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厂家在推出一款车型之前,通常会做大量的市场调查,并且根据调查反馈来决定这款车是否投放市场。不过,在这个键盘车神盛行的年代,有不少厂家在调查阶段却被他们“忽悠”了,结果车型投放后面临的不是热销而是“下次一定”的冷嘲热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哪11款车把厂家的“裤衩”都坑没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提到“被坑”这件事,马自达绝对有发言权!它们不止一次相信中国车迷的“鬼话”,其中就包括现款MX-5。当MX-5在海外发布时,无数中国车迷、网友对全新一代的Miata表现出了垂涎的态势,一度表示只要引进,一定买爆!
< class="pgc-img">>结果马自达小心翼翼地限量进口了500辆MX-5 RF硬顶敞篷车型,虽说没有软顶敞篷那么纯粹,但毕竟硬顶敞篷要更加适合中国的使用环境。而且33.9万的价格也谈不上多么昂贵,几乎可以说是国内最便宜的后驱敞篷跑车了。
< class="pgc-img">>最终的结果也没让我们失望,连500台车都没卖完。虽说上市初期官方表示这500台配额已被预订完毕,但实际上4S店内是有现车卖不出去的。偌大的市场,嘴上说着喜欢MX-5的人那么多,最后连500辆都卖不完,实在令人唏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MX-5,马自达还在两厢车上被狠狠地坑过一次。还记得最新一代马自达3国产的时候,由于不再提供两厢版本,长安马自达在网上被“喷”的很惨。
< class="pgc-img">>其实长马这波操作绝对是正确的,因为上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是有两厢版的,但实际销量只占总销量的不到1/10。初期卖不动也许是因为价格太高,但后来2.0L两厢顶配车型优惠到13万多,依然还是卖不动。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1.5L三厢的低配版本,这就足以说明两厢马自达3在国内是行不通的。
< class="pgc-img">>所以,这一代马自达3干脆不国产两厢版了,喜欢两厢的不如等等即将上市的CX-30了,改个低趴跟两厢马3无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作为无数日吹津津乐道的入门级小跑车,86/BRZ凭借着相对平民的价格和出色的驾驶乐趣获得了大量好评,也成为了改装、漂移圈子的标配车型之一。
< class="pgc-img">>遗憾的是,由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限制等原因,86/BRZ在2017年下半年退出中国市场。众多车迷网友对此表示出了100分的惋惜,甚至有很多说如果86/BRZ能重返中国市场,一定要抓紧买一辆。
< class="pgc-img">>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86/BRZ在售期间,销量并不出色,北京某家一汽丰田4S店内的86现车,放了接近半年都没卖出去,可能那些嚷嚷着一定买一辆的人连4S店都没进过吧......
< class="pgc-img">>得益于森林人混动、XV混动车型在油耗方面的卓越贡献,斯巴鲁在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成功将BRZ带回了中国市场,只是重返中国市场的BRZ并没有获得预期的销量,依旧像它离开之前一样不温不火,那些嘴上说着一定要买的人,都会回给它一句无情的:下次一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说到驾驶乐趣,意大利人绝对有资格发言,而作为前纽北最快四门轿车的Giulia就更有资格了。2016年,Giulia Quadrifoglio四叶草版曾以7:32的成绩拿下纽北最快四门车记录,这个成绩在当年绝对是吊打BBA同级轿车的水平。
< class="pgc-img">>于是,为了满足中国车迷对于驾驶的喜爱,阿尔法罗密欧正式将Giulia带到了中国。不过,Giulia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并没有像外形以及圈速那样惊艳,作为一款纯进口车,它的价格与国产A4L、3系等车型持平,却依然无人问津。
<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国5车型甩卖阶段,Giulia的终端优惠一度达到5折!裸车价格跌破20万,比一辆思域都贵不了多少。尽管如此,Giulia依旧不温不火,与网友的吹捧和喜爱大相径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提到V60,很多人都会用“最美旅行车”来形容它。的确,这一代V60的设计非常漂亮,尽管家族式的外观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但各种设计元素放到V60上就是显得那么和谐统一。自从CLS Shootingbrake停产之后,可以说没有任何车能够与V60在设计感上相媲美了。
< class="pgc-img">>漂亮的外观加上欧洲旅行车的身段,让无数车迷网友振臂高呼,仿佛V60不来国内天理不容。另一边,一心开发中国市场的沃尔沃也没让大家失望,将全新一代的V60进口到了国内,并且给出一个相当合理的价格:33.99-43.99万。这个价格相比C级旅行版以及A4 Avant都要便宜,更好看的外形以及更低的价格,V60本应获得不错的销量才对。
< class="pgc-img">>奥迪A4 Avant
可结果并非如此,V60上市后根本没人买,上市8个多月我居然从来没在北京的马路上见过,远比C级旅行和A4旅行版稀有得多!于是,沃尔沃也只能用价格换市场,目前终端优惠已经超过4万元,而且还有继续下跌的势头。相信以后沃尔沃肯定不会再相信车迷的鬼话了,旅行车?还是卖给欧洲人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被坑这件事上,最懂国人的奥迪也吃过不少亏。不过我不想提RS 6、RS 7这类超级性能车,因为上百万的高昂售价本身就意味着它们的销量不会太好。但是S4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真的很便宜。有多便宜?
< class="pgc-img">>目前在售的2018款奥迪S4指导价为45.98万,使用了3.0T V6发动机以及机械式全时四驱,0-100km/h加速仅需4.7秒。从竞争对手来看,2019款AMG C43指导价为59.98万,而已经停产的F30 M340i指导价更是达到了68.4万,比S4足足贵了20万!这么一看是不是觉得S4已经非常便宜了?
< class="pgc-img">>AMG C43
更重要的是,S4的终端价格也延续了奥迪一贯的优惠力度,目前S4的实际裸车价在39万左右,与一辆国产的330i或者C300差不多,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B级性能车了。就算是这样,S4依然卖不过不带AMG签名的C43,难道真的是因为车标不够亮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要说豪华中型SUV里谁最没有存在感,讴歌RDX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可就是这样一款没什么声量的车,居然是很多本田粉心中的完美图腾。2018年全新一代RDX在纽约车展首发,很多本田粉丝就希望这台车能国产,似乎RDX国产后是可以吊打X3、脚踢GLC的存在。
< class="pgc-img">>广本也没让广大本田粉失望,成功把RDX带来了中国,并且给出了一个还算具有性价比的价格:32.80-43.80万元。与竞争对手搞高低功率差异的做法不同,国产RDX全系均为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265匹,最大扭矩380N·m,并且还有横置10AT变速箱,高配车型也用上了讴歌招牌的SH-AWD全时四驱系统。
< class="pgc-img">>难道日产粉比本田粉还多?
从硬件配置到价格区间,RDX都可谓是性价比最高的豪华中型SUV之一,就算品牌过于小众不会热销,那也不应该比同为日系的英菲尼迪QX50差多少才对。但市场销量给了我们一记狠狠的耳光。2019年,RDX全年销量仅为6955台,而英菲尼迪QX50卖出了23445台,是RDX销量的3倍之多。恐怕以后本田是不会再轻信各位粉丝的话了,说好的引进一定买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通常情况下,大众粉丝都喜欢用“德味儿”来形容自家的车辆,借此表现高级感。而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有这样一辆车它德味十足,品质优秀,原装进口,甚至还是一代神车R36的正统传人,它就是大众蔚揽。
< class="pgc-img">>蔚揽本质上就是欧洲的Passat旅行版,对应国内的车型是一汽-大众的迈腾。由于是纯进口车型,所以蔚揽并没有像迈腾那样加长轴距,配合旅行车的侧面设计,视觉效果要更加纯正和谐。
< class="pgc-img">>很可惜,这样一辆德国进口的旅行车,到了国内后依然勾不起各位“德粉”的兴趣。也许会有人说它的价格偏高,的确,蔚揽的指导价为24.38-39.28万元,相比国产迈腾要贵了一些。但是,蔚揽的终端优惠是非常不错的,实际裸车价格比迈腾贵不了多少,可结果却依然无人问津。
< class="pgc-img">>旅行车、德国原装进口、标轴原汁原味,这三个要素几乎是各位大众粉最喜欢挂在嘴边吹嘘的资本。但是实际销量告诉我们,就算是同样的价格,三厢车、长轴距的国产迈腾也要更高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提到入门级小钢炮,很多人也许会想到Polo GTI,但要论纯粹的乐趣,福特嘉年华ST显然更胜一筹。目前最新一代的嘉年华ST不再引入国内,让很多人表示遗憾。可是如果你了解过上一代嘉年华ST在国内的境遇,你就会理解福特的决定了。
< class="pgc-img">>2013年,福特第一次把嘉年华ST以进口的身份引入国内,定下了一个18.59万的价格。这个价格看起来很高,但是考虑到同时期它的竞争对手国产Polo GTI的价格也达到了15.89万,你就会觉得进口的嘉年华ST真的不贵了。
< class="pgc-img">>为什么这么说?Polo GTI使用了EA111 1.4T发动机,最大马力131匹,最大扭矩220N·m,只有7速DSG变速箱可选,0-100km/h加速要9秒,比GK5还慢。而嘉年华ST则使用了1.6T发动机,最大马力182匹,最大扭矩240N·m,0-100km/h仅需6.9秒。对于这个价位的小钢炮来说,原厂加速快了2秒简直是天壤之别。更重要的是,嘉年华ST是两门设计,而且是手动挡,无论是B格还是可玩性都远远超过国产的Polo GTI。
< class="pgc-img">>或许福特也知道这样一辆两门进口手动挡小车卖18.59万有些贵,所以后期也在不断加大优惠力度,甚至一度优惠到13万,却依然卖不出去。所以,同样的错误福特自然不会再犯一次,全新一代嘉年华ST肯定不会再引入国内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近几年标致在国内的表现非常低迷,急需要一辆车来为整个品牌提气,提升品牌形象。而全新一代508就被认为是标致在中国市场复兴的关键。海外版508定位在中型轿跑车,采用掀背+无框车门的设计,造型非常犀利运动,一经发布就备受好评。甚至有不少人表示,如果标致508国产,一定能够成为标致在国内翻身的关键。
< class="pgc-img">>浪漫的法国人这次突然变得理性起来,国产的508取消了骚气的无框车门,去掉了实用的掀背尾门,同时还针对中国市场加长了58mm,变成了“508L”。
< class="pgc-img">>从表面上来看,更传统的三厢车造型、更大的空间和尺寸的确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法国人此举实属合理。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真正在中国购买法系车的用户,大多数都需要一辆个性的车,而不是法国版的“迈腾”或者“雅阁”。
< class="pgc-img">>好在国产508L依然保留了好开这个法系车最原本的特性,全铝后桥以及类似推杆的后悬架设计更是这个级别里独一无二的存在。可是中国的B级车购车用户,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在乎这些呢?看来旅行版的508 SW也不必再引入国内了,徒增烦恼罢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后咱们说说领克03+。还记得领克03+刚刚发布的时候,在网上一度被捧成了“国货之光”。的确,顶着国产最强钢炮之名的它的确做到了中国品牌钢炮的顶尖水平。随着官方给出03+一个18.58-22.88万的价格,更是炸开了锅。
< class="pgc-img">>从参数来看,领克03+确实对得起它的价格,254马力2.0T发动机,还有爱信8AT变速箱以及四驱系统,官方0-100km/h加速5.9秒。此外,高配车型原厂就有碳纤维运动套件、锻造轮圈、顶吧等配置,说明领克03+的确是一台非常认真的小钢炮。
< class="pgc-img">>或许是想保持自己高贵的身段不落俗套,领克官方采用了“饥饿营销”的手段来销售03+,每隔一段在官方平台限量抢购,并且要求每个4S店的配额不超过2台,制造出一种车辆十分火爆,一车难求的局面。
< class="pgc-img">>可事实是,领克03+的销量并没有那么出色,迄今为止在路面上看到03+的可能性比法拉利要低得多,更不要说网上时不时爆出03+有大量库存车卖不出去的传闻了。虽然我们对于这类传闻的可信度持中立态度,但是表面上卖的火热的03+为何在北京的马路上一辆也见不到?或许北京不是领克03+的目标市场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很多所谓的车迷的喜好也有一个了解了,他们喜欢小众、性能、纯正的车,但每次厂家听信这些言论将车辆引入之后,最后换来的大多是惨淡收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Dreamcar引入国内的时候,说了一句“下次一定”。
< class="pgc-img">>虽然我也希望厂家能够将尽可能丰富的车型投放到国内的市场,可是受限于油耗、排放的法规,注定部分车型不会与我们见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就算是真的来了也卖不动,不能实实在在转化成销量和利润,傻子才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呢!
下一步你准备骗哪个厂商引进哪台车?
文|艾栗斯(《魔鬼的晚餐》译者)
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peppers are the players。如果莎士比亚能在他的时代了解到辣椒的故事,或许他会把辣椒作为戏剧世界的主角——想象一下,最初在美洲荒野求生的小果实,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哺乳动物和昆虫啃噬,悄悄练出辛辣的绝活,却阴差阳错让这个星球上最能折腾的哺乳动物为此上瘾痴迷,形成了长达数世纪、愈演愈烈的辣椒热潮。要想演好跌宕起伏的辣椒历史大戏,场景搭建上得从美洲鸟类的迁徙出发,搭乘哥伦布大交换的船只到达欧洲,卷入奴隶贸易后回到非洲大地,继而又在国际经济的冲击力下席卷亚洲,最后以多达五万种的人工栽培数量遍布了地球。
《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英)斯图尔特·沃尔顿著,艾栗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
所有关于辣椒的故事都注定不会平淡,所以,作者斯图尔特.沃尔顿在《魔鬼的晚餐》里用了十六章的篇幅将辣椒的传奇娓娓道来。从辣椒的生物学开始剖析,一一细数平常难以想象的上百种个性辣椒:你会遇到死神辣椒、印度鬼椒这些听上去就闻风丧胆的狠角色;火焰辣椒、圣诞彩椒这种体现造物者神奇的颜值担当;也会遇到猴子丁丁椒,彼得辣椒这样的奇葩辣椒。在书里,人类的世界史图卷按照辣椒传播的时间轴展开。且看章节标题就知道作者多么会讲故事:辣椒在其故乡
(美洲)
;三艘船去远航
(地理大发现)
;烈焰的足迹
(辣椒亚非之旅)
;辣椒的欧洲变种;一场美国式的辣椒风流韵事……他甚至单独一章讲述了辣椒在中国的冒险:从“色红,甚可观”到大学学校门口“变态辣烤翅”带给年轻人的炙热青春回忆。阅读这本书,你的头脑会不断接收新鲜信息的刺激,同时味觉
(其实辣是一种触觉)
又持续面临活色生香的辣椒美食诱惑。
卡罗来纳死神辣椒,是美国在南卡罗来纳州培育出的一种超级辣椒,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定为截至2012年世界最辣的辣椒。
如果你也在吃辣的队伍里,这本书定能让你会心一笑。如果你是一个好奇宝宝,阅读这本书会让你增加一些奇怪的知识:比如辣椒的辣味是来自辣椒筋而不是辣椒籽;比如喝水并不能解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喝奶制品;比如吃辣竞赛与蠢人作死的达尔文奖有什么关系;辣椒在英语里的名称为什么和胡椒同名;吃辣怎么就成了一件爷们的事情……我不打算在书评里继续剧透了,应该把阅读的快乐尽可能留到你们真正开卷时。同时作为一个美食历史作者,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此书,那就是——辣椒是一种极具启蒙和颠覆力的食物。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启蒙莫过于味觉启蒙,性启蒙和思想启蒙——而颠覆者辣椒,在每一点上都深深影响了人类。
先说味觉启蒙。当然,正如书里一开始就指出的,辣椒其实是一种触觉而非味觉。辣椒也有自己的味道,一种结合了辣味?酸涩味和果味的综合,但真正能让辣椒有别于其他水果蔬菜的绝活是它带来的触觉,一种由辣椒素与人类瞬时受体电位
(TRP)
通道产生反应以后造成被灼烧的错觉。生物体误以为自己被烧伤,大脑跟着释放出缓解痛苦的生物化学素内啡肽,痛苦转化成了快乐,并且让人上瘾。
第一次,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类似上瘾药的食物,让大部分地区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饮食变得生动诱人。辣椒既是立竿见影的调味品,也是令人难忘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一旦被启蒙,对辣椒的爱好往往会伴随一生。正是因为每一次吃下的第一口辣椒都不会让人们失望,所以我们有了川味火锅、冬荫功锅、韩式辣泡菜、墨西哥辣肉酱、美式辣汉堡,以及各种名称奇怪的辣椒酱摆满超市货架。和其他香料初到欧洲时走的奢侈品路线不一样,易于种植又营养丰富的辣椒热是自下而上兴起的。这种味觉启蒙的力量更具有生命力,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辣椒会颠覆世界饮食。
让人上瘾的东西除了食还有色,辣椒也是食物界的性感尤物。在许多古老的隐喻中,性欲都被描述成一种滋滋燃烧、暗流汹涌、炙热难耐的状态,正与辣椒带给人类热辣的体验不谋而合。在英语里,描述辣味的词是hot,而性感的人正被称为The Hots,比如“辣妹”。你最近的约会对象可能是一位“性感尤物
(hot stuff)
”,但你与旧情人的关系也有可能“余烬未了
(old flames)
”。
火辣总被人们与性感联系在一起。
基督教曾经认为香料会刺激性欲,那么如此鲜红夺目的辣椒简直就是一枚性感炸弹。不过正如爱恨通常只隔一线,辣椒的感官刺激与变成彻底折磨的距离也近在咫尺,所以作者还以单独一章介绍人类怎么用辣椒作为武器来与彼此“暴力对话”。无论用辣椒炸弹向西班牙入侵者宣战的美洲泰诺人,还是用辣椒烟雾来体罚熊孩子的阿兹特克人,以及如今用辣椒喷雾水进行防卫的西方警察,以印度鬼椒为材料研发出辣椒榴弹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都物尽其用着辣椒所蕴含的破坏力。爱与毁灭,这都是辣椒带给人类的,但是说到底该怪谁呢?
我思故我在,吃饭的时候你会放弃思考吗?在后现代社会,人类的味觉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漩涡,发生了剧烈的演变。口味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无情的同质化。配料整齐划一的汉堡、薯条、比萨、炸鸡、三明治、玉米卷、甜甜圈、冰激凌和巧克力,或许这就是西方饮食文化的一种霸权式入侵。在这样的味觉世界里,人们渴望着新的感官刺激,不管是什么样的都好,而辣椒就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一点。个体自由与社会颠覆性的资源占用导致文化分裂,吃辣椒成为了美食学版的“上瘾亚文化”?
重庆火锅。
在作者看来,进食辣椒创造了身体上一种警觉、灵敏的反应,这种敏锐的洞察力超越了简单进食来得到满足的模式。在辣椒的提醒下,身体的某些器官会被唤醒、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食物,本身应是维持生存或者提供营养,但辣椒原则的构建已经远远抛弃了这些功能和意义,成为一种变革性的经验,一种个体自我定义的方式?
辣椒曾被保守派鄙夷,被宗教人士看作是魔鬼的晚餐:“如果魔鬼每晚也会回到他地狱的家中享用晚餐,那么摆在他面前的一定是一碗辣椒”。但那些抵制辣椒的人没有想到,辣椒的星星之火一旦燃起,就一路燎原,席卷全球市场,诞生热辣文化,产生专门的辣椒研究机构,甚至转变成为一种与食物原理相对的生活方式?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了辣椒,世界饮食会是什么模样,但毫无疑问辣椒那火辣辣的燃烧感彻底颠倒了我们与食物的关系——过去我们曾理所当然人类是主体,食物是客体,我们发掘、征服、栽培、挑战各种食物,好像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而这本书里关于辣椒的一切所教给我们的一课却是:在我们驯化这些辛辣、炽热的小豆荚时,它们也驯化甚至拯救了我们。
撰文 艾栗斯
编辑 徐伟
校对 何燕
侍神令》堪称是今年春节档七部电影中最惨的一部,从年前预售票房的第四名;
沦落到现在的内地总票房最后一名,截至2月22日最新数据,该片总票房只有2.37亿。
“四年磨一剑”的影片遇冷还垫底,导演李蔚然显然很“委屈”,21日晚在微博发布长文,呼吁观众珍惜《侍神令》最后的排片,影院同仁再给一点支持。
长文中,李蔚然称自己“彻夜难眠”为电影的境遇忧虑,复盘了选题、拍摄、宣发等过程,称电影的状态给自己上了一课。他表示自己带领团队花了四年想做一部好电影,有自信够专业也做到了,但最后的选择权仍在观众手里。他虚心接受,感恩以对,整个团队绝不会因此放弃。
然而说着虚心接受观众意见的李蔚然,关闭了这条博文的评论区,但转发区对这篇长文不满的网友大有人在。他们认为比起真心反思电影滑铁卢的原因,李蔚然字里行间似乎更多的是在委屈为什么自己花了四年时间做出了一部特效满分的“好电影”,可观众对这么认真的作品却很“无情”。
“剧情稀烂剪辑拉胯,主演还不是主演的,这年头谁看电影还专门冲着特效去的?承认自己作品差有那么难吗?观众大过年的非跟你过不去吗?”
热门转发
照理说这么一部改编自大IP网易游戏《阴阳师》,又有陈坤、周迅担纲主演的电影,没道理满盘皆输,但片方的一系列操作硬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在电影刚上映不久后,就有观众吐槽屈楚萧的戏份过多,多到超过了主演陈坤、周迅以及陈伟霆的戏份,与电影一开始的宣发完全不符。
海报中陈坤、周迅、陈伟霆占主要位置
有的海报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屈楚萧
15日下午,屈楚萧主动发声,把票房低迷的原因揽在自己身上,不过观众并不买账,还对影片做出了“欺诈式宣传”的批评。
21日上午,电影《侍神令》通过官方微博发表来自出品方的声明,称演员陈坤为影片唯一男主角,与之相悖的内容属于恶意抹黑造谣,出品方将对“造谣诽谤者”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表示,近日,各个网络平台流传着一些有关于电影《侍神令》的内容,诸如“陈坤并非影片第一男主”、“屈楚萧比陈坤戏份多”、“官方欺诈营销”等,出品方认定这些内容不实,且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伤了出品方和创作者的多年心血。
声明强调,陈坤为电影《侍神令》唯一男主角,在戏份与时长上占绝对主导地位,无可置疑。
声明还说,出品方谴责一切恶意引导舆论方向的网络用户,同时将对相关网络用户追究法律责任。
但尴尬的是,这封声明一出,就有“较真”的网友做出一张戏份时长对比表,力证陈坤作为官方认定的“第一男主”,但戏份与时长并非如官方所言那样“占绝对主导地位”,对此片方还未做出正面回应。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