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焦虑的妈妈说:自己马上要上班了,而上班后可能还要出差,上班的地方和家里也比较远,回家喂奶是不可能的了,想到自己不可以喂母乳就觉得很对不起孩子,想到晚上都一直失眠。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436368980510119c333a","title":"宝宝吃,拉,睡,玩那些事","author_description":"菁妈育儿","price":9.9,"share_price":3.96,"sold":0,"column_id":"6675953579695538444","distribution_user_id":1568246295224322,"new_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img/pgc-image/155436368980510119c333a"}'>>菁妈想说:做为妈妈无论是自己做移动的奶牛,还是赚钱给孩子买奶粉都是伟大的妈妈,只要心中有爱,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得到。母乳对孩子再好,也不如给孩子一个开心快乐的妈妈好。
所以如果因为上班或者其他原因不可以母乳喂养妈妈也无须过于内疚,妈妈要考虑的是上班如果不方便背奶的话可以考虑混合喂养或者是直接断奶给孩子喝奶粉也是可以的。而这时候妈妈要考虑的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对于孩子来说喝一种奶粉一般都要半年甚至一年才换一次,所以会选还是很重要的。
< class="pgc-img">>奶粉是什么?
菁妈是一个营养师也有着近十年的母婴行业经验,对于奶粉还是了解得比较多的,十几年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奶粉打着接受母乳的旗号,但是这几年已经没有哪个地方敢这么写了,因为现在已经不允许宣传奶粉接近母乳了。
所有的奶粉都是仿母乳制造的,奶粉还是一个名字叫母乳代用品。所以这几年我们很多机构都是呼吁母乳喂养,就是因为奶粉再好就是仿母乳制作的,母乳才是原装货。
奶粉主要是以牛乳或者羊乳或者是豆粉为原料,经过加工把原料中的矿物质脱去,加入合适孩子需要的营养素制作而成。
< class="pgc-img">>奶粉的营养成分有以下特点:
1、母乳中的乳清蛋白比较高而一段的奶粉国家也规定乳清蛋白要高于60%
6个月喝1段的奶粉,如果孩子早产可以推迟到8个月再给孩子喝2段奶粉。乳清蛋白更容易消化,所以一般来说一段奶粉更容易消化吸收。
2、母乳中的脂肪含有DHA,现在很多奶粉也会加入DHA
脂肪可以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能量,我们会发现一段的奶粉的脂肪要给二段三段要高就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的能量比较多。
而DHA也是属于一种脂肪,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母乳中含有DHA,而现在奶粉也会加(注:现在国家规律不让写英文简称,所以我们会在营养成分上看到DHA的中文名二十二碳六稀酸)
3、碳水化合物主是是乳糖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而国家也规定一段奶粉乳糖要占碳水化合物的90%以上,有一些奶粉的卖点就是全乳糖配料。乳糖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和生长发育都很重要。
< class="pgc-img">>4、维生素,奶粉比母乳更全面
添加入的维生素主要也是根据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来进行配方的设计,而奶粉比母乳更全面一些,母乳中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K含量极低,而奶粉把母乳中的这种缺陷补全了。1000毫升的奶就可以有400IU的维生素D,达到孩子每天维生素D的需求。
5、矿物质,奶粉中的矿物质含量会更高一点,但是母乳中的好吸收
奶粉中的矿物质是另外加入的,也是根据母乳中的含量进行添加的。但是奶粉中的矿物质特别是钙不太好吸收,可能更容易导致便秘。
5招从配料表里分辨出一款好奶粉
我们都说接近母乳的奶粉更好,但是怎么看是不是接近母乳的奶粉却很多妈妈是不太清楚的。菁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
< class="pgc-img">以网上截图的一款合适的奶粉为例
>1、主要原料生牛乳比全脂或者脱脂奶粉好
一般来说生牛乳就是新鲜的牛奶在48小时内进行加工而成的牛奶,更新鲜。我们的母乳也是新鲜直接到口的,而我们买奶粉的话买新鲜牛奶制作的奶粉从口感上来说会更新鲜,营养价值会更好一些。
一般妈妈担心的上火问题,单单就主要原料而言生牛乳的比奶粉更不易上火。
一般我们在配料表第一行的前三个原料就看到是生牛乳还是奶粉。比如上图是第一个。
2、提供脂肪的原料最好不是棕榈油
马来西亚最出名的就是棕榈,而棕榈的经济价值在于可以榨出棕榈油。菁妈以前有一个同学在四星级的饭店做厨师,他说他们自己做菜都是全部人一起合资买油的,在饭店还要自己买油?为什么?
主要是因为饭店里的油都是棕榈油,就几块钱一公斤,现在应该也大概不到十块钱一公斤,但是棕榈油一大特点就是饱和脂肪酸比较多,不容易消化。
还有研究发现棕榈油还会导致奶粉中的钙不好吸收,引起钙皂。
之前经常有个妈妈咨询关于奶粉喂养宝宝便秘的问题,妈妈说自从换了奶粉,家里也没有断过开塞露,不用就好几天不拉,一拉就哭。
菁妈就让妈妈看奶粉罐上配料表前两行,看有没有找到棕榈油或者是棕榈仁油棕榈液油的字眼,结果发现真的有,就建议妈妈换一种不含棕榈油的奶粉。
如上图的奶粉就是没有的。
< class="pgc-img">>3、碳水化合物最好不是由白砂糖来提供的
国家规定一段奶粉不可以加白砂糖,但是二段三段没有这个限制,所以不少奶粉到了二段三段加入了白砂糖。
加入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受上奶粉这种甜甜的味道,更爱喝奶粉,喝得更多。
菁妈也接受过很多妈妈的咨询,发现那些一开始选择奶粉时就选择了白砂糖含量高的奶粉,孩子喝的奶量会更多,而且再想转其他奶粉那是难上加难。
而我们的母乳中的甜味主要是由乳糖提供的,乳糖的甜度是白砂糖的6分之1,也就是6份乳糖的甜才像1份白砂糖那么甜。
所以我们建议选择奶粉时看下配料表: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白砂糖,最好选择没有的。一般会体现在配料表中的前两行,多在第一可以看得到。
比如上图是乳糖没有白砂糖。
4、配料表中有没有加入食用香料
有些奶粉一打开就感觉满房子都是奶粉的香料,事实上奶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香味的,一般是喝的时候有一点点甜一点点咸一点点腥一点点奶味。
如果很香那可能是加入了食用香料。
国家有规律一段奶粉是不可以加入食用香料的,一般是二段或者三段奶粉可以适量添加。所以家长在买二段或者三段奶粉时在张开自己的火眼金睛看一下配料表上有没有食用香料。
一般食用香料因为加得比较少,就写在配料表比较靠后面的位置,家长可以配料表最后面慢慢向前看。
有些奶粉可以会直接写食用香料。有些奶粉会写着香兰素,而有些奶粉写着乙基香兰素。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人工香料。
对孩子没有直接的伤害,但是会让孩子从此爱上香香的奶粉,造成以后转其他清淡的奶粉会更困难。
< class="pgc-img">>5、配料表上没有发现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也算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他的特点是比较便宜,加了麦芽糊精后产品的溶解性会更好,相当于促溶剂。
但是麦芽糊精没有营养,只是提供热量,容易导致孩子发胖,我们日常喝的奶茶中很多就是加入了麦芽糊精的。
一般也在奶粉中配料表的中间靠后面发现。
根据孩子的特点看营养成分表选择合适孩子的奶粉
我们说不是越贵越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孩子的配料表可以看出一个奶粉是不是比较清淡,少添加所有孩子都合适。
而奶粉的配方主要看营养成分表,根据孩子的特点结合营养成分表可以给孩子选择一款合适的奶粉。而营养成分表又主要看最后面的“可选择性成分”
< class="pgc-img">网上随便找的,没有乳铁蛋白和益生菌
>1、容易便秘的孩子
除上看配料表是生牛乳,没有棕榈油,不含白砂糖,没有食用香料,没有麦芽糊精之外,建议在“可选择性成分”(很多时候写在奶粉的营养成分表的下面)看下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的含量,对比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含量,含量高对于便秘的孩子更合适。
这两种成分,低聚半乳糖调节肠道功能,低聚果糖促进肠道的蠕动,软化大便,防止便秘。
如果配料表中还是益生菌(有些会写在配料表的)多见Bb-12动物双歧杆菌对于调理便秘就更好了。
2、免疫力不好的孩子
建议在“可选择性成分”看有没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核苷酸,一种是乳铁蛋白。这两种对于提高免疫力有一种的帮助,也要注意含量,选择含量更高的。
3、过敏的孩子
如果过敏严重建议选择氨基酸奶粉或者是深度水解奶粉,如果过敏不太严重,可以选择部分水解,这些需要咨询客服人员哪一种是水解奶粉。
如果一点点过敏不需要喝水解奶粉可以选择有乳铁蛋白和益生菌的奶粉,对于过敏的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 class="pgc-img">>4、经常腹泻的孩子
可以考虑“可选择性成分”中含有核苷酸和益生菌的对于调节肠道效果比较明显。
5、相对比较瘦的孩子
可以考虑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奶粉,不同的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不太一样,比较有些国外三段的奶粉蛋白质含量是毕竟低的,因为国外的孩子一岁多已经吃很多肉类食物了,不需要再从奶粉中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所以可以选择营养成表分中蛋白质含量高一些的奶粉给瘦的孩子喝。还要注意按比例给孩子冲调很重要。
母乳喂养对孩子好,妈妈掌握选择奶粉的技巧一定可以给孩子选择一款可以让孩子健康聪明成长的好奶粉。
话题:你选择奶粉主要看什么?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徐也晴 视频/吕媛媛 及玥):“吃”是中国人逢年过节的“重头戏”,也是中国人骨子里颇有讲究的仪式。市面上满足“口腹之欲”的产品琳琅满目,而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饱腹感”,更开始追求食品的质量,货架上摆满的“低油”“零卡”“零糖”食品越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你真的读懂了食品配料表吗?短短几行字背后,有多少和你的健康息息相关的营养信息?新年伊始,央视网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为您讲讲配料表里那些事儿。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薛勇,详解不同种类“糖”背后的秘密。
1.“无糖”产品就一定没有糖吗?
薛勇:我们在看配料表的时候,有些标明“无糖”的食品它并不一定没有添加碳水化合物,它所谓的无糖指的是没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这些有甜味的糖,但是它会添加一些吃上去不甜,但仍然是碳水化合物,仍然可以提供能量。所以我们在看配料表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它是否无糖,还要着重看一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到底是多少。
很多所谓低糖或是无糖的奶茶,实际上它基底料里面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有糖类的物质,所以它的能量是比较高的。此外,奶茶里面脂肪的含量也高,我们之所以觉得它好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脂类物质增添了它的风味。
2.“零糖”产品为什么会有甜味?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吗?
薛勇:我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宣称“零糖”“零卡”的饮料或者奶茶主打的就是这种概念,但实际上它是用“代糖”来提供甜味,但它本身是不产生能量的。
有研究表明,有些代糖,比如阿斯巴甜会影响肠道微生物,进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增加,这是当前已知的一个比较明确的负面效应。目前普遍认为这种甜味剂通过短暂地欺骗大脑,会影响其对血糖的调控机制——当大脑接收了调节的信号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等到你真正摄入糖后,反而会增加血糖的上升幅度,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针对大量人群的流调数据已经表明,无论是添加天然甜味剂的饮料,还是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都会增加患糖尿病还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也有死亡的风险。
3.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糖对身体有危害吗?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摄入糖分?
薛勇:最新的营养学研究表明,果糖对人体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会对我们的脂肪组织有一定损伤,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比较常见的部分水果,还有蜂蜜里面的果糖含量都比较高。虽然果糖对人体有不好的影响,但水果里面含的膳食纤维,还有一些多酚类的物质,包括维生素C等,可能有助于帮助你控制血糖,所以要适量摄入。
营养学中讲究“适量”,在适量的情况下它会给我们提供能量。比如这种糖分很容易吸收,在运动状态下急需能量时,它可以迅速为我们补充能量。但是当你营养过剩的时候,尤其是糖代谢异常的人,如果再持续摄入,那就很容易升高血糖,从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健康效应。
其实正常吃水果的好处要远大于危害,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应该摄入什么类型的糖?这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学问题,就是现在谷物加工非常精细,很好消化,导致我们吃了之后很容易就会升高血糖。
那么怎么来改变这种现状?营养学界推荐大家适量摄入全谷物食物,它保留了更多的纤维、多酚类的活性物质,相对于精致谷物,可能更有助于帮助我们控制血糖,甚至预防和治疗一部分由血糖引起的相关疾病。
<>街小巷上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奶茶店,而且生意都还不错。
尤其是一些网红奶茶店,排队的人简直都要排到法国去了~
据说,想要买到一杯网红奶茶,排2个小时的队是很正常的事,有时还需要排3~4小时。
可谓是真“喝茶5分钟,排队2小时”。
不过话说,喝了这么多年奶茶,你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
估计大多数人只知道稀里糊涂地喝,根本不知道自己喝进去的是啥玩意儿~
今天小编就来一一揭秘!来看看你在喝奶茶时都喝了些什么。
奶茶中普遍含有咖啡因
此前,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曾对51款奶茶饮品进行了抽样检测。
结果发现,抽检的51款奶茶中均含有咖啡因,每杯奶茶中平均含量达到270mg!
很多人对奶茶中含有咖啡因表示震惊,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先思考一下,奶茶是什么做的呢?
奶+茶
既然奶茶中含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含有咖啡因了。
因为茶中不光有我们熟知的茶多酚,还含有咖啡因。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就是咖啡因在起作用。
有些奶茶用的是茶叶或茶包,有些奶茶用的是速溶茶粉。
但不管哪一种,只要用了茶,就会有咖啡因。
所以如果你大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要把咖啡因单独拎出来说呢?
这是因为咖啡因摄取多了对身体有不利影响。
营养专家指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咖啡因含量最好不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更要避免摄入,否则会引起焦虑、心悸、睡眠紊乱等症状。
小贴士:
怎么发现食物是否有咖啡因?
很简单,看配料表呀。比如买奶茶,有茶就有咖啡因。
多数奶茶里,不是真奶,而是...
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市面上的大多数奶茶是没有奶的,而是奶精。
奶茶配料栏里所写的固体的植脂末、咖啡伴侣、液体的奶油球、植脂奶,其实都是它,只是换了个叫法。
奶精虽然不是奶,却有浓浓的奶味 。
其外观和制作工艺有点像奶粉,但是成分却与奶粉相去甚远。
它主要是用糖、油为主要原料,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赋予饮品一种丝滑的奶感,且改善其冲调性。
虽说奶精并不是什么有毒添加物,但是如果把握不好量,对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过量食用奶精不仅存在高糖、高油、高热量等营养问题;
其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风险;
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对中枢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超过2克。
而据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检测的51款奶茶中,有4款奶茶(某姨奶茶,某旺卡奶茶)存在反式脂肪酸含量超标的现象,有一款甚至达到6.2克/杯!
小贴士:
怎么看奶茶里有没有真奶?
也是看配料表,配料排名越靠前,说明含量越多。
比如某款奶茶的配料表清晰地写着:植脂末(奶精)、白砂糖、速溶茶粉、脱脂奶粉、食品添加剂等。
说明这款奶茶中,植脂末(也就是奶精)是老大,而不是奶。
奶茶里没用奶,奶盖里总是真奶吧?
很多奶茶商家在宣传自己的奶茶产品时,会特别强调奶盖的制作,说是用纯正鲜奶调制而成。
然而事实是,很多奶盖的主要是由奶盖粉制作而成,而奶盖粉的主要成分也是奶精。
不仅如此,奶盖的热量还很高。
一份在网上流传的奶盖制作配方显示:奶盖粉800克、鲜牛奶800毫升、淡奶油400毫升。800克的奶盖粉,约可做30杯奶茶。
以此估算,单是一杯奶茶的奶盖,就含500千卡左右的能量。
如此高能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都不适合经常饮用。
喝一杯奶茶,一天的糖要超标
大多数奶茶还有个问题,就是糖太多。
尽管某些奶茶宣称自己是无糖奶茶,但是经过检测还是含有糖分。
无论是速溶奶茶,还是杯装瓶装奶茶,含糖量几乎都在 10% 以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据检测,奶茶店里的杯装奶茶含糖量在每杯11克~62克之间。
而速溶奶茶含糖量就更高了,小小一杯奶茶(64克)的糖(碳水化合物)含量是44 克。
所以,这类“奶茶”还是少喝为妙,否则长胖指日可待。
奶茶中的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
买奶茶时,店员经常会问要不要加珍珠或者椰果,这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做的?
前面说了奶茶中没有奶,不会连椰果都不是椰肉做的吧?
说对了,奶茶中不止没有奶和珍珠,就连椰果也不是真椰肉。
珍珠奶茶使用的“珍珠”,是用地瓜粉(不是红薯粉哦)或者木薯粉做的。
至于椰果,则是用椰子水或者椰子汁,加入醋酸属细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凝胶食品。
从营养角度来看,椰果对人体成分的合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相反,椰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占据胃肠容量,干扰正常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矿物质,如铁、锌、钙等),还可能因肠道的耐受能力有限而造成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