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媒体报道,沙特一位王子在自己新开的餐厅为顾客提供服务,此举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
< class="pgc-img">>该王子叫做纳伊夫·本·马姆杜·本·阿卜杜勒阿齐兹(Nayef bin Mamdouh bin Abdulaziz),他穿上厨师围裙,与工作人员一起在吉达的Makarem Najd餐厅烹饪沙特美食。
在一个视频片段中,王子正在用木炭烹饪鸡肉,并向顾客展示餐厅的食品安全证书。
年轻人纷纷在网上发问:“你为什么会穿上厨师围裙?为什么要这样工作?”
王子说:“我喜欢与团队分享自己的烹饪技术,工作是一种荣耀,而不是耻辱,因为每一个先知都放过羊,他们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网友们对王子的做法表示认可。阿卜杜勒·拉赫曼·索莱姆说:“这是向年轻男女发出的积极信号,之前许多人会看不上这种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王子还是一位发明家和慈善家。作为前塔布克省长马姆杜·本·阿卜杜勒阿齐兹(Mamdouh bin Abdulaziz)的儿子,他追随父亲的脚步从事慈善工作。
他还协助制造了一架具有消防能力的救援直升机,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赢得了国际发明家协会颁发的大奖。
本文资料源自arabnews
强制顾客扫码点餐且获取个人信息无法删除,一餐厅被判赔5000元。
红餐网消息,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报道,近日,北京三中院通报一起餐厅强制顾客扫码点餐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的案例。
时间追溯到2021年7月,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该公司推出的扫码方式进行点餐,其中包括,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若不同意授权,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
而后,孔某关注该公司微信公众号并注册为会员,期间个人信息被商家获取。然而,孔某取消关注该公众号后发现其仍为会员,且个人信息无法自行删除。孔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情况、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孔某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可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可扫码点餐。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故餐饮公司构成侵权。
综上,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书面告知孔某其个人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方式,向孔某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
< class="pgc-img">>△图文无关丨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随后,有关#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话题,迅速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榜首以及百度热搜榜,并获得网友热议。
- “餐饮店家都来看看,赶紧改进。真的很烦先注册再扫码点餐!”
- “判的好!不能因为扫码点餐时常态就容忍,而是应该建立投诉监管机制。”
- “现在餐厅普遍都是扫码点餐,个人信息不知道被卖了几万次了,何来安全?”
……
除此以外,在话题评论区中不少网友提及到,自己在外就餐时商家拒绝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必须通过扫码才能下单的经历。而有时在扫码点餐时,消费者明知被索取个人信息情况下,也不得不同意勾选已阅读相关“隐私政策”说明,否则将无法进行点餐。
近年来,餐饮行业确实存在各种“强制扫码点餐”的违法行为,强制关注公众号、小程序频繁弹窗申请同意、诱导消费者授权提供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等。
这样的强制性行为,显然是违法的。
2021年11月1日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而且,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而在今年,全国多地亦在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切实提升餐饮行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如7月,上海市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上海市网络点餐服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对扫码点餐提出具体合规要求和操作准则;6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5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劝导相关经营者,不得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扫码缴费”等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另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餐饮企业因为“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而被约谈。
- 9月,因在扫码点餐时设置迷惑性按钮,诱导消费者加入会员,餐饮连锁品牌“胡子大厨”被约谈整改;
- 8月,小辉哥火锅因存在“隐私政策链接失效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约谈,要求其立即整改,同时建立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长效机制;
- 6月,上海市网信办、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星巴克、Shake Shack、天泰餐厅三家餐饮企业进行约谈。要求三家企业针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全面整改;
……
毋庸置疑,扫码点餐为餐饮商家带来了诸多便利。
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能够解放人力,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点餐效率与精准度。其次,扫码点餐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有利于餐厅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帮助餐厅进行更精准的数字化运营;最后,扫码点餐中附上的关注公众号选项,能够让消费者更加快速的了解品牌动态,亦能在顾客面前“刷脸”。
然而,“手机一扫,即刻下单”的模式,对于餐饮经营者而言是在做“加法”,但强制扫码带给顾客的却是消费体验的“减法”。商家在设置扫码点餐程序时,应当以实现点餐目的、提升服务质量为目的;若超出点餐的必要范围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东方财富网/274368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如果您没有收入,遇到困难,可以来本店吃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好……”重庆市渝北区渝兴广场的锦福昌羊肉粉店门口贴了一张“免费吃饭”告示,引发关注。24日,羊肉粉店老板娘何晓燕回应道,告示是最近半年才贴的,但开店10年来,她和丈夫一直坚持为暂时窘迫的顾客免单,“不为回报,会坚持做下去,社会需要一份正能量。”(据3月25日极目新闻)
店里张贴的免单告示(图源:极目新闻)
何晓燕是重庆合川人。据她介绍,给困难顾客免单的念头来自她丈夫,“他16岁就出来闯社会,那时候他进厂工作经常错过饭点,食堂阿姨知道情况后就帮他留饭,他就一直记在了心上。”后来两人结了婚,10年前在重庆开了羊肉粉店,一直坚持给暂时窘迫的客人免单。
何晓燕还记得第一次给顾客免单的情景,“当时我老公守店,有一个顾客情况看起来比较窘迫,就主动给他免了单,然后就萌生了为更多困难者免单的想法。”她说,虽然之前没有贴免单告示,但自己有办法分辨出哪些顾客需要帮助,会主动免单。
有爱心的店主(图源:极目新闻)
从这个介绍来看,店主夫妇是有爱心也细心的人,店老板因为自己吃过苦,被人留过饭,感受过温暖,所以懂得他人的难处,也愿意传递温暖,于是有了十年为困难顾客免单的善行。
近年来,类似爱心餐厅为困难顾客免单的事屡有报道,这些门店为了照顾困难顾客的尊严,通常以打“暗号”的方式献爱心,诸如,有的是只需要告诉店员“来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吃上一份免费的面条;有的是点一份“单人套餐”,就意味着无需付费,吃完即可离开,不用解释;还有的是身处困境的顾客进来,只要点“6号餐”,就能免费享受到一份热腾腾的胡辣汤和白吉馍套餐。如此心照不宣,避免了困难顾客的尴尬,也不用影响到其他客人的正常就餐,留下的只是老板的欣慰与受惠者的默默感激。
爱心羊肉粉店(图源:极目新闻)
重庆这家贴免单告示的羊肉粉店,采用的也是打“暗号”方式。告示上说:“如果您在重庆遇到困难,您可以来本店告诉本店人员,来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气!”这个“单人套餐”就是免单的暗语。
店主说,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也不求什么回报,免单也能承受得起,这件事会坚持做下去。
对正常营业的餐厅来说,不时送出免单餐,也不会增加多大的负担,这是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社会,以举手之劳积德行善,这也是爱的奉献,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不求回报,自有回报,这个回报不是物质上的利益,而是精神上的收获,心生欢喜去帮助他人,自己能获得快乐,感受到被人尊重,自己的内心也变得丰盈。而且,通过帮助他人传递了温暖,滋润了人心,受助者哪天也会成为施惠者,形成爱心的接力传递,社会因此充满了更多的温暖,这是善莫大焉。
做好事不求回报,这很纯粹,体现了崇高的一面,但好事从来也不会白做,俗话说,做了好事有好事在,又有句话叫做“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对世界温柔以待,自己也会被世界的温暖所包围,善行温暖了人心,世界变得更加温柔,自己也能从中受益,这就是善行带来的最好回报,又何乐而不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