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和3日是南北方的农历小年,各地餐饮商家加紧备好米面粮油和肉禽蛋奶,准备迎接新年节日餐饮消费小高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送货档口,都在小年后歇业返乡过年,餐饮门店进入备货紧张期。今年,不少商户选择从互联网平台下单,与大平台、大品牌合作完成稳定履约,接入“不打烊”的品质供应链。美团旗下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商城推出“春节不打烊”活动,为餐饮商户提供“头天下单、次日送达”,最快7小时配送到店的餐饮供应链服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为春节期间还坚持营业的餐饮商家提供采购便利,保障餐饮商家365天食材供应不断链。
除夕到元宵都有预订 老牌餐馆每天小批次进货食材保鲜
小年到,要辞灶。这一天在传统风俗里也有“灶神节”的意味。很多地方在农历小年这一天还要举行谢灶、辞灶的仪式。
在北京,注重传统风俗和饮食文化的餐厅,已经接到了龙年春节订单。2023年春节,太白楼完成了出色的业绩,锅气腾腾的“烤鸭”“干炸丸子”“松鼠鮰鱼”“老北京爆三样”等京派美食赢得消费者好评。今年,太白楼饭店生意依然红火,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客户订位,“年夜饭”“同学会”各类主题餐排满。
饭店受制于房屋面积,没有扩建库房的条件,没办法大批量存货。王经理选择每天下一次单,为第二天备货:“每天早上9点前送到饭店,门口有美团快驴配好的专用密码盒,司机熟悉流程,把货固定送到位置就可以。”
快驴提供日常持续稳定的小批量进货服务,帮助很多餐饮管理者节省了房租,省下了大量库房管理人力和设备投入,专注放到为消费者提供美食和服务。
王经理表示:“价格和品质是我们最看重的,快驴的价格有优势,送货靠谱,其他我们不会太苛刻。”今年春节,她与同事们信心满满迎接新年第一轮消费小高峰。
家庭小店初闯年节生意 小老板选供货平台重视钱货安全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丽华居麻辣烫店开业刚满月,由夫妻俩经营。老板姓王,来自重庆,刚从云南放寒假回来的大学生儿子也过来一起帮忙。一家三口决定春节不打烊,他们说:“北京应该也有不少留下过年的人,我们为大家提供美食,多些人知道我们,年后生意就会更好。”
对于这家摆放着七八张桌子的麻辣烫小店来说,菜品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品质稳定的食材是关键。小到冻品、豆制品、调料,大到米面粮油等,老板都从快驴进货,每天打开App关注价格和新品,配送司机每天早上六点就送到,货品齐全品质稳定,最重要的还是下单便捷,配送安心。
王老板十几年前就开始从事餐饮行业,他关注到,供应链的稳定是开店的基础。“一些同行合作的供货品牌不稳定,遇到钱和货没保障的,会把小店生意拖垮。”他选择合作平台,最看重资金和货源安全,因此与快驴合作时间最久。王老板介绍,目前店内的点餐用的是美团系统,年后也会考虑开外卖。
快驴进货工作人员清早挨家挨户为餐饮店铺送货。(黄新/摄)
>连锁餐饮“春节不打烊” 快驴安心配送助力放心经营
创办于青岛的海鲜水饺品牌“船歌”,至今已是第14个年头春节不打烊了。“船歌”北京区负责人甘先生表示,该品牌在北京、济南、大连、德州等地共有40多家门店,春节期间全部正常营业。
由于门店大多开在商场,春节期间逛街的市民消费需求旺盛,对新鲜食材的采购需求也更大,但在除夕、初一、初二3天里,物流往往不能正常运转,早期各门店都要提前囤货,挤占了更多的设备和空间不说,食材也不新鲜。
“我们来北京开第一家店,就和快驴进货合作,现在北京10家店都用。”甘先生说,目前公司自建中央厨房供应链,但像米面粮油、调料干货,特别是新鲜蔬菜,不可能通过长途运输,在线下采买又不方便,快驴进货的线上渠道,成为品牌供应链的有效补充。现在,各门店每天只需要报采买计划就行。
美团快驴进货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快驴持续多年推出春节不打烊服务保障。春节前,餐饮商家主要面临线下农贸市场打烊、货源减少、人手少、外出采购困难等诸多不便。快驴积极调配货源,提前加大储备量,重点保障米面粮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民生商品供应稳定;各主要城市保持充足运力,城市仓每天凌晨与配送司机交接,帮助商户节省约3小时采购时间;食材都经过源头厂商、供应商和品控团队把关,为商户提供放心的原材料。
<>合我自己开餐馆的经验。找供应商一般有这么几个套路。
1.被动的。开店装修过程中,会有各路人马到你店里来,向你推荐原料或者是推销原料。有卖酒的、卖肉的、卖菜的、卖餐巾纸的、卖餐具的,美团的业务员、饿了么的业务员也会不时来找你。总之,你择优选择即可。或者,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优质的供应商。
2.主动的。去当地食品批发市场或一些大的早市,采购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送货上门的商贩。我就是这么做的,然后找到价格合适的,合作起来舒服的,长期合作下去。
其次,可以打听做过餐饮的朋友,找到相关的进货渠道,其实,这个也是很靠谱的方法。
再者,向互联网要供应商,如优菜网或者当地的生鲜配送公司等。都可以提供不错的原材料。
至于原材料把关,只能靠你自己了,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或者说,是被坑出来的。(哈哈)
最后,一天需要采购多少,怎么也要你的店运营一段时间(至少一个月吧)才能估算出大约每天的原材料用量,不可能刚开店就知道用多少的。也可以试营业一段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掌握好原材料用量。
>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骏 实习生 张嘉南
今年年初,位于西湖区莫干山路493号的文二街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文二菜市”。在主营蔬果、熟食的A区开业半年之后,B区装修完成,陆陆续续已有不少商户入驻。
8月21日早上9点多,从大太阳下走进文二菜市,潮新闻记者感受到这里像商场一样凉爽,空调开得很足。
A、B区的环境都很干净,每家摊位上的货篮都是统一配置,地面上没有一点水渍,馆顶还有漂亮的灯光和文创设计。社交平台上,这里已经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网红菜市”。
联通文二菜市A、B馆的美食长廊
肉类、水产类档口众多
不少商户从老菜场原价回归
绕着新开张的文二菜场B区走了一圈,潮新闻记者发现,这一区域主要是各种肉类和海鲜类档口,猪肉、鸡肉、牛肉、丸子等等都分类清晰,摆放整洁,许多商户都在老菜场卖了十几二十年,两三个月前搬到文二菜场。
老夏是一个猪肉档口的老板,江西人,在之前老的文二菜场已经做了十多年。“现在环境好多了,档次提高了”,提到菜场大改造,老夏乐呵呵的,他觉得现在卖菜舒服很多,B区目前还没正式开放,这里的生意已经能跟以前持平了。他和老婆两个人穿着文二菜市的统一围裙,在敞亮干净的摊位上静静地等待客人。
老夏和妻子在文二菜市B区的档口
一家写着“德清佬小汪鱼虾”的海鲜档口,是汪先生和钱女士开的夫妻店,他们都是浙江德清人,在文二路一带住了二十多年,之前也在老菜场(文二菜场未整修前的菜场)出摊。
“德清佬小汪鱼虾”档口的鱼虾是从德清直接运过来的,图得就是一口新鲜。河虾现在的价格100元一斤(7月份的市场均价约190元一斤),鲫鱼18元-28元一斤。如今的“德清佬小汪鱼虾”,物价没有因为菜市翻新而涨价。“我们店面积相对较小,租金跟之前差不多。”
现在菜场装空调了,店家电费成本会上涨吗?
除了常规海鲜之外,文二菜市还有一家广东仔日料三文鱼,店主小陈,今年29岁,讲着一口“广东塑普”,正在给一对来自临平的父子切三文鱼片。他先装了满满一盒冰,用塑料膜封好,在上面放了三片柠檬和一片薄荷叶。再从冰柜里取出三文鱼,切了四五片码在冰上,给这对父子打包带走,一盒29元。
小陈店铺里铺满三文鱼的冰柜
小陈告诉记者,他们是连锁店,在北京、上海都有门店,2019年来杭州文二菜市前身的老菜场开了第一家,最近在翠柏路开了第二家。“生意还不错,要不然坚持不了那么久,”小陈表示他们的三文鱼都是来自挪威,供应链很成熟,自动配送。不过三文鱼还是年轻人买得多,“改造完之后更卫生了,感觉会卖得更好一点。”
来自临平的俩父子,作为消费者同样也感受到了文二菜市干净凉快,“卖菜像逛商场一样。”他们是在网上刷到,特意过来打卡,中午还打算去PHO FUN越喃小馆和大同号打卡。
在文二菜市,记者还发现每一家档口都设有统一的收银机,上面标有各店的菜品和价格,小陈告诉记者,这是菜市要求他们明码标价,所有数据都要上传到市场。
台湾卤肉饭、创意面包店入驻
让美食更接地气
在文二菜市B区的沿街一面,开了整整一排特色美食小店。到了中午,每家店都门庭若市,小小的门店里,厨师在开放式厨房里忙活,顾客三两人一桌在品尝美食,店外还有些大爷大妈坐着唠嗑。
大同号是一家由两个台湾人和一个重庆人开的台湾小吃店。8月21日中午十一点半,潮新闻记者来到店里,有两三桌客人,吧台也有好几个人,外卖小票机不停地出单,不时地有外卖员进来取餐。
中午时分的“大同号”坐满了客人
店里的装修风格非常“台湾”,菜单的红绿配色和手写字体,以及墙上的台湾火车票细节营造了满满的氛围感,店里卤味飘香,更让人食指大动。
招牌瓜仔卤肉饭和台式凉面是他们家的热门菜品,分别是18元和15元,价格非常亲民。卤肉饭和连锁店里吃到的有很大不同,卤肉是细碎的肉末,没有多余的配菜,搅拌开来,猪油包裹着米饭,香气立马充满整个口腔。台式皮蛋凉面,搪瓷碗装,手作的面加上了皮蛋酱,炎热的天气嗦上一口,还有点提神。
台式皮蛋凉面
承担招待客人和装外卖工作的是来自台湾的小武,今年32岁。他们三个合伙人原来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厨师,“我们服务时注重更多细节,比如闻起来的味道、餐具、环境等等。”
之前小武和另一个台湾合伙人在上海开韩式烤肉餐厅,生意火爆。2022年决定来杭州看看,结果发现这里的饮食文化更朴实一点,接地气一点。正好,他们在一个项目里结识了重庆小伙伴,三人一拍即合,迸发出了现在的“大同号”。
小武认为“大同”的意思是天下大同,他希望吃辣的和不吃辣的人都可以在一桌吃饭,所以他们的店里还有很多川味小吃,不过重庆小面、杂酱面这些还未开售。“预计在9、10月开卖,我们希望随季节换一些菜品,但也不会做太多创新,还是想做传统的美食。”
至于为何选择在文二菜市开店,小武说,之前跟在这里开咖啡馆的老板是朋友,来体验过几次,感觉这里的氛围很棒,刚好B区有空余的店铺位,于是立马入驻了。店里的一些食材,还可以直接去边上进货。开业2个月以来,他们已经跟周边的商户打成一片。“我们互相引流,来买菜的人多了,肯定会来我们的小店坐坐,我们做火了,他们也肯定会去边上的档口看看。”小武说。
Cereal Bakery是一家创意面包店,店主也叫Cereal,是一个从北京互联网企业辞职来创业的女孩。她给自己的定义是:喜欢生活的人,喜欢吃面包的人,喜欢逛菜市场的人。
Cereal从北京辞职之后,系统学习了面包课,在烘焙面包的过程中找到了踏实感和成就感。于是,她在2022年开起了第一家Cereal Bakery,位于拱墅区的锦昌文华苑91号。后来经过朋友介绍,她觉得“在菜市场里开面包店”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决定在文二菜市开第二家。
Cereal Bakery文二菜市的店面
现在菜市店里有一些从一店带过来的经典产品,比如红豆黄油恰巴塔、牛油果鸡蛋碗、红茶脆柿酸木瓜等等。此外,有两款面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烧椒笋丁恰巴塔和鸡纵菌恰巴塔。Cereal告诉记者,这是她们近期研发的新品,在Cereal Bakery菜市店进行售卖。
就像这几款创意产品一样,Cereal喜欢把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融入到面包里。等到文二菜市完全竣工、商户跟菜场磨合更完善之后,她会慢慢有计划性地去跟菜场做结合,例如从菜场采购一些应季的食材,直接在面包店进行制作,让农场、菜场、面包店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Cereal Bakery产品
Cereal Bakery菜市店的门口目前是一个尚未完全竣工的广场。这导致很多客人找不到Cereal Bakery。不过,该广场建成之后,会举办一系列活动和市集。
作为广场周边的面包店,Cereal有信心,把店子做成一个有面包,有生活和烟火气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