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旖旎
曾被百胜中国寄予厚望的,其旗下第一个“中式快餐”品牌被宣布终止运营。
3月1日,百胜中国发布2021年度报告,称旗下中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因此已决定终止运营该品牌。
2005年,百胜中国信心满满的创立了它,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17年来东方既白并没有交出让其满意的“成绩单”。
从高峰时的100多家门店,慢慢衰落到10几家,即使在2年前彻底革新成“包子铺”,也没能让它起死回生。
究竟为何有百胜中国这样的靠山,它依旧难活下来?
而它的成长史、衰落轨迹,又是否会给其他餐饮人一些警醒和启迪?
跟随职业餐饮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这个品牌为何会衰落。
创立17年号称未来“中国最大中式快餐品牌”,将在今年永久歇业
代表最高标准化、供应链最完备、品牌声量最高的餐饮集团,无论是百胜中国自己,还是业内人士,都觉得它在中餐领域也可以顺风顺水,大展拳脚。
所以,在2005年,百胜中国在上海打造了,号称未来将是中国最大中式快餐连锁店品牌的“东方既白”,曾经门店数最高达100多家。
然而“东方既白”之后的发展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后劲不足。
1、“富家千金”般出场,要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式快餐品牌
凭借着肯德基、必胜客,百胜中国在2000年以后顺风顺水,是整个中国快餐市场的翘楚,洋快餐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所以,也一直觊觎更大的中餐市场。
因为百胜中国认为,中式快餐市场比西式快餐市场更大,在当时常吃中式快餐的人数基本是吃洋快餐人数的2倍,并且中式快餐以80%的比例成为了中国快餐市场的经营主体。
供应链成熟、有点位、有资金、有人员,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之下,百胜中国创立了这个出场即一鸣惊人的“富家千金”——东方既白。
当时东方既白总经理顾浩钟曾说,“我们要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式快餐,从上海起步后将拓展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当时的开店速度也很快,创立3年后就开到了13家门店,东方既白在当时就进驻了北京首都机场,集团试图想在“交通枢纽”上下功夫全国扩张。
当时百胜集团中国区总裁苏敬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东方既白的数目总有一天会超过肯德基。”
2、2012年以后,颓势明显撤出广州等地市场
而2012年以后,东方既白似乎就进入了静默期。到了2015年,苏敬轼先生退休以后,东方既白更是销声匿迹。
当时的东方既白菜品最多的时候有140多个SKU,包含早餐、正餐、甜品,下午茶,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让顾客都挑花眼。价格相比其他快餐店也高出很多。
在品牌定位、品类选择上顾客都不买账,门店也渐渐变得“不伦不类”。
慢慢的,它撤离了广州、杭州以及涿州等市场,门店越来越少。
3、2020年彻底革新成“包子铺”,开卖现做包子,人均35元
这个曾被给予厚望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在走过了暗淡的15周年之后,似乎又迎来了一线希望。
在2020年,品牌进行了全新升级和大改版,从以前定位不清的中式快餐,彻底改头换面成“包子铺”。
现场制作,卖包子、馄饨、烧麦、面条和炒菜等60多种菜品,还设置了外带窗口,意在掘金家庭厨房。
但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一方面是主打产品的性价比偏低,如今看来,这次创新和改变依旧没有解决当时的“困境”。
4、17年后的今天,无法扭转乾坤终止运营
包子铺的改变和革新,并没有挽救东方既白。
3月1日,百胜中国发布2021年度报告,宣布曾经给予厚望的东方既白在今年终止运营,而且将在今年关闭所有门店。
百胜中国17年来的“中式快餐第一”品牌梦彻底碎了。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的“东方既白”,
怎么就倒了?
对于东方既白来说,应该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当时的百胜中国,已经拥有1300家肯德基,和170家必胜客,是全球最大的快餐公司,铺面选择、资金和技术等层面获得比其他品牌更大的优势,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而且当时总裁苏敬轼还提到,凭借经营肯德基几十年的经验,他们解决了中式快餐标准化的问题,“从点单到取餐,只用90秒”。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为何东方既白还是失败了?
1、错误认为: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标准化”
东方既白的诞生,是百胜中国认为可以通过自己西式快餐强大的“标准化”体系,攻入中国快餐市场。
不仅仅是百胜中国这么认为,受它影响,当时整个中式快餐市场的很多创业者都加足马力攻克“标准化”,觉得标准化程度高了,就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头部品牌。
但其实东方既白只是错误认为,中式快餐做不大,走不出大的连锁品牌,是因为标准化程度低。
把标准化当成核心竞争力打市场,并不奏效。
标准化更多的是支撑快餐规模化,在市场上并不一定拥有竞争力,快餐一定要标准化这没错,但做标准化后,不一定就能把品牌做大,不一定就能成为快餐中的佼佼者。
“倒果为因”,也是东方既白无法成功,如今走向失败的主因。
2、误把肯德基的“产品认知势能”带入东方既白
于百胜中国来说,东方既白的出现,是在肯德基等一系列西式快餐连锁品牌成功后建立的一个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所以在百胜中国看来,拥有高标准化和非常好的点位资源的情况下,东方既白的产品也应该如肯德基一样,是高价值感的,定价上自然不会低。
他们误认为自己打造出来的中式快餐菜品,应同汉堡、薯条、披萨一样的价格,但殊不知在没有提升品牌认知的情况下,产品势能又低,高价格只会把顾客拒之门外。
“没有性价比”是大多数顾客给予东方既白的评价,在当时,像肯德基必胜客的薯条、汉堡、披萨等产品,顾客都是当成西餐去吃,所以它价位高些我们也可以接受。
但当你把中国人日常吃的粉面包子、盖饭以高价格去卖,很难让顾客买单,反而会被顾客抛弃。
3、产品无“根”,从早、午、晚餐到下午茶想一口吃个胖子
而当我们看到东方既白的菜单和门口标语的时候,发现它的野心太大了。
从早餐到午餐、晚餐、下午茶,它上线了近200个SKU,看菜单你无法判定它到底是卖什么的。
产品结构太过复杂,处于“无根”的状态,没有自己的主线产品,像是台湾的猪扒饭、广式的叉烧酥、西米露、蛋挞,大杂烩什么都想要,但是殊不知餐企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即使是麦、肯这样比较成熟和认知度的品牌,依旧在拥有自己主线产品的基础上做延伸。
产品“无根”很难留住顾客,更无法有记忆点、品牌的辨识度。
4、肯德基的“原点人群”没有爱屋及乌的转移过来
百胜中国从创立东方既白开始,想的就是为肯德基形成兄弟联盟互补,喜欢吃“西餐”的可以来肯德基,而如果中国本地人喜欢吃中式快餐的,可以用东方既白去补充。
所以,百胜中国把东方既白的门店选址紧邻肯德基,想借助肯德基吸引顾客。
连门店招牌都写着大大的“肯德基兄弟品牌”,希望顾客能够爱屋及乌,光顾东方既白。
但是即使这些方法都用了,原点人群依旧没有转移过去,因为肯德基的原点人群是奔着当时还是高价值感、新鲜感十足的“西餐”去的,中式快餐并不能吸引他们。
5、低估了中式快餐市场的难度
而这所有的症结,最后都归结于,百胜中国低估了中式快餐市场的难度。
比拼口味,适合“中国胃”的小餐馆数不胜数,现做现卖的早餐小摊,午夜排挡每一个都比东方既白实惠好吃,竞争对手太多太多。
比拼便利,家门口、写字楼楼下到处都是快餐厅,更方便更便利。
中式快餐市场比拼的不仅仅是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它还有更多维度。
餐饮特别是快餐确实是刚需,而且市场广阔。
然而这个看似门槛较低的行业,想要真正做得好却并不容易。即使不考虑疫情,众多中小餐饮企业也要面临人力成本、房租、产品同质化、低毛利等诸多问题,部分餐企生存周期甚至只有两三年。
在低估了中式快餐市场难度的情况下,东方既白一路坎坷也就有迹可循了。
职业餐饮网总结:
我们一直在说,餐饮市场对于所有创业者都是“公平”的。
无论是在供应链、点位、资源拥有怎样的优势,在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不能少。
而东方既白的衰落和如今的终止运营,也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快餐的激烈厮杀。
疫情只是东方既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想要在快餐赛道活下去还得靠“实力”说话。
你如何看待东方既白的衰落?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者 | 张钦
编辑 | 牙韩翔
4月8日,中国最大餐饮运营公司百胜中国宣布,现已完成对中式休闲餐饮黄记煌控股股权的收购。收购完成后,这家在华以运营西式快餐起家的企业将成立中餐事业部,该事业部的其他两个品牌成员分别是小肥羊和东方既白。
除了黄记煌外,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科贝尔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JOY连锁餐厅品牌。今年3月,百胜中国透露出已与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并在上海开出亚洲首家旗舰店。
这场收购之始要追溯到2019年8月22日,百胜中国宣布已与黄记煌集团达成确定性收购协议,获得后者的控股股权。当时公司称该交易尚未满足成交条件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于2020年初完成。
根据黄记煌官网显示,黄记煌于2004年成立,主要以特许经营模式经营,品牌组合包括焖锅品牌“黄记煌”以及中式快餐概念“三分饱”,目前经营店面已达640余家,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并已进驻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开设了10余家门店。
百胜中国在发布的公告中称,随着黄记煌的加入,公司希望在中国餐饮市场占据相当大份额的中式餐饮领域获得更有力的立足点。
黄记煌是百胜中国第三个布局的中式餐饮企业。从百胜中国2019年财报来看,百胜中国的主要业务板块依旧是肯德基和必胜客,2020年战略规划首要也是聚焦老牌核心品牌肯德基和必胜客。
对于中餐业务,财报仅仅提及小肥羊正在不断向海外进发,目前在全国11个国家开设了超过300家门店,2019年首次进入新西兰和缅甸市场。在百胜中国2020年规划中,第二点提及了投资关键增长机会,包括投资小品牌的发展,中餐版块业务或列入其中。
不过,从2017年8月黄记煌品牌所属公司煌天国际提交的招股书来看,黄记煌也许称不上百胜中国描述的“领先的中式餐饮休闲特许经营企业”。
2014年到2016年,黄记煌营收分别为4.17亿元、4.99亿元和4亿元。公司将业绩的下滑归因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餐厅销售额减少。或许百胜中国的介入或将能助其转型,百胜中国利用自己的规模和系统能力与黄记煌产生协同效应。
FIC导读:
上海市商务委今天发布2017年度外资企业百强企业名单,分为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纳税总额和吸收就业人数四个榜单。据了解,截止今年10月底,上海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5万个,实到外资2376亿美元。2017年度百强企业在进出口总额、吸收就业人数、营业收入和纳税总额上都比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在全市外企中举足轻重、影响巨大。
注:本表格中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有外方股东的企业(含港澳台等境外投资方)。
上海外资营业收入百强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 | 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3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4 | 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
5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6 | 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7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8 | 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9 | 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10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11 | 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
12 | 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13 |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14 | 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15 |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16 | 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17 | 宝洁(中国)营销有限公司 |
18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9 | 蔻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20 | 益海嘉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21 |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22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23 | 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24 | 联想(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5 | 联强国际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
26 | 嘉能可有限公司 |
27 | 惠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28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29 | 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30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1 |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 |
32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3 |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34 | 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3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36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
37 | 路易达孚(上海)金属有限公司 |
38 |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 |
39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40 | 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41 |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
42 | 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43 | 必胜(上海)食品有限公司 |
44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
45 | 上海瑞博置业有限公司 |
46 | 村田电子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47 |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48 |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
49 | 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50 | 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51 | 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 |
5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53 | 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54 |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55 | 摩科瑞(中国)金属资源有限公司 |
56 | 康德乐(上海)医药有限公司 |
57 | 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 |
58 | 欧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59 | 群邑(上海)广告有限公司 |
60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
61 | 英迈电子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
62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63 | 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64 | 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 |
65 | 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66 | 宜家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
67 |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
68 | 丰田通商(上海)有限公司 |
69 | 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70 |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
71 |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
72 |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73 | 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74 | 融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75 | 全球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 |
76 | 瑞表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77 | 三井物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78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79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80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81 | 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
82 | 沙伯基础(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
83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84 |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85 | 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
86 | 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
87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88 | 上海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
89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90 |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
91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92 | 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93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94 | 滔搏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95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96 |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97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98 | 滔搏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99 | 耐克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
100 | 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上海外资进出口总额百强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 | 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3 | 英特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4 | 英运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
5 | 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
6 |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7 | 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 |
8 |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9 | 金士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10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11 | 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12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13 | 上海近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14 | 近铁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 |
15 | 康德乐(上海)医药物流营运有限公司 |
16 | 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17 |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18 |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世天威物流有限公司 |
19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20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1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22 | 嘉能可有限公司 |
23 | 世天威物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有限公司 |
24 | 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25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6 | 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 |
27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2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29 | 东芝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
30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
3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32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33 | 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34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
35 | 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
36 | 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 |
37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38 | 瑞表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39 | 益海嘉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40 | 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 |
41 | 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42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43 |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44 | 上海中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45 | 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 |
46 | 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
47 | 上海日东光学有限公司 |
48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49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50 | 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 |
51 | 藤仓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52 | 日产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53 | 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54 | 磐亚班拿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
55 | 全球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
56 | 宜家分拨(上海)有限公司 |
57 | 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 |
58 | 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59 | 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
60 | 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61 | 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62 | 瑷利珈(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63 | 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64 | 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65 | 星科金朋(上海)有限公司 |
66 |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 |
67 | 安捷伦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68 | 天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69 | 阿尔法罗密欧(上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70 | 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 |
71 | 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72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73 |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74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75 |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
76 | 路易威登(中国)商业销售有限公司 |
77 | 宜家采购(上海)有限公司 |
78 | 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79 | 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80 | 上海理光数码设备有限公司 |
81 | 岱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82 | 上海日上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
83 |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84 |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
85 | 历峰商业有限公司 |
86 | 斯凯孚分拨(上海)有限公司 |
87 | 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88 | 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89 | 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90 | 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91 |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
92 | 达伟(上海)物流仓储有限公司 |
93 | 亨睿保仓储(上海)有限公司 |
94 | 上海佰可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95 | 超科林微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96 | 奥林巴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97 | 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 |
98 | 宜家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
99 | 捷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100 | 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
上海外资纳税总额百强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 |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3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4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5 | 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6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7 | 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8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9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
10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1 | 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 |
12 |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13 | 历峰商业有限公司 |
14 | 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15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16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17 |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
18 | 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19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
20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22 |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23 | 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
24 | 路易威登(中国)商业销售有限公司 |
25 |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 |
26 |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开发有限公司 |
27 | 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
28 |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
29 | 瑞表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30 | 宝洁(中国)营销有限公司 |
31 | 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32 |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
33 | 上海瑞虹新城有限公司 |
34 |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35 |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
36 | 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 |
37 | 保乐力加(中国)酒业有限公司 |
38 | 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39 | 上海莉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40 | 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
41 | 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 |
42 | 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
43 | 瑷利珈(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44 | 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 |
45 | 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
46 | 益海嘉里(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47 | 爱茉莉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 |
48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49 | 阿尔法罗密欧(上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50 | 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51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
52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53 | 香奈儿(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
54 | 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
55 |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56 |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
57 | 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58 | 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59 | 苹果采购运营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60 |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62 | 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 |
63 | 英业达(上海)有限公司 |
64 |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
65 | 上海仲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66 |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67 | 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68 |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69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70 |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71 | 爱特思亚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72 | 纽迪希亚生命早期营养品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73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74 | 百胜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75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76 | 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77 |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
78 | 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79 | 福特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 |
80 | 康宝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81 | 尤妮佳生活用品(中国)有限公司 |
82 | 爱马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
83 | 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 |
84 | 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
85 | 保乐力加(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
86 | 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 |
87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88 |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 |
89 | 百丽鞋业(上海)有限公司 |
90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91 | 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92 | 博柏利(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
93 |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94 | 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
95 |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
96 | 亿滋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97 | 上海骏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98 | 支付宝(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99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100 | 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上海外资吸收就业人数百强企业
序号 | 企业名称 |
1 |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3 | 新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4 | 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5 | 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 |
6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7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8 | 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 |
9 | 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10 |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 |
11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3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14 |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15 | 日沛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
16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17 | 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
18 | 百家好(上海)时装有限公司 |
19 | 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 |
20 | 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 |
21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22 | 上海至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23 | 汉堡王(上海)餐饮有限公司 |
24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25 | 日铭电脑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
26 | 索迪斯(上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27 |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
28 | 耐克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
29 | 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30 | 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31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3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3 | 百丽鞋业(上海)有限公司 |
34 | 上海联家超市有限公司 |
35 | 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36 | 王品(中国)餐饮有限公司 |
37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38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39 | 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40 | 陆家嘴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
41 | 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42 | 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 |
43 |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44 | 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
45 | 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
46 | 优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47 |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
48 | 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49 |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
50 | 百度(中国)有限公司 |
51 | 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
52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53 | 通用磨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54 | 英域成语言培训(上海)有限公司 |
55 | 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 |
56 |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57 | 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 |
58 |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
59 | 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
60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61 |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 |
62 |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63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64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65 | 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
66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67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68 |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
69 | 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70 | 上海宝原体育用品商贸有限公司 |
71 |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72 | 上海上房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73 | 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 |
74 |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
75 |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6 | 互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77 | 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78 | 亿滋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79 |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80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81 | 上海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82 |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83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84 | 上海必胜客有限公司 |
85 |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86 |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
87 | 安莉芳(上海)有限公司 |
88 | 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89 |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90 |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
91 | 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 |
92 | 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 |
93 |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94 |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95 | 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
96 | 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 |
97 | 上海国际机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 |
98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99 | 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 |
100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本文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