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阁老家宴形成于明代中期,为明代贤相、太子太傅谢迁所开创。谢迁上表请诛权阀刘瑾,失败后回到了余姚泗门老家,深居简行。待五年后刘瑾伏法,谢迁因人望得以复职,慕贤者之名而来拜访的宾客络绎不绝。大食客谢迁在迎来送往中对原先的普通家宴进行改良和创新,并逐步行程了一套完整的宴席体系。因谢迁于弘治年间入阁任大学士,民间尊称“谢阁老”,故被后人称为是“阁老家宴”。
这里的就餐环境很是可圈可点。置身这古香古色的江南园林建筑中,以一曲婉转悠扬的古筝曲佐餐,让步入宴会厅的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明代阁老家中,从心到胃尽享美好体验。
宁可食无肉,不可餐无茶。品家宴,怎么缺得了这杯盏之中的一缕香茗。感谢这位专业的茶艺师,用精湛的茶道表演,让我们体会余姚的茶文化。余姚是绿茶龙井的重要产地之一。余姚之绿茶,入口清新,回甘十足,入宴前喝上几杯,每一个毛孔都仿佛茶香四溢。
正席开始,工作人员解释:阁老家宴按照冷盘热菜的数量和菜肴的质量分为八围筳,十二围筳,十六围筳,和二十四围筳。二十四围筳是阁老家宴的最高等级,相传谢迁在世时只举办过三次,一般十六围筳是主流。我们今天吃的这桌就是十六围筳。
十六围筳包括十六只冷盘,十六道冷拌,十六道热菜,四道点心。我们还未上桌,十六道冷盘已经准备好了:瓜果,四金果,四水果,四拌菜。每次上菜也是四道为一组。即是家宴,菜品最讲究的就是普通可见的食材,搭配最用心的烹调和制作工艺,体现最复杂贴心的口感。才能绝好的体现家的味道。一般来说四瓜果是葵花子,南瓜子,杏仁,小金生;四金果是金桔,黑枣,葡萄干,杨梅干;四水果一般就是时令的水果了,季节不同,种类不同。
四拌菜是拌海蜇,拌猪心,拌蒿菜,拌榨菜,重点来介绍下拌榨菜,余姚也是榨菜之乡。这道菜看上去比较普通,但是入口却有大不相同,又滑又脆,鲜香浓厚,回味无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接下来上的是四道白切:白切羊肉,白切鸡肉,白鸡糟肉,白切糟鸡。白切的做法,就是祛除烹饪中的佐料的干扰,来集中体现食材的原汁原味。我最爱的就是白切羊肉,特别是入冬时节,羊肉的热气暖心暖身,特别享受。
八种海鲜,分两次上,四四一组。一般来说是:盐炒河虾,外婆熏鱼,清蒸河蟹,宁式鳝丝,血蚶,时令海鲜白玉蟹,风带鱼,渔家双拼这八道菜。
风带鱼是东海里的海鲜,是舟山宁波一带的家常特色菜。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真的是鲜掉眉毛!口感咸鲜,浓郁鲜美,特别下饭。果然美食藏在民间。
四大菜是糟香鲥鱼,原味鸡,红汤甲鱼,雪菜梅鱼。
其中红汤甲鱼也是余姚的数一数二的特色菜,这个菜又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寓意,独占鳌头。好口彩更让它深受当地人的欢迎,是宴请重要宾客的必有之菜。原味鸡汤的食材非常重要,走地的老母鸡,炖出厚厚的一层油,喝上一碗,暖流入喉,唇齿留香,余味不绝。
原味鸡汤的食材非常重要,走地的老母鸡,炖出厚厚的一层油,喝上一碗,暖流入喉,唇齿留香,余味不绝。
四热菜,一般是糖醋排骨,红烧划水,滩涂,三鲜过桥。也是家常主打菜,每道菜都需要费心费时才能完美。
接下来上桌的是四扣碗:笋干菜扣肉,扣火腿,扣鲍鱼,扣干贝,口味都以浓香为主,和之前的几轮菜口感不同,四道菜之间又有差别,层次分明,好像一阵阵的海浪冲击着你的味蕾,让完全不同的数种味觉体验在口腔中交互转换。
四菜汤,是黄鱼辽参羹,芙蓉鱼肚,酒酿丸子羹,状元狮子头,也是第一次吃饭会吃四道汤,加上前面的原味鸡汤就是五个汤的选择,专治各种选择困难症。
四时蔬,也是时令菜,不同的季节还是不相同的,清脆爽口,解油腻。
最后还有四份点心,豆酥糖,野菜饼,烧麦和状元糕。状元糕也是宁波余姚一带的特色甜品。这余姚自古多状元,难道也有它的功劳?
除了令人咋舌的丰富菜品,餐厅背后的故事和宴席被赋予的历史底蕴,更是让人心醉。能一顿饭就领略完余姚这个地方的家常美食,这种体验,确是不可错过。“闻香识余姚”,尚未闻到花香,茶香,美食之香已经让人心醉。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莎莎爱旅行 发布:2016.07.31
< class="pgc-img">>波人爱吃,不同时令,喜欢给它们注解上不同的段子。
这几天最流行的莫过于:混得好不好,就看这几天有没有人给你送杨梅。
在清明它可以是川乌(马鲛鱼),秋天是开渔后的第一船热气海鲜,冬天是顶级红膏呛蟹……人们津津乐道,四季轮转。
这个周末,宁波人不是去摘杨梅,就是堵在摘杨梅的路上,其中一站便是杨梅的发源地余姚。你可以不服这个说法,但余姚有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里的杨梅花粉啊。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余姚杨梅甲天下。(当然还有余姚榨菜甲天下……)
直到长大以后,我去看了外面的世界,三观崩塌,从云南到仙居,再到金华兰溪,怎么全世界都可以种出杨梅呢?
然而,作为一个余姚人,我依旧深信笃定,每年总要买几筐余姚杨梅,以佐证味蕾的执念。
< class="pgc-img">▲ 阿彻拍的杨梅
>那么,既然去了余姚,还能吃点啥?
作为一名土著,帮大家罗列罗列,免得一想到余姚,就只知往四明山上跑,其实,老城才是最好吃的!
首先,在交通上为了躲避堵车,可以试试:在宁波的任何一座地铁站上车,坐到火车站北广场,搭上宁波?余姚的城际列车。
一天八个班次来回,出发可以上午8、9、10点左右任选,车票10块钱,半个小时,望两眼窗外就到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老火车站新生:城铁余姚站
>和那些建在偏远的高铁站不同,下车的余姚站,即是老城市中心。
得益于民国时就建成的萧甬铁路,慈溪、奉化、象山人民日思夜想的城际通勤,余姚人已经享用三年。
我一同学在海曙月湖公园上班,曾经每天坐着它往返,放北京简直就是八通线。
< class="pgc-img">▲ 幽幽的余姚老城
>背个包,拿个相机,接下来的行程靠步行就能搞定。
实在走累了,路边也有招手即停的三轮车,全市2000多辆,起步价5块钱,使命必达,性价比之王。
走出车站的那一刻起,姚城的底蕴扑面而来,随随便便走过的季卫桥,建于道光年间,在宁波城里都难见到如此漂亮的五拱石桥。
< class="pgc-img">▲ 余姚站门口的季卫桥
>接下来的行程,步行范围之内,你可以打卡:“明朝一哥”王阳明的故居;余姚的龙脉龙泉山;山上有阳明先生的讲学处“中天阁”、朱舜水纪念堂、龙泉寺、余姚博物馆……
< class="pgc-img">▲ 王阳明故居
>< class="pgc-img">▲ 从龙泉山远眺,脚下的这条姚江连通宁波
>< class="pgc-img">▲ 龙泉山,老派公园的印记犹存
>据说全国称得上“文献名邦”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余姚,另一个是孔子老家。
当地名人实在太多,大咖大儒无数,当地选了四位: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黎洲,称他们为:四先贤。
然后街道名字、马路名字、中学名字……都以此命名。至于他们是谁,有多厉害,就请自己查阅吧。
# 吃面 #
▲ 余姚黄鱼面
>到了中午,老城里遍地的黄鱼面馆开始向你召唤。
鲜得来、樱花酒家、松兰面馆、何记面馆、阿玉面馆……上回已专门写过《余姚,一碗黄鱼面的商业繁荣史》。
< class="pgc-img">▲ 姚江边北滨江路的老何记
>先来说个实惠的。龙泉山下,挨得近的是那家老的“何记”,就近尝个鲜,只要40块钱就能吃到两条黄鱼。
也可以试试干菜仔排、虾爆鳝、红烧肉,都是地道余姚菜。
沿着姚江去巍星路上,还有一家“大众面馆”,也做黄鱼面,老板比较随性,备料也少,明明还是中午,他就告诉你:
啊呀,卖完嘞,明朝早点来!
▲ 每次错过,而绝望的我…
>再来说个贵的。有机会,可以试试鲜得来。
余姚黄鱼面之所以遍地开花,它扮演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早在40年前,它从一家早餐店起家,做大做强,然后1989年搬到了现在位置,已是家族第二代在打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姚江旁的鲜得来,进门是一幅鱼羊鲜
>最近去吃200元一碗,要是黄鱼再大一些,400-500块钱一碗也有,放眼全宁波,说是最贵也不为过。
凭什么?有一天我请老板亲自演示过一番,果真大道至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老板亲自示范
>只是酱油、盐、一丢丢味精,已经鲜得无以复加。
老板还提醒我:鱼头放最后吃哦,因为它是最鲜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结果按耐不住,一口气连汤喝掉
>鲜得来的小菜不多,白切鸡、油爆虾都不错,统统点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油爆虾也是一绝
>每一位客人,老板都会递上热毛巾一块,上好绿茶一杯,窗外即是满眼翠绿的龙泉山和流淌着的姚江。
它的隔壁是1998年陆老板建的老牌高级酒店太平洋,据说开业那天还邀请鲜得来的第一任店家前去吃饭,席间介绍说:这位就是亚洲第一面。
此时的陆老板,带着一众台商到余姚投资建设,有了整片工业城,一来二去,台湾老板们也都爱上了这碗面。
次年,余姚举行首届塑博会,南来北往的客商,产业崛起,人们日渐富裕起来。曾经鲜得来的早晨,挨着窗口坐的都是一众当地富豪,一碗面、一杯绿茶的时间聊好一桩生意。
所以,说贵的人,可能只是你还不懂它。
< class="pgc-img">># 吃牛味 #
“牛味”是余姚美食中另一个神奇存在。
店名往往都是“阿字系”:阿强、阿栋、阿珍、阿学、阿南、阿力……老板们深信,将自己名字当成招牌挂上去,背负了荣辱和使命感,才不会辜负食客。
以前,余姚人的早餐,牛肉粉丝可以无限吃,烧酒按杯卖,一早就能见到喝得很嗨森的人们,满面红光。
现在则成了夜宵良品,牛骨头砂锅、雨伞袋、牛蛋、牛心管……庖丁解牛式的分割,配上白切蘸酱油的吃法,方得余姚牛味精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巍星路上的阿强牛味
>< class="pgc-img">▲ 玉立路上的阿栋牛味
>< class="pgc-img">▲ 余姚牛味
># 吃饭 #
想正正经经找个老派的余姚菜馆,可以去笋行弄的“剑澜园”。
开了十几年,以本地食客居多。点菜在前厅,吃饭要去后院爬个楼梯,上去正好能望见余姚地标太平洋大酒店。
它就隐藏在闹市之中,矮矮的弄堂里,迎接属于味蕾的记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笋行弄剑澜园餐厅
>尽管看起来陈列简单,但餐桌上依旧是考究的,哪怕一个人吃饭,服务员也会捧上来一大壶茉莉绿茶。
是那种有些年头的,古朴的茶壶,透着主人精心的审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爬上二楼到餐厅
>至于菜色,余姚历史上属于绍兴,解放后划归宁波,导致这里可以将河鲜、海鲜融会贯通,又兼具“臭霉糟醉”文化。
店里梅干菜烤肉最为抢手,常常去晚了只剩最后一层油……望油兴叹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梅干菜烤肉
>另外像脆脆的八宝油条,淋了一圈香油的鸡杂羹等都是地道风味。
作为一个咸菜卤可以蒸一切的城市,你也可以蒸条小黄鱼,蒸个鸦片鱼头……它的汁水比起宁波的雪菜汁更为咸鲜浓郁,带着一丝冲鼻,个性鲜明,十分上头!
< class="pgc-img">▲ 笋丝咸菜炒牛肉
>< class="pgc-img">▲ 菜卤蒸黄鱼、蒸鸦片鱼头,八宝油条、鸡杂羹
>或者,姚江边还有一家余记面馆。
是的,余姚面馆基本上都会做菜,而且很好吃。多说不说,见图:
< class="pgc-img">▲ 老派的腔势,茶壶必备
>< class="pgc-img">▲ 扣肉、肉饼子蒸豆腐
>< class="pgc-img">▲ 韭菜炒虾籽、凉拌腌萝卜丝
>< class="pgc-img">▲ 菜卤汁蒸小黄鱼、菜卤汁蒸臭豆腐夜开花
>还有义井巷门口挂着鹦鹉的小乐惠;桐江桥菜场边上的宏毅鸭煲等等。
嗝~~一口气真是吃不过来。
< class="pgc-img">▲ 小乐惠的鹦鹉会讲话
>< class="pgc-img">▲ 鸭煲,也是值得单独一说的余姚美食
>据说,就连当地棋牌室为了抓住老顾客,家家都有拿手的夜宵点心,包子馄饨、白粥烧饼,好吃得都是王炸级别。
这就是有钱、有文化,又会享受生活的余姚人。
在吃这件事情上,他们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大家还在为温饱奔走时,余姚人虞悰就写成了《食珍录》,专门研究如何吃,吃得好。
最近更是惊闻,继7000年河姆渡遗址发现水稻后,余姚又考古发现了8000年的井头山遗址,一处史前贝丘,你猜挖出了啥?
蚶、螺、牡蛎、蛏、蛤、蚝……统统都是古人吃剩下的海鲜啊。
喝!真是光辉灿烂的饮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