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4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抵达北京,直奔老川办餐厅用餐,并表达了对美味川菜的认可。8日,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实地走访位于北京东城区的老川办餐厅,午餐期间,餐厅生意爆火,食客排号到几十桌后。
据了解,老川办餐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东总布胡同,因其所在地原为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招待所而得名。之后,北京三环外的小红门附近的“四川龙爪树宾馆”成为“新川办餐厅”,食客们便将建国门东总布胡同的餐厅称为“老川办餐厅”。自1979年开业以来,老川办餐厅以其地道、经典的川菜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老川办餐厅(图源:记者拍摄)
4月8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老川办餐厅,虽然还不到11点,但一楼大堂已经有不少食客落座就餐。记者注意到,除了正宗的川味美食外,老川办餐厅的布局也川味十足。餐厅大门两侧摆放着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店内餐桌上摆着熊猫牙签盒,在分隔食客等候区与就餐区的屏风上,还专门装饰了竹笋和熊猫玩偶,不少顾客一进门,就先被这些装饰吸引拍照。还有顾客进来后对同行的朋友介绍说:“前两天耶伦就是在这家餐厅吃的”。
老川办餐厅一楼(图源:记者拍摄)
上午11时许,午餐客流量还未达到高峰,餐厅前台接线员的电话已经开始响个不停。“这么一会,我都接了十几个电话了。”该工作人员称。
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餐厅领导预计客流量或将增加,正在考虑是否增调人手来为顾客做好服务。
中午12时许,餐厅一楼大厅已经座无虚席,不少顾客坐在等候区等待,工作人员往来穿梭忙个不停,前台工作人员开始组织顾客排号。一名餐厅工作人员介绍,耶伦当时就在一楼大厅就餐,网上流传的菜单和当晚点的菜基本一致,包括回锅肉、麻婆豆腐等经典川菜。除此之外,餐厅还有很多特色川菜,如樟茶鸭、辣子鸡、馋嘴牛肉等,都非常受消费者喜爱。
“平时餐厅生意也很火爆,午餐经常排号大几十桌。”该工作人员表示。
截至8日13时20分许,该餐厅一楼排号超过50桌。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州NEED创意韩国料理火爆依旧,排队盛况引发热议:美味真的值得等待吗?
< class="pgc-img">>自年初以来,杭州的社交圈就被一家名为NEED创意韩国料理的餐厅所席卷。这家韩餐店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批食客争相前来品尝。听说有人为了这顿美食,竟不惜花费数小时排队等待。数月过去,这股热潮仍未消退,甚至引发了关于黄牛和排队现象的广泛讨论。
< class="pgc-img">>作为杭州的“凑热闹”记者,我自然不能错过这一热门话题。早在三月,我便曾尝试前往这家店,但遗憾未能如愿。然而,就在近日,我再次鼓起勇气,决定一探究竟。
< class="pgc-img">>这家NEED创意韩国料理店位于繁华的钱江新城,自开业以来便持续火爆。每当夜幕降临,店门口总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些心急的食客甚至提前数小时就来占位,只为能够品尝到这家店的招牌美食。
< class="pgc-img">>更有趣的是,这家店的火爆还催生出了黄牛市场。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兜售排队号码,价格甚至高达数百元。尽管商场和警方多次进行打击和整治,但黄牛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 class="pgc-img">>这次,我提前做好了准备,早早地来到了店门口。10点刚过,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的食客。我注意到,队伍中不乏一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或许是被网上的美食攻略所吸引,特地前来打卡的。
< class="pgc-img">>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等待,我终于进入了店内。店内环境优雅舒适,服务也十分周到。我点了几道网上推荐的招牌菜,期待着能够品尝到传说中的美味。
< class="pgc-img">>等待的过程中,我与邻桌的食客闲聊起来。他们告诉我,这家店的味道确实不错,但价格相对较高。而且,由于排队人数众多,很多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不过,对于一些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食客来说,这样的等待或许也是一种乐趣。
< class="pgc-img">>终于,我的美食上桌了。我细细品味着每一道菜肴,感受着食材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马苏里拉芝士与辣炒鸡肉的完美结合让我陶醉其中,而蜂蜜无花果雪冰的清新口感则为我带来了一丝凉意。
< class="pgc-img">>用餐结束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家NEED创意韩国料理店的美食确实令人难以忘怀,但排队等待的过程也确实让人有些疲惫。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在其他时间或地点品尝美食,不必非要挤在这家店的排队大军中。
< class="pgc-img">>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也曾经为了品尝美食而排队等待?你们觉得这样的等待真的值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经历,与我们一同分享吧!
标题:网红餐厅免费取号,转手竟被加价卖出!记者体验“充场群”发现……
有的“网红店”门口大排长龙,有的楼盘一开盘就人声鼎沸,有的相亲现场火爆异常……这样的场景想必不少人都见到过,当然感慨之余不免会有疑问,类似的场面都是真的吗?其中有没有“主动营销”吸引眼球的可能呢?
近日,记者在网上加入了这样一个可以组织各类活动的“兼职群”,亲身体验了一番。
网红餐厅免费取号
转手竟被加价卖出
记者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搜索“排队”“排队营销”等字眼,便能找到不少提供此类服务的帖子。根据简介信息,记者添加了其中一个昵称为“南京会议充场展会活动执行”的微信,在跟对方表明想做兼职的意愿后,被拉入一个兼职工作微信群中。
群内有近400人,群主会实时发布各种兼职信息,既有活动志愿者、临时工的招聘,也有针对“充场”的揽员。所谓“充场”,就是帮商家“充个场面”,记者决定报名兼职“充场”一探究竟。
在群里记者报名参加了一个叫“三山街排队充场”的活动,随后便被拉入新的微信群。群里说,参加这场活动的报酬是10元,不过需要参加者预缴5元押金。
当天下午三点二十,记者按照通知如约来到南京市秦淮区万象天地商场3号门。十几分钟后,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充场”组织者,拿出手机让大家扫码进群。这位组织者称,最终报酬结算以实到群统计为准,“就取个用餐号,我让上去再上去,先到二楼等一会儿,我一会儿过来找你。”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这名男子回来开始派发任务,要求兼职者从不同路径前往三楼的“西塔老太太”烤肉店领取当晚五点半的号。“去取一个两个人的号就行了,问你几点钟吃,你就说五点半到六点。”“充场”组织者表示,取完后从直达电梯下来就可以。记者来到“西塔老太太”烤肉店,尽管此时才下午四点出头,但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人。
店员表示现在就餐有位置,而六点左右就不一定了,“现在有位置,待会排队就不知道要等到几点了,因为今天周五。”店员给的号票显示,前方有35桌排队,之后记者将这张号票交给了那名组织者。不过记者从商场其他消费者口中了解到,“西塔老太太”属于网红店,生意一直比较火爆,排队时间普遍很长。既然如此,这家餐厅还有必要找人排队造势吗?为一探究竟,当天下午六点,在用餐高峰期,记者再次来到这家烤肉店。此时店员告诉记者,现在拿号前面有106桌。
记者取号排队等了一段时间后,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主动上前搭话,以80元的价格兜售两人餐“快点的号”。
记者跟着他走到商场一拐角处后,没想到又遇见了组织“充场”的那个人。
记者:那个号票给你了,要不你直接还给我吧。
“充场”组织者:我都给人家了,那个票都过号了,他给我取票的。
记者:不能便宜一点吗?
黑衣男子:你给他拿号,下次你找他买优惠一点。我们是同行,我们也有同行的规矩。他不问我,我也不问他。我今天成本就划60块钱一个,今天前面把我号叫过的太多了,我成本就上来了呀。
原来,这些人利用“充场”方式招集兼职人员提前大量收集免费号票,再加价转卖给那些不愿在用餐高峰期久候排队的消费者,说到底还是“黄牛”行为。最终,记者花费80元从对方手中买了一张号票,扫码显示前方等待7桌。十分钟后,记者拿着这张号票顺利进入该餐厅。
售楼处茶歇区人声鼎沸
楼盘信息却关注者寥寥
当然,“充场”也不限于排队取号这么简单。记者在兼职群看到这样一则“天保地铁站室内充场100人”的招人信息,要求“男女不限,45岁以下”,甚至标明“有茶歇点心,表现好的有伴手礼”,报酬30元。记者再次报名。
一大早,记者赶至南京市雨花台区天保地铁站出站口,此时已有几十人在此集合。组织者现场按照30人一组拍摄合照,有经验的兼职人员表示,这是作为最后发放报酬的凭证。
等扫码进群后,记者才得知这次“充场”地点在越秀天萃售楼处。
记者跟着“充场”队伍步行来到越秀天萃售楼处门口签到排队,拿到号券后进入售楼处内部。此时兼职者大多聚在纪念品领取处,一位同行人员就前后领了4份纪念品。
领完纪念品,大家又涌向售楼处的茶歇区。此时,与茶歇区的人员喧闹相比,项目沙盘附近此时却并没有多少人。在经过一系列互动环节后,沙盘边有销售人员开始介绍楼盘情况。
有管理员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都去听听销售讲解,沙盘附近便迅速围起了人。
不过,除了“充场”人员外,记者发现现场也不乏对楼盘真正感兴趣的购房者。临近十一点,管理员在群内告知“陆陆续续可以走了”。不一会儿,茶歇区便迅速冷清下来。
就在该场活动举办三天后,记者在“越秀地产华东区域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与本次活动有关的推送文章,其中提到“当天人气沸腾,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一步步将现场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百人参与的相亲会
也要“充场”添热闹
这样一个兼职群,不光能为有需求的餐饮单位、地产企业提供“充场”服务,还可以给相亲活动拉来“气氛组”。
群内发布的一条“相亲会充场”信息显示“单身人士优先”“奖品众多”“脱单几率高”。
身为单身人士的记者同样报了名,最终报名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记者当天在约定地点扫码签到后,与其他人一起来到位于南京市一家商业广场。
活动正式开始后,在主持人带领下,台下观众大致按照男女配对的方式坐在一起。结果记者询问了数人,都表示是过来充场的。
正午锐评
“充场”只能热一时 产品和服务才是根本
可以看出,记者这几次“充场”体验都与“人气”有关。如今一些经营主体想短时间内聚拢人气、吸引流量,选择类似“充场”这样的营销手段无可厚非。不过,“充场”带来的有可能只是一时热闹,人气流量能不能变现,热闹能不能化成实实在在的口碑,关键还是在于自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上。希望组织“充场”的企业,扎扎实实把品牌作响,赢得消费者的由衷认可,才是获得发展后劲的根本之道。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