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梁婷婷)秋天来了,有没有胃口大开,这个秋天去哪里玩?去洋湖水街吧!10月8日,记者获悉,味道湖南天下湘菜美食节将于10月13日-14日在长沙洋湖水街举办。届时现场将集结百种美食,让你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活动主办方介绍,味道湖南天下湘菜美食节以文化为引领,以消费为带动,以体验为核心,融入湖湘文化、特色美食、潮流音乐、艺术文创、打卡互动等环节,旨在打造一场有底蕴、沉浸式、地道味、年轻味的美食节。
美食节现场湖湘美食板块将聚合湖南省14个市州的特色美食、地标美食、非遗美食。音乐狂嗨板块将现场首唱原创RAP歌曲《湖南的味》,以创新嗨曲传递湖南的经典味道。非遗文创板块则将现场集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长沙弹词+江永女书的组合,实现美食+非遗的完美融合。此外高校学子还将以文创等形式演绎湖湘美食风味、风土人情,赋予味道湖南更多的湖湘文化色彩。
庭湖以北为湖北,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简称为“湘”,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美食之乡,名吃长沙臭豆腐更是“臭”名远扬。湘菜作为传统八大菜系之一,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现在湘菜馆可以说是遍布全国,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湘菜风味,侃侃湖南最出名的15道湘菜,香辣过瘾都是湖南人心头爱,你吃过几种?
1.农家小炒肉
< class="pgc-img">>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湖南人就是把一道简单的辣椒炒肉做到了极致,如今流传大江南北,成为了湘菜馆的经典招牌菜,在江湖上流传,如果一个湘菜馆做不好农家小炒肉,那肯定不是正宗湘菜,因此小炒肉又成为很多老饕对湘菜评判的标准。
农家小炒肉是一道简单家常菜,但是想做得好吃还是需要技巧,其一就是食材的选择,辣椒要选用皮薄肉软辣味足的杭椒或螺丝椒,肉要选用新鲜的前夹肉,五花肉和瘦肉分开来炒,先把辣椒放入锅中干炒,炒出辣气稍微变软倒出来,再煸炒五花肉,炒出油再炒瘦肉,再放入姜蒜、辣椒调味大火爆炒,这样炒出来的农家小炒肉锅气重,吃起来特别香。
2.永州血鸭
< class="pgc-img">>永州血鸭是湘菜中比较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菜,也是湘菜的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其做法与一般方法有点区别,成品菜肴鲜香四溢,香辣可口,鸭肉上裹着一层新鲜鸭血,让人食欲大开,下酒下饭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做法:选用新鲜的活鸭一只,取一个碗里面放少许盐,杀鸭子时把血倒入碗中,然后把鸭子处理干净剁成块,锅烧热放入姜、蒜、鸭肉煸炒,再放少许香料、豆瓣酱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汤,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蚝油、生抽、酱油调味,鸭肉烧熟后倒入新鲜的鸭血翻炒,让鸭血包裹住鸭肉即可,出锅时淋上香油美味即成。
3.湘味臭豆腐
< class="pgc-img">>长沙臭豆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不少外国人都被其征服,在国内各个美食街不难发现它的存在,眼睛还没看到,鼻子就已经寻到了它那独特“魅力”,真是闻着臭,吃着香。
臭豆腐不仅是一道风味小吃,也是餐桌上一道经典湘菜,如今物流发达,买好正宗长沙臭豆腐生胚,回来自己炸,然后配上蘸汁,味道也非常不错,现在成为很多酒店的特色菜。
4.剁椒鱼头
< class="pgc-img">>吃肉就吃鱼,吃鱼就吃鱼头,鱼头虽然肉少,但是鱼刺少、胶质多、营养高,一直备受人们的喜欢,而剁椒鱼头可以说鱼头中非常成功的做法,是湖南湘菜中经典招牌菜,不仅湖南人喜欢,在很多外省也是非常吃香的。
做法:剁椒鱼头关键配料就是剁椒,最好是自己用红甜椒加湖南剁椒自己制作的,鱼头处理干净,抹上盐和鸡精,淋上猪油,铺上剁椒酱,蒸锅上汽大火蒸10分钟,然后淋上蒸鱼豉油,放上小葱,用热油激发香味,就制作完成了。
5.毛氏红烧肉
< class="pgc-img">>红烧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各大菜系都有这道菜,但各有各的特色,而湘菜中毛氏红烧肉可谓是誉满天下,只因这是一位爷爷钟爱的一道菜,毛氏红烧肉的特点是色泽红亮,肉香味浓,肥而不腻,与其他地方的红烧肉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放酱油,吃起来更加凸出肉味。
做法:选用品质较好的五花肉,先把锅烧热,把五花肉带皮一面放在锅中烙一遍,去除毛腥味,然后清洗干净切成方形块状,锅中放少许油和水,再放入白糖炒成糖色,放入五花肉不停煸炒,再加入姜、香料翻炒出香,加入一罐啤酒和适量的水,用盐、鸡精、味精、蚝油、生抽、胡椒粉调味,盖上盖小火焖煮1个小时,五花肉熟烂以后,就开大火收浓汤汁即可,起锅前从锅边喷入陈醋,既解腻,又增香开胃。
6.腊味合蒸
< class="pgc-img">>腊味一般指冬季制作的腊鸡、腊鱼、腊肉等,每年到了年底时,湖南很多地区就会做腊货,他们不是做一点,而是半头猪甚至整头猪做,一般能吃到第二年的下半年。
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先把腊肉、腊鱼、腊鸡过水,再去掉腊鸡的骨头,都切成薄片,摆入碗中,淋上腊鸡煮的汤,放上剁椒、姜、蒜、豆豉等上锅蒸熟,然后倒扣盘中,撒上葱花即可。
7.组庵鱼翅
< class="pgc-img">>组庵不是地名,而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清末湖南督军谭延闿(字:组庵)家宴名菜,后来流传民间,成为饮誉三湘的传统名菜。
组庵鱼翅也叫红煨鱼翅,是用鸡肉、猪肉同鱼翅一起蒸煮出来的,其菜品颜色淡黄、鲜咸味美、软糯柔滑、醇香适口,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被誉为菜中珍品。
8.麻辣子鸡
< class="pgc-img">>说到麻辣子鸡可能很多人以为是川菜的辣子鸡,其实除了川菜有麻辣,湘菜也是有麻辣的,麻辣子鸡选用嫩仔母鸡,先用盐、料酒加生粉腌制,然后下油炸酥黄,再加配料、辣椒、花椒面炒制而成的,属于地方风味的湘菜名肴之一。
对于这道名菜,还有食客以诗赞曰:"外焦里嫩麻辣鸡,色泽金黄味道新,若问酒家何处好,潇湘胜过玉楼东。"
9.湘西外婆菜
< class="pgc-img">>咸菜不仅跟粥是绝配,而且还很下饭,外婆菜就是湘菜中比较有名的一道咸菜,它选用的是马齿苋、萝卜丁、大叶青菜、湘西土菜等野菜腌制而成,炒的时候加入一些肉沫、辣椒、青蒜就可以了,吃起来非常爽口下饭,因此在很多酒店也叫“下饭菜”。
10.宁乡口味蛇
< class="pgc-img">>除了广东,再也找不出比湖南长沙人更爱吃蛇的地方,宁乡口味蛇是从湖南宁乡县大成桥乡发源传到长沙的,其实宁乡最初也是不吃蛇的,后来因为有一家店把蛇做的小有名气,人们纷纷想尝尝,湖南人爱吃辣,而口味蛇又是以辣为特点,因此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口味蛇突出的就是“口味”,就是刺激味蕾,宁乡口味做法也不复杂,选用菜花蛇,让专业人士处理好蛇,然后用菜籽油、猪油加蒜、姜、蛇肉大火爆炒,下去豆瓣酱、辣椒、少许香料翻炒一下,加入适量的水,用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蚝油、酱油等调味,放入高压锅压15分钟左右,压好以后再回锅收浓汤汁即可。
11.猪血丸子
< class="pgc-img">>猪血很多人吃过,但是猪血丸子估计很多人没吃过,这是湖南邵阳地区的传统家常菜,又称血粑豆腐,先用新鲜猪血、豆腐、肉末加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做成丸子,然后经过太阳晒、烟熏制作而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非常耐放,想吃的时候直接蒸也可以,切成片加辣椒、青蒜炒也可以,口感味道都不错。
12.湖南酱板鸭
< class="pgc-img">>记得第一次吃酱板鸭时就是一个字,非常辣,但是又控制不住想吃,这就是酱板鸭的魅力。酱板鸭的特点是香、辣、甘、麻、咸、酥、绵适中,吃起来香辣可口,低脂不腻,回味感强。
酱板鸭好吃,可是制作却不简单,先要把鸭子处理干净,再用重物把鸭子压平,然后放入盆中用姜、葱、干辣椒、玫瑰露酒等腌制起来,腌制好了再放入烤箱烤到表皮酥黄,然后又要放入卤水中把鸭子卤熟,然后晾晒起来,再把卤鸭子汤汁取一些收浓,刷在鸭子表面,吃的时候把酱板鸭蒸热就可以吃了。
13.腊鲢鱼
< class="pgc-img">>腊鲢鱼是湖南近几年很流行的菜肴,当地很多饭店以这道菜为招牌,好吃又不贵,特别下饭下酒,因此受大众喜爱而很火爆,腊鲢鱼肉质紧致,咸香浓郁,先把鱼浸泡回软,然后下锅煎好,再加姜、蒜、辣椒、辣妹子干烧制作而成,吃起来咸鲜下饭,风味独特。
14.土匪猪肝
< class="pgc-img">>猪肝是很多人喜欢吃的美食,其做法也非常多种,而湘菜土匪猪肝则是湖南湘西地区的一道特色菜品,菜肴特点是外焦内嫩、香辣霸气、口感鲜嫩、片大肉厚,吃起来香辣过瘾。
做法:先把猪肝放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直到没有血水出来,然后改刀切成大片,加入盐、生抽、干生粉腌制一会,在过油把猪肝滑熟,加姜、蒜、小米辣、干辣椒调味翻炒均匀即可装盘。
15.小炒黄牛肉
< class="pgc-img">>川菜多以水煮菜为主,而湘菜多以小炒为多,因此湘菜讲究一个“锅气”,只要一道小炒菜炒出锅气,味道立马提升一个档次,像前面说的农家小炒肉,现在准备介绍的小炒黄牛肉都属于这类菜,小炒黄牛肉是湘菜中比较经典的家常菜,味道香辣可口,开胃解馋,干香下饭。
做法:把牛里脊肉切成片,加盐、鸡精、啤酒腌制起来,再准备一些芹菜段、小米辣、生姜,起锅烧油,先炒香黄牛肉,倒出沥油备用,另起锅爆香料头和芹菜,再放入黄牛肉,加入鸡精、胡椒粉、蚝油、生抽调味,大火爆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装盘。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喜欢吃湘菜吗?还知道哪些湖南特色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者按:北衔京城,南接潇湘,一丝味蕾,逐千里湘遇。在京城帝都,湘菜已然成为食客们喜爱的舌尖新风潮。识局者胜,破局者存,在风云变幻的餐饮市场中,湘菜品牌以匠心致远,势燃京城。风云激荡的兴盛史,每个京城湘菜人都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一部湘菜京艳录,有他们的故事。
文/邓执君 图/任胜强
每天清晨,当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在空中猎猎飘扬时,周智佳已经例行在北京常营马拉松体育公园跑完了10公里,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坚持跑步健身,如今已经成为周智佳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就好比越来越湘30年来,坚持甄选湖南食材烹饪地道湘菜,不仅让自己这颗北漂的种子扎下了根,更成为了灌溉北京湘菜发展的甘泉。
小厨闯京城,坚持初心,屹立洪流不倒
把历史的指针拨回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铁饭碗”、“铁交椅”和“铁工资”的传统观念摇摇欲坠,市场经济的洪流开始真正涌动。时年正值高中毕业的周智佳,一头扎进庖厨,开始了灶台案间的学艺生涯,在烟熏火燎之中完成了四年“社会厨艺大学”的锻造后,他背起行囊北上,成为最早一批北漂。
1996年的北京,湘菜馆可谓凤毛麟角,凭借在长沙这座湘菜大本营锻炼的手艺,周智佳很快在京城的湘菜界站稳了脚跟,然而面对老板的高薪挽留,他毅然决定拿出所有积蓄孤注一掷自己创业,在香港回归祖国的那年,越来越湘品牌也正式宣告诞生。
在越来越湘默默发展的十余年间,北京的餐饮和湘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湘鄂情为代表的高端融合餐饮品牌增长突飞猛进,“天价餐饮天价餐”一时间喧嚣尘上。这时的周智佳却冷静得像潜伏在冰雪中的志愿军,在当时坚持着“湘菜的本质是味美价廉”的初心,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后,高端餐饮应声倒地;平价好吃的湘菜和返璞归真的食材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越来越湘也被时代的洪流托出水面,成为北京湘菜市场真正的明珠之一。
千里寄湘情,坚持品质,铸就金字招牌
从首都北京到长沙望城,地图行程近1500公里,从2015年起,越来越湘品牌从餐饮门店延伸至商贸物流,周智佳的送货车开始频繁往返这条京港澳高速,只为从老家带来最新鲜的本地食材,不仅服务自己的餐厅门店,也供给有需要的湘菜同行。
北京地区的知名湘菜品牌,多以店型大、投资重、直营发展和中上消费为标签,对菜品和食材的要求可谓精益求精,周智佳和他们既是餐饮同行、也是业务伙伴,在权衡情面与场面的天平之间,周智佳选择用品质作为砝码,为朋友也是为客户守住食品安全的风险线和食材标准的最高线。
近几年来,来自湖南省内各县区的地标食材,如樟树港辣椒、龙牌酱油、汉寿甲鱼、湘西腊肉、株洲丝瓜、望城坛子菜、浏阳手工笋等,都在周智佳的精挑细选下,以陆运、铁运、空运等不同形式在最佳食用期内送抵北京。先经过自家大厨的验收与烹制,再放心供给到数千家合作门店的后厨与仓库。用他的话说,做配送是赚最辛苦的搬运钱,这么做不为获取多大利润,只为能让在北京的湖南人和消费者品尝最正宗的家乡味。
同心做企业,坚持利人,锻造湘菜铁军
“在北京做餐饮难啊,抛开工资房租不说,员工吃住五险和前几年的疫情管控,稍不留神就亏本破产……”在从供应链中心前往自家餐厅的路上,周智佳感慨地说。现在的“越来越湘”品牌旗下,除商贸板块外,还拥有4家社区餐饮店、2家高端商务接待店、4家园区智慧食堂,当年那个与大学遗憾擦肩的周智佳,现在已经是管理近千员工的企业家。在“越来越湘”的企业文化中,“正念、厚德、利人”是镌刻在周智佳和每位管理层及员工心中的最高司训,让高管受益、让员工成长,也是周智佳30多年从业以来一直坚持的理念。
不仅如此,周智佳早期还与同仁一起,在中国饭店协会的支持下成立“湘菜文化研究会”及永望兄弟湘菜联盟,多次团结在京的湖南人与餐饮人,以推广湘菜美食和湖湘文化为己任,出资出力地举办一场场线下活动,逐步奠定了湘菜在北京的市场地位和商业圈层,也让湘菜在北京餐饮圈成为了一支令人不容小觑的铁军。
单骑一剑江湖客,万里西风瀚海沙。从只身来京近30年,周智佳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见证了湘菜的崛起,越来越湘早已成为京城食客的生活伴侣。市场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是周智佳与其团队的坚持,坚持让湖南味道香飘京城、坚持让湘菜美名广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