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世界瞬息变幻,很多经营者的思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直都在变化,这就免不了修改很多先前制定好的企业策略,这就很容易造成“自我打脸”的情况,这不最近自我打脸的企业家阵营又多了一位,他就是西贝莜面村的创始人贾国龙。
2020年12月2日,在参加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的贾国龙面对媒体正式宣布西贝已经决定上市。贾国龙表示自己正在寻找最合适的资本方在合适的时间帮助西贝上市。要知道在2018年海底捞上市的时候,也有人极力鼓励贾国龙让西贝也上市,西贝与海底捞都被认为是中国餐饮优秀企业的典范,当时贾国龙信誓旦旦的表示“西贝永不上市。” 短短两年后西贝就已经放弃了当时的誓言,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经营思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先生
>贾国龙自己谈到上市决定的起因,归纳下来还是被年初的疫情给揍怕了。2020年2月,西贝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正常的运营,账面上的现金只够支撑三个月,最终还是靠浦发银行的临危出手,拨款了4.3亿元的的授信才读过难关。年初的艰难一定在贾国龙的心理上留下了阴影,他此次决定上市最终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与实力加快西贝的发展。显然西贝的核心经营战略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贾国龙坦言,曾经西贝的定位是休闲正餐,然而随着一番攻城略地之后越发困难与吃力,归纳下来还是扩展的速度太慢,仅靠自身的造血机制与现金流扩张门店的速度跟不上自己的目标。西贝目前在全国25个省58个城市一共有门店379家,但是贾国龙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开门店10万家,目前的数量离目标差了足足有300倍,其中的鸿沟只能靠大资本的力量才能弥补。2020年年初以来,西贝一度深陷消费者评价的危机,主要原因还是菜品单价的上涨,最终消耗了太多性价比,导致一大批忠诚的消费者开始不满。或许日后有资本的加持,雄厚的底子的支撑,这样面对逆境自损八百的举措就能避免。
< class="pgc-img">>西贝在2020年的转变,目前还不能说是好还是坏,只能说蕴含着贾国龙的野心,既然休闲正餐的定位已经被他放弃,那么下一步上市后有了雄厚的资金,可能进一步加大占山头的市场扩张会持续一阵。2020年8月西贝的中央厨房正式落户呼和浩特,随后贾国龙功夫菜的概念被创造出来,西贝瞄准了家庭厨房的场景,但是具体的核心运营举措尚未有所亮相。未来的举措值得中国餐饮界关注。一旦西贝真正上市,那同行业的竞争者必须面对一个体量与经营思维完全不同的西贝了。
018年 9月26日海底捞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于是,一拨拨投资机构约贾国龙见面,鼓动西贝登陆资本市场:“贾总,餐饮业4万亿大市场,年增速10%,形势这么好,海底捞一上市就千亿市值,行业里海底捞之后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就数西贝了……”饭桌上,贾国龙避而不答,只是一起吃饭喝酒,人家抬举西贝,贾国龙不好意思掏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随后,贾国龙表示,海底捞上市也被深深触动,自1988年西贝餐饮在内蒙古临河创立,到2018年正好是西贝创业30年,下一个30年,西贝怎么走?
两句话:
“西贝永远不上市,把利分给奋斗者!”
西贝不上市,非要加上‘永远’两个字吗?”
“加上‘永远’两个字是必须的,就是要把话说绝,断了人们的念想。”贾国龙说。
< class="pgc-img">>从“永远不上市”到准备上市,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时间来到2020年12月2日。
12月2日,西贝餐饮集团(下称“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期间对外表示,西贝已决定上市,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和资本。
从2018年到2020年仅仅两年的时间,曾放言“永不上市”的西贝,还是选择拥抱资本。
< class="pgc-img">>贾国龙表示,此前对于西贝有上市计划的传闻是真的,并承认是因为今年的疫情让他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有所转变。今年的疫情让西贝和贾国龙意识到企业的现金流存在的问题,虽然此前贾国龙曾明确说过西贝不上市,但现在认识到了资本的力量,贾国龙也就改口了。他还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时机,会选择资本投资西贝。
西贝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到,西贝目前确实在做上市准备,但目前仍在摸索阶段。疫情让西贝意识到资本介入能够提升餐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资本也能给西贝的员工带来更多福利和保障,所以才对此前不上市的策略进行了调整。
改变西贝计划的最直接原因是疫情
2020年以来,西贝以及贾国龙通过各种方式屡屡吸引外界注意。
2月1日,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透露企业遭到疫情较大冲击,并表示公司“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哭穷”言论发布一周后,西贝获得浦发银行4.3亿元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主要用于支付西贝将要发出的员工工资。
4月份,西贝因部分门店的菜品价格上涨1-10元收到消费者投诉。随后,贾国龙在其微博道歉,宣布所有涨价的菜品价格恢复到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9月份,贾国龙公开表示,西贝是“715、白加黑、夜总会”(每周工作7天、每天15个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总开会)。舆论一时哗然。
< class="pgc-img">>12月2日,贾国龙直言2020年餐饮业确实不好干,西贝的目标全年盈亏平衡。同时透露,西贝的“超级肉夹馍”将在今年内全部关停;西贝酸奶屋北京首店也计划在下个月关停;原计划今年开店100家、主打现炒下饭菜的“弓长张”项目也已经放弃。
最重要的是,贾国龙表示,受疫情触动,原本宣称“永不上市”的西贝,在合适的时机会选择上市。
总而言之,从年初到现在,西贝就一直因为“钱”的问题备受关注。
疫情打了餐饮行业一个措手不及。
从“永远不上市”到欲谋IPO,是摇摆不定还是借势转型?
有的人说,是不是老贾被吓到了?有一部分原因。
餐饮是一个非常重视资金流动性的行业,必须资金流动起来才能赚钱。这次疫情发生时,正好是春节期间餐饮企业囤货备货的时间,大批资金流出去的时候,而本以为的大量流回来却被疫情挡了,自然资金会出问题。
越大的企业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越大,而上市的海底捞,体量更大,但却没有哭着说撑不住,因为他还有二级市场的资金支撑。而贾国龙只能哭穷说贷款都撑不过3个月。
< class="pgc-img">>当企业资金充足的时候,没必要上市。
如今,疫情的影响下,企业靠着自身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而背靠资本则很快能爬出坑底。
企业上市也是有弊有利,西贝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解决资金链问题。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资本并不可怕,搭上资本的便车也并非什么丢人的事情,资本用好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据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8年西贝莜面村位居中国西北菜餐厅排名第一位,年收入超53亿元,净利约为4亿元;而2020年的目标是全年盈亏平衡。
这就是差距。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西贝顺利登陆资本市场,那么它容易就能走出困局。
(假舟楫者)
你月薪过5000了吗?没有的话就不能去吃西贝哦!”这句话成为近日众多网友的自嘲语。
近日,西贝餐饮又双叒叕陷入舆论风波了。
1月9日晚间,有网友注意到,西贝前任副总裁楚学友曾在2020年4月转发点评过一条关于海底捞和西贝菜品涨价的微博,其中谈到,海底捞和西贝涨价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舆论反弹,是因为得罪了微博95%的月收入在5000以下的网友。
楚学友迅速发微博就相关言论致歉,并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餐饮业,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没有什么收入之分。”西贝方面也指出楚学友已经离职,但相关言论依旧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不满与抗议。
事实上,陷入“涨价”舆论风波的西贝还面临诸多难题。疫情以来,屡屡因“言论”而登上热搜的西贝,口碑一度受到影响有所下降,这让本就受困于资金链的西贝餐饮,更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近年来,西贝频频推出子品牌、发展第二曲线的计划似乎也屡屡受挫。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贝餐饮上市之路仿佛有些任重道远。
月薪5千不该吃?西贝再次陷入“涨价”风波
从1月9日晚间开始,西贝“月薪5千以下不该吃”风波这一事件不断发酵,到1月10日晚间,西贝再次因“涨价”问题而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的不满。
随后,西贝公关总监于欣通过媒体回应称,楚学友已于2020年9月底从西贝离职,因此该条微博不代表西贝的立场。同时他表示:“希望所有的顾客都能够来西贝就餐,我们不会把顾客划分阶层、年龄、地域、职业等。”此外,西贝目前也并无新的涨价计划,任何门店价格的变动都需要总部严格审批。
1月10日晚间,楚学友也发布微博公开道歉,表示是自己言论不当。
此外,在接受蓝鲸记者采访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餐饮业,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没有什么收入之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西贝第一次因为“涨价”而上热搜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在餐饮业陆续恢复堂食之后,西贝曾因涨价问题引发广大消费者不满,随后其董事长贾国龙发布微博表示歉意,并宣布从今天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日前,蓝鲸记者留意到,在外卖平台上,部分消费者对于西贝评价中均有提及“贵”字。
外卖平台截图
据了解,自2009年开始,西贝的人均消费价格便日渐上涨,由最初的50-60元/人到现在的人均100元以上。对此,于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贝菜品价格变动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变动,除此之外,餐饮企业的成本结构非常复杂,还包括人力、房租、损耗等。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向蓝鲸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目前,国内已经进入精准分层的阶段。从餐饮行业来看,也出现了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端以及中低端和低端6个不同的消费层次。西贝本身定位于中高端,因此这个定价其实并非不合理,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选择性的进行消费。”
尝试子品牌屡受挫,西贝餐饮上市之路漫漫
其实,自去年疫情以来,因“哭穷”、“涨价”、“715事件”频频登上热搜的西贝餐饮,被外界热议较多的还有其对于资本化态度的转变。
曾经,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对外界宣称,西贝不差钱,且永不打算上市。不过如今,贾国龙自行打破这一说法,对外坦言,西贝已经决定上市,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资本投资西贝。
贾国龙态度360度大转变的背后,或与疫情之下,餐饮企业深受现金流困扰有关。“受疫情影响,发现西贝自身的问题现金流问题,也认识到了资本的实力和力量,因而萌生了上市的想法。”贾国龙曾公开对外表示。
餐饮行业的投资和管理平台百福控股CEO王小龙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疫情的出现加速了餐饮行业的洗牌,同时也推动着餐饮行业的变革。餐饮品牌集中化、规模化提速,对于资本化也有了新的考虑。一方面,原本不缺钱的餐饮企业由于受到疫情冲击,阶段性缺钱了,它需要一笔资金应急;另一方面,餐饮企业们受到相关案例的‘刺激’,不得不重新审视资本化路径的必要性。比如海底捞这类大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市值成功突破3000亿,再比如九毛九,规模不算很大,通过上市拿到加速扩张的资金,可以轻松应对疫情,并获得让人眼红的高估值。”
当然,餐企上市也并非易事。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餐饮行业因为其经营的特殊性,成长率一般都不如网红饮料等,而收益率也相对不高,而经营和扩张对资金周转的要求也很大,因此如何能够稳定资金链是最大的难点。
除此之外,上市意味着西贝将由“挣辛苦钱”转变为“挣股民的钱”,这也需要公司寻找新的增长点,有新的故事可讲。
据了解,近年来,西贝餐饮为找到第二曲线做过不少尝试。从最初的西贝燕麦片、西贝麦香村,再到后来的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以及最近的弓长张、贾国龙功夫菜等等,都是其为之努力的见证。不过,西贝对于这些子品牌的尝试似乎都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沈萌表示,这主要由于西贝的主品牌还没有达到对消费者的粘性溢出的能力,因此西北主品牌的经营尚且不够稳定,对子品牌的培育就更加困难。
事实上,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走五多战略路径(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以及多消费人群)是正确的,但目前从西贝来看,之所以会屡屡受挫,主要与公司自身有关。在朱丹蓬看来,西贝并未真的将多元化作为公司的发展重点,推出子品牌之后有些任由其自生自灭的感觉,同时对应的,也就没有倾斜足够的资源给到他们。此外,西贝推出的这部分子品牌,在相应的赛道上也并未打出差异化,因而优势不明显。
资金链一度受困、子品牌发展遇阻,处于风口浪尖的西贝能否顺利转变逻辑、重拾消费者兴趣点,同时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成功破局实现上市,蓝鲸记者将持续关注。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