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我们以为平时很少遇到,可是细想想,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商家搞活动,采取的就是“饥饿营销”。
比如南京有一家烤兔店,一直经营得平平淡淡,不算兴旺。有一次老板出去学习了一段时间,学会了“饥饿营销”,回来就在店门口写了个牌子“每只36元,每天只限前50名。”
从那一天起,经常会看到一些顾客在门口排队,等着烤兔出炉。甚至一些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排队竞相购买烤兔。这些等候烤兔的顾客,满脸的虔诚和期待,就为了店家限制的前50名。他们说,一旦来迟了,50名之后再来,一只烤兔就得60元。
事实上,这家烤兔肉店在没有实行饥饿销售之时,一天连30个烤兔也卖不动,而且,以前老板搞促销的时候,卖30元一只都人迹廖廖,一限制人数,忽然就好卖了。
< class="pgc-img">>“饥饿销售”的真正目的是刺激消费,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进行销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国内的小米手机也没闲着,他以“抢购”“闪购”模式被外界认为是国内手机品牌“饥饿营销”的典范,这也是贴在小米手机上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虽然外界都猜疑小米手机用“饥饿营销”赢得市场,其销售理念和苹果有得一拼。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却否认自己搞“饥饿营销”。他说,小米手机从来不搞“饥饿营销”,买不到是因为小米产能实在是跟不上用户的需求。供不应求是小米手机能够霸占市场的主要原因。
小米的畅销让雷军大赚一笔的同时,遍布乡野间的笑谈也迅速蔓延。据说一位乡间老农蛮不好意思地打电话给城市的亲戚,希望帮忙买部小米手机,因为在当地,拿一部小米相当于在北京手握iPhone7。能让饥饿的米粉遍布乡野村镇,也真是厉害。
正因为小米成功了,所以雷军禁不住心花怒放的同时也忘不了调侃一番:我不过是开了一家小餐馆,可是外面总有人排队。
雷军是国内“饥饿营销”运用得得心应手的熟手,他从2010年成立小米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拥有400亿产业的手机大户。
服装业的限量版营销,归根结底就属于“饥饿营销”。意大利的时装品牌Gucci曾推出一款带刺绣的运动鞋,全球仅有10双;Prada也曾推出限量版的全鳄鱼皮长靴,价格昂贵也被抢购一空。
实际上,这种奢侈品因为数量少,并没有给厂家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可是却提升了该品牌的知名度,无形中做了宣传,建立了口碑。
< class="pgc-img">>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P·A·萨缪尔逊有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满足/欲望,它所揭示的正是饥饿营销的另一法则——吊胃口。
公式所揭示的,为维持相同量的幸福感,在分母——“欲望”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作为分子的“满足”必须保持同步的增加。
“饥饿营销”也有它的弊端,即这种方法只能短期内使用,如果利用过度,就会把顾客推给其他卖家,自己错失了大批粉丝。
饥饿营销的缺点如下:
第一,它会损害品牌形象。
开始用户会受到“饥饿”诱惑,相信货源真的不足。时间久了,一次次“狼来了”,理智的用户将会看出这是商家恶意操纵的行为,从而失去对该品牌的信任。
第二,丢失用户忠诚度。
饥饿营销的基础在于用户对该品牌的认可,愿意跨过更高的门槛来购买该产品。但其中必然存在着忍受与不满,长期下去,必然会丢失用户忠诚度。
第三,延长资金收回时间。
由于饥饿营销在销售之前就要造势,进行宣传,但是在销量上却有控制,产品销售周期相比其他一般产品会长很多,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有一定的风险。
< class="pgc-img">>同时,只放出少量的产品更会使一大批用户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当于拱手让出了市场。
第四,难度极高。
饥饿营销需要极强的渠道以及上下游控制能力,同时需要对品牌、产品、市场、整合营销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企业都有能力做好的。
饥饿营销失败的例子也让人恻然,比如魅族m8,在北京发布时,饥饿了那么久,到最后的结果是交了押金排了号的人,仍然有很大一群没有拿到手机,这个饥饿有点过了,没把握好度,所以很多人在购机现场直接退款,不再等下一批产品了,这无疑并没有增大市场的需求,而是伤害了用户。
涛
这几天,你被“可达鸭”刷屏了吗?这个魔性的可达鸭,是肯德基推出的儿童节套餐搭配玩具之一。购买从59元至109元不等的指定套餐即可获得随机一款宝可梦联名玩具,可达鸭即为其中一款。可达鸭在网上爆红后,不仅多家肯德基门店玩具断货,二手市场还出现了“代吃”和炒作价格的现象。(相关报道见A6版)
今年初,肯德基就曾因为在套餐中赠送泡泡玛特联名玩具“Dimoo”,引发消费者花钱找“代吃”,并因此被中消协点名批评。当时,肯德基套餐搭配的玩具有7款,以盲盒形式随机发放,其中有1:72的概率出现隐藏款。为集齐玩具,有消费者不惜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
如今,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肯德基“可达鸭”再度引发代吃、炒作玩具现象。虽然此次并无“隐藏款”,但套餐限量且玩具款式随机赠送,可达鸭音乐盒只是其中一款,存在一定获取门槛。为了获得玩具,购买多个儿童套餐的情况在网上并不少见。据介绍,该系列宝可梦玩具在推出不到一天后,各大城市的肯德基门店都已宣布可达鸭音乐盒玩具率先告罄。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其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从100元到500元不等,远远高出套餐本身售价。还有部分卖家放出多个可达鸭的库存照片,这就不能排除有卖家“买椟弃珠”,大量购买套餐后将其中的食物直接丢弃,只留下可达鸭待价而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被写入了法律。去年4月29日起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作为知名餐饮企业,肯德基本应带头执行法律规定,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按需下单。然而,无论是年初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还是如今的儿童节宝可梦联名套餐,都存在“饥饿营销”之嫌,容易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从而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
近年来,“饥饿营销”成为商家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去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发售“顶流”IP玲娜贝儿毛绒玩具,也曾被指饥饿营销。原价219元的玩偶,身价“炒”到10倍依然供不应求。诚然,“物以稀为贵”,作为商家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方式,饥饿营销本身并无原罪。但是,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搞“饥饿营销”当三思而行。倘若因此导致消费者超量购买,冲动消费,进而造成食物成为“负担”被丢弃,则不仅有违公序良俗和商业伦理,更涉嫌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反食品浪费法》,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面对“可达鸭”走红,有关部门应及时跟进,对肯德基进行约谈,责令其加大赠品供应,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劝阻非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的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避免为了追求所谓“潮玩”而造成冲动消费、食品浪费。漫画/陈彬
源:法治日报
谨防饥饿营销引发食品浪费
□ 张淳艺
近日,肯德基推出了儿童节套餐,购买指定套餐即可获得随机一款宝可梦联名玩具。据媒体报道,其中一款可达鸭音乐盒玩具在网上爆红,不仅多家肯德基门店断货,而且出现了“代吃”和炒作价格的现象。
这一幕让公众颇感熟悉:今年年初,肯德基就曾因在套餐中引入盲盒形式,引发消费者花钱找“代吃”而被中消协点名批评。当时,有消费者为集齐玩具,获得数量稀少的“隐藏款”,不惜斥资1万余元购买上百份套餐。此次肯德基虽然没有采取盲盒的营销方式,也没有推出“隐藏款”,但由于套餐限量且玩具款式随机赠送,还是引发了一些消费者抢购的热潮。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可达鸭音乐盒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从100元到500元不等,远超套餐本身售价;还有一些卖家放出多个可达鸭音乐盒的库存照片,不排除这些卖家是“买椟弃珠”,只留下可达鸭音乐盒待价而沽。5月24日,肯德基回应加价行为属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目前公司正在紧急调配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同样被写入了法律。去年4月29日起施行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作为知名餐饮企业,肯德基更应带头执行法律规定,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按需下单。然而,无论是年初的“盲盒套餐”,还是如今的儿童节联名套餐,都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食品浪费,难逃“饥饿营销”之嫌。
回顾新闻可以发现,“饥饿营销”已成为近年来商家十分热衷的营销手段。诚然,物以稀为贵,商家借此制造一点噱头,用以提升销量,其实无可厚非。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一旦使用“饥饿营销”导致消费者超量购买,冲动消费,进而造成无谓的食物浪费,不仅有违公序良俗和商业伦理,而且涉嫌违反食品浪费法。
面对可达鸭音乐盒的走红,除了商家要依法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外,消费者也应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避免冲动消费和食品浪费。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对此保持密切关注,适时进行干预,谨防食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