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垃圾徒手切水果
好坏芒果掺着用
臭香蕉直接榨汁
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
靠奶茶“续命”的你,还想再喝吗?
< class="pgc-img">>记者卧底知名连锁奶茶店,连呼恶心!
店员:白给我奶茶,我都不喝!
< class="pgc-img">>水果臭了也要用
手抓垃圾后徒手切水果
据北京电视台《生活这一刻》栏目官方微博报道,记者在卧底知名奶茶品牌“甘茶度”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后厨期间,发现存在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好坏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使用隔夜的茶等。
视频显示,记者卧底的后厨内将抹布和工具一起摆放,店员用摸完手机的手切水果,用来榨果汁的芒果和香蕉已经发黑,果肉散发出了不新鲜的味道。面对着发臭的水果,某店员表示:“臭了也要用,不让我们浪费。”她告诉记者,在榨汁前要先“冷藏去味”。
当记者向店长确认是否要用发黑的芒果榨汁时,店长拿出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芒果,要求记者切开,“一样分一点”,“好的坏的分匀”。在记者要将切烂果肉的案板洗干净时又被店长制止,并将上面残留的汁水倒入了要卖给顾客的饮料杯中。
(视频截图)
在视频中,有店员透露,想拿新鲜的水果给小孩吃,但店长还是换成了几天前的水果。对此,该店员表示有“罪恶感”:“良心过不去!”
奇异果都发黑了(视频截图)
< class="pgc-img">>香蕉的皮发黑(视频截图)
记者发现,每天冰箱内剩下几十杯切好的水果没有卖完,这些水果都会在第二天甚至几天后出售。此外,隔夜的茶、果汁等原料也会在第二天继续出售。
“我以前可喜欢喝奶茶了,现在白给都不喝。”某店员对记者表示。
人民日报发声
该店停业关店调查
视频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愤怒的网友质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视频并评论:“食材令人作呕,加上‘教科书’式的作假,就是货真价实的作恶。在‘四严’守护舌尖安全的当下,这种丧心病狂的恶,不仅缺德,还涉嫌违法犯罪。而该挨法律板子的,仅是相关店员吗?”
对此
奶茶店甘茶度官微
7月5日上午9时回应称
今晨看到这件事我们感到十分震惊,目前已成立专项小组调查事实详情!甘茶度一直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维护门店与原材料的清洁、卫生是门店与整个运营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我们向所有关心与支持甘茶度的消费者致歉!一经查明,立即严肃处理!我们会持续跟进此事,尽早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中午12时
奶茶店甘茶度官微发表通报
对甘茶度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事件
进行处理
人民日报评论
网友评论
十余个奶茶品牌
都是同一个“爸爸”
说起奶茶江湖,这么多年以来就是一个不停更新迭代的过程。
大约从18年前开始,各种粉冲起来的1元奶茶,到3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到后来果茶、鲜奶茶的出现,再到如今流行的黑糖奶茶系列,价格已一路攀升至20元左右,甚至上了30元。其中,不少网红奶茶还要排队才能买得到。
这个甘茶度竟然跟杭州另外多个热销奶茶店品牌,拥有同一个“爸爸”。博多算是在杭州最早涉足奶茶业的公司之一。包括“奶茶博士”、“甘茶度”、“蜜菓”、黑珍珠、奶茶博士、“黑泷太郎”、“黑玉饮铺”、“HEY JUICE”、“九龙巴士”、印茶(IN CHA)等。
截图自博多公司官网
官网上宣传
甘茶度门店已达3000多家
↓
< class="pgc-img">>店面甚至开到了
加拿大多伦多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甘茶度品牌官网
< class="pgc-img">>甘茶度多伦多门店(来源:甘茶度品牌官网)
官网上查询不到
各大城市的具体门店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
“甘茶度”
成都有多家门店
评分基本都在3.5左右
↓
而本次“出事”的
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
点评上早前就有
“不新鲜”、兑水等评论
甚至有网友发现
操作间有蟑螂等情况
↓
< class="pgc-img">>知名奶茶连锁
纷纷曝出卫生黑幕
·苏州孕妇在喜茶中喝到绿头苍蝇
5月29日下午13时许,江苏苏州王女士和同事一起用微信小程序在苏州喜茶圆融店点了5杯“多肉葡萄”,1杯“满杯红柚”。下午2点多,茶送到了单位,目前怀孕7个多月的王女士称,她要的是一杯“满杯红柚”,结果刚喝了两口,就在饮品中发现了一只绿头苍蝇。
< class="pgc-img">>(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奈雪的茶员工未按规定戴口罩
6月初,深圳市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对深圳“网红”茶饮店——“奈雪的茶”(奈雪の茶)进行了突击检查。在被检查的深圳市福田区卓悦汇商场内的奈雪的茶门店中,执法队员发现,该店操作台区域有员工未按规定佩戴口罩,门店后厨有食品储存柜的玻璃门存在故障无法锁闭的情况。执法队员表示,该店整体上符合餐饮操作规范,对于上述违规行为对门店提出了整改要求,并要求店方每天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炎热的夏季
奶茶可是“生命源泉”
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
这事儿你咋看?
欢迎【留言】讨论!
>襄输茶,是宋代文人茶事中的一段奇谈。
蔡襄系何人?“茶博士”也,后人每将其与“茶圣”陆羽并称。他曾对宋代茶事做出过两大突出贡献:创制“小龙团”,此茶一出,立刻博得宋仁宗欢心,遂成为宫廷、士人竞相追捧的对象;作《茶录》,从茶汤品质、烹饮方式到茶器品类一录俱全,可谓一本“高阶文人斗茶圣经”。
可这样一位茶博士,却有两次“经典之输”。
< class="pgc-img">>一“输”,奇在对方身份是杭州名妓,东坡《天际乌云帖》中曾写道:“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蔡襄之字)斗,胜之”——然此“输”虽颇富戏剧性,但输在对方“多蓄奇茗”,茶优而胜也是自然,比起另一“输”,并不算奇绝。
另一“输”,因为蔡公输得奇异,故为世人口口相传,甚至将这场以劣胜优的斗茶盛事冠在文名更盛的苏东坡身上以增其传奇感。事实上,胜蔡襄者,汴京苏舜元也。
苏舜元名声虽不及东坡先生,却也是一位才子名臣,仁宗亲赐进士出身,曾任殿中丞、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宋史》载其:“为人精悍任气节,为歌诗亦豪健,尤善草书,舜钦不能及。“
此“输”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苏茶实劣于蔡茶。如《江邻几杂志》中言:“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
< class="pgc-img">>茶是蔡襄的精,水呢?茶博士所用可是被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二“、被诗人李坤盛赞“人间灵液”的惠山泉。
苏才翁所用之水,并非“天下第一”,而是从未被录入茶典籍的“竹沥水”。想必其味当与《红楼梦》中妙玉私下给宝玉、黛玉、宝钗喝的梅上雪所煮之水味道相类——“轻浮无比”。
其实梅上雪也好、竹沥水也罢,除去其自然性的轻与灵之外,更令文人高士所追捧的是其意象中的“文雅性”。
文人素爱竹。白居易曾将其比作贤人君子,总结其四样品德:“固、性直、心空、节贞”;东坡先生更进一步,将其化入高士生活:“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原因呢?——“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更将竹性深挖,直接用于自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class="pgc-img">>蔡襄所输,并不在茶;而在太关注于茶本身,反失了茶性与人性的合一。
<>要
本文基于大量研究,追溯了围绕奶茶产生的“奶茶胖”等社会问题,罗列整理了其成瘾性及针对性的戒断方法。研究涵盖背景概述、奶茶三大定律、奶茶的戒断研究三个部分。研究证明,戒断是肯定可以戒断的,决定能否成功的核心是——想不想戒断。
1、背景概述
21世纪是奶茶的世纪,也是胖子的世纪。
据统计,朋友圈里每10个喊着要减肥的人中,有11个都在被奶茶支配的恐惧中,俗称“奶茶胖”。按其发展程度,可以分为“奶茶胖”一至三期:
图1 “奶茶胖”的一至三期发展概述
< class="pgc-img">>图2 “奶茶胖”的一至三期图示
而“奶茶胖”问题,也仅仅是奶茶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其中一个缩影。为了研究当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对于奶茶问题的印象,以及探究这个问题的社会影响和研究价值,我们对不同人群进行了分类,并从中挑选了几位典型的极端人士,现整理如下。
1.1 死不悔改型——即周杰伦型
这一类型属于典型的“完全奶茶化”的人群,即知道喝奶茶的负面影响,也明显已经受到了影响,但即使在被粉丝都吐槽、上微博热搜、成为年度新梗的情况下,还是决定铤而走险,继续喝奶茶。
我们以奶茶小公举周杰伦为例,分析了他的体重和奶茶的关系,发现他属于典型的“死不悔改型”奶茶胖选手。
图3 周杰伦喝奶茶前后变化图示
< class="pgc-img">>
图4 周杰伦体重与奶茶的关系图示,其中摘录了周杰伦对“奶茶胖”问题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死不悔改是一种比较恶劣的情形,但是如果家人不要放弃、进行积极引导,那么还是有好转的可能。但是周杰伦的妻子昆凌,却对这种情况采取了默许态度,最终对杰伦小公主的奶茶胖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令人遗憾。
图5 “死不悔改型”家属的一般反应图示
杰伦小公举夫妇的状态,在全国总人口中并不少见。据我的抽样调查(样本量为我办公室共计4个同事),持和周杰伦同一观点的占据大多数,在本次调查中比例为100%。
1.2 因爱生恨型——既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对夫妇型
也许是为了避免给大众“在给某饮料打广告”的错觉,这对不愿透露姓名的夫妇不希望再和某饮料被联系起来。
图6 “因爱生恨型”的前后变化对比
但这种激烈的方式,也已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对奶茶因爱生恨是多么可怕,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因爱生恨的情况在全国总人口中很常见,但通常很难像该对夫妇一样真正和奶茶划清界限,因此通常的临床表现为:“嘴上说着拒绝,身体却很诚实”。
面对因爱生恨却藕断丝连、怕胖却戒不掉奶茶的现实,在民间逐步出现了很多论证喝奶茶有益的理论与之抗衡,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奶茶养生论”。
以下理论引用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奶茶哲学系,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胖乌鸦博士:
- 奶茶:
- 奶=不会胖,茶=不会胖,因此奶茶=不会胖。
- 珍珠奶茶:
- 珍珠=美容,牛奶=补钙,茶=养生,因此珍珠奶茶美容补钙又养生,不喝不是人。
该理论流传非常广,影响了一代网民对奶茶的态度。本论文目前尚未对其进行研究,不对该理论准确性负责。
1.3 深恶痛绝型——即不喝奶茶的中老年人型
关于“被奶茶毁掉的中国人”的话题,不断成为朋友圈和微博爆款文章,诞生了许多10W+,也成为很多爸爸妈妈必转给孩子的文章之一。
图7 “深恶痛绝型”图示,因未获得当事人授权,已作去敏处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数量的中老年群体已经被奶茶渗透,因此中老年群体在此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群体内部有着严重的分歧和分裂情形。
图8 中老年人喝奶茶前后的常用表情包对比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自己喝着奶茶、却劝子女不要喝。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希望子女再走上自己的老路,可以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节刚过去,我觉得大家给母亲最好的礼物就是点上一杯奶茶,并请不要给自己点。
据我的抽样调查(样本量为我办公室共计4个同事),持“深恶痛绝”这一观点的,在本次调查中比例为0%。但因我同事均未结婚生子,因此本次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1.4 小结
2019年初,苏州抽检30批次网红奶茶全部含有咖啡因,登上微博热搜:
图9 微博热搜资料图
之后不久,另一个话题紧随其后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奶茶这么美好怎么可能有错#
图10 微博热搜资料图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奶茶的关注和争议都已经非常高,而且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已经产生严重分裂,因此本话题有非常大的被研究价值,值得继续研究。
据我的抽样调查(样本量为我办公室共计4个同事)。。。。。。由于我一下午持续提到奶茶,他们忍不住出门去买奶茶了,所以本次调查未能正常进行。
2. 奶茶三大定律
由于网络上“被奶茶毁掉的中国人”和“奶茶这么美好怎么可能有错”这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都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支持人群,因此对奶茶的危害研究迫在眉睫。
我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成功总结出了围绕奶茶的三大定律,现总结如下:
2.1 奶茶第一定律:
“人只有喝奶茶和不喝奶茶两种状态,并总是由不喝奶茶状态向喝奶茶状态发生变化。此过程不可逆。”
又称:“奶茶成瘾定律”
探究这个定律的成因,我们认为这和奶茶的流行程度有关。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如果我们分别在地图上搜索奶茶店“一点点”和“厕所”这两个关键词,可以看到在朝阳区分别有如下数量的“一点点”门店和“厕所”:
图11 “一点点”和“厕所”分布密度对比
从这两张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点点奶茶店的分布密度,明显地高于作为对照组的厕所,而一点点还只是众多奶茶品牌的其中之一。
而数量是由需求决定的,面对这种奶茶店比厕所还多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朝阳群众对奶茶的需求非常高。而这样的情况也直接导致,原本没有喝过奶茶的人群,在逛街时很难不遇到奶茶店,也就很难不喝奶茶。
但是,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数量多,并不足以让人成瘾。奶茶之所以能让人成瘾,还是和其成分有关。我们可以来看下面这组数据:
2019年初,苏州抽检30批次网红奶茶,全部含有咖啡因。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的报道,专业机构在检测“一点点”“CoCo都可”等网红奶茶后,发现它们每1kg的咖啡因含量,有的竟高达288mg。
图12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资料图,数据来源:江苏公共频道新闻360实验室
因此,本论文专门对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合了上海消保委的数据以及权威检测,下面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杯奶茶里咖啡因的平均含量,相当于一下喝完4杯咖啡或者3罐红牛。
图13 咖啡的平均咖啡因含量图示
若论单个样品,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能与8罐红牛相匹敌!
< class="pgc-img">>图14 部分奶茶单品的咖啡因含量图示
我们知道,咖啡因是一种能够让人成瘾的物质。那么,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在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曾提出,为了身体健康,我们每天单次摄入咖啡因的含量不要超过200mg,全天摄入总量不能超过400mg。
根据前文的数据,我们知道,有部分奶茶每1kg中竟含有高达288mg的咖啡因。
也就是说,500mg一杯的奶茶,每天只喝2杯,则肯定不超出全天摄入标准;实在忍不住的可以喝2.77778杯,这样刚好400mg咖啡因左右,处于安全范围内。
图15 奶茶的咖啡因摄入安全范围图示
但是也请注意,过敏群体、高血压患者、孕妇以及儿童,不遵循以上原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奶茶。
图16 奶茶高危群体图示
2.2 奶茶第二定律:
奶茶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班级/办公室内有至少一人具有奶茶成瘾性,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整个班级/办公室都会具有奶茶成瘾性。”
又称:“奶茶传染定律”
奶茶第二定律的延伸:“月均奶茶不超过5杯的人,可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又称:“奶茶塑料姐妹花定律”
据美团外卖2018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奶茶作为区别于传统饮料的新式茶饮,其显著特征之一,便是具有极强的社交性。
据其数据显示,每天1-3点是奶茶订单高峰期。而这一时间,正是上班族一天中疲劳感最强的时期,大部分划水和闲聊都发生在这一时间,这也成为了奶茶社交的黄金时间。
图17 男女性喜爱的社交方式差异图示
< class="pgc-img">>图18 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差异图示
据我的抽样调查(样本量为我办公室共计4个同事),奶茶打破了男女性的社交差异,也打破了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可以说是真正突破了性别和地域的界限,实现各族同胞大和谐的重要力量。
喝什么奶茶、在哪家店点、加多少糖、要不要冰,都成为了同事之间加深了解、建立信任、培养感情的重要契机。而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中成功提出新的网红爆款奶茶,则无疑将成为社交达人,收获更多同事的好感和友谊。
当然,如果没有处理好,也会酿成“奶茶塑料姐妹花事件”。
附录:“奶茶塑料姐妹花”的三种常见情形:
图19 “奶茶塑料姐妹花”的三种常见情形图示
图19(a):喝奶茶只给自己点;
图19(b):偷偷喝了别人点的奶茶;
图19(c):说好一起点全糖奶茶,自己偷偷点了无糖的。
在上述研究之外,我们还发现,对奶茶的品牌和口味的偏好,常常形成特别的交友风格,并以此形成交友圈子。据美团外卖的公开数据,各个互联网大公司对奶茶的偏好,就以公司为单位,呈现非常大的区别。
图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正是俗语说的:“物以类聚,人以奶茶分”。
你喝的奶茶不仅决定你会不会变胖,还决定了你的社交高度。请大家谨慎对待。
2.3 奶茶第三定律:
"奶茶带来愉悦感的同时,一定会带来罪恶感;奶茶的愉悦感总是大于或等于罪恶感"
又称:“奶茶真香定律”
奶茶第三定律的延伸:"没有人能够逃过奶茶真香定律。"
又称:“奶茶真香因果律”
我们知道,一般地,这个世界上含糖量越高的东西越不健康,但是带来的愉悦感也越强。
我们来看下面这组数据:市面上的奶茶,平均糖含量为每杯34g,而含糖量最高的奶茶能达到62g,相当于一次吃14块方糖,喝5瓶“快乐水”!
图21 奶茶的含糖量图示
< class="pgc-img">>图22 奶茶与肥宅快乐水的含糖量图示
与此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喝奶茶也会带来罪恶感。
据我的抽样调查(样本量为我办公室共计4个同事),在正常条件下,喝奶茶的罪恶感与愉悦感相当。但是,有两种因素,影响着喝奶茶的罪恶感和愉悦感变化。
图23 奶茶含糖量与罪恶感/愉悦感的关系
上述研究表明,奶茶的含糖量与罪恶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奶茶的含糖量越低,罪恶感越低;
而奶茶的含糖量与愉悦感的关系,则遵循“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则”,即:起初,愉悦感会随着含糖量的下降而下降,但是愉悦感却永远不会低于“正常”水平。
图24 喝奶茶频率(每周)与罪恶感/愉悦感的关系
上述研究表明,喝奶茶的频率与愉悦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喝奶茶的频率越高,愉悦感越高;
而奶茶的含糖量与罪恶感的关系,则遵循“死猪不怕开水烫原则”:起初,罪恶感会随着频率的上升而上升,但当频率高于一定水平时,则罪恶感不会再继续增加。
综上所述,代表愉悦感的粉线总是大于或等于代表罪恶感的蓝线,这就是没有人能够逃过的“奶茶真香定律”。
3. 奶茶的戒断研究
根据本论文第二部分的研究,由于奶茶三大定律的存在,奶茶的成瘾性问题日趋扩大,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议话题,也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担忧。因此,蛋蛋姐经过深入的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下三种行之有效的奶茶戒断方法,供广大网友参考。
3.1 负面照片洗脑法
在过去的一周里,为了写本论文,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且看了大量奶茶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照片,看完后我出现对该饮料丧失胃口的情况,甚至有对其他食物也丧失胃口的情况。
根据实践,初步判断本方法有效,建议希望戒断奶茶的人群,将以下照片打印,贴在每天一定会看到的地方,一个疗程之后,必有大成:
< class="pgc-img">>图25 负面照片洗脑法照片素材库
图25(a):店员制作饮料,不洗手、不戴手套,制作工具不消毒,“珍珠”直接用自来水清洗;
图25(b):应该是泡茶用的桶,直接用来洗抹布;
图25(c)(d):部分奶茶中还有所谓”新鲜水果“,但是记者实拍发现都是烂水果。
如果你觉得以上图片仍然不足以帮你戒断奶茶,我们还有2种方法可以供你学习参考。
3.2 代喝奶茶服务
这是网上新兴起的5元代喝奶茶服务。可以根除怕喝奶茶长胖、担心奶茶不干净的情况。
支付5~20元后,通过快递下单一杯奶茶到指定地点,就会有代喝小妹替你喝茶。有记者采访了代喝小妹,小妹称经常喝奶茶,顾客付款给她,她会360度展示奶茶,讲解口感味道,让顾客过眼瘾。
< class="pgc-img">>图26 “奶茶代喝服务”资料图
3.3 “呕吐效应”疗法
“呕吐效应”的原理是:遵循“物极必反”的原则,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喝足够多数量的奶茶,就会出现“喝到吐”的情况,随后再看到或想到奶茶,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排斥反应,这就是“呕吐效应”疗法。
这一种方法,是蛋蛋姐本人目前正在使用的。在本研究期间,蛋蛋姐的最高纪录是在一天之内喝下了7杯奶茶,但是到目前为止,蛋蛋姐还没有出现呕吐的情形。
面对“呕吐效应”疗法在我身上的失灵,我进行了反思。最终,我从一个银白头发的前辈那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27 放弃治疗资料图,图片来源:《银魂》
”我已经决定吃喜欢的东西
过短命的人生了“
4. 结论与致谢
经过日夜奋战、掉了无数头发之后,我终于写完了这篇论文。但是,本论文一经诞生,就遭遇了众多质疑,我办公室参与调查的4位样本分母同学,直接对我提出了令广大研究人员闻风丧胆的灵魂拷问:
“你这篇论文——有什么用?”
我认为,好的东西未必是会被大众立即接受的,因为人总是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我们可以等待。
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很不容易,我非常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以及包容我在上班期间写论文的老板狗哥。除了狗哥以外,还要感谢另外3位参与了我调查的同事,他们分别是:乌鸦上尉,卷卷和快爷。
在我做论文研究期间,为了进行研究,还喝了下列奶茶,在此一并感谢,它们分别是:奶沫鸳鸯奶茶、港式丝袜奶茶、伯爵奶茶、布丁三兄弟、奶盖红茶、波霸奶茶、抹茶奶绿、仙草奶茶 、乌龙珍珠奶茶、皇家奶茶、玫瑰香芋奶茶、奶茶养乐多 、蜜爽绿豆奶茶 、红豆椰果奶茶。
由于研究任务繁重,其中有1杯奶茶我未能喝完,为此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不应该浪费奶茶,更对不起每一位想喝奶茶却强忍着没有点的同好。
为了弥补我的过错,在此,我向大家倡议,发起公益活动:
光杯行动!
< class="pgc-img">>我倡议:
今后绝不浪费任何一滴奶茶,也绝不放过任何一颗珍珠!
不能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奶茶,成为人类的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