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为了推行她的台独政策,不仅在美国政府的协助下专门跑去美国洛杉矶等地“过境”,还在这些美国城市进一步鼓动“台湾非中国”之观念,其支持者更直接打出了“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标语。
然而,有一家在中国赚钱赚得“美滋滋”的台湾企业,却成了蔡英文这次美国之行的牺牲品……
这家企业就是台湾知名的咖啡甜点品牌“85度C”。
< class="pgc-img">>数据显示这家来自台湾的餐饮企业对大陆市场很是依赖,其母公司“美食-KY”2017年第三季度的营收中有66%是来自大陆地区的562家店铺,而台湾地区的营收占比则仅为16%。
< class="pgc-img">>然而,令这家在大陆赚钱赚得“美滋滋”的台湾企业意外的是,公司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店铺,却成了在美国洛杉矶“过境”和给台独“造势”的蔡英文专门“造访”的一站。而且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这蔡英文还把“85度C”视为“台湾之光”。
< class="pgc-img">>而这家美国店铺里的店员也对蔡英文的到来表现得极为兴奋,纷纷找她签名与合影,还送了她一个“抱枕”礼品。
< class="pgc-img">>结果,此事自然引起了大陆网友的强烈不满,不仅认为“85度C”在迎合蔡英文的台独政策,更表示要抵制这家很依赖大陆市场的台湾企业。
有大陆网友还翻出数年前大陆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后,“85度C”在其台湾店铺中打出了一个“本公司所有乳制品均未直接或间接使用中国制商品”的标语,并指控该公司一直在台湾把“中国”和“台湾”区分对待,而不是视为一个整体。
< class="pgc-img">>还有大陆网友发现“85度C”的官方网站中把“中国”归入了公司的“海外据点”,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并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目前,针对由蔡英文“访问”其美国在店面而引起了强烈舆论风波,“85度C”刚刚在其开设在大陆微博和微信平台的账号上发布了一则声明,强调其支持“九二共识”和“反对任何分化两岸同胞情感的行为及言论”。
< class="pgc-img">>可这则声明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大陆网民的情绪…….
原来,这则声明并未出现在该公司在设在台湾的官方网站,也未出现在其设在Facebook等境外社交平台上的账号上。这便导致很多大陆网友认为,这个声明只是应付大陆网民情绪的,而不代表“85度C”在大陆之外的立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其次,有大陆网友还发现“85度C”的声明中有将一切责任推给“临时工”的嫌疑,并回避了导致这场风波的“源头”恰恰跑到美国为台独“造势”的蔡英文。
< class="pgc-img">>对此,耿直哥认为,如果“85度C”真像其声明中所说的那样支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分化两岸同胞情感”,那么公司就应该明确地把这些观点告诉目前正在违背“九二共识”和“分化两岸同胞情感”,甚至还利用“85度C”的店面为台独“造势”的蔡英文——而不是现在这样只在大陆微博上发这么一个给大陆人看的声明。
而且,从目前“85度C”的回应来看,耿直哥也没有感受到该公司对大陆这个极为重要的市场展现出了相对应的“重视程度”……
>源:中国新闻网
日落黄昏,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巾山东路上,一家名叫“台北”的台湾风味美食店里,放着舒缓的音乐,两只小猫蹲坐在店门内注视着窗外人来车往,静静等待着顾客光临,店主台湾青年陈佑昇则在厨房里忙碌着。
2022年,距离陈佑昇在临海开店已有十年了。起初,他跟随父亲来到临海,在父亲的工厂上班。他发现,临海是一个宜居城市,却没有一家像样的咖啡店。2012年,他决定开店,取名“台湾咖啡”。2018年,他又开出了第二家店,取名“台北”。
两家店风格迥异,一家古典,一家现代,但都装修精致,伴着音乐声营业。陈佑昇说,“我很喜欢小店安静放松的温馨氛围,期待用美食抚慰人心。”
“新店开张后,我既当老板,又是员工。”陈佑昇回忆十年创业路谈道,“开店和上班不同,我要对自己的店负责,尽管过程坎坷,但开店十年我学到了更多。”
对于美食的热爱,走进陈佑昇自己设计的厨房便可见一斑。烤箱、蒸箱、发酵箱、各式刀具、锅碗瓢盆……空暇时,陈佑昇常常躲在厨房里研究美食,看着美食书或视频,动手尝试制作西餐、甜品、轻食等,他很享受制作美食的过程。
陈佑昇的店里最畅销的当属卤肉饭,生意旺时每天能买150多碗。“我根据临海人的口味,专门改良调制了卤肉饭。”陈佑昇说,他精选五花肉熬制数小时,甘醇味美的卤肉饭成了店里的招牌主食。
“在台湾,卤肉饭很受欢迎。小时候妈妈总是会煮一锅卤肉饭,这是台湾人记忆里的乡愁味道。”陈佑昇说,没想到大陆的食客同样深爱这道美味。
陈佑昇的店里,除了卤肉饭,还有三杯鸡、鳗鱼饭、担仔面、牛肉面、盐酥鸡、大肠包小肠、台湾红茶等台式风味。
端起一碗三杯鸡,陈佑昇向记者介绍道:“这是我看书自学的,三杯鸡是台湾地道的家常菜,因其烹调时使用一杯台湾米酒、一杯酱油和一杯黑麻油而得名。台湾三杯鸡源于江西三杯鸡,客家人将做法带至台湾后,改良创新,并加入罗勒提升香气,更具台湾风味。”
至傍晚饭点,客人陆续来到店里就餐,陈佑昇穿梭在店内招呼客人,时而俯下身子小声询问口味是否合适,时而提醒客人轻声言语。“我很在意客人的体验,希望他们能享受美食,也能获得片刻放松。”陈佑昇说,当听到客人评价一句“好吃”,他就特别开心。
他坦言,餐饮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开店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守着店,营业到很晚。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近年来遭受了超强台风“利奇马”、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并克服了员工培养、店铺经营等诸多困扰。“在一次次克服困难后,我已变得更强大。”陈佑昇说。
与此同时,这段“登陆”创业的经历也让陈佑昇收获良多。“在临海,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我非常喜欢和他们交流。”他透露道,店里也时常会有在临海工作的台胞光顾。“从对方的口音中,我听出是台湾人,在他乡遇老乡,也是乡愁最好的慰藉。”
今年,陈佑昇新雇了几名本地员工,他希望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社群,共享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发展机遇。谈话间,两只小猫依偎在了陈佑昇的身上,他轻柔抚摸着小猫说,“它们本是可怜的流浪猫,是我把它们抱回了店里。”
谈起为何收留这两只流浪猫,陈佑昇告诉记者,自己十年前刚来临海时,除了父亲,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像极了这两只猫,是临海这座小城的人们给了他帮助和温暖,让他在这里筑梦、圆梦。“我希望把这束微光传递下去,继续温暖这座城。”
2022年3月台胞申设个体工商户新政出台,为有意来大陆做小本买卖、起步发展的台湾青年提供了就业创业、成就梦想的新选择。近日,国台办喊话台湾青年:“大陆所能提供的机会超出很多人想象。”
“在大陆创业让我感到非常幸运。”陈佑昇表示,随着各种惠台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他倍感安心和舒心。
临海是千年台州府城所在地,上百种府城小吃汇聚一城。接下来,陈佑昇打算尝试做一些台湾美食和临海美食的融合风味。他还想注册一个台湾餐饮品牌,“以美食为纽带,更好地连接两岸同胞的心,延续两岸情谊,这份温暖不会就地走散,因为我们彼此一家。”
月23日,台北知名的“朝桂”餐厅以1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亿元)的价格寻求出售。这是台北东区商圈继“永福楼”之后,另一家历史悠久的餐饮门店选择关闭。
同一天,台湾经济事务主管部门公布消息称,台湾餐饮3月份营业额为519亿新台币 (约合人民币122.2亿元),同比下降21%。
这是该部门进行这个统计20年来以来,餐饮业遇到的最大跌幅。
餐饮老板内参 崇膳、戴丽芬 | 文
餐饮业跌幅超非典时期
据《联合报》消息,台湾餐饮业中,餐馆业3月营业额蒸发了153亿元新台币(约人民币36亿元),同比下降22.3%;外烩及团膳承包业同比减少36.4%。
< class="pgc-img">>
? 图片来源:联合报
总体来说,2020年第一季度,餐饮业营业额为1928亿元新台币(约人民币453.9亿),同比减少6.6%,为2003年第三季以来最大降幅。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台湾餐饮业也曾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当年5月同比下降17.5%,成为非典期间的最大跌幅。这次21%的跌幅远超非典时期,着实陷入了困境。
餐饮营业额减少五六成,从业者失业
台湾餐饮业营业额严重下挫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但导致游客锐减,也降低了人们外出聚餐的意愿,宴会活动停摆。
在台北天津街一家饭馆,晚上7时至9时,正值晚餐高峰期,但偌大的店内,除了记者外,没有见到其他进店消费的顾客。饭馆老板坦言,进入三四月份以来,他们餐馆营业额少了五六成,他很担忧这种不景气的情况会持续,迫切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二三月份本是台湾的火锅旺季,但台湾的一些火锅店内却一片空荡荡,只有几桌客人,很多常客也不来吃火锅了。“大家一起用筷子在一口锅内夹菜,口水都会掺在一起,即使吃火锅,也会选择外带的方式。”一位女顾客面对视频采访这样回答。
台湾火锅业者还开发了外带火锅汤底和食材的业务,但火锅外送面临着其他外送的冲击,发展缓慢。一位台湾火锅业者认为,2月中旬过后,店内营收大降;3月之后,营收降幅更大。3月19日,台湾疫情突然严重,其营业额瞬间掉到一半。
< class="pgc-img">>
? 图片来源:联合报
台湾南部一些餐饮业也出现困境,因为疫情导致观光客不来,导致餐饮业一落千丈。嘉义一家餐厅专做陆客生意,如今疫情导致陆客几乎不来,一整天就只有一两桌客人。为减少成本,该店长不得不让员工工资减少并开始裁员。
在餐饮营收大幅下跌的同时,从业者也出现了失业潮。
4月14日,台湾“主计总处”专门委员陈惠欣公布2月员工薪资调查结果时表示,在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行业造成影响,据统计,住宿餐饮业雇员月减1.6万人。
“主计总处”还公布,3月份因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减少8000人,其中餐饮业减少5000人。
发放振兴券,长期方案遭质疑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处副处长王淑娟在接受《中国时报》采访时表示,依据非典的经验,民众的消费需求会延后。
为挽救台湾餐饮业者,政府发放了振兴抵用券,补贴餐饮等服务业,金额为每人600-80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40-180元)。
针对振兴劵措施,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副秘书长柯建斌认为,餐饮业高房租、高成本,受创严重,长期振兴方案远在半年到一年之后,对连锁餐饮来说,振兴效果不佳。台北士林市场自治会会长林天来认为,抵用券无法带动实际消费,不如发现金,或者减少摊贩的电费。
< class="pgc-img">>
? 平常排长队的美食摊如今冷冷清清
餐企自救,美食街变成便当一条街
一些餐饮业者为了自救,想出了一些办法,譬如提供百元便当(约合人民币23.6元)、外带服务,还采取一系列降价促销来吸引顾客。
大约七成餐厅都推出了外卖服务。一些台湾百货业者也纷纷推出“百元便当”,针对广大上班族销售,以缓解困难。从前的餐饮街,如今变成了便当一条街。
新光三越是台湾地区的中高档商圈,商场内有多家高档餐厅。商场携手40多个餐饮品牌,开始销售便当,其中半数餐厅为首次销售便当,有的还是米其林餐厅。
台湾不少知名的餐饮品牌也纷纷推出高性价比的套餐便当产品,譬如台北寒舍艾美酒店推出了四款只需新台币100元的五星级商业午餐套餐。
此外,有些餐饮业者开始与房东商量调降房租。但是,台湾台北地区的房租比较昂贵,为了减少支出,很多餐饮门店开始缩减员工数量。
撑不下去,餐饮业现关门潮
疫情爆发后,台湾出现了很多撑不住的中式老餐厅,一家接一家歇业。
4月20日,40年老字号、曾经接待很多政商名流的台北“老上海餐馆”关门歇业。
< class="pgc-img">>
? 图片来源:世贸联谊社脸书
4月23日,台湾台北知名的“朝桂”餐厅也以1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亿元)的价格寻求出售,这是台北东区商圈继“永福楼”之后,另一家历史悠久的餐饮门店选择关闭。
“朝桂”餐厅老板洪勇伟说,两个多月以来,其生意跌掉八成。他经营了23年的餐厅,挺过了非典、金融危机,如今只能就此吹灯熄号。
“现在一家餐厅能开多久,老板也不知道。”洪勇伟说,外卖无法拯救如今的台湾餐饮业,他的店面是自有的,都做不下去了。即使一些餐饮业现金流充足,但是,“再有钱的老板,血慢慢也会流光”。
另外,台北世贸联谊社、101欣叶食艺轩等餐厅接连关门。
据台湾经济事务主管部门分析,疫情冲击之下,4月份餐饮业恐怕更惨。
*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台湾网、台湾中央社、台湾《经济日报》《联合报》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统筹|周渔 视觉|张劲影
5月7日至8日,《道哥品牌观察报告》第一季第一期,将详细解读《西贝30年,都“折腾”了什么?》,以西贝创办至今的时间轴、关键节点、企业升级步骤进行梳理、剖析和总结,带大家通过对西贝发展过程中方向和方法的解读,追寻西贝成功的脚步。
扫描二维码,报名咨询
商务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转载联系:
首席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