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台海网
台海网2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没有店员值守,顾客自助挑选、买单……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各大地铁站人流量的增加,无人值守的自助鲜花门店、美食餐厅、连锁便利店等多业态商铺入驻地铁站,让站点内有了更多“烟火气”。
可以买花抓娃娃 是休闲娱乐好去处
在地铁坂尚站4号入口一侧,一家门店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自助花店十分吸睛,店内空无一人,货柜上摆着富贵竹、蝴蝶兰等盆栽,在商铺的显眼处贴着收账二维码。“这家店是上个月才开的,老板偶尔来瞧瞧。”车站工作人员解释。记者留意到,顾客可以在店内自助挑选商品并扫码付款。
除了坂尚站,在湖滨东路站、软件园2期站、海沧行政中心站等地铁站内皆开设了花店,这些花店均号称“自助零售”。
此外,乌石浦地铁站内开了自助抓娃娃店,将军祠站MIX生活街内也专门划出自助按摩区域,为过往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服务。
餐厅和便利店较多 解决上班族需求
在乌石浦站前町商业街内,面食、瓦锅饭等餐厅随处可见;吕厝地铁站内的餐饮店也十分多样。一家光饼店店员透露,平均店内一天可售出100多单。市民黄先生常搭乘地铁上下班,他感叹,自从车站内开了餐厅,他下班都不用饿肚子赶车了。
在中山公园站、火炬园站、集美学村站等多个地铁站内都出现了便利店和面包店的身影,这些商铺同样方便通勤乘客解决早晚餐问题。在火炬园地铁站3号出入口附近有一家面包店,“早上8点和下午5点是上下班高峰期,这个时段店里生意会比较好。”店员告诉记者,搭乘地铁出行的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军。
【记者手记】
地铁商业不只服务通勤乘客
随着地铁便利服务的发展,乌石浦站前町商业街、将军祠站MIX生活街的出现,使地铁商业与周边空间进行连接,地铁商业的消费群体扩大,除了通勤乘客外,周边居民也被纳入了目标客户群体。
地铁站内商业的出现,让商业服务和人们日常出行结合在一起,人们在地铁站内就可以吃饭、娱乐乃至办理金融业务等,因此市民对地铁商业的认可度有了很大提高,这将促使未来进行地铁商业投资的客群慢慢增加。(记者 张玉榕 实习生 白文静)
铁站内便利店今天开始营业了!从今天起,6号线青年路站、7号线菜市口站、5号线和平里北街站内便利店开始试点营业,为乘客提供多种零售服务。
首家便利店主打便利鲜食
在6号线青年路站西站厅,一座颇具现代感的便利店今天正式迎客。记者注意到,这家新开张的便利店位于站厅西端,店内一整面冷藏柜里摆满了鲜食,虽然面积不大,但显得亮堂干净。店内还设置了可供乘客站立就餐的桌板,方便乘客在店内就餐。支付方式上,便利店目前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和现金支付。便利店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到夜间23点,基本覆盖了地铁运营的主要时间段。
“终于能在地铁站里买到东西了,这对于早上赶地铁的乘客来说比较方便。”今早,刚刚下地铁的李女士走进便利店,购买了一杯美式咖啡后离开了地铁站。
记者注意到,这家便利店售卖的商品主要为鲜食产品,覆盖盒饭、沙拉、三明治等冷藏食品,同时提供艾窝窝、茶叶蛋和炒肝等特色小吃。此外,店内还提供热咖啡和豆浆等现做热饮。无论是早中晚三餐还是下午茶,乘客都能购买到合适的定制美食。除了鲜食之外,便利店内还提供雨伞等日用品,满足乘客雨天的出行需求。
为了服务赶时间的乘客,便利店内还设置了一排智能提货柜。未来乘客在搭乘地铁时就可以提前在手机下单,下了地铁,就可以通过扫码打开提货柜,提取到购买的商品,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提货柜内还安装了紫外杀菌和加热装置,确保了食品安全卫生。
店址不影响乘客正常进站 依然严禁车厢内饮食
在为乘客提供美味食品及便利服务之余,北京地铁公司也倡导乘客遵照乘客守则文明乘车,不要在车厢和站内进行饮食。
北京地铁增值服务部管理副部长齐燕介绍,此次开设的三家便利店,都在显著位置和食品包装上贴有“请勿在车站内饮食”“严禁在车厢内饮食”的提示,让乘客安心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遵守文明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让更多的乘客获得美好的出行体验。
青年路站所属呼家楼站区站区长张卫东介绍,在便利店开业前,车站已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了排查,并对便利店开业之后的客流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车站客运组织进行了优化。在选址上,这家便利店选择了人流量相对较少的西站厅,确保开业之后不会影响乘客进出站。
试点结束后将公开招标
青年路地铁站周边以居住区为主,周边有珠江罗马家园、天鹅湾、星河湾等多处大型住宅小区,以及连接姚家园、甘露园、北京朝阳站等方向的公交线路。目前,青年路地铁站工作日每天进出站量约在8到9万人,属于6号线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不过,青年路地铁站附近原本就是东四环外的成熟商圈。地铁站东北角是11层高的朝阳大悦城,商场地下一层与地铁口相连,内部有面包房、奶茶店、熟食店和多家餐饮店面,并开设了一家带有就餐区的大型综合超市,乘客出站后,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商场就餐购物。而在地铁站西侧,距离地面出站口外约50米的商业楼底商,也已经开设了一家便利店和一家烟酒超市,沿街还有主打肉饼、驴肉火烧及四川小面等多家便民小吃店铺,竞争十分激烈。
面对站外商铺的挑战,地铁便利店运营方仍信心满满。该站便利店运营方新合作集团总经理韦斌介绍,地铁便利店直接为乘客服务,可以为乘客提供便捷、好吃的鲜食餐饮,解决之前乘客在地铁站“买不到吃的”这一痛点,为赶时间的乘客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的购物环境,相比站外店面有着独到的优势。
目前,地铁便利店还处于试点阶段,未来根据试点的效果,地铁方面还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地铁便利店推广至更多车站。
新网1月29日电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方面,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客运枢纽、大型地铁站结合实际引入商贸、餐饮、购物、寄递服务等关联性消费产业。
资料图:北京地铁。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意见》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以高效率为导向,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打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堵点”,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城乡间以及国际间交通运输联系。稳步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推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待贯通路段建设和拥挤路段扩容改造。促进区域港口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推进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动形成分层衔接、覆盖广泛的航路航线网络。加强邮路建设,完善寄递网络。
《意见》要求,加快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交通承载能力。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为重点,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一体化、多层次、便捷顺畅交通网。强化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间、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间的交通运输联系,推进运输服务同城化、一体化、城乡运输均等化。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引导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中心。完善快速公路网络,提升重要节点城市间、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间、城市与郊区新城间以及人口稠密县域间的通达水平。强化部门协同,保障公路与城市道路顺畅衔接。建立健全城市群交通运输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意见》提出,推进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地铁、智慧物流,完善标准规范和配套政策。推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高速磁悬浮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无人机基地智慧寄递网络、地下物流配送系统、交通运输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意见》指出,推进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地铁、智慧物流,完善标准规范和配套政策。推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高速磁悬浮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无人机基地智慧寄递网络、地下物流配送系统、交通运输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意见》提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客运枢纽、大型地铁站结合实际引入商贸、餐饮、购物、寄递服务等关联性消费产业。推进联运票务一站式服务,创新旅客联运产品,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水平。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需求,提高无障碍便利出行服务水平。鼓励发展邮轮经济、水上旅游、旅游专列、低空飞行旅游、通用航空。推进运输装备迭代升级,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换代升级普速列车客车。拓展交通一卡通和ETC的使用范围。
《意见》强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各自建立中央层面设定的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扩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覆盖面。推进部省政务数据和相关信息互通共享,实现跨省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机制。巩固交通运输领域降费成果,持续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交通运输领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