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网络谣言传播快、受众广,再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企业维权成本高,谣言澄清难。”7月28日,最高检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案入选,办案检察官陈莹璐谈起该案用了五个关键词:摆拍视频、敲诈东家、网络水军、电子数据审查、诉源治理。
摆拍餐厅卫生不达标视频
王某是北京某餐饮公司部门主管。2021年12月的某天晚上,王某偶然进入了一个网络赌博网站,不到一个小时就赢了1000元。在一夜暴富心态的影响下,王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登录赌博网站寻求快感,最终不仅将积蓄挥霍一空,还欠下了数十万元的赌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这个境外赌博平台上的赌友(未落网)为他出了个“主意”——敲诈自己的“老东家”。
当王某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徘徊时,2022年1月,公司公布了年度绩效情况,他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取消了所有奖金,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2月,王某联系同在该餐饮公司担任厨师长的姐夫张某。彼时,张某的儿子患上了脑瘫,医院缴费单上的天文数字使张某最终同意参与王某的谋划。2022年3月,两人在餐厅员工下班后,摆拍了用锅、肉松盒等盛放食物的容器洗涮拖把、扫把,以及把垃圾桶中的丸子放在操作台不锈钢盆中等4段反映餐厅后厨卫生的视频。
雇用网络水军“曝光”视频并扩散
有了视频之后,王某通过境外赌友联系该餐饮企业负责人刘某索要钱财,并威胁称“如果不想事情闹大,就拿500万元封口费”。
刘某在收到一段内容为后厨内有人在用扫把刷锅的视频后,很快意识到这是敲诈勒索行为,还结合对方能够进入后厨和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推断公司出了“内鬼”。本着维护企业名誉,同时不打草惊蛇,刘某提出约对方面谈此事。谁料对方拒绝面谈,并频繁向刘某发送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要求支付封口费。
2022年5月,该赌友见刘某不为所动,便在网上雇用“职业喷子”让视频“发酵”,随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王某摆拍的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水军账户开始点赞转发。与此同时,刘某再次收到威胁信息,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电子数据锁定犯罪行为人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侦查于2022年7月将王某和张某抓获,8月,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
陈莹璐回忆,由于刘某收到的视频多通过境外软件发送,无法直接关联到王某,但是刘某手机收到的敲诈信息可以作为突破口。在检察机关的及时引导下,公安机关很快找到被雇用发送敲诈短信的“职业喷子”,并通过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串联到了付款人王某。“如此一来,我们最终确认固定了王某伙同张某摆拍视频、找人曝光视频并雇人发送敲诈短信的事实。”陈莹璐说。
2022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证据材料,认为王某和张某伪造视频并通过网络水军进行传播,影响了餐饮企业的名誉和形象。“二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陈莹璐说,但考虑到二人均系犯罪未遂,且为初犯、偶犯,结合犯罪未遂、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检察机关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
< class="pgc-img">>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2022年11月16日,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王某、张某提起公诉。12月23日,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罚金2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1万元。二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王某提到自己对企业扣罚奖金问题十分不满,这也是其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陈莹璐介绍说,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在2022年12月与涉案公司沟通后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公司规范薪金发放、店铺管理,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并收到采纳整改回复。
为了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该院还针对网络谣言类案件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消除谣言影响、保护企业名誉、震慑造谣水军。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作者:简洁)
不出京就能“一站式”吃遍各省美食。8月15日傍晚,“北京国际美食荟·2024味到京城美食节”在北京展览馆西路草坪广场拉开帷幕,为期4天的市集活动也同步开展,在暑期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美食盛宴。
身处京城的驻京办餐厅,是全国各地特色美食的聚集地,也彰显着浓浓的地域情怀。活动现场,老川办餐厅、山东宾馆、豫香苑餐厅、贵州大厦、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甘肃飞天大厦、兵团大厦、宜宾招待所、徐记盐帮菜、天府食舫、云腾食府、汉唐春秋饭店……27家驻京办餐厅、47家驻京联络处和130余家各地食材供应企业悉数集结。
“全国各地美食都到家门口来了,真挺不错的。”下了班,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先生便携家带口赶来,在市集中穿梭。徽州的毛豆腐,浙江的麻糍、米烙、头梗面,南昌的拌粉,河南的烩面、胡辣汤,四川的凉粉、小面、凉糕,贵州的红油米皮,云南的鲜花饼、豆花米线、炸乳扇,甘肃的兰州牛肉面……各个摊位一字排开,香飘十里,勾起一家人的馋虫。
家乡美食的味道也让在外游子倍感亲切。广东摊位是现场的“排队王”,排队的人大都是等着买肠粉吃。“一看就是当地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值得尝尝。”老家广东的王女士边等边期待。
记者了解到,市集将持续至18日,每天下午4点开始至9点结束。市集现场还将开展美食技艺表演,四川三大炮、川剧变脸、贵州少数民族迎客舞等将轮番上演,展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市商务局还与福建、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五省驻京办共同签署《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合作协议》,将积极发挥驻京机构作用,吸引各地餐饮品牌来京发展,加快将北京建设成为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品质化、特色化、多样化、便利化的餐饮消费需求。
标题:“河北净菜”进京专题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8月15日下午,“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专题推介会在北京市举行。此次活动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协办。全省11个设区市及定州市、辛集市48家品牌农业企业现场展示了各类净菜、水果以及大厂羊肉、柴沟堡熏肉等600余款优质农副产品,吸引京津两地80余家商协会、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参加交流对接。
河北是北京“菜篮子”的重要供应地。“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包括进市场、进食堂、进超市、进饭店、进社区、进餐桌。专题推介会旨在拓宽“河北净菜”的销售渠道,增进北京市民及客商对“河北净菜”品牌的了解。
“目前,北京市场约六成的牛肉、八成的羊肉以及四成以上的蔬菜和鸡蛋都来自河北。廊坊永清的西红柿、沧州肃宁的圆茄等单品,上市期间能占到北京市场的80%以上。”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单守林介绍。
截至目前,河北与北京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58家,示范带动全省1200多万亩蔬菜按照净菜标准生产供应。培育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45个、省级农业企业领军品牌120个、市级以上公用品牌300多个。
去皮山药、即食蔬菜沙拉、罗马生菜、胡萝卜丝……活动现场,三河市春藤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展位里各种包装好的净菜吸引了不少客户驻足。公司办公室主任王静介绍,公司目前有70个温室大棚,有3条净菜生产线,每天生产净菜18至20吨。“我们的净菜从生产线加工到送进餐饮企业后厨只需8小时。自2022年10月正式进入净菜行业,公司已经和十余家北京餐饮企业开展了长期合作。”王静说。
(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