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5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占领商场B1的平价小火锅,
因为“合成肉”翻车
最近,#小火锅为什么不受欢迎了#登上微博热搜榜。
相关报道指出,小红书关于“旋转小火锅脏不脏”的话题下面有超过400万篇笔记,“小火锅踩雷菜品”“小火锅合成肉”的话题下有近2万篇笔记。
被小火锅背刺的年轻人正在社交平台上发起反击。
有网友分享吃自助小火锅的经历,表示整顿饭吃的最多的就是菠菜,因为旋转台上的肉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合成肉,更别提小酥肉不酥,海鲜不鲜,甚至连蔬菜都没洗干净。用这位网友的话来说“60块钱用69折吃海底捞至少能吃几块真肉”。
而在小火锅这里,“消费125,吃了这辈子所有的合成肉。”
这一热搜立马引发了其他网友共鸣,表示“说是自助小火锅,不如叫科技小火锅”。
实际上不只是菜品和价格的问题,内参君综合身边消费过小火锅的朋友反馈,还涉及到许多令人不满的消费体验。
有人反映,“我家小孩一进去就被旋转台上的炸货吸引了,不知不觉中胃口被填满,结果就是再也无力享用其他相对昂贵且品质更高的菜品”,这种做法让人感觉被商家“套路”了。
还有人反映,许多小火锅店为了节省成本,店面面积通常较小,导致用餐时感到位置拥挤。由于店内通风条件较差,加上火锅本身的热气腾腾,整个环境闷热不堪。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此外还有一些用餐体验不佳,传送带上时常有空盘,桌面上有厨余垃圾没收拾等吐槽。一位网友总结道,所谓的平价小火锅“给我感觉就是扣扣搜搜地吃了一顿昂贵的饭”。
小火锅大爆发
新一轮“开店潮”起
今年的火锅赛道,没有什么可以媲美平价小火锅的热度。
以北京为例,据餐里眼大数据,今年7月,连锁品牌农小锅的北京门店已经超过50家,其中大部分位于购物中心地下层或者四五层,不少都是近一两年才开业的新店。
北京之外,各地也都有自己的小火锅代表。青岛的龍歌、喜家等几乎占领了各大商场,西安有乐开心、锅有度等大大小小30多个品牌,在郑州,不光有农小锅,还多了些鹊小锅、唠唠涮、围辣、顿顿嗨猪肚鸡等新品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1月初到7月初,新增“小火锅”相关企业已超过1700余家。
除了新玩家强势入局,一些餐饮老牌也来搅弄风云。比如海底捞去年推出新副牌“嗨捞火锅”,客单价相比海底捞的100多元降到80元,平价小火锅火了之后,“嗨捞火锅”在今年7月正式更名为“小嗨火锅”,人均消费也一降再降到60元左右,河北门店客单价甚至低至50元。
小火锅的出圈,无疑是依靠“性价比”搭上了近两年“消费务实”的快车。“一顿冒菜钱就能吃到一份自助火锅”以及3、40元吃到100个菜、还不限时不限量的诱惑对于打工人来说是实打实的。
相比起动辄几百平方米、投资额几百万的大火锅店,小火锅店的投资金额也不高,这种“轻启动”模式,对于餐饮创业人员的诱惑也是巨大的。
据一位小火锅商家介绍:店铺面积不需要太大,60到80平方米就行,能坐25到40人;装修也不需要太费力,“轻装修,重装饰”,费用差不多600到1000元/平方米;前期设备购置大概6万到7万元,想省钱买二手的也行。算下来,前提投入在20万元上下。
当前,平价小火锅仍处在爆发增长的阶段。商圈、步行街、购物中心,无论在哪里,小火锅店都能占据显眼的店铺位置,不仅一二线城市的商场b1被攻占了,还出现了一条街上有好几家小火锅店并排而立,形成了所谓的“贴身肉搏”局面。
随着门店密度的不断增加,为了降低这种竞争的激烈,一位加盟商表示,一般小火锅品牌进入商场后一般都会签署排他协议,即一家品牌入驻之后,其他相似品牌很难再进入。
成也低价,败也低价
平价小火锅的低价策略在短期内成功打开市场,但也埋下了长期发展的隐患。
1.低价策略必然带来成本控制的压力。
首先,食材成本是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为了控制开支,许多小火锅店不得不选择价格低廉的食材,如使用合成肉、冷冻海鲜、低品质蔬菜等。当前许多平价小火锅店,消费者一进门就表示“丸子像是很便宜批发的”“除了蔬菜没什么可吃的”。
内参君还观察到许多平价小火锅会在菜单中增加大量的炸货,这种做法看似是为了丰富菜单选项,实际上却隐藏着商家控制成本的“小心机”。炸货因其供应链的成熟,采购成本较低,而且相较于其他食材,如新鲜蔬菜、优质肉类或海鲜,商家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过多地依赖炸货可能导致菜单的同质化,缺乏特色,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不仅在食材上要妥协,在门店环境和服务质量上也难以有所提升。
尽管现在年轻人正在追求极致性价比,但其实对餐饮消费体验的要求也是在提高的。当前平价小火锅正在疯狂涌进商场开店,但一二线城市商场租金高昂,这意味着属于“轻投入”的小火锅往往需要控制门店大小来节约成本。因此,小火锅往往店面狭小,布局拥挤,环境陈旧。在装修和维护上的投入也受到限制,甚至连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
有网友反映,本以为在商场吃饭肯定会干净卫生点,没想到竟然在商场的连锁小火锅品牌中吃到了长毛的豆泡,并且自助台上的半盆豆泡全都发霉了,服务员知道后仅仅是淡定地撤掉了发霉的产品,没有进行任何补偿行为。
背刺年轻人另一面
价格战陷入癫狂
席卷整个餐饮行业的“价格战”,更是让小火锅深陷“低价泥淖”。
原本就在人均30-40元左右的平价小火锅,现在有的商家价格往下试探已经快要低到“尘埃里”了:“9.9元锅底+调料,原切肥牛9.9元,123种菜品都是1元、2元、3元”“锅底免费!小竹签1元、小夹子1元、扁竹签3元”…
连锁品牌的价格也在下探,农小锅的单人自助套餐,根据地区的不同,定价分别在28.8元和36.8元,而围辣小火锅锅底2-3元一个,食材串串价格1-5元不等,人均不到30元就能吃饱。
从二三线小城转到小县城,自助小火锅的价格甚至降到了19.9元。有网友调侃“1元锅底怕不是调料包?再这么降下去,这锅底不仅要免费还得倒贴顾客啊。”
在这种恶性的竞相追逐中,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很可能造成“消费者吃不到好的,商家赚不到钱,甚至因为无法承受长期的价格战而被迫退出市场”的内耗局面中。
据相关媒体报道,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1~2年的小火锅企业超过2600家,其中已经注销的就超过1200家,存活率仅一半。
价格战虽然能吸引顾客,但严重下滑的菜品质量会让消费“去过一次就不会再来”。最后,消费者可能会将低价与低质划等号,认为平价小火锅就是廉价食材、不佳服务、差劲环境的代名词。
此外,商家也难以通过提供更高品质或差异化的产品来获得溢价,失去通过创新和品牌差异化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很可能陷入低质量、低利润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低价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类的局限性将更加凸显。
小结
在餐饮行业,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抓住风口,还在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并长期维持下去。当一个品类越是爆火,越是要看重差异化。
小火锅在疯狂的增长之后,势必面临着迭代升级、洗牌淘汰期,仅凭低价不行,只有不断在定位、产品和模式上不断创新,得“低价优质”“有特色”,才能活得更久。
其实火锅本就陷入同质化竞争多年,小火锅想要摆脱低价的恶性循环,面临的困难更大,但绝处逢生,行业或许借此可以探索更多“新质生产力”。
期看点:
1、全国火锅增长力TOP20出炉
2、增长力榜单详细解读
3、从榜单看下半场火锅3点趋势
第 1429 期
文 | 餐见数据研究院
这一年,哪些火锅品牌跑得又快又好?
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从现有门店数、门店增长率、口碑三个维度进行评选,得出《2023全国火锅品牌增长力TOP20》榜单,一起详看。
重庆火锅占据半壁江山
“类火锅”飞速拓店
1、重庆火锅占据半壁江山,但鱼蛙、牛肉火锅冲至前二
从上榜品类上来说,重庆火锅品牌共有9个,差不多占据了半壁江山;鱼蛙、牛杂等有料火锅品牌共计4个,占比20%,小火锅、串串也各有一个品牌上榜。
重庆火锅上榜数量之多并不意外,毕竟它一直深受欢迎。出乎意料的是,鱼蛙、牛肉火锅两个品牌却冲到了第一、第二。
火锅餐见数据院了解到,占据第一的锦城·川喜鱼稻田蛙2020年6月在成都开店,自助模式,除了2两小蛙+鲜嫩鱼头现点现杀,还以涮菜自助不限量,零食不限量,甜点不限量,给人以性价比,乘着鱼蛙火锅再次翻红,从去年9月开始发力,新增门店100+。
◎锦城·川喜鱼稻田蛙 图源小红书
紧随其后的许府牛,是19年的杭州老牌牛肉火锅,主打龙骨牛肉,小店模型,想必背后供应链很强大,才能把牛肉价格“打下来”,双人套餐做到了88元,极致性价比下,它新增门店150+。
◎小红书上,许多顾客晒出许府牛人均40客单
紧接着,朱光玉、五里关、萍姐,三家火爆的重庆火锅品牌以微弱的差值,分别占据第三、第四、第五。
同时,上海的鸿姐、沈阳的熊喵来了,川渝的后火锅、咖咖,以及去年成立的新品牌赵美丽火锅也以不俗的增长力冲进了榜单。
除重庆火锅外,上榜的有料火锅数量也不少。比如沙胆彪、牛鼎旺都以牛杂煲为主,客单价在80左右,前者走商场店,后者下沉,门店数分别新增70+,100+。
有意思的是,上榜品类中,除了常见的牛肉、牛杂、鱼蛙,从前年开始火起来的螺蛳粉外,一家兔火锅也挤进了榜单。
这个叫肥兔公社的品牌从成都起家,90平小店,主打鲜兔现杀,装盘上桌,配菜以兔肉包、各式花卷为主,价格实惠,从去年底迅速增店80+,以第20名进入了榜单。
◎肥兔公社的价目表
2、大牌保守稳健,新品牌势头凶猛
从成立年限来说,可以看到上榜的大部分都是新品牌,它们正值发力期,势头凶猛。
比如以废墟风多元化场景+潮流烟火气产品走红的朱光玉,在2022年7月实跨区域三级跳,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新增门店70+。
同样开创“火锅+公路夜市”模式,被称流量大网红的萍姐,同期新增门店60+,当前门店数已120+(包含已开业和即将开业),目前已走出川渝,进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地。
◎萍姐火锅·公路夜市
在市场都追求标准化的时候,五里关则凭借“古法手工菜”的差异点脱颖而出,从成都金牛区五里墩走出后,走进了北京、上海等多地,分布城市50+,同期新增门店60+。
◎五里关火锅
相比之下,老品牌因为门店基数大,市场占有率到了一定程度,增势不明显。
比如海底捞现有门店1300+,分布城市250+,王婆大虾现有门店1000+,分布城市120+,两者在门店数和口碑两个维度分值没得说,门店虽在增长,仅总基数太大,增长率不占优势。
3、冒烤鸭蓄势待爆,“类火锅”飞速拓店
在观察中,火锅餐见发现一些品牌虽未上榜,但已处在蓄势待爆行列。
比如今年爆火的冒烤鸭新品类,把烤鸭加入冒菜里,加上千层肚、鸭肠、鸡爪等配菜,形成“大口吃肉”的爽快体验,它人均在35元上下,5分钟就能出餐,选址多为社区或菜市场,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
像伍妹冒烤鸭2022年9月开业,现在门店已有60+。回味冒烤鸭从去年8月到现在新增门店20+,它们增长率很快,但因是新创品牌门店基数不多,未进入榜单。
◎回味冒烤鸭,刘文祥麻辣烫
另外大家也发现,在相对低迷的餐饮环境下,自助小火锅又火起来了,29一位,19.9一位层出不穷。除了龍歌、喜家、农小哥等常见品牌,还多了些鹊小锅、唠唠涮、顿顿嗨猪肚鸡等新品牌。
上榜品牌中,我们能看到烫煮风旋转自助小火锅以乡镇店为主,从2022年开始发力,去年8月至今年8月,一年时间门店增长90+,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多有分布。
还有和小火锅量型相近的麻辣烫、冒菜等品牌,比如辣一坎卤味火锅冒菜、小谷姐姐麻辣拌、刘文祥大碗麻辣烫等,它们客单在20元左右,以社区店为主,迅速铺开,同期分别增长110+、300+、600+门店,增长率极高。
但因为是“类火锅”,所以本次未收录进榜单。
更多潜力品类翻红
“预价比”将是下半场重要课题
1、品类全面开花,更多潜力品类会被做爆
从上榜品类来看,重庆火锅9家、牛肉和牛杂类火锅5家、四川火锅2家,小火锅、串串、螺蛳粉、鱼蛙火锅分别1家。
在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过往发布的同类型榜单中,很少出现七八个品类同时上榜的情况,足见这一年来,火锅品类的全面开花,且特色明显。
在高速增长的品类中,重庆火锅依然遥遥领先,如你所知,重庆火锅最大的特征就是“抓口”,口味好、成瘾性强,依旧是大众对重庆火锅的首选因素。
而且上榜品牌都各有绝技,像朱光玉,产品创新做得好;五里关,主打古法手工菜;萍姐火锅,玩的是复合场景;后火锅,市井味和烧菜最吸引人……
◎后火锅
尽管在重庆火锅的“高压”下,其他品类也仍然跑出了好成绩,像熊喵来了,一年开店80+,凭借独特的场景和产品,足迹遍布四五十个城市;
捕螺记主打螺蛳粉火锅,深谙女性用户的消费习惯,菜品摆盘很出片,九宫格的菜品装盘,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一年增长100多家,独特而小众的味道,逐渐从南向北蔓延。
◎捕螺记螺蛳粉火锅
此外,小火锅、串串,也有崛起之势,像九玺炉、乐开心自助小火锅,大芊金、二当家、六年二班火锅串串,开店势头也非常迅猛。
总体来说,从“前疫情时代过渡到后疫情时代”时期,许多火锅品类上升的苗头明显。
经此一役,消费者和投资者都开始重新审视各种品类了,而各个品类都亟待从不同维度、角度、和深度“重新再做一遍”。
2、“预价比”将是下半场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很像当下众多消费者的生活写照,能省则省,能不花就不花,要下馆子,就货比三家。
当下,很多消费者不买房、不投资,他们更愿意把钱存起来、省下来,以至于很多社交平台上出现各种“省钱互助小组”,经常讨论怎样把一分钱分成两半花。
倒不是消费者没有花钱意愿,而是不愿当资本的韭菜,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去当大冤种。清醒理智、悦己主义,是这届年轻人的主要特征。
◎高性价比火锅自助
所以,让顾客省钱又让其有价值感、优越感的火锅店,容易受到好评和关注,也被顾客吃出很多分店来。
在上榜品牌中,多数客单价在65元左右,少数一百出头,而根据《2023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火锅的客单价平均在70—90元。
是消费降级了吗?当然不是。
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客单价亲民的火锅店,一顿捕螺记螺蛳粉火锅,人均40,两人80多元能吃饱、吃好;一顿烫煮风自助小火锅,不到20块,就能解决一顿午餐,菜品多,随便“炫”,够给劲儿;
一顿沙胆彪牛杂煲,两人吃,不到140,锅里肉又多,随便点两个青菜都行,关键是环境服务还挺好;一顿许府牛,两人吃个88元套餐,多款牛肉加涮菜和主食还有果汁相送,顾客心情如何不愉悦。
这其中有个前提——企业要挣钱,一些赔钱赚流量的玩法,非良性运营。
◎沙胆彪炭炉牛杂煲
火锅餐见提出一个“预价比”的概念,即是,顾客心理预期(包括但不限于对客单价预估)与实际消费客单价的比值。
比值越高,顾客愉悦度就越高,复购可能性就越大。
预价比的本质是,在当地顾客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给顾客一种超值感受。
从这个比例公式里,不难看出,要让顾客愉悦,须提升预价比,所以,客单价并非唯一因素,换言之,并非客单价越低越好。
如果用极限的思维来看,客单价无限趋近于0,顾客的愉悦感就会几近消失(客单价压缩到极致,其他项目如环境、成本和服务业必然要压缩到极致,顾客对于这种店没什么期待),那么,商业行为也就成了一场近乎“白送”的慈善活动,挣不着啥钱。这是个双输的局面。
当然,这也是低价内卷的最终结果,顾客不再上门(没了愉悦感),商家成了一无所获的“大善人”。
3、企业要吃“迭代的红利”
所谓迭代,是一个产品代替另一个产品,一个场景代替另一个场景,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诸如此类。
◎阿光正传重庆地摊火锅
当品类红利、行业红利和时代红利都在的时候,随便你做好哪一项,都能挣到钱;现在不同了,这些红利早已被吃得消失殆尽,你只能吃“迭代的红利”,包括品类的迭代、产品的迭代、场景的迭代,时代的迭代等一切可迭代的东西。
上榜品牌增长力旺盛,正是基于迭代的力量;能够不断裂变,也正是基于迭代红利带来的底气。
榜单中,5个牛肉、牛杂类火锅反映了品类迭代的状况,以前,人们吃有料火锅,多倾向鸡鸭鱼虾,疫情后,人们注重健康,高蛋白、不长胖、又好吃的牛肉,开始逐步被年轻人喜欢,像沙胆彪,在传承广式打边炉的基础上,加重口味,融入市井风,这两年跑得很快。
还有重庆火锅的迭代,阿光正传打出“炭炉+牛油+地摊”的组合,让顾客在新奇之余,享受到了古早重庆味和现代时尚感,五感上的冲击很大;
像四川火锅的迭代,熊喵来了是一把好手,不仅迭代了锅底口味,还将诸多四川元素融入产品和环境中,简约大气,又很高级。
◎冒烤鸭产品
再如冒菜品类迭代,去年,冒菜迭代出冒烤鸭,还有串串,今年油卤串串被关注,也是品类迭代之力。
产品的迭代,看的是企业的创新力;模式的迭代,看的是团队的执行力;要想吃到时代迭代的红利,得看创始人的格局、眼光和判断力。
最后
火锅下半场,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难的是,很多人看不清、看不懂、无法判断、不知该怎么做;易的是,火锅是个分散型行业,资源和红利没有集中在几个头部大佬手里,普通人还能凭着迭代红利和个人能力翻身。
增长力,并不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走远的唯一因素,未上榜的品牌也没必要在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做企业,要有日日不断之功,今天的自己能比昨天强一些,就已是很大进步。
< class="pgc-img">>本2~3元但引流效果十足的粉银耳
牛肉和虾滑组成的火锅披萨
薄薄一层豆皮让顾客写毛笔字
... ...
观察20+火锅夏季新品后,火锅餐见发现,它们呈现4大“爆点"!
第 1598 期
文 |宋少侠
视觉冲击力Next Level的引流新品
现在信息碎片化,短视频盛行,商家争夺的就是大家最稀缺的注意力,对火锅店来说,用菜品引流是常用的方式。
然而不管是某音视频的黄金三秒、还是某书的笔记首图,都需要超强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把潜在顾客吸引来。照此逻辑,火锅餐见发现,这一季的引流新品还真有趣。
人间富贵花
看着像绣球花,其实是粉色的银耳。有供应链揭秘它的制作过程,是先把苋菜用开水焯水捞出,苋菜的天然色素就溶解在水里了,再把银耳泡入其中5分钟,就能染成粉嘟嘟的颜色,一份成本在2~3块钱。
呈现上来一大朵非常吸睛,适合打卡拍照,同时“人间富贵花,吃了有钱花”,寓意也不错。目前朱光玉、鸿姐、杉姐等一众品牌都上新了该产品。
豆皮写字
一沓薄如纸张的豆皮+一盘墨鱼汁,再加一支毛笔,还有小熊猫作为镇纸,火锅版的文房四宝就好了。顾客可以在豆皮上写任意字,非常有参与度。
牛肉虾滑披萨
用鲜切的吊龙做一整个饼底,现打的虾滑挤一圈,再放上番茄、小萝卜、辣椒等的点缀,装在纸盒里以披萨的形式上桌,好有创意!
这是上海一家火锅店推出的新品,被顾客直呼“高级”,相应的这样高端的摆盘对应的价格也较高,一份78元。
火锅牛油冰淇淋
外观看起来就是一整块的火锅底料,造型超逼真,挖一勺,放上花椒、辣椒,再放上一片橙子点缀。吃起来,其实是橙子味的冰淇淋,绵密香甜。
嘟嘟蜜桃冰
后火锅在520推出的新品之一,超大颗的桃子冻冻,搭配饼干碎,粉嫩有颜值,口感也很清新,同时还有“桃你喜欢”的好寓意。
“手工表演”菜品愈演愈烈
最近,南京手冲咖啡阿姨走红,10块钱一杯的雀巢速溶咖啡,说价格,它是正常价,说品质,它是速溶的,为啥会这么火?
因为阿姨会当你的面将三包雀巢速溶咖啡剪开,倒在杯子里,拿出装着热水的暖水瓶用开水冲泡,最后用封口机封口。整个消费体验非常真实,并且还有阿姨的笑容作为情绪价值。
正因为大家不断在追求真实的消费体验,同时对产品品质要求提升,所以餐饮界“手工表演”的菜品越来越多,火锅店也不例外,从这季新品中能看出一二。
棒槌牛肉
一些火锅店里,有专门的店员会把新鲜牛肉用锤子反复捶打,有些还会和辣椒面一起爆捶,上桌时候在传统的立盘上,再放一把小小的木锤子,加深顾客的“手工菜”印象。
虾打滚
小时候吃过驴打滚,长大在火锅店吃虾打滚。有火锅店专门想了一道创新的手工菜品,先用大木槌把去壳的虾肉锤碎,然一用两只手一直摔打让它更爽滑。
最后再用虎口挤成圆子样,放到摆满了薄荷叶或者辣椒的簸箕中,滚啊滚等全身裹满就做好了。整个过程顾客看下来,能感觉到菜品的超值。
烈火鱿鱼
重庆一家生意很爆的串串店,除了常规串串,专门有“烈火”系列,牛肉串、鱿鱼、青虾等都可以拿来现场大火炙烤,制作过程像在表演魔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现点现做牛油果冰淇淋
茶饮界茉酸奶的风行,让牛油果这个“贵价”水果被大众了解更多,最近火锅界月满大江也推出了一款牛油果冰淇淋,一筐筐原生的牛油果就摆在台面,顾客下单后,店员把它新鲜现切打成冰沙的,再加上黄油薄脆、椰片、马蹄爆爆珠,非常有品质感。
现剥竹笋,现捣蒜泥等
除了一些主打菜品,还有火锅店把一些配料、应季食材都以现制的形式展现。
比如成都某火锅推出的熊猫竹笋,直接让阿姨在门店现剥;还有些门店直接现捣蒜泥等,主打一个新鲜看得见。
“花朵”是本季大热元素
去年大火的元素是新中式、国风,今年夏季大火的元素是“花朵”。本来春夏就是赏花踏春的季节,加上福建传统“簪花”在短视频的风行,还有刚刚过去的520营销,都让“花朵”成为本季新品的热门元素。
除了前文提到的“人间富贵花”,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关于“花”的新品。
炸米花+簪花打卡
长沙大斌府隐世火锅,薄如蝉翼的米花炸过变成盛放的白色花朵,中间还有花瓣点缀,非常清新美丽,同时店内还能体验免费的簪花服饰,太会了!
水母花
这个菜品属于火锅食材的“新星”,目前上的火锅店较少。它是纯天然海产,营养价值高,只需几秒就能在火锅中绽放,造型独特,口感脆嫩爽口,颜值和口感的双重享受。
玫瑰墨鱼丸
这是陈记顺和在520期间推出的新品,把大家一直见到的传统丸子捏成玫瑰花状,非常有新意,还很浪漫,原材料是新鲜的大墨鱼,入口爽脆鲜美。
玫瑰花馒头
这款产品是从铁锅炖延伸到火锅串串店的,一般铁锅炖都会贴饼子,比较有农家乐的氛围,慢慢的为了更有传播属性,玫瑰花馒头出现在其中了,不仅颜值高还软呼呼,涮着吃直接吃都行。
魔芋牡丹花
今年春天旅游,洛阳的牡丹花很出圈,这不就有烤串店上新了牡丹花烤串,是用魔芋做的,口感有点像鲍鱼,还有火锅店直接把它涮锅吃,有网友评论,不管好不好吃,反正很吸引人!
云贵酸汤盛行,带火地域食材
因为贵州村超,酸汤火锅以极快的速度风靡全国,并诞生出诸多知名品牌,像滇牛、王奋斗、赖美丽酸汤烤鱼等,就连海底捞、巴奴、熊喵来了等大佬们,也开始狂推酸汤锅。
且与重庆火锅横向对比,酸汤火锅价格上也很占优势。餐见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第一季度酸汤火锅相关的企业,增长46.2%(根据2024年1月1日与3月31日数据计算)。
同时,伴随着多地文旅大火,更多的地域食材被纳入到火锅新品中。
贵州雷山酸汤锅+酸辣薄切牛肉
继去年的贵州红酸汤之后,海底捞今夏又上新了一款红酸汤,比之前更为聚焦细分了,特添加了贵州雷山县非遗技艺发酵的鱼酱酸,里面有小番茄和豆芽。
推出后大受好评,被称为夏季解暑神器。与之相配,同时上新了酸辣薄切牛肉、薄荷叶等。
云南姜柄瓜
之前大家在火锅店见到更多的是贝贝南瓜,现在,一种来自云南可可爱爱的果蔬—姜柄瓜风头要超过前者了。
姜柄瓜其实是云南本土培育的一个优质南瓜品种,结合了嫩南瓜的脆嫩、西葫芦的清鲜、芋头的粉面,短煮鲜嫩,久煮面甜,在不少上新酸汤锅底的火锅店,会一并上新此款产品。
新疆红柳大串
北京萍姐一门店最近推出新疆红柳大串,如其名,从份量上看就比一般串要大,同时取新鲜红柳枝串串,在烤制下羊油慢慢渗出与红柳汁液融合,别有一翻滋味。
甘肃定西宽粉
前不久大火的甘肃麻辣烫,也带火了定西宽粉,加上许多火锅店本身就有宽粉这个食材,这不就顺势上新了。它比一般的宽粉要大要厚,看着像河南烩面,但吃起来也糯叽叽的,很入味。
山野市集
因为地域食材的大火,以及烟火气的盛行,许多火锅店会专门开辟一个区域,将原生态食材展示,比如巴奴最近在多地开设的寻鲜市集,还有一些火锅的食材小摊等。
你对本季新品有何感受?看好哪类产品?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