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玩耍,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当地美食全部收进胃里。但中华地大物博,连美食的名字也是千奇百怪。点单,说不出,心痛不痛?朋友圈炫耀,字不会打,心塞不塞?不想要这份尴尬,那就跟着小布一边吃美食一边涨知识。
华北篇
褡裢
说起北京的小吃除了有烤鸭,褡裢火烧也是必吃的美食之一。相传,褡裢火烧由顺义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创制。制作时,用面片装入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起锅上桌,趁热食用。其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因其长型,有时对折,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褡裢的「裢」要读轻声,这是旧时的一种长条形的布口袋,中间开口而两端可以装东西,搭在肩上出门,你就是潮人一枚!实际上褡裢火烧味道有点像锅贴,配上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这滋味别提多酸爽!
在天津,嘎巴菜的地位可是和煎饼果子持平的。就像煎饼果子里没有果子,嘎巴菜也不是一道菜,它更像是一种羹汤。嘎巴菜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晾干后切成柳叶形小条,浸在素卤之中,盛碗、点上芝麻酱、腐乳汁、辣油、辣糊、撒上卤香干片和香菜沫等六种小料制成。相传这嘎巴菜的名字还是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特赐的名字,感觉也是棒棒哒!
这道美食,杭小微之前在山西旅行的时候吃过,刚看到菜单的时候,也是一脸懵,脱口而出“这是啥laolao?”(典型的认字认半边),后来还是服务员介绍说这个念kǎolǎolao,栲栳栳在山西大同、吕梁等地可是非常接地气的一种面食。它是由莜(yóu)面做成。把小莜面团揉搓出舌型薄片,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卷出了圆筒状的莜面栲栳栳。配着几种酱料沾着吃,口感很是劲道,而且相当顶饱,后来杭小微还听说,在当地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过节待客,栲栳栳可是必吃的东西,有牢靠和睦的象征意义,可受欢迎了!
蓼花糖是陕西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甜食,不过在吉林、河南等地,蓼花糖也很受欢迎。蓼花糖样子有点像鼓槌,金黄色的表皮里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一口咬下去,刚开始嘎嘣脆,吃到糖心部分就由脆变软,芝麻的香混着糖心的甜,简直有一种要上天的感觉。其实蓼花糖中的蓼花就是俗话说的狗尾巴花,不过蓼花糖并不是由蓼花制成的,主料是糯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还跟慈禧太后有关。当年慈禧太后吃完特别喜欢,又说它形似蓼花。于是身边那些机智的官员就直接给它改了名,并钦定为宫廷茶点。
在西安众多的小吃里,甑糕绝对是一个抢眼的存在!那是因为甑糕的卖相确实不怎么样,不过吃起来,杭小微的少女心瞬间就被激了起来,那份甜腻软糯,就像在吃一份巨大的糕点,不过说到这玩意怎么念,杭小微告诉你虽然「甑」和甄嬛的「甄」长得贼像,但它的正确读音却是zèng。这是古代的一种器皿,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古人用来蒸食物。甑糕顾名思义就是用甑蒸熟的糕点,不过西安本地人读的时候并不用「甑」字本音,而把它叫作jìng gāo,没想到吧!
华南篇
蛋馓的「馓」读sǎn,不读sǎ,它是一种传统的油炸食品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主要用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制成,放在油锅中炸至金黄,捞起后再蘸麦芽糖,酥脆香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知道江南早点的「四大金刚」是什么吗?除了你常吃的油条、豆浆、大饼,剩下一个你可能连名字都不会读!叫粢饭。粢是谷类的总称,读作zī。江南的粢饭主要以糯米和粳米蒸制而成,口感逆天。粢饭糕其实就是将粢饭切成长条形后,放进油锅里炸。跟所有油炸食品一样,粢饭糕外层都是亮瞎眼的金黄色,但它的内里却是雪白的粢饭,这时你就会知道外酥内糯是怎样一种体验。
西南篇
云南除了有好山好水,各种极具民族特色小吃也可以吃一路!像荞坨就很值得一试。云南的高寒山区普遍种植荞麦,有些地区甚至还以荞麦当主食,所以荞坨其中一个重要的材料就是荞面。荞坨是云南回族日常的糕点之一,色泽金黄,酥软细腻,入口即化。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哦。
在西藏还有一道菜一定要试一试!那就是氽灌肠!虽然「氽」与「汆」长得就像双胞胎,但是读音却大不一样,氽灌肠里的「氽」读作tǔn,本义是漂浮,后来又引申为用油炸。氽灌肠是藏族人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它以新鲜的羊小肠为容器,分别灌入羊血、羊肉、羊油,可以制成血肠、肉肠、油肠。如果有机会尝尝鲜,绝对是个不错的体验哦!
你家乡有什么美食是难读的字,不妨也留言教教小布吧!
编辑:逗丁
校对:一舟、剑风
审核:旭敏
来源:杭州发布
>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热播古装剧《清平乐》,不少同学纷纷向老师反映,电视剧里的人物角色,简直可以撑起语文教科书的“半壁江山”,北宋的那些大文豪,听到名字,就令学生们瑟瑟发抖,他们的作品,常被老师冠以“熟读背诵并默写全文”。没事看看电视剧,扩充一下语文常识还是不错的。别看《清平乐》是个古装剧,里面的语文考点,老师帮大家梳理了一下,看看你都掌握了几个:
< class="pgc-img">>1、《清平乐》是读(yuè)还是清平乐(lè)
同学们首先要明白《清平乐》是什么?它是唐代教坊名曲,教坊是古时候人们的舞乐机构,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才艺培训。所以《清平乐》它是一个乐曲的调,借用汉乐府的清乐、平乐两个乐曲的调命名的。在宋代演化为双调词牌,一共有四十六个字,共八句话,有严格的平仄声韵。电视剧中,《清平乐》如果定为乐曲,就读yuè。乐在语文考试中,也是多音字考点,当其表示快乐、欢乐的时候则读lè。
< class="pgc-img">>除了《清平乐》,还有许多表示词牌的“乐”:《开元乐》、《西平乐》、《齐天乐》,这些都是曲调的意思,所以读yuè。而这些词牌:《归田乐》、《天下乐》、《逍遥乐》中的乐,就是快乐的意思,所以要读lè。同学们不要觉得复杂,只要理解了“乐”字的意义,我们就能区分其读音,这在考试中都是语文学习的考点,请记住。也可以考考家长,看看家长是否把《清平乐》读错了。
< class="pgc-img">>2、大文豪的作品考点,需要你掌握
在这部热播剧中,出现的大文豪们,同学们都知道哪几个人呢?学过了他们的著名作品了吗?先看看这张表格,满满的都是考点。古代诗人抒发情感,不像我们现代人,可以唱歌、跳舞、打游戏、高兴地时候喝上一杯、出去吃火锅、吃烧烤、喝奶茶,以晏殊、欧阳修、范仲淹为代表的文坛大佬们,记录心情的点滴起伏就是吟诗。我们的学生还要学习他们的诗歌词赋,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 class="pgc-img">>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文共有368个字,不光是要背诵和默写,还要理解其深意,读懂波澜不惊、静影沉璧的诗人情怀。而且语文考试最喜欢考的题型就是填空题:范仲淹,字______是北宋著名的______家、_____家、____家,又称_______答案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称范文正公。错一个字,这道题就没分了。同学们,快点记下来。
< class="pgc-img">>关于晏殊的文学常识考点: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并称“二晏”。
关于欧阳修的文学常识考点: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公认。
《醉翁亭记》同学们都会背了吗?语文老师的惯性要求:熟读并背诵,还要默写全文哟。
< class="pgc-img">>3、学习并背诵5首《清平乐》
《清平乐》是宋代人最爱用的词牌名,常写归隐的生活之趣,朋友间的离别感伤,又或是触景生情的感情抒发,老师为大家梳理了5首名家写的《清平乐》,同学们感情去的可以自己学习一下,多背背,对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 class="pgc-img">>《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小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的一种表达方式。
特点: 年轻化、有文化。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有太多的约束。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每年都有可观存在的
那么那些年我们经历过哪些网络流行词呢?请跟着小编的脚步往下看
2010年:神马都是浮云 给力
1、神马都是浮云:在2010年国庆期间网编网络的“小月月”事件,以及其诡异的语言在网络铺开;“神马”和“浮云”相结合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
2、给力: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现场的氛围超级火爆,同时球员的表现出现的词汇。是有作用、带劲的、给劲的意思。更是上了当年的人民日报头版标题。
2011年:Hold住 亲
1、Hold住:源于一档综合节目;女大学生谢依霖的夸张表达,中英混搭;陈述自己在现场不能紧张,要Hold住。几分钟的节目引起巨大反响。Hold住迅速火遍海峡两岸。Hold住是指把握住,掌控住的意思
2、亲:是指亲爱的意思。在电子商务平台迅速火爆,随之一些:亲,包邮哦;亲,您有什么需要。随之火爆起来,网络人民亲切的称为:淘宝体
< class="pgc-img">>2012年:元芳你怎么看 屌丝
1、元芳你怎么看:当年的热播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剧中狄仁杰经常问副手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对此李元芳公式化回答:此事必有蹊跷。从此元芳体迅速蹿红网络
< class="pgc-img">>2、屌丝:这个词语的出现几乎定义了人的层次划分。德国系列短句(屌丝女士)出炉加上中国的(屌丝男士)网络剧热播。把屌丝一次推上高峰
2013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1、我和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这句话是在游戏里诞生的,经过酝酿直至爆发。后来有位小朋友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包括友情,历史、战争、毛主席万岁之类的串联;总结为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class="pgc-img">>2、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随着网络游戏的火爆,有的玩家要什么装备就有什么装备,要什么排名就有什么排名;针对这部分人群称之为土豪。这句话代表了一种对有钱人的向往和渴望同时又有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自嘲。
2014年:有钱就是任性,我是来打酱油的
1、有钱就是任性:真实事情演变而来:有个人被骗了十几万,在当初被骗的时候就发现了,并且没报警,因为他想看看接下来骗子还能怎样骗他。一经曝光被广大网友评论:有钱就是任性,于是该词语迅速火遍全网。
< class="pgc-img">>2、我是来打酱油的: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艳照门很黄很暴力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开来,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酱油男”一词在网路成为笑谈,甚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 class="pgc-img">>2015年:重要事情说三遍
1、重要事情说三遍:意思是这件事情很重要,源于日本综艺主持人主演的一个药品广告。后来被收纳为2015年网络流行词第一
< class="pgc-img">>2016年:吃瓜群众
1、吃瓜群众:网络用语,指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排队跟帖,不着边际地闲扯的人,因为他们的常用语就是“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 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 class="pgc-img">>2017年:扎心了老铁 打Call
1、扎心了老铁:首先“老铁”是东北方言朋友的意思,其次“扎心了”是网络术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刺激。主要火起来的原因是在各大直播平台,经常有网友给主播刷“扎心了老铁”,导致该词语被微博、微信和QQ转发
< class="pgc-img">>2、打call:日本歌迷为自己偶像应援,主要是表达粉丝对自己歌手的喜爱。该词汇在2017年国内流行起来,在网络出现大量的“为某某某打call!”。
< class="pgc-img">>2018年:燃烧我的卡路里 确认过眼神
1、燃烧我的卡路里:来源于火箭少女101创造的歌曲《卡路里》里的一句台词,也是《西虹市首富》里的插曲。是超高人气的杨超越演唱,这个魔性的旋律和歌词瞬间让这首歌火爆全网,不论是广场舞还是各种鬼畜视频,都是必备的神曲。
< class="pgc-img">>2、确认过眼神:这句话最先是一句歌词,出自林俊杰的《醉赤壁》,当时这首歌在抖音真的是大火,不少抖友都用这个音乐当过自己视频的背景音乐,甚至刷抖音的时候一连好几个都是这首歌,火爆程度非同凡响。这个梗最开始其实是一个广东小学生在微博上先用的,他在微博上发布的“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还配上了一块钱的红包照,用来吐槽广东人的红包小,而“确认过眼神”这个梗也就走红网络。
< class="pgc-img">>2019年:我太难了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1、我太难了:这个流行语来自网络giao哥的语录,giao哥是个快手网红,他的每个视频里都会出现,由此走红。“我太难了 最近压力有点大”这几个字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2、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这句话出自于抖音,最开始是一位网友评论的,后来用这句话的人就慢慢多了,之后就在抖音流行了。
2020年:最美逆行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耗子尾汁
1、最美逆行:年初,全民战疫,越来越多的“逆行者”出现:无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社区乡村防疫工作者巡守在前线;为了保障百姓生活,一些行业员工提前返工上岗;市民们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为抗疫防疫捐钱捐物。无数普通的社会成员,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汇聚成一股暖流。
< class="pgc-img">>2、秋天的第一杯奶茶:2020年9月,秋天第一杯奶茶突然上了微博热搜,其实就是在要红包和奶茶秀恩爱或者秀感情的梗。也有人说:“指的是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特别温暖。
< class="pgc-img">>3、耗子尾汁:音同耗子喂汁。来自“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在一次短视频中,讲述自己与年轻人比试时被打伤,“劝这位年轻人好自为之。”
< class="pgc-img">>2021年:996 YYDS
1、996:是一种工作制度,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上班6天。这种常出现在高科技公司的上班制度,但是收入高
2、YYDS:拼音缩写,是永远的神的意思;在出圈以后,yyds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来赞美人物,也可以用来赞美国家、机构、组织,进而扩展到事件、事理、事物等,一切皆可成神。
< class="pgc-img">>好了本期到此结束,你还知道网络流行词?这些流行词的由来你知道吗?请在评论区留言!
以上小伙伴有没有喜欢的吗?如果觉得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如果觉得喜欢的话可以关注下小编 帮忙转发或点赞,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