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70元减15元”“55.9三杯”、“45.9两杯”……在90后晓琦(化名)的星巴克卡包中,躺着不少优惠券,让动辄30多元的咖啡,单价低至20元上下。
多次表示“没有兴趣进行价格战”,宣称要走高端路线的星巴克,如今却悄悄在价格上玩起了“双面”态度,为啥?
星巴克不敌“低价风”?
刚在今年3月来过中国的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表态“没有兴趣进行价格战”的余音还未落,“9.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巴克”就登上了话题热搜。
在社交平台上,“半价薅星巴克羊毛”“3元喝星巴克”等“终极省钱版”攻略已成为网友们热切讨论的话题。在不少消费者的感知中,如今想买到低价星巴克咖啡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优惠已经推送很久了。”晓琦告诉中新财经,“拼团咖啡”活动是在2023年推出的,而优惠券活动至少2023年就已经存在。
星巴克优惠活动。 截图自线上平台。
在频繁的优惠活动背后,是星巴克的增速放缓。
星巴克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5%,增幅低于前一个财季,也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作为星巴克第二大市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平均客单价下降了9%,而星巴克同期在全球平均客单价则是增长了2%。此外,星巴克全年收入预期下调,由10%-12%降至7%-10%。
对此,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和CEO王静瑛解释称,客单价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星巴克中国为提升消费者购买频次而推出的个性化的优惠促销活动。“这使我们能够优化销售额和利润。”这意味着,“以价换量”已逐渐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现实。
咖啡依赖者转向“性价比”
走高端路线,是星巴克一直以来的定位。2022年,在高端奶茶品牌纷纷降价,告别“30时代”时,星巴克却以成本为由提价,大杯冰美式升至30元/杯。然而,随着咖啡由小众走向大众化,中国本土新兴品牌和国际连锁品牌的竞争愈加激烈,“9.9元价格战”成为常态,长期消费咖啡的消费者开始更倾向于“性价比”,星巴克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
作为咖啡重度依赖者,晓琦向中新财经表示,过去自己一直和同事购买星巴克作为下午茶。然而如今,更便宜的咖啡品牌则成为了首选。“每周一次9.9元的瑞幸,中午的话自带杯去买manner,同事一起拼单的话就凑个星巴克的拼团。”
在消费者喜好的变化下,星巴克也开始发力国内线上渠道,挤进直播间,走向更多元化营销。例如,在支付平台设置长期优惠,在短视频平台开设直播间参与团购,在本地生活平台推送低价新品。
一面是坚持走高端路线,一面却又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多次强调“无意参与价格战”的星巴克,最终选择以优惠促销这种方式,变相放弃对低价的姿态。
县城,是更好的选择吗?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龙头集中、消费趋势多元化等特点,瑞幸咖啡、幸运咖、库迪咖啡等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快速崛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到6178亿元,2025年将达万亿元。
对此,一向看重中国市场的星巴克,将充满想象力的县城选作下一个“掘金地”。
网友晒出正在县城招聘的星巴克门店。 截图自社交平台。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和CEO王静瑛此前表示,截至第一季度,在中国近30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星巴克只进入了857个。在过去几年中,星巴克中国县级市场的新店盈利能力也一直优于一线城市,因此,将继续加快下沉,进驻更多县级市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尽管星巴克推出了诸多优惠,但低至一位数的咖啡实际上很难获取,因此并不会改变其品牌调性。而变相的低价促销也有助于星巴克向下沉市场推进,增加品牌的渗透率。
然而,看中县城潜力的并非只有星巴克,瑞幸、库迪、幸运咖等国内咖啡品牌正加快下沉扩张。开到县城的星巴克,不仅要面对当地消费者是否会为客单价三四十元的咖啡长期买单的疑问,还要在消费者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与更具价格优势的一众咖啡品牌上演“贴身肉搏”。星巴克在下沉市场能否争夺更多份额,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左雨晴/中国新闻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class="pgc-img">>|王崭
越来越卷的咖啡赛道,挤进了一位“豪门”。
瑞幸和库迪的贴身肉搏战还没有结束,肯德基就带着自己旗下的肯悦咖啡闯进了拥挤的咖啡赛道,挥舞着9.9元的低价旗帜,用几乎一天开一家店的速度,快速占领市场。
最能触及消费者神经的,就是价格。小红书、抖音和微博上,出现了无数关于肯悦咖啡“羊毛”的帖子和分享,比瑞幸更低的价格,更是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让肯悦咖啡成为了新一代“咖啡卷王”。
去年,比奶茶更便宜的咖啡,快速用价格完成了基础的消费者教育,培养起一批喝咖啡的中国人,也让无数资本将目光集中在这个拥挤的赛道上。
CBNData大数据显示,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22增速逾20%,预估至2025年总值将突破3693亿元。仅2023年,咖啡赛道融资总额就接近20亿元。
在这时入局的肯悦咖啡,算得上一位“富二代”, 肯悦咖啡背靠肯德基超10000家中国门店,在2024年用几乎一天开一家店的速度快速入局。
一面,是肯德基和背后百胜中国所面临的增长焦虑;一面,是群狼环伺、竞争激烈的咖啡赛道。肯悦咖啡能复制瑞幸的成功吗?
一天开出一家店,最低只要5块钱
“已经爆单了。”开业第四天,杭州东站出发层的肯悦咖啡挤满了人,店员在吧台内忙碌,偶尔解答顾客的疑问。
6月30日,杭州东站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肯悦咖啡门店开始正式营业,肯悦咖啡全国门店总数达到200家。和200家门店一起出现的,还有新品“蛋挞Dirty”,迅速成为小红书上的又一“网红单品”。
杭州东站的肯悦咖啡
记者走访了杭州东站的第200家肯悦咖啡门店。这家位于站内出发层的肯悦咖啡虽说是单独的门店,但从现场情况看来,更像是在肯德基门店内单独设置了一个小吧台,由肯德基的员工单独制作咖啡饮品。
肯悦咖啡的电子屏幕显示,现磨雪顶咖啡系列为24元、27元,瑰夏系列分别为20元、22元和24元。但一位吧台内的肯德基工作人员表示,只需要扫描柜台上的小程序码,就能领取一张9.9元的全场咖啡优惠券,“小程序本身有两张9.9元的优惠券,但是不适用于东站的交通枢纽餐厅。柜台扫码领的券能在店内使用,所有咖啡都能9块9喝到”。
除了在吧台内引导消费者领取优惠券,店内肯德基的工作人员也时不时提醒进店的消费者有咖啡优惠活动,在店员的卖力宣传下,不少到店消费者都选择下单一杯9.9元的咖啡“尝鲜”。虽然下单人数众多,但出餐速度依旧很快,大多数人只等待3—4分钟就取到了咖啡。
蛋挞Dirty和气泡美式
社交平台上,肯悦咖啡的蛋挞Dirty是网红单品,但线下,蛋挞Dirty的评价却有些两极化。
一位点了蛋挞Dirty的消费者表示,“感觉过甜了,蛋挞酥皮被咖啡一泡也软了,不会喝第二次”。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感觉口味很适合自己,之后还会尝试蛋挞Dirty。一些点了拿铁、生椰拿铁等常规产品的消费者,则纷纷表示咖啡口味不错。
点击进入小程序,除了26款可以使用9.9元优惠券的咖啡,就只有蛋挞吐司等产品。下午两三点时段,肯悦咖啡近一个小时就卖出了近60杯咖啡,我们询问一位店员销是否“爆单”,她也直言:“算是爆单了。”
不过,杭州东站肯悦咖啡门店“爆单”,可能是因为杭州东站自带的流量:杭州“上城发布”公众号在一篇2023年的报道中提及,杭州东站日均客流38万人次,稳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
位于杭州下沙大学城附近的肯悦咖啡吾角龙湖店,人气则会低一些。
这家肯悦咖啡门店边上就是肯德基门店,两家门店中间开了一个小门连接,店内面积大概只有十平方米,与之相对的则是星巴克。我们在下午四点左右到达,肯悦咖啡门店内只零散地坐着三四位顾客。
一位顾客在前台点单,店员一边介绍着店内9.9元和咖啡的活动,一边介绍着“肯悦咖友卡”,“就是咖啡月卡,一个月8.8元,不会自动续费。每天有三张优惠券,5元买卡布奇诺、美式和拿铁,7元买气泡美式,最贵的就10元。一单就回本了”。
面对顾客太晚喝咖啡影响睡眠的担忧,店员还贴心表示,部分咖啡可以选择“去咖啡液”,比如气泡美式,去咖啡液后就相当于一杯气泡果汁,而且肯悦咖友卡能在普通的肯德基门店使用,“只是肯德基门店的咖啡种类会少一点”。
目前,杭州的几家肯悦咖啡基本有26款咖啡饮品,而杭州东尚城肯德基门店显示,店内只有6款咖啡饮品,杭州新解百肯德基门店则有着11款咖啡饮品,两家门店均可使用肯悦咖友卡。
肯悦咖啡,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咖啡卷王”
一位购买了肯悦咖友卡的消费者直言,自己未来一个月可能都会持续购买肯德基的拿铁,“和瑞幸没什么差别,但只要5元一杯,我肯定选肯德基了”。
相较于杭州东站的肯悦咖啡,这家位于下沙大学城附近的肯悦咖啡多了蝴蝶酥这一产品,在下午四五点的人气并不高,一个小时只卖出了四五杯咖啡,店员表示,“早上和下午两三点人比较多,现在过了高峰期,同时大学放暑假也会有一定影响”。
豪门也有增长焦虑
肯悦咖啡不是什么新加入的角色。
2014年,KCOFFEE(肯悦咖啡)就已经出现在了肯德基门店内,直到现在,不少肯德基门店内依旧有“KCOFFEE”的招牌。在2016年时,KCOFFEE的平价现磨咖啡累计销售就超过一亿杯。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KCOFFEE都像是跟着肯德基的一个“小弟”,在西式快餐餐厅中扮演着配角。
直到今年,肯悦咖啡才逐渐以一天开一家店的速度,高调进入咖啡赛道。
今年3月29日,肯悦咖啡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宣布开启为期10天的百店同庆,全场咖啡只要9.9元;6月30日,肯悦咖啡开启200店同庆。
肯悦咖啡还表示,近期还将有42家门店开业,这42家门店有的位于上海、深圳这类超一线城市,有的则位于合肥、南京和济南等省会城市,有的则位于六盘水、咸宁和石狮等四五线城市。
“K-Coffee(肯悦咖啡)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第一季度的杯数销量增长30%。我们很高兴能进一步打入这个不断增长的咖啡市场。” 在百胜中国2024年第一季度收益电话会上,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为此他们开发了“肩并肩 ( side-by-side )”的门店模式。
在这一门店模式下,肯悦咖啡门店能够和肯德基店相连,正如杭州的肯悦咖啡与肯德基门店相邻,其他区域的肯悦咖啡也多与肯德基门店相连。
通过共用一个厨房,肯悦咖啡能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借助肯德基的设备提供雪顶咖啡、气泡美式等产品而不需要额外购买设备。
在2023年12月15日,肯德基宣布第10000家门店落地杭州,借助着肯德基的万店规模和店内设备,有着“肩并肩”模式的肯悦咖啡,能够用较低成本,以一天开出一家店的速度,快速在低线和高线城市落地,。
电话会上,屈翠容还透露,仅在2024年第一季度,在仅有100家肯悦咖啡门店的情况下,肯德基就卖出了5000杯咖啡,他们将“以较为激进的节奏去发展它(开设更多肯悦咖啡门店)”,并且表示,“到年底你们就会看到结果”。
一天开出一家店,以激进的节奏入局咖啡赛道,可能是因为肯德基和背后百胜中国面临着增长压力。
百胜中国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总收入在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但在收入增长的情况想,净利润为2.87亿美元,同比减少0.7%,经营利润为3.74亿美元,同比减少10%。
而作为百胜中国旗下品牌的肯德基,在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3.72亿美元,餐厅利润率为19.3%,同比下降了1.9%。百胜中国表示,肯德基的利润率下降,是因为“增加了高性价比产品来推动客流量增长”——换句话说,“疯狂星期四”和“穷鬼套餐”吸引到了流量,却也让肯德基的利润下滑了。
在“增收不增利”和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百胜中国和肯德基需要一个新角色,为自己提供一条新的增长路径,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故事,入局快速增长的咖啡市场,或许就是肯德基和百胜中国最好的选择。
“富二代”,能打多久价格战?
在2023年,咖啡的价格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2023年开年, CoCo用3.9元的美式咖啡打响“新年第一卷”,随后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纷纷下场卖起咖啡;瑞幸、库迪两个有着相同创始人的咖啡品牌,则把价格卷到9.9元、8.8元甚至0元。
CoCo卖咖啡,最低只要3.9元
9.9元,8.8元,4元甚至“0元购”,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也让越来越多普通人喝起咖啡。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现制咖啡是中国现制饮品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预计2022—2028年,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能达到21.2%。其中,预计平价现磨咖啡在2022—2028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超出了整体的增速水平。
仅2023年,咖啡赛道就发生融资事件近30起,融资金额近20亿元,幸猫咖啡、虎闻咖啡和隅田川咖啡等新老玩家,纷纷为咖啡赛道添了一把火。
今年,玩家趋于冷静,价格战声量变小,但依旧存在。瑞幸默默缩减了9.9元补贴的范围,频频被传倒闭的库迪则拿出低至6.9元的饮品,“雪王亲儿子”幸运咖,也在6月推出“全场6块6封顶”的促销活动……
图源:CBNData 《2024年中国青年咖啡消费洞察报告》
咖啡的市场教育已经初步完成。堪称所有咖啡赛道玩家中“富二代”的肯悦咖啡在这时入局,背靠肯德基和百胜中国,自带万店基因、资本、流量和品牌效应,又拿出9.9元的“王炸”,自然引起不小的动静。
咖啡从业者JoJo表示,“肯德基的咖啡机、咖啡豆、糖浆或者鲜奶品质都是不错的,日常款肯定符合大众的口味,只是创新款有点难说”。在他看来,肯德基的咖啡如果一直保持10元左右的价格,将会成为行业的一条“鲶鱼”,“要是肯德基一直保持低价,很多连锁咖啡店都能直接宣布倒闭了”。
只是,肯悦咖啡的价格战能打多久?
最早打出价格战的瑞幸,正在被价格战反噬,在社交平台上,众多消费者认为瑞幸近期缩减9.9元咖啡范围是“背叛打工人”,不少网友直呼“喝不起瑞幸”。
当咖啡品牌用低价占据消费者心智,之后的恢复原价、涨价,也势必会绵连消费者的审批。
杭州东站的肯悦咖啡显示屏
同时,作为9.9元咖啡“老大哥”的瑞幸,在2024年一季度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41.5%,净亏损8320万元,而去年同期,瑞幸的净利润却是5.64亿元。同时,瑞幸在2024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仅为0.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6.5%。
在百胜中国2024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屈翠容表示,“即使很多咖啡的价格是9.9元人民币,我们的成本结构也很有效。因此股东不必担心对整体利润率的影响”。
背靠百胜中国和肯德基的肯悦咖啡,有资本在咖啡赛道掀起新的价格战,却也要给资本讲出一个长久的、赚钱的好故事。用平价入局,能为肯悦咖啡带来流量,但能留下多少流量,能不能在这场激烈的咖啡竞赛中赢到最后,对于“富二代”肯悦咖啡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月29日,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正式开业,继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外,星巴克在北京也开出了旗舰店。新零售持续升温,时下众多资本和零售业者都聚焦了咖啡赛道,根据品途智库数据统计,2015年-2017年中国咖啡创投市场热度不减,而2018年更是呈现高增长态势。截止今年5月,中国咖啡市场创投金额已达到3.22亿元,是2017年全年融资总额的两倍。
面对如此热度的中国咖啡市场,星巴克陆续落地旗舰项目,其动机自然是占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不仅如此,从星巴克在北京、上海两地的选址看,基于商圈文化的场景化消费更具商业价值。
大栅栏是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因为离着天安门广场只有800米,游客到北京后,先去天安门玩,玩累了就来大栅栏休息,在这里能吃到正宗的老北京炸酱面,能买到正宗的老北京布鞋。
一面是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另一面的北京坊则是一个商业集群,与老北京文化形成强烈对比,成为网红的集中打卡区。星巴克北京坊旗舰店在这里首日开业,MUJI HOTLE 也将于30号正式开业,新加坡书店 pageone 等其他30多个品牌也在此集群,为大栅栏营造出中西文化相结合的氛围。
在北京坊商圈,距离星巴克臻选旗舰店百米之内,MUJI HOTEL有自己的咖啡品牌,因味茶也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一家普通的星巴克店为进店的顾客指引臻选旗舰店在东区——“出门右拐就能看到指示牌”。
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在开业首日就预示了其将成为北京中轴线上最新的打卡地标。
星巴克要打造“创新实验室”
星巴克北京坊旗舰店毗邻历史文化街区打栅栏,是继嘉里中心旗舰店、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之后,在北京打造的第三家旗舰店,总面积达1040平米,也是继上海烘焙工坊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门店,集合了咖啡、茶瓦纳茶以及精酿啤酒三大特色区域。
据了解,星巴克从三年前就开始酝酿北京坊旗舰店,门店的装修和设计融入了很多北京文化和元素,尤其值得说道一番。故宫屋檐、四合院灯笼、京剧脸谱、故宫顶视纹样、老北京纯手工刺绣,处处可见老北京特色。
从北京商报采访上海咖啡协会副会长王振东的观点中可以看到,星巴克北京坊旗舰店的创新背后其实有三种不同的用意:
首先,通过开设特色旗舰店提高和巩固连锁茶品行业的壁垒;其次,通过咖啡、茶饮和就的全产品线覆盖,加速本土化竞争力,同时收集客户数据;第三,进一步布局星巴克的核心门店,通过细分吧台拓展细分市场的想象空间,关键的是通过布局将精品咖啡和网络咖啡品牌进行区分,以应对这些品牌对星巴克造成的冲击,提升星巴克的品牌形象。
星巴克在培养了中国消费者的咖啡习惯后,开始普及咖啡文化,并奠定了咖啡社交的属性。这家星巴克北京坊臻选旗舰店店除了向消费者传递精品手工概念外,也是星巴克的创新实验室,它带着自有品牌茶瓦纳和品酒空间,抢占国内饮品市场。
探店,细分市场是下一个竞争力
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第一层是星巴克臻选手冲咖啡,中间吧台主要展示星巴克咖啡制作过程,以及星巴克周边商品的售卖。
星巴克中国首席运营官蔡德粦表示,星巴克通过在云南布局咖啡豆种植中心,在上海烘焙,在全国开设星巴克臻选旗舰店的方式,扩张门店规模的同时,不断向咖啡产业链延伸。
星巴克不断推出重体验的店型,希望与中国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咖啡品牌形成差异化,突出精品手作和空间设计感,强调了星巴克臻选精品的定位。
国内的咖啡市场竞争激烈,有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的咖啡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但并不意味着国内咖啡市场还存在很大的爆发空间。品途智库曾撰文《揭密中国万亿咖啡伪市场,星巴克、luckin的未来之战》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而这也并非简单粗暴地否认了中国咖啡市场的未来增量价值,关键还是看持续的发力和是否真正做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图。
星巴克进入中国近20年,教育了国内的用户,随着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渗透,2018年中国的咖啡项目正式迎来资本追捧,咖啡项目开始百花齐放。
2018年3月,启明创投联合高榕资本1.58亿元重金投资连咖啡。其中,负责该项目的启明创投投资人告诉零售前沿社,他们就把星巴克的开店节奏列为投资的重要参考维度。
无论是星巴克、COSTA一样的老牌咖啡连锁企业,还是连咖啡、瑞幸咖啡一样的互联网咖啡新锐,以及以全家、7-ELEVEN为代表的便利店咖啡,以莱杯咖啡、咖啡零点吧、友饮为代表的智能自助咖啡机,资本方大多认为,目前中国咖啡市场已经从成长期走向了成熟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咖啡这个细分领域,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相信在未来三年,国内品牌仍会持续加码。
还是以连咖啡为例,据央视报道,连咖啡单日销售峰值已经达到了40万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连咖啡看重的增量市场,是空间和服务。而星巴克在国内也开始突出空间文化,消费者进店体验会不会成为咖啡市场新增量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
茶瓦纳:星巴克觊觎中式茶饮市场
可以肯定,星巴克对抢占茶饮市场的态度十分坚决。
星巴克集团总裁John Culver曾表示,在未来的5年中,星巴克在茶品类的目标是全球零售额提升到30亿美元,其中,门店零售、袋装茶、即饮茶饮料都是重要的开发对象。
在今日开业的星巴克北京坊旗舰店内,第二层是星巴克旗下高端茶品牌茶瓦纳,占据整整一层空间,集合了冲煮、手工调制、零售茶品等功能。
自从去年11月,星巴克将旗下的Tazo(泰舒茶)品牌,以3.84亿美元卖给了联合利华之后,茶瓦纳就成了星巴克必须“死磕”的唯一茶类品牌。在2018财年中,茶瓦纳在全美的星巴克门店的销售额增长了14%,这个数字也给了星巴克持续投资该品牌的信心。
尤其在今年,新式茶饮在国内兴起,出现了以中式茶饮为主导的煮葉、因味茶等新式茶饮品牌。据欧睿统计,中国整体茶叶市场在3000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就已达到756.26亿,在消费升级的大势下,这一数字将被投射到新式茶饮消费,增量相当可观,星巴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市场。
笔者认为,茶瓦纳与国内的新式茶饮品牌“煮葉”、“因味茶”十分相似,都是突出中国的茶文化,突出空间设置,通过售卖原味茶吸引消费者。
目前,煮葉在全国内有5家店门,产品包括经典原叶茶、茶拿铁和冰饮,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煮葉也包括奶盖茶等年轻人喜欢的奶茶。而因味茶就更突出茶文化,主打的产品是各类原叶冲泡作为茶体的海盐茶。
因味茶已经采用了“机器”煮茶,通过自主研发智能泡茶机,只需通过ipad控制,在90秒内便能煮好一杯茶,通过泡茶机可以让冲煮实现标准化,因味茶的标准化奠定了其快速扩张的基础。
而星巴克在另辟蹊径,除了在全国臻选店推出茶瓦纳之外,还瞄准了12亿美元的袋装茶市场。此前星巴克的茶瓦纳系列只在星巴克门店内、以及少数茶瓦纳门店售卖,从今年夏天开始,星巴克开始向门店渠道延伸,在美国各大超市、杂货店贩卖旗下茶瓦纳冲泡茶包产品,消费者在超市也能买到茶瓦纳系列产品。
品酒空间折射的全场景意图
在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内,第三层特意打造了独立的品酒空间,这是除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之外,唯一一家带有品酒空间的星巴克臻选店。整个空间主打精酿啤酒、小众葡萄酒和以咖啡为灵感鸡尾酒,以及各类特调饮品。
零售前沿社现场与星巴克调酒师沟通得知,该店调酒师从3月开始集中培训,很多其他店的优质店员来本店支援。但从调酒师操作流程来看,急躁图快,没有给消费者悠闲的饮酒氛围。从专业角度来讲,冷萃饮品无分层、吧台经常留有顾客用过的杯具、杯垫等器皿,饮酒氛围差。
随即,零售前沿社又采访了北京某精酿啤酒从业者,听闻星巴克“卖酒”,他想学习星巴克的特别之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布局来说,星巴克品酒空间利用率不高,在大栅栏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品酒空间内有大部分空余。从社交角度看,店内即便设置了环形沙发,方便三五好友小聚,但是空间太过开阔,并没有遮挡,这位从业者认为,这里太过强调空间设计,社交属性较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零售前沿社发现,在开业当天,很多消费者都是怀着好奇心上楼,真正买酒的人并不多,考虑到国内的饮酒文化,虽然与大众精酿啤酒的价格相似,但中国的精酿啤酒市场还在教育期,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仍然占大多数,70元一杯的价格并不具备吸引力。
其次,即便从社交角度考虑,大家不会中午或者上班时间去星巴克喝啤酒,而夜间10点夜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这家臻选旗舰店在11点就结束营业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精酿化”趋势下,未来国内精酿啤酒发展有可能出现“井喷”。百威、青岛、珠江等大啤酒企业“盯上”这块“正在做大的蛋糕”。或许星巴克正是看重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就近期的世界杯精酿啤酒消费数据来看,据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数据显示,世界杯前四场比赛,用户场均从饿了么下单40万瓶(罐)啤酒,其中精酿啤酒占比显著上升,饿了么用户场均要喝掉近60000瓶(罐)。
除了一批新型的精酿啤酒从业者,精酿啤酒的“井喷”吸引的是大酒厂的注意力,青岛啤酒从今年起开始逐渐进入精酿啤酒领域,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涉及的精酿风格主要以皮尔森、徳式小麦及世涛等。珠江啤酒今年3月完成定向增发后,在精酿啤酒生产线及体验门店建设项目上计划投资2.5亿元,在广西、东莞、湛江、湖南建立4条精酿生产线。
但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比起店内自酿,售卖更多瓶装啤酒才是最赚钱的。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中国精酿啤酒份额约为1%,行业预测未来3到5年内会成长至3-5%的份额。虽然目前规模很小,但这块增长迅速的市场相当诱人。
星巴克的茶瓦纳开始走进了商超,那么接下来,不排除星巴克会出品自有品牌精酿啤酒,铺设商超渠道。
星巴克:你们做的我都感兴趣
距离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开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当北京消费者还在打着飞的去上海体验烘焙工坊的时候,星巴克北京坊臻选旗舰店已经悄悄开业。
在零售前沿社看来,臻选店与烘焙工坊有很多不同之处,烘焙工坊突出的是源远流长的咖啡文化,而臻选店是对各个垂直业态的探索;烘焙工厂是以下沉式体验为主,比如融入图书馆,让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星巴克的空间感。而臻选店则是以社交为主,无论是二层的中式茶文化,还是三层的品酒空间,都提倡的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突出社交氛围。
最关键的不同点是,烘焙工坊借助阿里巴巴技术,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门店——通过AR技术探索星巴克“从一颗咖啡生豆到一杯香醇咖啡”的故事,也可唤起“隐藏”的在线菜单查询功能,并通过AR技术直观了解咖啡吧台、冲煮器具等每一处细节。而北京坊臻选旗舰店并没有突出任何技术层面。
由此可见,臻选店目前在全国有150家门店,很大的原因在于,其不突出黑科技,所以易于扩张。而烘焙工坊仅有上海南京西路兴业太古汇一家。
在星巴克的规划中,未来在全中国星巴克的3000多家实体门店中,每一家门店都会做数字化的改造,新的技术场景的应用将是未来星巴克线下营销的重要手段,“在9年内,让中国的门店达到10000家”,这是星巴克的规划。
同时,据星巴克方面透露,星巴克公司计划2022年末在中国市场开出6000家门店,覆盖230座城市。未来,星巴克除了巩固咖啡地位外,它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在接下来的规划中,咖啡、茶、酒行业,它都占主导地位。
前不久,舒尔茨再次离开星巴克时,零售前沿社就撰文,主要观点是“中外咖啡品牌之间必有一战”,国外品牌以星巴克为主,现在看,这一战已突破了咖啡的界限,蔓延至多个饮品市场,显然,高流量价值理论上可以完成通杀,星巴克想扮演“野蛮人”的角色。
本文源自品途商业评论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