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麦当劳(专题阅读)、肯德基、星巴克等大型连锁餐饮相继发布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我们可以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看餐饮业发展趋势。总体来看传统快餐业绩利润双双下滑,有的企业第4季度还出现亏损,比如百胜、汉堡王;而休闲餐饮和咖啡则是逆市增长,表现抢眼,从这方面来看休闲餐饮和咖啡业还有投资空间。
麦当劳(McDonalds)
麦当劳截至12月31日的这一财季,麦当劳的净利润为10.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97亿美元下滑21%。麦当劳第四季度营收为6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7%。麦当劳第四季度全球同店销售下滑0.9%,这反映了所有主要业务部门中客流量的下降。在整个2014财年,麦当劳的全球同店销售下滑1%,这反映了所有主要业务部门中客流量的下降。全年营收为274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281亿美元下滑2%。全年净利润为4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9亿美元下滑15%。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
肯德基公布201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百胜集团第四季度总营收为4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1.8亿美元;净亏损为86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21亿美元。集团旗下中国部门第四季度总销售额同比下滑11%,同店销售下滑16%。自去年7月份以来,百胜餐饮集团就一直都深陷于亚洲食品供应商丑闻而无法自拔。
汉堡王和提姆-霍顿母公司
第四季度亏损了5.142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受到汉堡王去年收购加拿大最大咖啡和零食连锁店运营商提姆-霍顿(TimHorons)的一次性交易成本影响,尽管该交易后两家连锁店运营商的季度销售均有所增长。在第四季度,提姆-霍顿品牌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4.1%,汉堡王的同店销售额上涨了3%。
星巴克(Starbucks)
星巴克第一财季盈余符合华尔街预期。截至12月28日当季的盈余从一年前同期的5.407亿美元,上涨至9.831亿美元。销售上涨13%至48亿美元。星巴克第一季度的全球同家店面销售收入增长5%,第一季度在美同家店面销售收入增长5%。
美国快餐巨头温迪餐厅集团
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业绩,初步估计截至12月28日的财季营收5.02亿美元,当季净盈利为2330万美元,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一致。
休闲餐饮连锁餐厅达登(Darden Restaurants)
公布的第二财季盈余和营收业绩均超出了预期。在截至11月23日的季度内,该公司所录得的净亏损为328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净盈余1980万美元。该公司二季度所录得的销售额增长4.95至15.6亿美元。
美国最大食品分销商西斯科(Sysco Corp)
第二财季盈利同比有所下降,但调整后业绩仍达到市场预期。该公司当季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2.11亿美元,降至1.58亿美元。营收从上年同期的112.4亿美元增至120.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
看内资:一边是大众餐饮火爆,诸如外婆家、江边烤鱼、麻辣火锅这样的大众餐厅如今是开一家火一家,且餐厅门口常年排队。一边是受制消费市场低迷及国家“三公限制”的影响,上市餐饮公司哀鸿遍野。
今天梳理了3家A股上市公司(中科云网、全聚德和西安饮食)及港股公司2014业绩预报情况发现,相比而言,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香港,餐饮行业在2014财年都面临着盈利下降及转型困局的状况。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表示,中国大陆和香港餐饮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业绩都出现了整体下滑,这与经济增速放缓大环境有关。但具体来看,3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转型过程中,代价比较大,效果还未能显现。
A股三家餐饮公司业绩欠佳
最新数据显示,3家A股餐饮上市公司中,中科云网和全聚德发布了2014年业绩快报,西安饮食发布了2014年业绩预测。总体来看,3家上市公司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2014年中科云网实现营业总收入较2013年同期下滑19.37%,营业利润较2013年同期下滑2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比2013年同期下降95.59%。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科云网表示,2014年度因业绩亏损,公司商誉减值幅度扩大,公司应收预付款可收回性不确定性增加,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增加,公司发生大额资产减值损失。此外,公司还强调,公司2013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根据本次业绩快报,公司2014年净利润仍然为负值,预计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公告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全聚德2014年全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49亿元,同比下降 2.82%,营业利润为1.73亿元,同比下降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上升17.25%。全聚德表示,2014年推行以消费者、餐厅销售、餐饮专家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聚焦全聚德特色菜+区域百姓消费菜的“50+50”菜单;大量减少点击率不高的菜品及原料库存,加强了菜品毛利率的管理,全年比上年同期餐饮毛利率提高1.63百分点;在提升菜品质量、促进销售的同时,增效超过2000万元。此外,全聚德还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渠道,与京东商城、1号店等电商销售平台合作;生产面向零售市场的散装汤圆、香粽及月饼等产品。
西安饮食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经营业绩预测,2014年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900万元至1340万元,同比下降为9.43%至39.17%。西安饮食对业绩下滑给出的理由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影响。
冯恩援说,上市公司体量较大、管理相对规范,在过去的两年中,餐饮公司都在进行新的项目开发,包括下游的旅游业和上游的种植、养殖业,但成绩还未 能显现。但2014年还是看到了希望,餐饮整体零售总额达到了27860亿元,这个消费额比2013年增长了9.7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9%的增长率,多了0.7个百分点,连续几年来的餐饮下滑趋势得到了抑制,呈现出缓慢回升的态势,“下一步要做的是通过特色餐饮不断满足特色消费群体的需求”。
港股3公司主业下降明显
除A股3家餐饮上市公司业绩报表不讨喜外,根据WIND资讯统计可查的港交所3家上市公司对2014年的业绩预告显示,港股的餐饮巨头似乎给出的成绩单更加不好看。
具体来看,Futurebright称,2014年收入将较2013年度大幅下降。名轩控股表示,预期本集团2014年度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净额较 2013年有所增加,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集团2014年收入较2013年下降约25%,“由于国内的高端消费市场持续放缓所导致。”
中高端品牌餐饮连锁店都在谋划转型,如2012年登陆港交所的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确立了多品牌发展策略。小南国CEO康捷表示,集团旗下除了自主创立的四个品牌外,还引进了三大国外品牌。发展重点从同名品牌小南国转移到了小小南国,相较于前者人均200元以上的消费,后者的人均消费仅为80元左右。
喜尚控股集团表示,预期2014年财年收入较2013年增长明显,但该增幅主要源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已套现及未套现收益,集团的主营业务酒楼、餐厅业务所得收入较2013财年减少逾60%,主要原因分别为:第一,与其他零售商同样面对食品、租金及员工成本上涨问题;第二,“占中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对集团于港岛区的酒楼、餐厅造成影响;第三,若干亏损的酒楼、餐厅之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亏损;第四,奥海城餐厅装修所产生的一次性费用。
“整个餐饮经济都在调整,消费经济的整体大势都在下降,香港也不例外,而且香港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下降就更会明显了。”有业内人士表示。
< class="pgc-img">>、现状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2021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上涨18.64%。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而且增速再次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领先优势扩大至6.1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餐饮业继续发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回升的重要驱动作用。
2012-2021年中国餐饮收入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餐饮产业稳定、持续、快速的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餐饮业营业额为6037.26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7.93%。
2011-2020年中国餐饮业营业额情况(单位:亿元)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中国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为32901个,同比增长9.97%。2019年中国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为29918个,同比增长13.9%。
2014-2020年中国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单位:个)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5-2020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在持续增加。2020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为257.7万人,同比2019年增涨1.92%。
2014-2020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及增速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区域位居榜首,门店规模294.4万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涨3.70%;华南区域门店规模133.3万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涨7.60%;华中区域餐饮门店规模125.7万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涨4.50%;西南区域餐饮门店规模119.8万家,同疫情期相比下降4.60%。
2021年各区域餐饮门店规模及与疫情期的比较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从2016年至2020年,团餐、线上社会餐饮和线下社会餐饮的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特别是2020年的疫情对团餐与线下的社会餐饮业都造成了冲击,反而对线上外卖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餐饮线上化趋势明显。
2016-2020年中国餐饮瘦肉粥的占比变化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二、就餐情况
疫情后,消费者就餐仍侧重刚性需求,非必要时间也在尽量减少外出就餐。2021年工作日外出就餐占比为67.20%,周末/节假日外出就餐占比32.8%,周末/节假日外出就餐占比下降较大。
2019-2021年外出就餐时间分布情况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从餐厅位置选择看,消费者多就近选择门店消费,这对于离消费者更近的社区店模式是一种发展机遇。消费者选择家附近的占比45.70%,选择单位附近的占比为36.10%。
2021年餐厅位置选择偏好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从就餐食材看,蔬菜及禽肉食材成为消费者心头好,内脏类成为食材新贵。消费者外出就餐食材丰富多样,但整体蔬菜类、禽肉类、猪肉类是消费者最常点选的三大类食材。
2021年消费者外出就餐食材点选偏好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三、餐饮业投融资情况
2021年中国餐饮业投资数量140起,同比2020年增涨77.22%;中国餐饮业投资金额为365.74亿元,同比2020年增涨173.33%,后疫情时期餐饮行业出现投资热的现象。
2015-2021年中国餐饮业投资数量及投资金额
< class="pgc-img">>资料来源:IT桔子、智研咨询整理
商情报网讯:2019年是餐饮行业创新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餐饮企业培育新的增长动能的一年。夜经济助推餐饮行业发展,餐饮规模持续扩大,外卖行业蓬勃发展。
餐饮行业热词回顾
热词1:夜经济
今年以来,一些餐饮品牌开始陆续延长营业时间、频繁推出夜间优惠活动。除了海底捞、西贝等中式餐饮企业加持之外,西式连锁餐饮品牌肯德基也推出辣串、卤味等10多种夜宵套餐组合,以此入局夜宵市场。据阿里集团发布的“夜经济”报告显示,自进入7月以来,从一线城市的北京到三四线的咸阳,“夜宵”订单最高的增长率达到300%,营收的增长让餐饮品牌看到了夜宵市场的潜力。
热词2: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是2019年众多扎根一线城市餐饮企业开始发力布局的市场。海底捞上市后随即宣布了加速扩张的战略,并将三四线下沉市场作为重点挖掘的市场,海底捞的下沉策略也直接带动了海底捞门店数量的增长以及业绩的加速提升。此外,瑞幸咖啡推出独立的茶饮品牌小鹿茶,针对三四线为主的下沉市场。从互联网企业来看,今年以来美团点评、阿里本地生活先后表示将加速布局下沉市场的意图,阿里本地生活更是推出了“上山下乡”计划以布局下沉市场作为对抗美团点评的新策略。
热词3:外卖涨价
当前,外卖市场格局已定,补贴不再是外卖平台存续的方式,降低补贴,提升佣金已然成为外卖平台获取利润、减少亏损的主要方式。餐饮企业也正因此改变自己的外卖策略和定价,选择外卖、堂食不同价应对外卖成本的不断上涨。
餐饮行业现状回顾
1、餐饮收入不断增长
中国餐饮行业历史悠久,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2716亿元,同比增长7.75%。2019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1896亿元,同比增长9.4%。预计2019全年市场规模将达4.7万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餐饮市场收入增量主要由大众餐饮贡献。2018年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36.36亿元,同比下降5.28%。2014-2018年餐饮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0.2%。2019年1-11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528亿元,同比增长7.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外卖规模持续扩大
据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前三季度)》,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外卖产业交易额分别为1200亿元、1430亿元、1790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5.2%。外卖订单量也持续上涨,外卖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卖行业交易额为4420亿元,接近2018年全年外卖行业交易额4613亿元。预计2019年全年中国外卖行业交易额将达到6035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30.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美团研究院、中国饭店协会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1、高质量发展将成为餐饮行业发展关键字
目前国内的服务业、餐饮行业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此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个关于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包括餐饮行业在内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目前餐饮行业的增长及发展情况来看,餐饮行业已经不是原来满足一般的消费,解决部分就业这样的基本功能。餐饮行业下一步要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食品安全需求、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作为拉动内需的其中一个重要产业,餐饮行业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是未来餐饮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2、数字化智慧化成为餐饮行业发展方向
伴随着新消费群体崛起、互联网+等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进一步为产业赋能,加之近年来人口红利消失,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餐饮业,人工成本不断提升等,促使餐饮行业加快资产新布局,如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以便释放更多利润空间,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