鲜吃到饱”的字眼,轻松就带给外地朋友一点东北震撼。
“北京吃上一顿快餐你知道要多少钱吗?吃顿差不多的要30多,有些称重式的一不小心能拿大几十。”
在酒店揭开9块3“两荤两素盲盒套餐”外卖的外包装时,她和朋友感叹:这就是传说中的锅气吗?一个女生吃不了的份量,商家甚至还给送了一塑料袋自制咸菜。
< class="pgc-img">>量大实惠,现炒现做是东北盒饭的基操
以极端性价比著称的东北盒饭,并不需要什么花样和定期上新的菜式,踏实满足日常管饱,就能征服食客十几年。
一家营业年头足够久的东北自助盒饭,就会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活动据点,一个物美价廉总有口热饭的集体大食堂。
这家店的资深老顾客钟昊,已在沈阳生活15年,每周都固定光顾附近的东北盒饭店两次。
“盒饭是东北人从小吃到大,从原来学校门口3块5一份的泡沫盒饭、铝饭盒吃到现在塑料盒,原本国营企业留下的习惯,但现在倒是年轻人越来越多。我推荐这家除了米饭炒菜外,还单独供应蘸酱菜。”
钟昊介绍说,最直接判定哪家自助盒饭好吃的诀窍,过去是看哪家门口出租车停得最多,现在是看哪家里坐着的食客类型足够多种多样。
刚交班的司机、外卖员、清洁工,带着孩子来解决午餐的父子组合,和拎着蜜雪冰城吃午餐的中学生,附近小创业公司里刚下播的年轻主播,和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大家都挤在简单的门面里,在一顿盒饭过后,似乎疲惫的人生都能被餐盘里的米饭和炒菜托举而起。
齐敏回到北京后,越发感觉埋伏在写字楼和商场B1的三四十元的预制菜午餐是打工人无奈下的选择。如果能有一家东北自助盒饭开在公司CBD附近,她觉得生意肯定秒杀一众连锁店。
面对真诚的饭菜,年轻人用脚投票。而对于经营盒饭餐厅的东北老板而言,在铺天而来的流量和关注之下,也慢慢改变着传统经营模式。
< class="pgc-img">>不断进化的东北盒饭开始“折上折”
让打工人没想到的是,即便已经便宜到让人难以相信,东北盒饭依然在不断进化。
4月份的沈阳的天气还有点微凉,在西二环的一家东北快餐餐厅里,福客来老板王博和媳妇面前有堆成小山的空饭盒等待打包。
< class="pgc-img">>碳水对油脂,东北自助盒饭的饮食精髓
早7到晚7,后厨里的3个厨师12小时不停火炒菜,把常见的配菜一锅一锅炒出来。而王博负责念单“112号订单:锅包肉、熘肉段、番茄炒蛋、地三鲜。113号订单:红烧肉、宫保鸡丁、烧茄子、土豆丝……”,媳妇则负责把饭菜精准填满到空饭盒里。
对于遍地都是“性价比”的东北地区而言,想要把一家自助盒饭开得长久,实际上并不容易。
顾客关注的核心是东北盒饭便宜好吃,但对于一家正常的东北盒饭店来说,菜品多而繁杂,经营细节众多。以福客来为例,每天70个菜品,就要消耗足足240斤色拉油,和270斤肉。
店家想要赚钱盈利,既要保证菜品的品质,更要付出运营的心力。
身为90后的王博在餐饮行当打拼14年,从学徒一路做到自己当老板,深深知道在东北,自助盒饭行业有自己的内卷规则,并不是所有饭店的生意都同样火爆。想赢得周边食客的口碑,就要在菜品数量、服务、熟人关系上多做文章。
过年后到现在,王博忙得脚不着地,尤其是中午时段,外卖订单不断从接单机里跳出,进店取餐的外卖员通常来不及打招呼,核对完单号,拿起打包袋就走。
< class="pgc-img">>用餐高峰期,取餐骑手常比店内食客还多
在店里堂食的老顾客见怪不怪:“来吃了好几年了,但今年这个他们这外卖单特别火。”
福客来今年年初上线了美团外卖的“拼好饭”。如果说东北自助盒饭是周边居民的大众食堂,那么这种0配送费、没有起送价、价格比单点要更便宜的拼单点餐模式,则成为了周围打工人首选的外卖版平价自选食堂。
< class="pgc-img">>和同事拼在一起,东北盒饭微缩版的满汉全席
王博起初对做拼好饭有过顾虑,在他看来东北盒饭“量大管饱”的核心优势源于菜品种类繁多。但消费者此前在拼好饭点餐时只能选固定套餐,盒饭的优势就有所折扣。
为了给顾客就餐提供更个性化选择,拼好饭近期开始试点“线上自选食堂”模式,消费者可以像食堂那样按需选菜,一荤一素、两荤两素…消费者选择丰富了,价格甚至比在门店吃还要便宜,还减轻了本就忙碌商家的线上运营精力。
< class="pgc-img">>拼好饭在“东北币汇率”上还要折上折
今年3月份,王博的两家店,实现了外卖月订单9999+、单个用户复购300+的成绩。同时,一跃成为沈阳西北二环区域的盒饭品类外卖销冠。
线上的爆单也为福客来线下引来了不少顾客,后台数据显示,三成线上用户会引流到堂食,开通拼好饭后,店铺收入提升了20%以上。
随着线上业务占比的越来越多,王博正准备通过外卖反馈的数据来优化菜品。锅包肉、烧茄子、溜肉段等等热门菜,哪种年轻人点的多,就提前或者多做相应的菜品。
“最开心还是看到顾客评价,说不管多晚到家都能吃到热乎饭,我就说让大家吃饱吃好就是东北盒饭最后的倔强。”
在东北,不能让一个孩子饿着离开。这件事不仅仅是小饭店的共识,更刻在每个品牌的基因里。
齐品达是一个有着200多家连锁店的东北特色快餐品牌,虽然算不上典型的东北盒饭,但秉承着东北菜好吃实惠的基因,齐品达一直是沈阳95后心中的“平替吉野家”。
每逢爆单的中午,靠近商圈和学校的门店总要时不时爆单,外卖接单机每分钟都能吐出一米多长的订单。
齐品达创始人叶超也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我觉得做餐饮,就是要爱研究,爱折腾,要是不断根据市场环境来变化。我是本地第一批入驻美团拼好饭的商家,要拥抱时代。”目前在“拼好饭”中,齐品达月售最多的门店已经达到9000+单。
< class="pgc-img">>一个门店,平均一天要卖出去500份左右
对齐品达来说,爆单时精确到秒的打包限时,每一个额外的步骤,都意味着出单的延迟和成本的增加。而在拼好饭模式下,顾客组团拼团下单,商家将精力聚焦在更少的餐品品类上,获得了更集中的单量。此外,商家还可通过平台直接采购食材、骑手统一配送的方式,有效节省了各中间环节成本。
如果说东北餐饮已经让人见识到“东北币”的购买力,拼好饭上的东北菜在这基础上还要再打个八折。
< class="pgc-img">>根据销量来看拼好饭已经有了稳定的消费受众
“很简单,单量多整体收入就会累增,拼好饭给商家带来的流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对年轻人来说,一份咖喱鸡排饭团购价4.9元,双拼饭只要8.5元还加两个任选配菜,这种性价比之下,评论中最流行的就是一句真诚的“祝老板生意兴隆”。
比起华而不实的包装和噱头,这届年轻人又回归到了十年前我们面对餐饮时最平实的需求。
< class="pgc-img">>东北,年轻人的“北境桃花源”
过油,是东北厨师给予普通食材的最高待遇,哪怕最便宜的土豆茄子辣椒,进过一次油锅,再出锅后就足以撑起一顿饭的门面。
东北人也并不介意人生曾经历过一次“过油”:既然“水深火热”,要炸就炸得火候正好,那咱之后的日子得过得多香啊?
这种从餐饮习惯就迸发出的热情,以一种“乌托邦式生活”的架势,平等照在所有“精神东北人”的身上。
在东北总能看到物价触底的案例,无论是早市8毛钱一个牛肉火烧,8块钱70个菜不限时吃到饱东北自助盒饭,还是拼好饭上个位数又份量超足的套餐。
没有时间的打工人,会滑动手机翻找外卖平台的餐厅,他们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把东北盒饭覆盖到自己的每一个下单地址。
毕竟现在,一份午餐外卖能轻松冲上三四十,而那些号称现炒的套餐,没有炒锅的热气,只有微波炉的余温。
当本就便宜的东北盒饭登顶外卖列表,加上0配送费、没有起送价,厌倦了商场B1餐厅的打工人也有了眷顾自己的心软食神。
东北自助盒饭的“出圈”,本质上是年轻人透过食物,看到了一番“北境桃花源”式的生活愿景,东北盒饭作为一种符号,代表着确定而又安稳的快乐。不管是食物还是生活需求,都回到了最本真的模样。
生活的真谛,都在扒拉一盘东北自助盒饭期间顿悟,外面的世界再大可能也只是人生的临时住所,只有东北盒饭才是你永久的快乐老家。
*本文中部分为化名
-END-
环外互动
CHAT WITH ME
你在外卖上点过东北盒饭吗?
海宁
随着哈尔滨的出圈走红,整个黑龙江文旅的关注度也在上升。东北餐饮问题成为新的舆论话题。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呼吁向南方游客提供“小份菜”。黑龙江省商务厅回复表示:商务部门指导各市(地)商务主管部门督促餐饮经营单位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餐”和餐后打包等服务。但很多网友对提供“小份菜”不买账,认为量大是东北特色。
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带火了整个东北冰雪旅游,包括餐饮在内的行业从中受益匪浅。很多东北美食也被游客津津乐道。东北餐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量大”,这从东北大乱炖、东北炖大鹅、东北大拉皮、东北大丰收这些名菜的名称中,就能看出“大”是东北菜的鲜明特征。即便小鸡炖蘑菇也是上菜论盆。
东北饭菜量大,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作为东北人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餐饮特点。但全国其他地区的游客,特别是南方地区游客,到东北旅游时未必适应这种以“大”为特色的餐饮。可能第一次体验这种餐饮会有新鲜感,但以后消费就会觉得造成了浪费,想打包带走剩菜,由于出门在外不方便所以也不现实。
有网友建议,东北餐馆向南方游客提供“小份菜”。这一建议显然合理合法,既能避免造成餐饮浪费,也是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的体现。从黑龙江省商务厅回复来看,明确接受了这个建议,已将该建议转达至黑龙江省发改委、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并督促商务部门指导餐馆主动提供“小份菜”。
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不少网友却不乐意了,有网友表示,东北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为什么要改,吃不了,可以少点几个菜。吃不了就点两个菜,这建议那建议的,不要坏了东北的风俗习惯。从表面上看,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品味并不合理,外地游客少点菜则品尝不全东北菜的种类。
东北餐馆在招待东北本地游客时,可以坚持量大的特色,但在接待东北以外地区的游客时,可适当提供“小份菜”服务,在满足游客同时品尝多种东北菜这一需求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反食品浪费的法律义务。根据《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防止食品浪费。
实际上,东北餐饮量大的特色也该因时因事而变变了。这种特色是在长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今坚持这种特色已不合时宜。因为量大容易造成剩饭剩菜,无论谁长期食用剩饭剩菜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从厉行节约角度来说,也容易造成食品浪费。我国已进入反食品浪费法治时代,所以可能需要东北餐饮也作出相应的调整了。
所谓因时因事而变,意思是说,既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入反食品浪费的行列,凡是不利于食品节约的行为习惯都应当改一改,也要在接待外地游客时针对外地游客喜欢“小份菜”,按需提供相应服务。这样一来,对外地游客来说,在短暂的旅游期间可尝遍东北菜,而东北餐馆也会因节约、体谅游客而赢得美誉。(北京青年报)
东北,早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寒冷的早晨,市民们依然络绎不绝地来到市场。他们的热情如同早市上销售的商品一样丰富,鱼跃于冰上,蔬菜堆如小山,大串的红辣椒挂满了摊位,一切都显得那么大气。
< class="pgc-img">>走进东北的澡堂,你会被其宽敞的空间所震撼。浓浓蒸汽中,高声交谈的人们毫不拘束。大池子、高温桑拿、按摩池,设施一应俱全,这里不只是洗澡的地方,更是社交的场所。
< class="pgc-img">>提到东北餐饮,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些份量惊人的菜品。一盘盘大菜上桌,小菜也不例外,几乎每桌都会配上几样精致的小菜,这里的“小”也是相对于主菜而言的。
< class="pgc-img">>但不是东北的一切都与“大”字挂钩。比如,东北的老鼠和蟑螂,并不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体型巨大。这些小东西,无论在哪里,都是让人讨厌的存在。
< class="pgc-img">>在东北,住宅通常都比较宽敞。大房子里住着热情的居民,他们以厚道著称,好客成性,大门总是为朋友敞开。宽敞的客厅足以容纳一大家子人的欢聚。
< class="pgc-img">>东北人的生活习惯中有一种特有的追求大份量的文化。无论是吃饭还是喝酒,都倾向于选择大份量的产品。这种偏好也反映了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
< class="pgc-img">>在食物巨大化这件事上,东北更是独树一帜。大火腿、大糖葫芦,甚至是各种加工食品,都透露着一种过犹不及的美感。这些巨大的美食已经成为东北独特的文化符号。
< class="pgc-img">>从早市的热闹到澡堂的热气腾腾,从餐桌上的大份量到生活中对大空间的追求,东北的“大”文化正是其独特的地域特色的体现。在东北,大气、大方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地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