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香港9月24日电 题:多元香港的多样茶饮
新华社记者曲俊雅、王茜、张雅诗
香港茶饮多样,各适其宜,这与当地社会的文化多元和包容相关,与当地生活的不同人群以及历史呼应。
在香港茶具文物馆“文人文玩——中国文人用具与茶生活”展览上展出的茶壶(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有报道说,香港人平均日饮奶茶超过200万杯。其中港式奶茶最具本地特色,其制作技艺2017年列入香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奶茶茶事
港式奶茶以茶袋冲制为特色,用红茶加淡奶冲调出香浓滑润的饮品。在制作中滤茶布袋日久染色,仿若丝袜,遂有“丝袜奶茶”之称。
以经典港式奶茶闻名的兰芳园,创始人林木河1952年推出“八手撞茶法”,至今仍坚持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茶餐厅总店仍在中环旧址,大排档老门面向街张贴着名人到店的照片。午餐高峰满座时可以服务40多人,门外时见排队轮候的客人。
香港兰芳园茶餐厅总店内部(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兰芳园目前的奶茶配方沿用了20多年,是斯里兰卡红茶等几种红茶拼配加上植脂奶,为第二代店主林俊忠开发。秘方试验时曾邀顾客品评,他说:“决定用植脂奶,就是为了好喝。”
林俊忠平日在店里柜台收银,从前他做服务员时也会帮忙冲调奶茶,手艺是父亲所教。店里要求冲调师严遵八手撞茶法。调一壶茶大概半小时,分约10杯奉客,顾客自己来决定是否加糖。
位于香港中环的兰芳园茶餐厅总店(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林俊忠68岁,几乎与兰芳园同龄。他说,顾客最初都是街坊,渐渐地,每天下午茶时间,较多干体力活儿的工人过来。后来中环发展,有了很多写字楼上班的顾客;近年又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奶茶美味。
上世纪50年代,香港亟待发展,为基层民生计的大排档食肆应时而生。兰芳园店铺的老样子虽然一直没变,但经营情况折射了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港式奶茶体现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也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和饮食习惯。香港邮政今年7月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港式奶茶制作技艺”特别邮票,邮票展示了调配茶叶、煲茶、撞茶、撞奶等制作步骤,生动反映香港的奶茶文化。
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杨孙西(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港式奶茶由英式奶茶演变而来。香港咖啡红茶协会主席黄家和介绍说,主打奶茶的下午三点一刻茶歇“三点三”,也是受到英式下午茶的影响。不过,其普遍流行始于搬运、建筑等行业户外工人,后来逐渐在大众中普及。
为推广港式奶茶文化和交流技艺,香港咖啡红茶协会2009年创办金茶王比赛,2019年增办粤港澳大湾区赛事。今年香港区决赛8月在香港国际茶展上举行。
香港街头茶亭的奶茶不乏新品种,各家茶单上也多有绿茶、乌龙茶等茶饮和花果饮品,冲调有机器提速,紧跟大都市现代生活快节奏的脚步与健康潮流。
各得其乐
港式奶茶久经积淀成为地方传统,如今在香港的传统英式下午茶多见于酒店,有的以创意甜点招徕,有的恪守自家规矩:现场奏乐,裤不及膝、穿运动服或拖鞋不得入座,以及提供英式小食与东南亚点心。
香港是国际都市,族裔多样,从而有了多般茶饮,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各得其乐。港九楼林里的日式茶舍,有的只奉日产茶;中环的印度菜馆,则会标榜地道的印度香料奶茶,煮上肉桂、豆蔻等原料,香气扑鼻,热气腾腾。
有些老字号茶行上世纪30年代起在上环立足,迄今传承着内地选茶、香港焙制的老商标产品。卖铁罗汉茶的掌柜会一边忙着手工包装,一边招呼客人。卖铁观音茶几十年的老店员说,买家有追随长辈饮茶习惯的年轻人,也有从内地订货的回头客。在那里品茗,不以食佐茶,不以茶佐餐,齿颊生香的回甘中,也品茶水的纯粹。
香港曾为清代重要茶叶集散地,这促进了居民饮茶习惯的养成。香港气候湿热,传自广东的保健凉茶久行其道,实为可食用的中药材制作。目前,香港年人均茶消费量居世界前列,是内地茶的一大市场。
茶和天下
香港诸般茶饮常与吃相连,深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地气。粤语地区的传统,饮茶便是上茶楼喝茶吃点心,11点前的早餐即称早茶。
在位于罗桂祥茶艺馆内的乐茶轩,早茶、下午茶皆有形形色色的来客。素点清淡,餐桌上小茶台、紫砂壶和盖碗之设,也宜从容品茗,并供自斟之乐。
位于罗桂祥茶艺馆内的乐茶轩(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茶艺馆是香港艺术馆分馆茶具文物馆的增建新翼。文物馆以图文陈设浅说中国古代煮、点、泡等备茶方式,并定期举办免费品茗活动推广中国茶文化。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茶具文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林雪虹介绍,文物馆其后即准备相关讲座。今年8月文物馆推出“文人文玩——中国文人用具与茶生活”展览,诸多明清物件展品呈现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林雪虹认为,中国茶文化深厚,精髓首要在于传承与交流,茶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它融于生活,承载着文化传统,蕴含着人生百味。”
茶具文物馆地处香港公园,楼前庭圃栽有来自内地的龙井、普洱等茶株,周围草木繁茂,根脉相连。圃中石碑铭题“和衷共济,存异求同”,是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笔墨。
在香港国际茶展上拍摄的港式奶茶展位上的宣传海报(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于2008年创办,翌年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首届香港国际茶展。会长杨孙西介绍说,协会与茶展的创立,都是为了借香港地利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行走需人扶助而仍亲到茶展。他言及港式奶茶所承的文化交融,更希望中国茶文化体现国家软实力,沿“一带一路”走向更远。
华社香港9月24日电题:多元香港的多样茶饮
新华社记者曲俊雅、王茜、张雅诗
香港茶饮多样,各适其宜,这与当地社会的文化多元和包容相关,与当地生活的不同人群以及历史呼应。
有报道说,香港人平均日饮奶茶超过200万杯。其中港式奶茶最具本地特色,其制作技艺2017年列入香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奶茶茶事
港式奶茶以茶袋冲制为特色,用红茶加淡奶冲调出香浓滑润的饮品。在制作中滤茶布袋日久染色,仿若丝袜,遂有“丝袜奶茶”之称。
以经典港式奶茶闻名的兰芳园,创始人林木河1952年推出“八手撞茶法”,至今仍坚持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茶餐厅总店仍在中环旧址,大排档老门面向街张贴着名人到店的照片。午餐高峰满座时可以服务40多人,门外时见排队轮候的客人。
香港兰芳园茶餐厅总店内部(2023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兰芳园目前的奶茶配方沿用了20多年,是斯里兰卡红茶等几种红茶拼配加上植脂奶,为第二代店主林俊忠开发。秘方试验时曾邀顾客品评,他说:“决定用植脂奶,就是为了好喝。”
林俊忠平日在店里柜台收银,从前他做服务员时也会帮忙冲调奶茶,手艺是父亲所教。店里要求冲调师严遵八手撞茶法。调一壶茶大概半小时,分约10杯奉客,顾客自己来决定是否加糖。
林俊忠68岁,几乎与兰芳园同龄。他说,顾客最初都是街坊,渐渐地,每天下午茶时间,较多干体力活儿的工人过来。后来中环发展,有了很多写字楼上班的顾客;近年又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享受奶茶美味。
上世纪50年代,香港亟待发展,为基层民生计的大排档食肆应时而生。兰芳园店铺的老样子虽然一直没变,但经营情况折射了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港式奶茶体现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也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和饮食习惯。香港邮政今年7月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港式奶茶制作技艺”特别邮票,邮票展示了调配茶叶、煲茶、撞茶、撞奶等制作步骤,生动反映香港的奶茶文化。
港式奶茶由英式奶茶演变而来。香港咖啡红茶协会主席黄家和介绍说,主打奶茶的下午三点一刻茶歇“三点三”,也是受到英式下午茶的影响。不过,其普遍流行始于搬运、建筑等行业户外工人,后来逐渐在大众中普及。
为推广港式奶茶文化和交流技艺,香港咖啡红茶协会2009年创办金茶王比赛,2019年增办粤港澳大湾区赛事。今年香港区决赛8月在香港国际茶展上举行。
香港街头茶亭的奶茶不乏新品种,各家茶单上也多有绿茶、乌龙茶等茶饮和花果饮品,冲调有机器提速,紧跟大都市现代生活快节奏的脚步与健康潮流。
各得其乐
港式奶茶久经积淀成为地方传统,如今在香港的传统英式下午茶多见于酒店,有的以创意甜点招徕,有的恪守自家规矩:现场奏乐,裤不及膝、穿运动服或拖鞋不得入座,以及提供英式小食与东南亚点心。
在香港茶具文物馆“文人文玩——中国文人用具与茶生活”展览上展出的茶壶(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香港是国际都市,族裔多样,从而有了多般茶饮,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各得其乐。港九楼林里的日式茶舍,有的只奉日产茶;中环的印度菜馆,则会标榜地道的印度香料奶茶,煮上肉桂、豆蔻等原料,香气扑鼻,热气腾腾。
有些老字号茶行上世纪30年代起在上环立足,迄今传承着内地选茶、香港焙制的老商标产品。卖铁罗汉茶的掌柜会一边忙着手工包装,一边招呼客人。卖铁观音茶几十年的老店员说,买家有追随长辈饮茶习惯的年轻人,也有从内地订货的回头客。在那里品茗,不以食佐茶,不以茶佐餐,齿颊生香的回甘中,也品茶水的纯粹。
香港曾为清代重要茶叶集散地,这促进了居民饮茶习惯的养成。香港气候湿热,传自广东的保健凉茶久行其道,实为可食用的中药材制作。目前,香港年人均茶消费量居世界前列,是内地茶的一大市场。
茶和天下
香港诸般茶饮常与吃相连,深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地气。粤语地区的传统,饮茶便是上茶楼喝茶吃点心,11点前的早餐即称早茶。
在位于罗桂祥茶艺馆内的乐茶轩,早茶、下午茶皆有形形色色的来客。素点清淡,餐桌上小茶台、紫砂壶和盖碗之设,也宜从容品茗,并供自斟之乐。
茶艺馆是香港艺术馆分馆茶具文物馆的增建新翼。文物馆以图文陈设浅说中国古代煮、点、泡等备茶方式,并定期举办免费品茗活动推广中国茶文化。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茶具文物馆一级助理馆长林雪虹介绍,文物馆其后即准备相关讲座。今年8月文物馆推出“文人文玩——中国文人用具与茶生活”展览,诸多明清物件展品呈现了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林雪虹认为,中国茶文化深厚,精髓首要在于传承与交流,茶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它融于生活,承载着文化传统,蕴含着人生百味。”
茶具文物馆地处香港公园,楼前庭圃栽有来自内地的龙井、普洱等茶株,周围草木繁茂,根脉相连。圃中石碑铭题“和衷共济,存异求同”,是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笔墨。
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杨孙西(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于2008年创办,翌年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首届香港国际茶展。会长杨孙西介绍说,协会与茶展的创立,都是为了借香港地利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行走需人扶助而仍亲到茶展。他言及港式奶茶所承的文化交融,更希望中国茶文化体现国家软实力,沿“一带一路”走向更远。
<>为奶茶控,家中常备的就是速溶奶茶
在找不到奶茶店的时候,随时都能来一杯
这次帮大家试喝12款速溶奶茶
还有三种自制奶茶
1.日本百年品牌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和光堂是日本有百年历史的母婴品牌,做婴儿奶粉很出名,05年出了牛乳屋系列速溶奶茶,有6种口味。在网上也比较火,喝起来很柔滑,不会特别甜,茶味还是突出的。用凉水泡也溶解很快。
品名:WALPDO和光堂 牛乳屋系列
预估价格:27.4/袋
2.经常断货的皇家奶茶
试喝心得:可买可不买
日本知名的红茶品牌,有90多年历史,在网上人气也颇高。主要做各种口味速溶茶饮。奶茶类以皇家经典奶茶最受欢迎,是日本冲饮奶茶类的销售冠军。还有特别口味的朗姆酒奶茶。
号称是加入了北海道的牛乳奶粉,奶味突出,甜度适中,入口顺滑不齁嗓子。但朗姆酒口味闻着有淡淡的酒味喝起来其实没什么特别,味道偏淡。
品名:日东红茶
预估价格:25/袋
3.花样很多的日式奶茶
适喝心得:不值得购买
经常喝速溶咖啡的应该挺熟悉这个牌子,日本知名的咖啡品牌,咖啡和奶茶的口味花样都非常多。我们试喝了皇室牛奶口味和苹果味,还是太甜了,苹果味闻着很水果的香气,但喝着并没有苹果的感觉,两种都比较一般。
品名:AGF
预估价格:32/盒
4.台湾手摇奶茶出品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台湾知名奶茶品牌自己出的速溶系列,有可回冲和即溶两种。我们买的是即溶的,每包份量其实可以冲2杯,极品乌龙的味道醇厚,属于茶味天然的,个人比较喜欢。香醇奶茶款就偏浓甜了。
这个牌子在网上代购的比较少,而且价格比在台湾本地买贵很多。建议想试喝的可以找台湾旅游的喷油帮忙买。
品名:日出茶太
预估价格:68/盒
5.包装可爱的奶茶
适喝心得:不值得下单
台湾的速溶奶茶品牌,口味选择很多,差不多有7、8种,包装也走可爱风。价格比较便宜,冲泡后颜色较深,喝起来奶精味也较重,个人觉得太甜腻。
品名:casa卡萨日式风味奶茶
预估价格:12/盒
6.可回冲的袋泡奶茶
适喝心得:值得下单
台湾的速溶茶饮品牌,奶茶有5种口味,个人比较偏爱玫瑰款,每一包里是真实的茶包,里面看得见粉末状的茶叶。
它属于可回冲式,可以冲泡个2-3次,天热的时候冲好加冰块或者放冰箱冰镇再喝超爽,喝着很天然的奶茶味还有玫瑰的清香,甜度也刚好。
品名:三点一刻
预估价格:18.8
7.有故事的奶茶
试喝心得:可买可不买
号称是有故事的奶茶,并也不知道故事是森么。有抹茶、港式等4种口味,提拉米苏听起来比较特别,喝着其实蛮像巧克力的味道,没啥茶味,不会齁甜,接受度还不错。
品名:苏卡你喔奶茶
预估价格:49.8/盒
8.咸味的蒙古奶茶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每次去吃蒙餐都不忘点一壶奶茶,其实网上也有速溶版,有甜咸两种,建议买咸奶茶试试。
冲泡的时候闻得到浓浓的奶香(又有点像米糊的香),咸味其实没有想象那么难以接受。重点来了,这个建议配上蒙古的奶酪酥一起喝,让它融化在奶茶里,减了一丝咸多了奶酪的柔滑,很加分。
品名:塔拉额吉蒙古奶茶
预估价格:15.8/袋
9.新疆的酥油奶茶
试喝心得:不值得下单
方方正正的包装很可爱,茶粉闻着有奶香,但冲泡出来后内心充满了问号,与其说它是奶茶,感觉更像是牛奶,味道挺淡的,仔细品会有一丝酥油的味儿。单喝很一般,可能更适合拿来加在红茶或者咖啡里哦。
品名:阿尔曼酥油奶茶
预估价格:18.9/袋
10.茶味突出的缅甸奶茶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以前云南的喷油推荐的,包装看着特别接地气,一长条的小包装好像以前小卖部卖洗发水一样的。别看长相土啊,这款喝起来才感受它的实力,能品得出真实的茶香,配甜点百搭。
品名:缅甸皇室奶茶
预估价格:30/袋
11. 奇葩大会安利的奶茶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奇葩大会马东的米末小卖部出品的奶茶,包装可爱又很小清新,号称是不含添加剂,只用奶粉、抹茶和茉莉花茶粉、白糖。喝起来确实不会甜腻也不糊舌头,会有很清爽的茉莉茶香~
品名:好厉害奶茶
预估价格:49/盒
12.有实体店的网红奶茶
试喝心得:值得下单
漂亮的湖蓝色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好宝贝。从实体店开上网络的TESSDOLL,专门做无反式脂肪酸的奶茶。
用热泡的冲法,等茶包变至棕红色,搅拌一下就能喝啦。
品名:Tessdoll
预估人均:99/桶
02
3款自制奶茶
如果担心奶茶粉不太健康,其实也可以在家里自制天然奶茶,只需准备茶叶、鲜奶、炼乳即可,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英式奶茶
红茶是英国人的命根根,走哪儿都离不开的。一般来说,你只需要准备泡好英式早餐茶茶包,然后根据自己喜好加入牛奶或炼乳,再来点儿糖,即可享受英式优雅。
泰式奶茶
去泰国旅游后总是念念不忘那一杯冰爽浓郁的thai tea。
把牛奶用小火煮,然后放一把泰国手标红茶粉,搅拌到茶水煮开,然后关火焖一会儿。
滤掉茶叶后,按自己口味挤点儿炼乳,放入冰箱冷藏。
最后再加入碎冰块,一口回到东南亚嘻嘻。
印度奶茶
又名masala tea,是印度尼泊尔地区很受欢迎的一种香料茶,网上可以买到。
锅里放入牛奶和水,茶叶放入滤包里煮开,这时候茶汤会变成深褐色。喝起来会有特殊的香料气息,个人喜欢茶味煮的更浓的,看剧或者加班时来一杯,很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