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章的标题的你,是不是满脸的疑问,又或者是满脸的不屑一顾,或许你曾想过如果是自己开面馆,一定会有各种营销手段,一定会有各种办法,把生意做的热火朝天,绝大多数人都会想着自己挣了挣了多少钱,但是你未曾想过,什么是真正的生意,什么是真正的市场。
< class="pgc-img">作者;拉面那些事儿
>太多太多的人想要从事餐饮行业,而对于一个新人一个行业小白来说,面馆是门槛最低的一种,这也正是面馆开的遍地都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开。想要从事经营面馆的人,我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从年龄上划分,18-25岁,25-30岁,30-45岁,45-60岁,我大体把想要从事拉面行业或者经营面馆的人划分为4个年龄段,也就以这4个年龄段咱们聊一聊。
首先是18-25岁的人群,这个年龄段学习面食制作的人说句实话不是很多,而且这个年龄段学习拉面技术。大多数是为了有一技之长,也就是为了去给别人打工的居多,有自己开店的想法的比较少,而这个年龄段学习的也是比较快,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开店的想法,所以我替他们高兴,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这些人有经济能力的较少,第二,这些人社会经验不足,第三,对于做生意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不适合【这里咱们只讲餐饮面馆,不适合开面馆或许适合做别的生意】,为什么说不适合自己开店,因为年轻,因为心浮气躁,因为这个年龄想事情不够周全,更因为开店不是给别人打工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相反的这个年龄段学了技术开店的,基本上撑不过一年,甚至撑不过半年,大多数都是虎头蛇尾。
然后是25-3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适合学习餐饮技术开店,很简单家里的负担不重,又有些社会经验,最重要的是能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但是开店的成功率依然很低。
其次30-45岁这个年龄段,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跨度这么大,很简单,主要就是根据学习掌握餐饮技术的快慢程度,但是这里说的是一个平局水平,并不代表是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的都慢,主要还是看个人领悟能力和悟性。这个年龄段适不适合开店呢,适合,但是开店的成功率略高一点。
最后45-60岁,这个年龄段,学习的较慢,但是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学的慢所以掌握的东西都很扎实。但是开店的成功率也是略高。
文章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我说了这么多都没有具体说出为什么面馆利润高却倒闭一个接一个的原因,其实我想说的是只有看了以上我的分析,你才会理解我下面要说的。
很简单,大多数人在学习餐饮技术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认为学会了技术,开起店来就能挣到钱,这个想法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盲目的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该学习什么,餐饮技术只是开店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
而店里生意的好坏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店面的选择,位置的重要性那绝对是重中之重,而太多的新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或者是懂这个道理却又盲目的自信,所以认为位置差不多或者选个便宜点的位置就可以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店面开起来就一个结果,没生意,因为位置不好,因为前期不舍得投入,所以店里没有客流量,你再好的味道也很难做起来,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位置不好,你就要用时间用味道去攒回头客,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过程支撑不下去了,因为这个过程你需要付出金钱的损失,人力的付出,而付出了这么多没有回报,往往都会失去信心,结果就是店面转让。也正是因为没有人流量,所以你的食材的消耗很大,因为没有客人,你再好的配方,再好的味道,也很难保持住味道的品质,大家都知道,面馆的汤尤其是拉面馆的汤都加了很多的香料调料,人少就意味着汤卖的慢,卖的慢汤的味道就会有消耗,生意不好,大多数人都会从食材上偷工减料,因为即使不偷工减料,做出来也没有客人,所以很多人都这么做,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味道一天不如一天,之前的一点客人也会慢慢的流失。
我为什么说大多数新人在选位置都会优先考虑房租的问题上呢,很简单,因为如果在资金上富裕的人,大多数不会亲自去学习一个餐饮技术,大多数都会去优先考虑加盟一个品牌,然后选择中心地段,商业街去开一个店面,而且店里都是找专业的人在操作,自己只需要管理就可以了,只有想通过学习一门手艺改变生后方向的人,才会亲自去学习技术,而这些人往往因为资金的问题,导致选址,出现重大失误。
如果说一个面馆的位置是决定生意好坏的基础,那么味道就是决定你生意能走多远的根本,有了好的位置,你的生意就成功了一半,在有了好的味道,那么你就离赚钱很近了,反之,有了好的位置但是味道不行的,那么你前期生意越好,你离关门大吉就越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位置好味道不好,所以前期客流量很大,而这么多人对你的味道不满意,你认为你还能走远么,你要知道一件事,好的位置一向不缺竞争对手,一般好的位置都是餐饮聚堆的地方,你没有两把刷子,是根本站不住的。
而大多数人学技术学的味道都不尽如人意,说白了大多数人学技术都是看着那些炒作起来的东西,看着人家生意这么好,做的东西这么好看这么有食欲,然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学了,这些人往往都是在开店亏损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好像被套路了,很多的店都是营造出一种店里生意很好,这有好多种方法做到,第一位置特别好不缺人流量,第二,价格低,就为了赔本赚吆喝,第三,店内格局做文章,一般店内格局做文章的都是懂营销的,很多店面设计把店里设计成隔断式的,把菜品摆放的位置空间设计的很窄小,或是把取餐口设计的窄小,或是把店里隔断成及部分,这就是把人们的心里研究的很透彻,中国人有个习惯,一般吃饭都会选择人多的店,人越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味道肯定好,而以上几种设计,往往会呈现出一个窄小的空间聚集大量的人,例如取餐口窄小有10个人排队就感觉有很多人,吃饭区如果是开放式的坐10个人感觉这家店没人,就显得很冷清,如果换成隔断式的坐10人,就会显得人比较多,有的人可能就会问了,谁能保证这10个人都坐在隔断外呢,而不是坐在隔断内呢,很简单大多人吃快餐都会选择就近原则,外面有座很少有人会选择远几步的隔断内。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套路,所以也吸引了很多人去学习,还有很多人因为很想创业,太想着创业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盲目的情况,一个简单的例子,开面馆,学的是什么,你知道么,很多人会说学做面,这样就错了,记住,你要学的是味道,学什么味道,学的是汤的味道,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你开店的目的,面说白了,你只要味道好,你可以雇人拉面,但是学的味道不好,你怎么办,学拉面什么是原汤什么是骨汤,什么店用原汤,什么店用骨汤,汤该怎么循环用,汤该怎么制作怎么保存都不会,你面拉的再好你也就只能做个面酱,还有很多人学习技术,学拉面的同时又学习各种炒菜,学习颠勺,反正我是想不明白,你到底是开饭店呢还是开面馆,你不想一想,如果有几个厨师是通过几天的培训就能出徒的,更何况教你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厨师,很多人学面看的不是味道,而是看的谁教的花样多,这样的人你哪一样都需不好。记住面馆的经营模式尤其是新人,以面条为主,炒饭盖浇饭,凉菜等为辅助,一个新人开店最好的模式就是,前期品类尽量少些,把这些做好了,再慢慢适当增加新品种。
还是那句话,创业须谨慎,投资有风险,不要因为自己的三分钟热度而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过多,不然就是后悔,一般我不建议这种人做餐饮行业,而事实证明一般那些倒闭的面馆大多都是这样的,面馆赔钱了就认为这个行业不行,所以果断放弃了,所以这也就是为啥我说这么多新手开面馆的成功率这么低的原因,很简单,记住一句话,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生意赔了不要紧,如果你赔了,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没有深刻的反思总结,那么你永远做不了餐饮行业,一般能挣到钱的大多数都是失败了后吸取教训,总结不足,换个地方重头再来,成功的大多数也是这些人,有些东西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学得会,这都是经验。教是教不会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如果有喜欢吃拉面的或者对面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定时分享拉面知识,定期出视频讲解拉面技巧,不定时分享一些有关拉面的配方。希望这篇文章能对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通过这篇文章有所体会。
近最火的就是chatGPT啦!今天,小智也跟它聊了聊餐饮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
1.2023年,中国的餐饮行业怎么样?
作为一个聊天助手,我没有实时信息来准确预测未来。但是,根据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到2023年,中国的餐饮行业可能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外出就餐,同时,消费者对于餐饮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餐饮行业也将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采用数字化技术改善餐饮业务和提高用户体验,例如用智能点餐系统、人脸识别等技术来提升餐饮行业的运营效率和顾客服务。
< class="pgc-img">智掌柜扫码点餐小程序
>2.如果我想在深圳开一家餐饮小店,你有什么建议吗?
需要做以下这些事情:
1)市场调研:在确定您的菜品和餐饮风格之前,建议了解深圳当地的市场需要和竞争环境,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可以通过访问当地餐厅、参加当地的餐饮展览会或搜索当地餐饮行业的相关信息来获得对市场的深入了解。
2)选址:在找到适合开餐厅的区域后,进一步考虑正确定位客户群体,选择一个容易被访问、能够吸引人流的位置,同时也需要考虑租金、人流量等成本因素。
3)食品素质及供应链:保障食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餐厅的生存和发展。建议和有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并且要建立标准和流程来确保食品安全。
4)员工培训:考虑为您的员工提供培训、指导和发展计划,以获得更高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使客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5)宣传推广:启动餐厅之前,制定一份详细的营销计划,并考虑采用不同的渠道(例如社交媒体、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等)来吸引新客户和保留现有客户。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建议,您在开设新餐厅前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和深入研究。最后祝您好运!
3.可以说得具体点吗?比如建议我做什么品类?
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品类:
1)饮品店:深圳是一个年轻、活力和快节奏的城市,开设一家以鲜果、茶饮为主营的饮品店可能会受到欢迎。
2)快餐店:由于工作压力大,深圳的年轻人可能在工作日需要一个快捷的午餐。因此,一些快餐店在这个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卖汉堡,三明治,炸鸡等等。
3)火锅店:火锅是南方人比较喜欢的菜品之一,可以考虑各种口味的火锅店,比如重庆、四川、海底捞等等。
4)西餐厅:深圳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和本地年轻人喜欢西式菜品,尤其是意大利菜和法国菜。如果您具有特色和服务优越性,可以考虑开一家西餐厅。
5)特色小吃店:深圳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有许多来自不同省份或国家的人们。考虑开一家提供当地特色小吃或者其他异国料理的店,可能会受到各种人的欢迎。
4.开一家餐饮小店需要多少钱?
开一家餐饮小店的初始投资费用因地区、店面大小、装修风格、项目类型及其他一系列因素而异。然而在深圳,开设一家餐饮小店需要的资金比其他城市高,因为深圳的租金、生活成本等均较高。在下面的表格中,我们提供了大致的投资成本范围,这些数字只是给您提供一个大致的概括,最终的成本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
奶茶店10-50万元
快餐店30-80万元
中餐厅50-200万元
西餐厅100万元以上
烧烤店20-50万元
火锅店50-200万元
西式快餐店50-150万元
上面只是投资费用的估算范围,实际的情况可能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物的年龄和状况、经营范围的大小、雇员工资和营销等等。
5.开餐馆的初期成本投入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1)房租和装修费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餐厅场所的租金和装修费用。这将取决于餐厅的面积和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中心的房价往往比郊区的房价高。
2)设备和厨具费用:开一家餐厅需要购买各种设备和厨具,如冰箱、炉灶、烤箱、洗碗机等。需要根据菜单选择基本设备和厨具,确保做到预算和采购渠道方面的合理性。
3)食材采购费用:食材的成本是餐厅开销中很大的一块。需要确保选择高品质的食材,并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4)营业执照和相关税费:开餐馆需要申请并取得相关的营业执照,该费用因地区不同会有差异,还需要支付税费,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5)人力资源成本:除了经营者之外,餐厅还需要雇佣一些员工,如服务员、厨师、管员等。这些员工的薪酬是餐厅的重要成本之一。
6)宣传和广告费用:餐厅开业后需要进行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宣传和广告费用包括开业庆典、广告投放、网站和社交媒体宣传等。
需要注意的是,开餐馆的成本投入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投入的金额应该在制定预算计划时比较准确地估算。
6.开餐馆应该如何选址?
选择餐馆的位置是开餐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应考虑的因素:
目标客户群体:需要确定自己菜肴的定位和目标消费人群,如是学生、白领、家庭等。
交通便利程度:餐厅交通便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建议在人流量较大,交通便捷的地段开设餐馆。
同业竞争:需要考虑到周边竞争商家的类型和数量。
市场需求:需要调查周边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如快餐、火锅、自助等。
商业环境:需要了解当地的商业环境和政策法规,如当地的税收、租金及消费水平等。
餐饮设施:需考虑餐饮设施的状况和选择投资区域内的市场需求。
7.什么数字化工具是小餐馆必备的?
对于小餐馆来说,数字化工具的必备性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小餐馆可以考虑使用的数字化工具:
1)收银系统:收银系统可以帮助小餐馆更方便地管理订单、库存和销售情况,提高取单和结账的效率。同时,收银系统也可以提供对顾客购买行为的数据分析,以支持餐厅更好地进行销售和营销活动。
2)网上预订系统:小餐馆可以通过网上预订系统接受顾客的预定订单,同时也提供更好的订单管理功能,如订单排队、等位提醒等。
3)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小餐馆可以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开设店铺,在网上销售自己的餐品,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
4)社交媒体平台:小餐馆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如菜单、营销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5)电子支付系统:小餐馆可以接受各种电子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提高顾客结账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6)电子菜单系统:电子菜单系统可以帮助顾客更方便地浏览菜品,点餐,并提供更多菜品的图片、营养成分和口感等信息。
综上所述,对于小餐馆来说,收银系统、网上预订系统、外卖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电子支付系统和电子菜单系统是一些重要的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小餐馆更好地管理业务,提升顾客的体验感。
8.你觉得2023年中国的餐饮市场会变好吗?
作为AI语言模型,并没有具体的判断和预测能力,但是,根据目前的市场概况和趋势,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和线上外卖等新兴业态的推动下,餐饮市场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受全球疫情和国家政策调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餐饮市场在近两年内经历了一些波动和变化。
虽然短期内中国餐饮市场可能会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全球疫苗的普及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餐饮市场有望在中长期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例如新型餐厅模式、精致化、个性化等。
综上所述,虽然未来的发展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餐饮市场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为了跟上市场的变化,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市场趋势,制定灵活的发展策略和经营模式,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 class="pgc-img">>丨职业餐饮网 焦逸梦
疫情一来,餐饮业作为“百业之王”首当其冲,损失惨重,“哀鸿遍野”!
西贝说贷款也撑不过3个月,23年老餐企资金链断裂卖房卖店……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做了一个调查“预计账上资金可以撑多久”,其中,85.4%的餐企账上资金都撑不过3个月!
但很多人表示质疑:做了这么多年餐饮,就这1-2个月就撑不住了?还到处哭穷,你们之前挣的钱呢?
到底,餐饮企业到底是“真穷”还是“哭穷”,为什么连3个月都撑不过?
1
年终刚分完红、发完奖金,
账面没钱了!想趁着春节“回血”!
每个春节,都是餐饮企业兑付上年年终奖金等支出的资金短缺高峰期。
“这一次疫情的时间节点真的是太不好了!我们刚刚分完红,发完了员工奖和年终奖,现金流真的也是十分吃紧!”大龙燚创始人柳鸷说。
同样地,按照惯例,年前西贝向供应商结清了货款,向员工和管理层发放了年终奖和薪水,账面剩余的现金不多,本以为在春节期间的营业高峰期将实现现金流快速回流,但没想到他以为的“惯例”随着疫情的到来而戛然而止。
人们总觉得餐饮企业做了那么久,怎么可能一个春节没收入,就撑不住了呢?
其实,春节期间恰恰是一个“花钱高峰期”,供应商的钱要结,工资、年终奖要发,很多企业这几项一支出,可能现金流就不多了;要是疫情没发生,也不存在问题,因为春节旺季正常营业,餐企很快就能回血了,但疫情突然来临,在企业的现金流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进项,该怎么撑下去?
2
花上百万囤货,
年夜饭却“惨遭”退订,钱都打水漂了!
正常情况下餐企在春节的营收能占到全年营收的15%左右,所以,很多餐企为了春节,投入了很多!
第一要囤货,为了迎战春节,餐厅采购了大量食材,比如,过年期间,大鸭梨囤货花了3000万!
第二要装修,很多餐厅都趁着春节重新翻修,比如年前北京宴就重新装修了11个包厢!
第三春节生意好怕忙不过来,要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比如,不少餐厅都增加了兼职员工,北京宴的二线人员也全部投入到了一线;过年要给的加班费也不少,眉州东坡给员工过年3倍加班费共计848万,给节日期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发放红包共计220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想到疫情从天而降,年夜饭退定量达到94%-100%!眨眼之间,投入全都变成了损失!
眉州东坡一共退餐11144桌,年夜饭损失1700万左右;而济南一餐企从大年三十开始,一共取消了5000多桌订餐;而北京宴为年夜饭多增加的5%—10%的成本也打了水漂!
年夜饭不能卖了,餐企囤的货也只能“贱卖”了,旺顺阁、眉州东坡等也都在偌大的门面前纷纷摆摊“卖菜”!但作用也是杯水车薪!而一些中小餐企想把囤货“贱卖”了,都没人买!
3
餐厅0收入!
房租、人工等固定开支却一刻都没停!
疫情期间,餐厅要么停业没收入,要么自救无门,各种自救渠道都杯水车薪,做外卖平台扣点高没利润,做堂食也没生意,所以很多餐厅几乎都是0收入的状态!
餐厅0收入,可租金和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却一刻都没停,这压得餐饮老板们喘不过气来!
那有人会问,万达和其他很多商场不是都主动给企业减免租金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从舆论上看大家都享受了福利,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调查显示,高达62.4%的餐企反映“租金完全无减免”。
而且之前一个连锁餐企的老板告诉职业餐饮网,他们开在万达的店连1/10的占比都不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门店仍没有获得租金的减免。
除了房租之外,人工也是一大成本!特殊时期,是不是没工作的就不用发了?
非也,虽然是特殊时期,企业也困难,但第一“再苦不能苦员工”,第二企业也害怕人才流失,所以有责任心的企业还是会发放基本工资的!
像犟骨头之前一半开工一半休息,休息的员工也会发基本的生活费,一个人开2050元!
贾国龙之前更是直言:“目前最大的压力还是养人啊,2万多人,1万多人在宿舍,1万多人在家。一个月发工资就得1.56个亿,如果两个月、三个月那得多少?时间短了行,时间长了咱也扛不住啊,谁储备有那么多现金呢?如果现在把员工解散了,那是对方方面面都不负责任,我们还是愿意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对我们说。
餐饮行业就像一个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得多出得多,行驶过程现金流非常稳,一但这列车停下来,整个现金流就会受到挑战!
4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
餐饮难做,只有20%的餐企挣钱!
外行觉得餐饮行业很赚钱!一个青菜成本几毛钱,卖出来十几块钱,这是暴利啊!
但其实餐饮看似赚钱,其实餐企净利最高只有20%,而很多连锁餐企的净利更是个位数!
而且一个扎心真相是,餐饮市场真正赚钱的企业占比只有20%,30%处于收支平衡状态,接近50%的企业处于亏损。
本就亏损的这50%的餐企撑不过这3个月,这很正常,只是疫情提前结束了这类企业的寿命;
那处于收支平衡状态的这30%餐企呢?这部分企业很多,都是徘徊在盈亏线附近。平时能维持个生意,或者小赚,可这次疫情突袭,很多餐饮老板傻眼了,一直不开门亏房租、亏囤货,而市场环境也“大变”,复业了做堂食、做外卖都没生意,以至于不仅收支无法平衡了,还会倒亏钱!要撑3个月?难!
餐饮行业的特性就是这样,开店率高倒闭率也很高,有人来有人走,并不像外行想象得那么赚钱!
从2018年7月起,很多餐饮企业的业绩都已经开始了严重下滑。
一个多月前,疫情还没来临时,很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也已经在讲危机了,有人说“今年很艰难,但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可见,大环境不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餐饮业是典型的实体行业,重线下堂食生意,当大环境不好,很多餐厅的生意也下降了,但房租、人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依然在一分不少地支出,于是很多企业在疫情前就已经是苦苦吊着一口气的状态了,而疫情的突袭,只会让本就窘迫的餐饮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了!
5
好不容易挣了钱,却拿去开新店、投资了!
你可能会问,那20%赚钱的餐饮企业呢,它们可是赚到钱了的,怎么也撑不过去?
可挣了钱也不代表账面上有钱,可能都拿去花了!
以海底捞为例,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海底捞一年内新开了252家店;我们以省会城市一家500平的店为例,如果房租、装修、设备、人工等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概200多万,这样算下来,海底捞光开新店一年就要花5个亿,更不用说其他的成本了;而海底捞财报显示,它的净利润是9个亿。
从2015年开始,西贝就想做一个区别于西贝莜面村的餐饮品牌,更加大众化,可以快速复制,就像餐饮连锁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用餐饮人更熟悉的话来说,这就是西贝的“10万+”计划,后来西贝宣布暂停快餐项目,其中至少花掉了3000多万元!
而对于我们很多中小餐企来说,投资失败的概率就更高了,比如你现在开了5家店,盈利状况都很好,于是你又投资了一家店,可这家店却赔钱了,于是你把前面5家店的利润都拿来补这家店的窟窿,只要不止血,这家店依然可能持续赔钱,直到把品牌给赔倒!
在人们以前的认知里,只要社会正常运转,像餐饮这种现金流行业,几乎是不会缺现金流的,但谁曾想到,一场疫情来临,社会停摆了,完全“打脸”,这时庞大的团队和门店不仅不能成为继续赚钱的资产,反而成为了固定成本!疫情不结束,餐饮老板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里的流动资金一点点儿变少,处境反倒更艰难了!
而且除了开店,有的餐饮企业还会用来投资,比如投资房产、投资铺面,可疫情突袭,餐企没有了收入,但还要照常还贷款,何其艰难!
6
企业和个人一样,大多数都是“月光族”!
企业为何这么多年经营赚的钱顶不住一两个月?看看自己可能就知道了!
工作这么多年了,为何存款还不到四位数,每个月的工资都用到哪里去了?才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各种焦虑,连信用卡都还不起了?
虽然大家挣钱水平不一样,但挣得多花得多,挣得少花得少,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没有钱!比如,你月薪8000元,可能一个月需还2000元的房贷,而月薪5万,可能一个月就得还1-2万的房贷。
没有谁会一直把钱存在银行里,什么都不投资,什么都不置办!
我们很多人都是“月光族”,这原本也没问题,只要社会正常运转,我们很多人的生活也都能正常持续,但疫情来了,有人被裁员,有人被降薪,有人休息在家没收入,大家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所以也会喊穷,也会焦虑得彻夜难眠!
换个角度想,是不是就能理解企业了?
职业餐饮网小结:
其实,做餐饮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挣钱,大多数开餐厅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讨生活,基本就是开一天门,卖一天菜,挣一天钱,糊一天口!
疫情突袭,生意突然中断,没了收入,即使挣了点钱也都亏进去了!
对于我们餐饮人来说,面对这种天灾、不可抗力,没有进项,只有支出,是真穷,而不是哭穷!
当然,疫情下不堪一击的背后,我们餐饮人也要反思,一定要保留足够的现金流,并提高抗风险能力!万一下次再有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出现,也能更好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