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分布着众多湖泊,这些湖泊按湖水中含盐量,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其中湖水含盐量达35%以上的被称为盐湖。如位于青海省茶卡镇的茶卡盐湖,由于湖面结晶盐层上卤水的反射形成镜面效果,水天倒映,美不胜收,吸引了国内外游人纷至沓来。
盐湖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有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汇水湖盆地。这样封闭的地形有利于流域内的径流、雨水等水资源能源源不断地向湖盆汇集而不外泄,形成聚集态。第二,湖泊要有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湖泊被蒸发的水量超过补入的水量。并且,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不断浓缩,含盐量逐渐增加,在湖底形成不同种类的盐类沉积矿床,形成盐湖。第三,不同盐湖里的盐分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都需要丰富的盐类物质不断地汇入湖泊,才能保证盐湖具有一定的盐度。
那形成盐湖的盐类物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主要有以下四种来源:一、来自盐湖附近的地面岩石或盐类矿床。这些含盐的矿石被风、水侵蚀,溶解后的物质进入湖泊,形成盐湖。二、来自火山喷发的岩浆和逸散的气体物质。火山岩浆中含有钾、钠、钙、镁等易溶硅酸盐,溶于湖水形成盐湖。三、深层卤水的溢出。深层卤水通过地壳深层断裂源源不断地输入湖泊,形成盐湖。四、来自风力的输送。易溶于水的盐分被大风吹送到湖中,为湖泊增盐。
世界上盐水湖众多,类型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划分盐湖类型的原则有三种:按照盐湖卤水赋存状态分类,可分为卤水湖、干盐湖和沙下湖。按照盐湖的主要盐类沉积物形成的盐类矿产分类,可分为石盐湖、芒硝湖、天然碱湖,也有石膏湖、钾镁盐湖、锂湖,以及世界罕见的硝酸(钾)盐湖等。此外,按照盐湖卤水化学成分分类,盐湖可分为碳酸盐类型、硫酸盐类型和氯化物类型。
在盐湖分布的地区,常常可以看到环湖的“白色项链”——一圈圈银白色的盐带,这些“项链”是盐类物质从流域向盐湖迁移时所形成的。溶解于水的各种盐类在从流域向盐湖的迁移过程中,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下水分不断蒸发,久而久之,湖中盐分越积越多,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就会产生沉淀作用。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存在一定的沉淀顺序,就使得各种盐类沉积物呈现明显的环带状分布,像是为盐湖戴上了“项链”。
本文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牟丹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华社济南1月21日电 题:从“农业荒漠”到“生态粮仓”——渤海之滨盐碱地变身记
新华社记者张志龙、邵琨、贾云鹏
在渤海之滨的齐鲁大地北部,数百万亩盐碱地正脱胎换骨,展露新颜: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到棉花、大豆新品种推广,再到对虾等渔业丰收,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涂成为沃野良田,“农业荒漠”日渐变身“生态粮仓”。
如今,这里农业、渔业、工业、旅游业协同并进,一二三产融合风生水起,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齐头并进,“贫瘠脆弱”加速向“高效生态”转型。
华丽转身:“盐碱滩涂”渐成“丰收沃野”
见到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村种粮大户孙德东时,他正在地里察看小麦长势。他指着眼前的麦田说,这里不仅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还设置了显示屏、风速仪等,能自动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实现了科学种田、智慧种田。
柳疃镇所在的昌邑北部地处渤海莱州湾畔,由于靠海较近,地下全是咸水。田地“靠天吃饭”“近乎撂荒”,被称为昌邑的“北大荒”。
“之前每亩地一年小麦玉米两季加起来只有二三百斤产量,现在已稳定提升到了2800斤。”孙德东说,这里的4万多亩中低产田已变成稳产高产田,每年能多贡献1亿斤粮食。
“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曾是渤海之滨不少农民对盐碱地的形象描述。
当地农民对盐碱地记忆深刻。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村村民曹占华说:“我小时候,这里白花花一片。冬天就来这里扫土,回家腌萝卜。罐子里铺一层盐碱土,放一层萝卜,再一层土,再一层萝卜。”
山东省无棣县景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棉农张元梅在棉田里采摘棉花(2021年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就是这片“不养人”“没人要”的荒地,渐渐变身丰收沃野。棉花收获时节,无棣县景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机采棉基地里,两台自走式大型采棉机轰隆隆开过,几分钟后,棉田里的棉花被采摘得干干净净。合作社负责人陈景国说,现在这片盐碱地的棉花亩产400多公斤,比以前高一倍。
无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邢呈军说,无棣县在盐碱地已推广机采棉6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1.62万亩,平均亩产比常规种植棉增产38%。
这是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种植基地拍摄的耐盐碱水稻种子样品(2021年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当前,盐碱地里的作物品种日渐丰富。去年10月底,由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在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种植基地完成产量测评,2.51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691.6公斤。
海水稻种植方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国庆说,通过4年努力,项目已从1000亩扩展到5万亩,计划在10年内将当地18万亩盐碱地全部改良成优质的海水稻种植基地,让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蹚出新路:变“改地适种”为“改种适地”
据了解,盐碱地改造,较长时间都通过“改地适种”,以挖沟修渠等工程方式为主。孙德东说,盐碱地一般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将盐碱地变良田,必须解决水源和土质的问题。
村民们在山东寿光羊口港种植树木(2021年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为此,从2015年开始,经营企业较为成功的孙德东陆续投资1.7亿元,铺设灌溉管道37.1公里,修建蓄水库32个,综合蓄水能力达500万立方米;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方式进行改良,让“盐碱滩”变成了“吨粮田”。
“挖沟排盐、大水压碱等改良措施,在不少地方将盐碱地变成良田,但成本较高、用水量大。”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说,这促使他们转变了思路——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黄河三角洲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黄河三角洲的一片农田里,农技人员掰开一个豆荚,饱满的大豆滚落出来。“盐碱地上结出的大豆富含异黄酮类活性物质,可提高大豆耐盐固氮、抗氧化能力。”罗守玉说。
不同于“改地适种”,“改种适地”离不开强劲的农业“芯片”,这背后是育种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支撑。
这是山东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2021年12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目前,多个高端科研院所育种团队在黄三角农高区搜集保存了耐盐碱种质资源1.8万份,初步选育出了37个新品系。比如用黄三角特有的野生大豆资源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耐盐碱能力明显提高。更为可贵的是,新品种与非盐碱土地的普通品种产量相当。
为适应不同的盐碱梯度,科研人员也注重培育耐盐碱牧草、棉花、对虾等特色优良品种。
在昌邑市长59.6公里的海岸线上,下营镇多个沿海村庄有挖池养虾的传统,但是缺少优良种苗。2017年,昌邑市引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虾种。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代平说:“这个品种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等优良性状,成本较进口种虾降低50%,目前已销往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省份。”
提档升级:“贫瘠脆弱”转型“高效生态”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记者了解到,新科技、新手段、新业态的出现,有效推动了盐碱地的开发利用,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得以实现。
这是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种植基地稻虾共养示范基地(2021年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我们打破常规,对单一水稻种植模式进行改良,引用成熟稻虾共生理论,实现稻‘渔’互利双赢,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田国庆说,海水稻种植整合物联网、土壤定向调节剂等技术,加快推动盐碱地土壤改良。据估算,经过3年海水稻种植,土壤盐碱度将由5.9‰降到2.8‰,为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耕地红线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科技引领,山东沿渤海地区把昔日贫瘠、生态脆弱的盐碱地,转型为高效、绿色生态的聚宝盆,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跃升,还成为未来健康产业的创新摇篮。
这是山东寿光羊口镇盐田(2021年12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走进位于寿光市羊口镇的山东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健康盐、盐浴洗化、碱性海洋离子水、卤宝浓缩液等海洋健康产品一应俱全。近年来,羊口镇通过卤水综合利用,形成了集食、养、游、购、娱于一体的海洋生态健康产业链条。
夙沙公司负责人说:“把卤水、中水等水源进行处理,使出水水质超过国家再生水水质标准,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进一步压碱控卤,最终形成水的循环利用。”
新发展理念下,盐碱地正在走分类开发的路子。山东省农科院专家董合忠说,重度盐碱地种植耐盐性强的植物,要以生态保护为主;中度的可搭配种植耐盐作物,如棉花、高粱等;轻度盐碱地可以开展粮油作物种植,提倡粮食作物与棉花、大豆等轮作,用养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5亿多亩,这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和品种选育,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更可实现高效生态发展。
这是山东潍坊白浪河风光(2021年12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绿色已成为渤海之滨盐碱地变身“生态粮仓”最大的底色。冬日时节,无论是行走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公园,还是开车驶过潍坊滨海的白浪河湿地沿线大道,水面清澈、波光粼粼,空中不时有各类鸟儿飞过,蓝天碧水下,一派和谐景象。
治百病 买产品还返现
号称“包治百病”的神奇水
这种神奇的水叫做SSG生命能量水。产品对外宣传,这是被地壳运动封存起来的远古海洋水,当地人称之为“神水”,得到多家中美权威机构的认可,不仅可以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甚至包治百病。
村里放牛娃的红斑狼疮被治好了,公司的创始人用硫酸烧坏了自己的脸,使用能量水后,恢复如初。整个疗程只需要七天。如果再配合公司研发的漂浮舱一起使用,效果更是神奇。
不仅能治病,公司给出的回馈也非常丰厚,只要购买了产品,就立即能得到相应的金元返利,买的越多,返的越多。这些金元在公司自己的网上商城中可以自由兑换成人民币。如果介绍其他人购买,还会有一定比例的金元回馈。
实地探访:地下水+盐=神奇水
真的会有这么神奇的水吗?根据产品包装显示的信息,神奇水的开采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县。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找到了出产这种神奇水的地方。
进入厂区,记者看到,所谓的罐装水摆放在墙边,地上还有些结晶物体。
记者:地上怎么还这么湿?
工作人员:它不是湿,这个水它含盐量特别高,全部都是盐。盐水嘛,它含盐量特别大,可以把人漂起来。
原来,广告中的患者能够在漂浮舱浮起来,不是因为水有多神奇,只是因为水的密度比较大。
广告中还宣传,这种水神奇效果得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认证,而且专门在当地设立了科研点。那么,这种水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好处呢?
中国地质科学院荆州深井富钾卤水科学观测站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主要负责开采里面的锂钾元素,里面确实钾含量非常高,钾矿对植物生长很有帮助。
记者在当地采访的一周时间内,这家公司宣传的各种所谓神奇水的谎言就被轻易拆穿。神奇能量水,其实就是钾含量高的地下水源;人体漂浮,是因为水的密度很高。而治好放牛娃的红斑狼疮以及村里很多人的重病,更是子虚乌有。
高管跑路 公司人去楼空
就在记者在湖北进行调查的时候,得知最新消息,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部分高管已经卷款跑路,其余9名公司高管以及销售团队负责人也已经被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记者立即赶往公司的注册地安徽合肥。
记者到达这家公司注册的所在地,发现已是人去楼空,原来的标牌也被拆除,贴纸都被撕掉了,隐约还能看见一些痕迹:给我七天时间,还您青春二十年。
在公司厂房内还有一个体验馆。这也是所有前来参观的“体验者”在这里的最后一站,公司运行期间,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体验者”进行漂浮疗程。在这里,每个房间都有一个漂浮舱,倒入所谓能量水之后,人就可以在舱内漂浮,达到治疗保养的效果。
△“神奇水”宣传片画面
神奇水公司法人:按照国家标准产品是不合格的
合肥公安部门提供给记者部分的案情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其实就是利用所谓能量水为载体,通过网络拉人头,进行传销。
在上图这份传销组织的发展脉络图中,可以看出,每一层都在发展下线,最多的发展了204级下线,总参与人数超过了六万人。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传销网络。
在合肥市肥东看守所,记者见到了公司法人代表的王叶春。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你要说拉人头的话,那我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分享经济不是靠人去分享,怎么分享呢?拉人头是不是跟分享经济,传销是不是跟分享经济有没有矛盾?
记者:您觉得一个能量液卖到一万五一盒,正常的情况下会有人买这些产品吗?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我知道的,这个产品确实有效,全国各地的漂浮馆传来的案例感动了我,我每天都在感动中。
记者:这个产品是合格的吗?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如果按照我们国家的食字号标准它是不合格的,但是这个产品吃了以后确实有效果。
记者:您现在还认为这个水肯定是百分之百有效,包括往自己的脸上抹了硫酸(然后恢复原貌)?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这个我不敢讲是真的,可能带有包装的可能性。
记者:既然这个水这么神奇,为什么还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包装呢?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这个我不知道。
神奇水套路:买水→返金元→持币等升值→被骗
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这款能量水根本没有经过任何食品、药品相关部门的许可,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一个并不算高明的骗局,却在全国范围内,让超过六万名的参与者购买,相当数量的人甚至投了上百万,他们真的相信世界上会有所谓包治百病的水吗?
参与者孙先生:不是冲健康来的,都是冲钱来的。
采访中,相当多的参与者者告诉记者,买水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虚拟币。也就是这家公司发行金元:购买15000元能量水,可以得到15000元的60%,也就是价值9000元的金元。购买越多,获得金元的比例也越高,购买12万元的能量水,就可以得到12万元的80%,也就是价值96000元的金元。
△“主讲人”介绍金元升值后参与者的获利情况
这家公司发行金元的原始价格是30元一枚,如果购买12万元能量水,可以获得3200枚金元,价值96000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传销公司的说法,金元涨到10000元一枚,那么就可以获利3200万元。
记者:为什么要设计出这种不能直接提现,而是需要网上积分。
犯罪嫌疑人 王叶春:(如果体现)如果企业来承担这个风险,任何的企业都承受不了的。把这个积分推到二级市场,让二级市场循环流通产生价值,市场来买单,就像比特币一样。
事实上,正是大多数参与者“持币”等待升值,并不着急现金返还,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携款潜逃提供了时间。
从这家公司发行的虚拟币价格走势来看,涨幅一直缓慢,中途也有下跌,最高也没突破过100元,距离宣传中的10000元一枚更是遥遥无期。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呢?
在参与者提供的这份公司宣传资料中,详细列出了发展层级以及每个层级发展者可以得到的奖金比例。根据警方调查的结果,有的参与者获利超过600万。
按照我国《禁止传销条例》,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在这起事件中,用拉人头的方式获得更多金元已经涉嫌参与传销。
绕过监管 虚拟币成为传销“新宠”
根据记者掌握的最新情况,目前公安部门正在通缉卷款跑路的公司高管们,但其实,早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紧急叫停虚拟币发行融资活动。那么,这家公司的虚拟币,又是如何躲避国家的监管、进行发行和交易呢?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曾经的技术主管。
原中资创联技术主管:他们购买套餐,然后就可以返积分。积分是可以兑换成虚拟币的,可以转给别人。如果你想买这个币的话,你可以跟别人达成协议, 他就可以在平台上挂一下,你看到他卖之后, 你可以私底下通过电话或者其它形式去沟通,没问题的话,你把钱打给他,然后他在平台上把币转给你。
国家叫停虚拟币发行,就选择在国外发行,然后在国内利用返利的形式进行流通。国家叫停虚拟币交易,就采取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方式,进行点对点交易,来逃避国家的监管。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这家公司的所谓能量水,但他们看中的并不是水,而是背后的虚拟币。
△用传销资金购买的大楼
上图的这座办公大楼,就是使用传销资金购买的,按照知情人的说法,这座楼的四层到六层都是传销公司的办公地点。
一位曾经在公司工作的工作人员,给记者讲述了他在公司看到的场景。
工作人员:之前会来很多人,整个会议就会按照流程来走。会有声音的渲染,比如音乐的渲染,拍手鼓掌这应该是固定都该有的。一开始来只是比较震撼说,原来销售一个产品是可以通过会议销售这种形式。
过去的两年里,这样的推销表演不仅仅在这里的会议室,还在全国各地上演。
靠着编造出来的神奇水和背后虚拟币的故事,在大赚了一笔之后,高管们选择了卷款跑路,留给6万多名参与者一个惨痛教训。
而在记者调查中还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眼下,在各大虚拟交易平台上,依旧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虚拟币,交易也非常火爆。根据国家股联网金融委员会的最新监测,目前,在我国有100多种虚拟货币涉嫌“传销币”。
再次提醒大家
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所谓“区块链”“虚拟币”产品都是骗局!不要轻信!
监 制丨唐怡 陆毅
制片人丨朱江 郑弘 房轶婷
记 者丨朱慧容 王海东
编 辑丨刘博 李雪莹 吴桐 赵慧
责编:李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