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的
话
春风展长卷,扬鞭策马行。一年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做实能动司法,狠抓审判质效,各项工作亮点频出、成效显著,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即日起,本报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司法热点观察”专栏,聚焦司法热点,观察背后逻辑,回应社会关切。敬请关注。
法答网是什么?
有人说,法答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一竿子插到底”的“调研法宝”;有人说,法答网是基层法院法官“寻医问诊”的重要平台;还有人说,法答网是法律适用领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2023年7月1日,法答网正式上线。截至12月31日,全国法院干警在线咨询问题224809件,累计答疑165044件。一个新生平台,短短6个月间,如何凭实力“圈粉”?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法院。从几则引人深思的小故事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故事一:外卖骑手究竟在为谁打工?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孕育了大量新职业。灵活化的新就业形态也给司法实践中劳动关系的认定带来了新挑战。
小齐是某配送公司的外卖员。入职后,小齐以某个体工商户的名义与某送餐平台签订了格式化承包协议。送餐途中,小齐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为申请工伤鉴定,小齐与配送公司因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诉至山东省高唐县人民法院。
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李明月有点犯难:“小齐以个体工商户的名义接受送餐平台的派单,同时又由配送公司管理和发放工资。那小齐是作为商事主体与某送餐平台构成承包关系,还是作为劳动者与某配送公司构成劳动关系?”
一筹莫展之际,李明月想到了法答网。在检索栏输入“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李明月发现,关于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劳动关系的相关咨询答疑还真不少。
多数观点认为,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与平台企业或者用工合作企业是否构成劳动关系,要结合用工事实和劳动管理程度,综合考虑劳动者对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自主决定程度、劳动过程受管理程度、劳动者是否需要遵守有关工作规则、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是否对劳动者适用、劳动者能否决定和改变交易价格等因素分析判断。
更让李明月欣喜的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精品答疑”专区,最高法民一庭就“认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给出了具有裁判指引意义的答复意见。
该答复意见明确指出,应当对照劳动管理的相关要素,综合考量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的有无及强弱来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虽然该答复意见所针对的情形是网络主播,但对于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下,李明月心中有了数。
结合案件事实,深入分析小齐的工作模式及送餐平台对小齐的管理程度,法院最终认定送餐平台属于信息媒介,小齐与配送公司之间存在劳动管理,构成劳动关系。宣判后,双方均服判息诉,小齐拿到判决书后很快提起了工伤申请。
民商事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往往错综复杂,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新类型纠纷层出不穷,对司法保护规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持续加强学习研究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更高需求和期待。而法答网给广大法官群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平台。
据最高法研究室民事处处长陈龙业介绍,法答网上有很多前沿性、新颖性的法律适用问题及答疑,海量数据不断汇集,将为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新型案件提供解题思路。
故事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挡光怎么办?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我国老龄化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但在加装电梯过程中,高低层住户容易因需求不同产生矛盾纠纷。
走进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记者看到,部分老旧小区已经或正在加装电梯。居民们说,这些电梯能够顺利加装,要感谢樊城区人民法院的帮助。
原告陈大爷、卢阿姨等9人与被告焦大爷是一个小区同单元的业主。这个单元共6层12户居民,业主多是中老年人,陈大爷、卢阿姨等9人为高层业主,焦大爷为一层业主。
经该单元业主签名同意、公示规划设计与施工方案,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了该小区加装电梯的申请。但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时,焦大爷以加装电梯会影响其采光为由,多次阻扰施工,直至工程被迫暂停。陈大爷、卢阿姨等9位邻居便一起将焦大爷告到了法院。
分析完案情,承办法官陈迪非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加装电梯程序合法,关乎老年人的出行权利;另一方面,低层业主的相邻权诉求也合情合理。
如何在冰冷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社会现实之间找到一条公正、合理的解决之道?
“有问题、找法答”,陈迪非想到了法答网。通过检索关键词,陈迪非发现,因加装电梯引起的低层住户和高层住户的利益冲突问题普遍存在。
“应在尊重老年人出行权利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影响业主的合法权益,建议低层住户通过寻求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利益平衡……”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焦静平从三个方面具体考量,为陈迪非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了答疑意见。这起看似无解的矛盾就这样找到了一条合法、合情、合理解决的好路子。
该案最终判决焦大爷对此项民生工程有合理的容忍义务,不得妨碍安装电梯工程的正常进行,如增设电梯后确对其房屋采光等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可与受益各方协商处理或另寻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在妥善处理个案的基础上,樊城区法院还结合法答网咨询答疑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探索推进相关领域诉源治理工作。
该院主动联合住建部门、街道办事处、电梯安装公司等进入小区,共同召开“电梯加装协调会”,由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宣讲电梯加装政策,打消低层业主的顾虑,促进高低层业主相互理解。辖区内再未发生因加装电梯引发的邻里纠纷。
“通过法答网咨询答疑,法官兼顾了情、理、法,并在化解个案基础上推进诉源治理。”最高法研究室民事处副处长蒋家棣说,该案对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故事三:奶茶店“套路加盟”骗局如何破?
奶茶,作为一种时尚饮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然而,这个看似甜蜜的行业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骗局——奶茶店加盟骗局。
某套路加盟合同骗局是一起涉及5800多名受害者、涉案金额达4.4亿元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也是上海市首例商业特许经营领域“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
该案中,被告人为谋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未经相关知名奶茶品牌授权,在不具备运营能力及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搭建多个虚假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许诺提供选址、培训、宣传等“全方位”加盟服务,诱使潜在加盟商签约,骗取加盟费。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法官钱莹是这起案件的承办人。审理过程中,一系列法律适用“疑难杂症”几次让她犯了难。
商业特许经营中加盟行为刑民如何界分,属于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套路加盟”的涉案总金额如何认定?几千家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
钱莹总结提炼了该案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在法答网上发起提问:在涉众型“套路加盟”案件中,如何进行刑民界分与责任认定?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李长坤是法答网专家库成员之一。收到提问后,李长坤做了大量功课,结合实务经验和相关法条给出了近900字的具体意见:
“‘套路加盟’行为的责任认定中应重点把握行为性质上罪与非罪的区别;在行为定性上应区分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诈骗罪、虚假广告罪等犯罪;在犯罪金额的确定上应采用综合判断的方法……”
在专家回复意见的指导下,松江区法院对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该案最终以合同诈骗罪判处相关被告人十四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近年来,涉及虚假招商加盟的骗局逐渐增多。许多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承诺、恶意违约等手段,骗取加盟商的钱财,让其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债务危机。
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此次答疑最大的价值在于及时有效地帮助基层法官明确了法律适用,从而为被害人挽回损失,向社会揭露了‘套路加盟’诈骗手段。”
故事“后半篇文章”愈发精彩
法答网如何凭实力“圈粉”?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蕴藏在以上几个故事之中。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咨询、答疑,所有的故事又并没有止步于咨询、答疑。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法答网相关工作的通知》出台,故事的“后半篇文章”愈发精彩。
各级法院把法答网作为深挖审判实践重大疑难问题的源头“富矿”,有针对性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将咨询、答疑等工作不断落到实处、推向深处——
最高法民一庭结合法答网高频问答,推动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等,同时推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等司法解释起草工作;
最高法研究室将法答网作为司法解释起草的重要调研平台,梳理汇总人格权侵害禁令、刑民交叉、民事诉讼程序等相关高频提问一千一百余条,拟通过制定修订司法解释对相关问题予以明确;
安徽、北京等高院针对法答网中热度较高的建工领域被挂靠人责任、婚约财产返还标准、借名买车、居住权等相关问题,通过组织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业务指导,统一裁判尺度;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法答网中发现的集资诈骗、商标权侵权认定标准不一等问题,出台全省参考性案例;针对人格权编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问题,编发调研成果交流,并发布典型案例;
上海高院针对法答网关于“电商平台责任承担认定”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建立“电商平台经营者承担责任适法统一”应用场景,对于判决书中责任认定与嵌入规则不一致的系统自动提醒,有效避免类案不同判问题;
……
据最高法研究室副主任司艳丽介绍,法答网上的问题都是已经提炼抽象成法律适用问题的咨询,不涉及具体案情;答疑专家都是从审判业务专家、资深法官、业务骨干中择优选任;答疑专家须严格依据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提出答疑意见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核后发布,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咨询问题,还可以由多名专家进行集体研究,确保答疑意见准确、权威。
可以说,法答网上的20多万个咨询问题,就是全国中基层一线法官现实困惑的最直接反映,是详细、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依托法答网,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法律适用方面的典型问题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全国范围内统一相关法律适用标准提供有益参考,也为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积累实践经验,确保审判指导有的放矢。”周加海说。
新故事还在书写,一切都是未完待续。
打开法答网,一句话格外醒目:“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正是法答网创建的初衷。
鼓励干警“提好问”,激励专家“答好疑”,法答网的咨询、答疑数据每天都在刷新。
每个变动的数字背后,都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而由此引发的每一次提问与回答,或许就将是法治中国建设道路上努力行进的一小步。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高倩倩 | 编辑:王俏 孙林林
蛋糕的元祖、卖酱油的海天、卖醋的恒顺……上半年A股食品饮料板块最牛
通讯员 李想 本报记者 张云山
靠着一颗颗黄豆,祖名豆制品已经走进了IPO的大门。近日,证监会公布了最新一批上市申请企业名单,杭州祖名豆制品名列其中,公司拟A股上市,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4.27亿元。
嫩豆腐夏天卖得快
菜场豆腐摊一年能赚6位数
小小的一块豆腐,蕴含着大商机。在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摆摊多年的陈女士,摊位上摆放着油豆腐、千张结、嫩豆腐、老豆腐、豆腐皮等,盒装的鸿光豆腐和祖名豆腐也是主打品种。“祖名豆腐的牌子名气比较大,来买的顾客中年轻人多一点。鸿光虽然不打什么广告,但因为是好多年的老牌子,年纪大的人比较认这个牌子。”陈女士说。现在豆腐的批发价也涨了,盒装豆腐零售价比去年大概涨了0.5元/盒,现在基本2元~3元一盒。
陈女士手上飞快地做着千张结。“冬天吃火锅的人多,老豆腐卖得快;现在天热起来,嫩豆腐卖得快。”老板娘的这个豆腐摊只有4平方米左右,但差不多每天有八九百、上千元的收入进账,一年可以赚十万左右。
在屏风街农贸市场,摆豆腐摊的张老板说,天热了,来买嫩豆腐做凉拌豆腐的多了。
马大嫂卢阿姨经常买豆腐。“我买豆腐就图个新鲜,认准老店主买个放心。盒装的总感觉少了点味道。什么牌子的豆腐,我还真不关注。”她说。
卖豆腐一年赚6000多万
祖名有望成豆制品第一股
杭州市场上卖的豆腐,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祖名。这家卖豆制品的公司,已经有25年历史。1994年,蔡祖明筹资40万元创建了一家豆制品加工厂,并以“祖名”来作商标。
做豆腐本身就是个起早贪黑的苦差事,为了节省开支,点卤、压撬等关键工艺都是由蔡祖明亲自操作和把关,发货、送货也是靠他一人完成。为了多销产品,蔡祖明在萧山的西门菜场租了一个直销批发摊位,由妻子照管。晚上他把产品送到后就在送货车的驾驶室里躺上两个小时。他要等妻子把产品卖完后再一道回家,短暂休息后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生产。在蔡祖明的辛勤经营下,“祖名”豆腐的名气越来越大。
近日,证监会披露了最新一批IPO申请企业,祖名豆制品名列其中。如果成功过会,祖名豆制品有望成为豆制品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祖名豆制品主要产品为生鲜豆制品、植物蛋白饮品、休闲豆制品等。2016年~2018年,祖名豆制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8.6亿元和9.39亿元,净利润3702.8万元、4148.87万元和6394.18万元。
祖名豆制品实际控制人为蔡祖明、王茶英和蔡水埼一家三口,分别直接持有祖名豆制品32.11%、9.79%和13.05%的股份,并通过控制杭州纤品(三人合计持有杭州纤品67.70%的股份)控制公司18.86%的股份,从股权关系看实际控制了祖名豆制品73.80%的股权。
油盐酱醋和各种零食
齐刷刷齐聚A股市场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已经集齐了油盐酱醋茶和各种零食,基本可以承包吃货们的胃了。
如果你想吃面包、蛋糕,有桃李面包、元祖股份;想吃冷冻食品,有安井食品、惠发股份;家里酱油和醋没有了,可以去买海天味业、恒顺醋业;面粉有克明面业;粉丝有双塔食品;麻花有桂发祥;调味品有安记食品;想吃鸭脖有绝味食品和煌上煌。
如果你爱吃零食,上市公司就更多了。刚上市的三只松鼠,还在继续每天涨停之旅。在它之前,洽洽食品、好想你、盐津铺子、来伊份、有友食品5家零食企业已成功登陆A股。而在三只松鼠之后,至少还有5家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包括进军高端零食的良品铺子、黄晓明代言的甘源食品、小猪佩奇卡通零食代工厂展翠食品、“劲仔”主体公司华文食品及生产“溜溜梅”的溜溜果园等。
有了吃货的支撑,A股跟吃有关的公司,股价表现都很强势。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申万28个行业中,食品饮料个股平均涨幅高达41.94%,排名首位。
辑导语:品牌商家离不开一定的营销推广,因此,若想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商家便需要思考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并利用一定的营销套路,让消费者对品牌留下更深的印象。而“蜂麻燕雀瓷,金评皮彩挂”这旧时的江湖套路与当下的营销有相通之处,不妨来看一下,作者所阐述的古今套路的相通之处。
蜂麻燕雀瓷,金评皮彩挂,这是旧社会的十大江湖骗术,属捞偏门的旁门左道。
天下学问,都有共通之处,骗术玩的是心理,营销同样玩的是心理。江湖伎俩,虽说是旁门左道,但包罗万象却又细致入微。
现今的营销,不管你是玩的黑的、白的,还是灰的,套路也离不开“蜂麻燕雀瓷,金评皮彩挂”这十个字。
我们用这江湖伎俩,映射到营销,聊一聊营销圈里的玩法套路。
一、蜂
群蜂蜇人,团伙作案,一只蜂不可怕,一窝蜂才可怕,重点在“量”上。
比如品牌建设三步法,细分定位,重复记忆,占据心智。如果不能使劲曝光,重复记忆,再怎么定位也没法占据客户心智。
比如江南春老师讲得饱和打击,广告频次需要达到客户心理阈值,密度太低的曝光等于无用功。做不到大范围就缩小范围,雨露均沾不如力出一孔。
比如开个新店不敢刷单刷销量的,也得想方设法搞点漂亮的买家秀。
比如开个奶茶店,先雇人排队把人气造起来;比如搞场直播带货,自己人得先刷数据;弄个微商,你加的群里除了你自己其他可能全部都是托。
二、麻
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因为一个人力量有限,所以经常伪装成僧道番尼。神仙即是权威,群众是盲从权威的,冒充权威,就能狐假虎威。
比如现在卖课的,都喜欢给自己加上各种各样的头衔,如果曾经就职过大厂,哪怕只是个P5P6,也得嚷嚷自己是大厂出身的专家。
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蔑视权威,他们所蔑视的是传统的权威,他们依然会追捧新的偶像,新的权威。
“麻”还有的说法是“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比如某些专门做小餐饮加盟的公司,没什么核心资产,就是培养了一群能说的销售员,哄人加盟骗加盟费,等把一个牌子做臭了,换个牌子改头换面继续重来。
三、燕
又称颜,顾名思义,以美貌行骗。
广告之父奥格威曾经提出过广告视觉三要素,即宝宝,美女,野兽。一个广告中如果出现美女,小宝宝,或者野兽,那么广告被人关注的几率会更高。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能让客户更容易关注到,就是这三种元素,美女是天然的流量洼地,有多少美女都不嫌多,所有人对帅哥美女都有天然的好感。
小宝宝,则是唤起人们的爱心,代表人们的情感共鸣,如此更容易让人放松戒备,快速接受。
而野兽,对应的是大自然的魅力,更容易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
当下,除了这三种元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让人意料之外的创意,比如韩后整版面广告“天下无三”,网易云音乐地铁等等,广告突出的元素和主题很显眼,一眼就能看到,而且有趣,容易激发客户对品牌的好感。
除了广告元素,还有品牌视觉元素,即我们常说的视觉锤,包括LOGO、包装、颜色、产品本身、符号等元素。你的产品怎么样先不说,把颜值先提起来,一定会更好卖,即便是卖肉夹馍,也要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互联网产品在视觉上喜欢占据一个色号,更容易让人记住,比如小黄车、小棕瓶、小蓝杯等等。
好看是产品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是好用。
四、雀
在故事里是古代骗子团伙利用官缺,引人上钩做官,大肆敛财后让人顶包。
比如某咖啡品牌财务造假,被曝光后扯个刘某出来顶缸,刘某虽是高管但不是股东,既然不是股东自己还带头造假有点说不过去。
比如搞直播带货的,背后是一整个团队,但是出现在观众眼前的就那一个或几个人,卖货敛财赚了钱背后的人都能分,但是一旦出了事,矛头的指向也只会是镜头前的那个人。
比如搞品牌公关,碰见有借维权闹事的,你正面硬刚有损形象,低头道歉又咽不下这口气。怎么办呢,推个高管出来骂街,说那闹事的是背后有人指使,然后再由公司出面处理掉这个高管。这样你想说的话也说了,你该道的歉也道了。
五、瓷
容易理解,就是碰瓷,在营销中很常见,利用对方的知名度给自己造势。
这行为给钱叫联动,跨界,合作,不给钱就是碰瓷。
比如数年前东哥喜欢碰瓷马老师,卢总执掌某米后喜欢碰瓷某耀,简直是反向营销的典范,不禁使人怀疑卢总是对手派去的卧底。
真正的碰瓷怎么玩,比如《天道》中丁元英把不知名的格律诗音响,跟几大国际名牌放一起做评测,然后找专业杂志发文报道,即便你是倒第一,那也跟国际品牌并列了。
六、金
算命的。算命的套路,跟搞营销简直太像了。
一嘴专业术语,搞得人一头雾水,你听不懂就对了,反正就是故作高深,自建逼格,比如奶粉添加一堆ABCDEFG,你根本不知道他说的啥。
虚张声势,要么说点好的勾引你,要么说点坏的吓唬你。比如用了我的化妆品,你就能像大明星,不报我的学习班,你的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
天机不能泄露太多,一天只算三挂,简直是搞饥饿营销的先行者。
七、评
说评书的。 说评书本不算偏门,但是有人为了吸引眼球,添油加醋,信口雌黄,胡编乱造,以达到自己某种目的。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就是古代的舆论阵地。
毛主席说,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目前几大顶流互联网公司,哪个手里不掌握着大量的媒体资源和水军,以随时控制着舆论风向。
要么是黑公关给对手泼脏水,要么是白公关给自己洗地,要么假装客观给自己颁奖,要么假装正义跟对手骂街。
八、皮
卖狗皮膏药大力丸的,重点在托儿和故事。
营销圈都说,做好一个产品是从讲好一个故事开始的。卖大力丸的可谓把这招发挥到极致,他们卖的大力丸,张三吃了能打虎,李四吃了能治绝症,跟你讲的都是一套一套的故事。
现在同样也有卖“大力丸”的:
- 比如宣扬成功学的大师,某人听了他的课年入千万;
- 比如做减肥药化妆品的微商,某人加入了团队喜提保时捷;
- 比如世代家传的养生大师,某人坚持吃一样食物八十岁眼不花耳不聋。
正所谓“人欲即天理”,抓住了人的欲望,再编造几个故事大肆渲染,把情绪利用好了,客户的心理防御很容易就能打破。
九、彩
变戏法是有真本事的,不但得有个好脑子,创造出新戏法,还得眼疾手快,能把好戏法表现出来。
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做营销策划,你得有做方案的能力,还得有做执行的能力,其中方案的分数不能高于执行力的分数,再好的方案,没有能力执行出来,也是白搭。
但是变戏法的,需要经常更新迭代,同一个戏法玩的次数太多,就没人愿意再看了,营销也是如此,顾客越来越聪明,同一种套路用的太多就不灵了,这也是很多人说营销越来越难做的原因。
另外,和托儿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做好戏法的要素之一。你以为的互不相干的人,其实人家是一拨的。
比如圈内大V评车评手机,对着产品一通夸,然后找几个无关痛痒的小毛病提出来批,还表示自己挺客观。
比如文化圈,你写个东西画个画,得找一帮文人来夸你,甚至还得研究你,等别人做了新作品,你也得去夸别人。
比如某老铁主播,两个大主播开骂战打得火热,引来一大帮人围观,殊不知人家还坐在一起喝茶讨论下次的剧情。
十、挂
跑江湖打把势卖艺的。跑江湖卖艺,最要紧的不是打把势,而是打感情牌。
- 比如卖保健品的,又送东西又装孙子,看你好不好意思不买;
- 比如老铁主播,拿你当家人还什么都跟你讲,你再不打赏还有良心吗;
- 比如郭德纲,在早期总说自己木秀于林被主流圈摧残,你不得声援下这位孤胆英雄。
但凡是搞一线销售业务的,除了垄断行业,哪个不把客情关系放在第一位。
总之,只要能从您那搞来流量,搞来销量,别说打打感情牌,装装孙子也未尝不可。
营销这东西,像是一把刀,拿在好人手里和拿在坏人手里是不一样的效果,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能变成害人的工具,但是从骗子的套路中,也能找出其中别具匠心的技巧。
这也是做营销好玩的地方,识别套路,了解套路,在套路别人和被人套路之间来回切换,总能看到别人难以看到的有趣之处。
作者:弦发泽,公众号:弦发泽(ID:xianfaze),聊聊接地气的营销
本文由 @弦发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