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郑恺火锅店抄袭”登上微博热搜,吼堂老火锅发文称艺人郑恺开设在浙江省宁波市的火凤祥鲜货火锅的设计风格及装修方式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7月26日晚上,吼堂老火锅发布声明,称郑恺火锅店经营团队飞赴成都,与其进行了有效沟通,表达了歉意并承诺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已发道歉声明。由此,“郑恺火锅店抄袭”风波似乎有了结果。近些年来,由于饭店装修引发的纠纷不断,那么,装修风格相似会造成侵权吗?
演员郑恺新开火锅店装修风格
被指抄袭成都一网红火锅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四川成都太古里附近的吼堂老火锅店,这是一家以老成都集市为背景的火锅店,整个店呈红蓝色彩搭配,一侧的出菜窗口也全都设计成了店铺样式,让人仿佛置身于集市。在用餐区域上方,还悬挂着各类招牌,如“江楼水饺”、“正兴园川菜”、“莲花担担面”等等。而从吼堂老火锅晒出的对比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郑恺开设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大到整体环境、复古装修风格,小到地板花纹、天花吊牌文字、餐具细节等,都与吼堂老火锅相似,就连物料设计也使用了相同的风格字体,几乎成了吼堂老火锅的“翻版”。
【四川成都吼堂老火锅负责人 袁烨:
把我们店里的特别多的元素直接搬过去用了,而且是非常显著的一些东西,包括整个的一些空间的设计风格,包括一些软装的各种吊牌,包括各种色彩的搭配,装盘的餐具,包括一些各种细节的设置。相似度非常高。】
据了解,为火凤祥火锅店提供整体品牌策划的,是重庆的一家名为三把刀的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宣传手册上的实景图片也是他们所拍摄的,随后记者也电话联系了该公司进行求证。
【三把刀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我们是互相借鉴,再借鉴。】
双方和解
郑恺方承认存在部分侵权事实
7月26日,吼堂老火锅表示,日前火凤祥经营团队飞赴成都,与他们进行了有效沟通,表达歉意并承诺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已发道歉声明。
随后,郑恺也发布声明表示,已于知晓此次事件的第一时间将涉抄袭部分陈设全部撒下,其他问题点已与吼堂老火锅沟通整改落实,并将对末来其他分店的设计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律师:店堂装潢不在著作权保护范围内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餐厅的“颜值”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网红餐厅的加分项,独具风格的装修环境、周到的服务,不仅能增强顾客的消费体验,更利于品牌核心价值植入。因此近些年来,饭店装修引发的著作权纠纷不断。那么,餐饮店从风格、装潢到餐具、菜单、宣传海报与他人高度相似,是否构成侵权呢?店面装潢有版权吗?
【成都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 郭崇甫:
装修的整体风格,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的法律里面,是没有构成侵权这种说法的。因为这种整体风格其实,并没有纳入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当中,它更多的是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上面,在这一点上,像字型、字体、或者一些图片,或者一些美观,就是你可以申请著作权,或者专利权的东西,才构成侵权,也就是落实在具体的实物上。从现有掌握的东西来说,他去开了这家火锅店,然后装修侵权了另外一家火锅店,在法律上难以站得住脚。】
饭店装修也会侵权吗?
当“椰小婉”遇到“椰妹” 法院这样判
无独有偶,此前广西柳州“椰妹”餐厅也因为广东“椰小婉”椰子鸡餐厅使用了与其相似的品牌标识且仿冒装潢,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认为,被告广州椰某公司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大量抄袭原告装潢,虽不是所有细节均完全照搬,但其相似度已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认。因此,被告广州椰某公司主观上具有“搭便车”的意图,构成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装潢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的不正当竞争。最终,法院判令广州椰某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停止使用与“椰妹”餐厅相同或近似的装潢,赔偿原告20万元。
店面装潢高度相似或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反不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以及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可见,哪怕店面创新、商业点子就算没有落在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之内,但依然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在这里我们也提醒企业,在与装修设计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约定,避免抄袭。
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对反对食品浪费作出系统规定,其中明确餐饮服务者可向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厨余垃圾处理费,同时肩负着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的义务。
新华社资料图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测算,我国每年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超过17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糟蹋社会财富、加剧资源紧张,对于中国这样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值得警惕。这里头,餐馆又是浪费的重灾区,特别是亲友聚会、商务宴请和婚丧嫁娶等场合,人情牵绊、面子攀比制造了大量“剩”宴,而这种公开浪费之风又进一步相互“感染”、影响恶劣。此番草案明确,造成明显浪费、诱导超量点餐、宣扬暴饮暴食等行为都可能面临罚款,让理性节约从道德倡议上升为可依之法,释放出治理顽疾恶习的强烈信号。
餐饮浪费积弊已久,解决起来需要时间,也需要抓手,草案强调的“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就是相当有用的一点。事实上,小份餐、半份菜的倡议早已有之,但各类酒店餐馆乃至单位食堂数量众多、极其分散,商家又有多卖多赚的逐利冲动,倡议效果始终不佳。但如果草案顺利通过,提供小份餐就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主要菜品都需要有不同规格以供选择,菜单上也要标明大小规格的具体分量及价格。届时,消费者可以更灵活地按需点单,从源头上减少浪费,也能满足一餐多尝几样菜式的需求。小份餐成为法定标配后,从菜单入手即可进行监管,也能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遏制餐饮浪费,需要动真碰硬,也要善用“围观的力量”。以北京近些年的控烟实践为例,既设置监督执法人员、开通举报渠道,对违规吸烟真罚真管;又在地铁站、候车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以醒目标识宣传控烟,逐渐形成无烟风尚。如今谁在“带顶带盖儿”的公共场所“吞云吐雾”,都要承受周围人谴责的目光。一种文明氛围只要涵养起来,就能形成巨大的倒逼压力。落到遏制餐饮浪费上,既要反对浪费,餐馆食堂无论大小,桌上都不妨摆上提示牌,墙上都不妨挂上宣传画,不断强化“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价值观。重复是加深受众印象的重要手段,久久为功,以社会氛围倒逼习惯养成,让超量点餐失面子、满桌浪费招人嫌,遏制浪费就水到渠成。
一箪食、一瓢饮,当思来之不易。人人起而立行,以“光盘”为追求,以“简约”为风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定会重焕时代光彩。
(原标题:提供小份餐应成为餐馆法定义务)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胡宇齐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开心心出门吃饭,结果餐厅提供的却不是现做菜品,而是预制菜……你能接受吗?
近年来,因为方便快捷,预制菜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不过,有关它的争议也不少。比如,餐厅使用了预制菜,是否应该提前告知消费者?预制菜可以进校园吗?预制菜是否有统一标准?
餐厅使用预制菜
需要提前告知消费者吗?
针对预制菜有关问题,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此前曾开展调查。结果显示,53.2%的消费者反对餐厅使用预制菜,表示去餐厅就是想吃新鲜菜品;62.8%的消费者在外就餐过程中遇到过餐厅使用预制菜;78.1%的消费者反映餐厅使用预制菜未做到提前告知。
对此,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表示,如果餐厅使用预制菜且并未告知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选择权。
居上:如果使用预制菜,餐厅应当告知消费者。
首先,告知消费者的方式要完整,可以通过店内公示或电子菜单,服务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主动告知消费者。
另外,预制菜的信息也要完整、全面、真实地告知消费者,包括预制菜供应商的情况, 预制菜的进货日期、保质期等。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预制菜进中小学校园
学生和家长应有知情权、选择权
近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一事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多地家长通过问政平台表达了担忧。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多名中小学生家长投诉了有关中央厨房配送和预制菜的相关问题: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送这样的餐不安全,而且听说预制菜对孩子身体不好。
当天,赣州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回复称,根据9月1日配餐情况,中央厨房确实存在人员运营管理问题,并根据家长建议,经研究决定立即停止对全区幼儿园中央厨房配餐。
事实上,在预制菜进入校园之后,公众最担心的莫过于健康与卫生问题。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指出,中小学生也是消费者,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由于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家长应该了解和知晓学校提供的菜品情况。如果学校食堂全部采用外供的预制菜,那么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被剥夺了。学校应当和家委会或者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包括供应商的选择等,保障孩子能够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预制菜产业如何规范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列入规划。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潜力,各地都在积极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军认为,预制菜想要发展好,应当关注几个方面:
预制菜的相关产业、相关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力量。
学术界、科研界应对预制菜的标准、流程等进行更多科研支持和技术支撑。
政府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