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款被宣传配料为“水果+酸奶”的百万级网红饮品,其乳糖含量异常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完全不符合酸奶的标准成分比例。此外,这款600毫升的饮品中含有高达35.3克的蔗糖,相当于约7块方糖的量。
上海消保委质疑称,“这款饮品每百克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含量加起来还没蔗糖含量多,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一杯里35.3克的蔗糖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觉得书亦烧仙草应该出来给消费者解释一下。”
玉林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代年轻人似乎已无欲无求,用奶茶外卖袋做通勤包,竟然还成了深圳的“市包”。最近又盯上了天润的酸奶盒,用来当饭盒,甚至化身“网络军师”,在线指导天润酸奶如何改进盒子,以便能更好地带饭。
天润酸奶也是听劝,一个卖酸奶的品牌,竟然真的按照网友的指导,改造起了酸奶盒,加厚、密封、去掉中间隔断,比市面上的饭盒还物美价廉。
网友买酸奶盒,用来带饭,“顺带”着买酸奶,让天润酸奶爆火了一把。别看这故事充满着戏剧性,其实暗含着“商战”的理论。
①和用户共创:让用户成为产品体验官,既可以为产品出谋划策,也可以参与其中,具有参与感。
②以用户为中心:顺应时代趋势,和用户做朋友,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口碑与用户体验。
雷军在《小米创业笔记》里曾说过:好产品不一定能形成口碑,便宜的产品不一定能形成口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形成口碑,只有超预期的产品才能形成口碑。
口碑则意味着流量。
以下为天润酸奶爆火的详细分析,希望对你的企业在与用户共创,做出有口碑、超预期的产品上,有所帮助和借鉴。
01、听劝式营销,酸奶卖爆了
天润酸奶是新疆天润乳业旗下的一个品类,其有一款名叫天润润康的桶装酸奶。
< class="pgc-img">>不知道是哪位网友首先提出,用吃完的酸奶桶带饭非常棒,就是密封性不太好,希望能改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账号@晚安飞飞鱼、@家里蹲夫人、@潘冬瓜
>一家卖酸奶的品牌,开始改造起了酸奶盒。
对于密封性问题,先是研究盒盖的卡扣是朝下还是朝上,做了两个版本,经过多次测试,才确定卡扣朝上密封性更好。
对于盒盖里面的密封圈,也是进行了多次实验,从空心到实心,再从实心到空心,反复实验才确定了最佳方案。
这次改进以后,其他网友也加入了在线指导的队伍。有人表示,带饭到公司后要加热,桶的材料安全吗?
天润酸奶将材质直接升级为PP5食品级材质,可以直接放入微波炉里加热,还加厚了桶壁,使用起来更加安心。
有网友更过分,表示商标不好撕,能不能把商标做的好撕一点?
天润酸奶也是直接安排,用易撕不干胶,让网友们能撕得干净。
经过网友们的一番指导和天润酸奶的改造,很多不知道天润酸奶的网友对盒子感兴趣了,买了天润酸奶的酸奶盒(天润酸奶顺便送了一盒酸奶),买回来一尝,味道还不错,对酸奶也种草了。
< class="pgc-img">>不完全统计,仅在天猫的天润食品旗舰店,1个平台的1个店铺,两个商品链接1年就卖出40万桶,目前是天猫618狂欢节热卖榜酸奶类目的第二名。
对于这样的产品升级方式,网友们起名:听劝式营销。这种产品升级方式已经成为各个品牌的“天降惊喜”,如果遇到网友“指导”,品牌会立即跟进,比如雪莲冰激凌旗舰店发布的视频显示:网友表示雪莲柠檬冰的包装太难撕,他们立马改进,还拍了一条视频进行讲解,收获了1.6万的点赞。
< class="pgc-img">>诺基亚限量推出“复古”手机3210,产品很快便卖断货,网友跑到诺基亚手机官微,一边催货,一边还在“指导”应该复刻哪款手机。
< class="pgc-img">>听劝式营销,不仅可以改进产品,还可以收获流量,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实际上,听劝式营销的行业专用名称叫“用户共创”,谷仓已研究多年,并且形成了知识及操作体系,在产品量产前,寻找天使用户,进行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测试,根据天使用户的测试及反馈,进行产品优化。
跟传统企业闭门造车式做产品、销量全靠运气相比,用户共创式做产品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大幅提升产品的成功率。从“赌”结果,变成“拿”结果。
02、谐音梗起名,单品大卖10亿包
别看天润乳业是一家位于新疆的企业,但在跟用户交朋友这件事上,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列,在更早之前,就通过谐音梗制造了一款大单品,爆卖10亿包。
2015年,天润乳业收购天澳牧业100%股权,2016年推出爱克林浓缩酸奶新品。
爱克林浓缩酸奶跟其他品牌的酸奶相比,没有突出的点,但在产品起名上,亮点十足:玫瑰红了、巧克力碎了、冰淇淋化了、青柠酸奶、百香果了、被柚惑了、蜜了个瓜、蜂芒毕露、吸葡萄了、莓完莓了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账号@大有毕业
>谐音梗起名让天润酸奶一战成名,在社交平台刮起一股狂风,买天润酸奶的爱克林系列产品,可能会发圈暗示一下自己的心情,成为年轻人的嘴替。
数据显示,2018年,爱克林系列酸奶销量突破10亿包,成为天润的大单品,一个系列的酸奶就贡献了当年公司总营收的63.4%,成为天润乳业的主导产品。
天润酸奶的行为证明了:以用户为中心,站在?户的?场做产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顾客是上帝”到“以用户为中心”,距离感越来越近,关系也更加亲密。站在用户的立场,能够更加真实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更加敏锐地察觉他们需求的变化,进而为他们量身打造更为贴心的产品和服务。
03、MVP测试的两个关键点
用户共创已经企业的标准动作,在产品发布后等着被网友“指导”,不如在产品上市前就做好MVP测试。
MVP是最小化可行性产品,通过MVP测试,可以低成本快速试错,最?成本?正确的道路,避免浪费!
比如经典的MVP测试案例Dropbox,阿拉什·费尔多西(Arash Ferdowsi)和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有了一个“免费网络文件同步工具”的想法,这款工具会不会得到欢迎,他们也不确定,为了降低风险,他们没有直接开发这款工具,而是做了一条讲解这款软件的视频。视频发布后,7万人留下了电子邮件,希望能尽快获得这款软件。他们这才确定想法的可行性,开始开发软件。
MVP测试有两个关键元素,分别是MVP和天使用户。
MVP作为测试的主体,有四个关键的点,分别是定义核心价值主张、确定关键功能、设计简化的用户界面或外观和快速开发与测试。
定义核心价值主张是要确定产品的强价值点,关键功能是强价值点的体现,简化用户界面或外观是为了让用户能快速理解和使用,快速开发与测试是为了不必要的资源与时间浪费。
天使用户是测试MVP的主要人员,他们的意见反馈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形态,因此在筛选天使用户时,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要符合产品的用户画像,这是前提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天使用户最好是发烧友,他们可以发现普通用户发现不了的问题;第三个条件是天使用户要愿意与企业同行,参与进来。
当MVP与天使用户确定后,就是测试、反馈和迭代的不断循环,直到做出天使用户满意的产品。对于软件产品来说,线上测试就行,但对于实物产品来说,线下面对面测试是最佳方式,这样可以直观感受用户的真实反馈。
< class="pgc-img">谷仓为蒙牛某款酸奶产品做用户测试
>当然,MVP测试只是用户共创的开始,并不是结束,当产品开售后,用户池会不断扩大,用户的反馈会更多,要根据用户的“指导”,不断去优化迭代产品。
就如天润酸奶,小小的酸奶盒,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了多次迭代。迭代以后,销量与声望持续增长。
结语:
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共创,这不仅是一种产品开发的原则,更是企业持续创新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日新月异,只有真正深入了解用户,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迭代中来,才能打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满足用户期待的产品。
用户是产品的灵魂,共创是创新的源泉。让用户的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每一个建议都被珍视,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共创,方能成就卓越的产品和持久的品牌。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卖酸奶把谐音梗玩烂的天润乳业,要推低端产品抢市场
营销案例精选:爆改饭盒,天润酸奶的听劝式营销火了
年,我在华东地区又发现一个“黑马”:
它叫茉酸奶,专注酸奶饮品,招牌产品牛油果酸奶奶昔,过去一年卖出了超500万杯。
目前,茉酸奶已在长三角地区及其他一、二线城市开出230多家门店,生意好的门店月营收超百万元。
这个品牌是怎么做的?我和茉酸奶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顾豪聊了聊。
“排队两小时也要喝”
华东又跑出一个酸奶品牌
最初我关注到“茉酸奶”,是因为它在社交平台上一直被人打卡、推荐,标签多为“不喝后悔系列”、“酸奶奶昔天花板”,有不少网友表示,“排队两个小时也要喝到”。
我专程去茉酸奶门店体验了一番:
这家店位于商场内,门店以清新绿为主色调,展示柜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外摆区坐满了顾客。
菜单上,只有奶昔、酸奶2大产品系列,通过酸奶与鲜果、谷物、坚果等进行搭配,组合出近30个单品,单杯售价在25元上下。
招牌牛油果酸奶奶昔,四分之三颗牛油果切块与酸奶、冰块一同搅打成基底,余下四分之一颗牛油果改花刀铺在杯顶,口感清新细腻,同时具有饱腹感。
我了解到,茉酸奶是一家来自上海的品牌,专注酸奶饮品,主打“鲜果现切,酸奶自然发酵”,已在长三角地区以及其他一、二线城市开出230+门店。
其位于南京的新街口门店,最高日销2000+杯,月营收超100万元。稳居各门店销售TOP1的牛油果酸奶奶昔,过去一年累计卖出超500万杯。
酸奶不是一个新品类。而茉酸奶从2013年的第一家店落地,到打造出成熟的门店模型,用了8年时间。
自2021年年底全面开放加盟至今的9个月时间里,茉酸奶的门店数,迅速从90+发展到230+(签约门店数350+)。
他们探索出一套什么样的开店思路,能在今年“快”起来?我和茉酸奶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顾豪聊了聊。
常年只有2个品类
80%加盟商由消费者转化
在众多饮品中,酸奶无疑是客群最广、健康属性最强的品类之一。
茉酸奶的开店思路,就是高度聚焦酸奶本身:
1、聚焦酸奶“基本款”,常年只有2个品类
区别于其他品牌做酸奶的花式组合与创新,茉酸奶始终围绕基础款做产品。
菜单常年保持酸奶系列与酸奶奶昔系列2个品类,不同的单品间大多只是通过加入不同的辅料做出差异。
将酸奶与新鲜水果,坚果以及谷物等同样具有健康属性的元素进行组合,把一杯饮品的价值感拉满。
2、开店靠“口碑”,80%加盟商由消费者转化
顾豪告诉我,茉酸奶目前有80%加盟商,是由消费者转化的。
翻看社交平台,也能看到“朋友请我喝过茉酸奶后,我也开一家”,“我太爱喝茉酸奶,于是爸爸给我开了一家”的分享贴。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位于上海的茉酸奶总部也经历了停摆。在这期间,通过线上纯信任“签约”的加盟商就有40多家。
“当加盟商抱着‘我要把这个产品带到我家乡’的情怀去经营一家店时,付出的投入与收获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顾豪说。
3、30~40家店,就开始布局乳品生产线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茉酸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出品步骤也十分简单,那么,如何建立产品壁垒?
我们常说,供应链体系决定了品牌的宽度。
普通茶饮店制作酸奶饮品,往往选用成品奶,一方面,风味没有独一性;另一方面,产品一旦上规模后将面临高昂的原料成本。
据顾豪介绍,茉酸奶应用的是低温活性菌酸奶,在只有30、40家门店规模的时候便开始布局乳品生产线,与内蒙古奶品工厂合作,使用酸奶之都乌兰察布地区的鲜牛乳天然发酵,从奶源、菌种、口感等多方面进行把控,来保证酸奶风味的独一性。
而在鲜果集采方面的路径,是在门店规模化之后跑出来的,先后打通了墨西哥、秘鲁牛油果产地源头,“茉酸奶仅使用180g左右的A级果,目前品牌的牛油果消耗量可达全国前3。”顾豪说。
4、不执着于“上热饮”,只围绕酸奶做延伸
不宜做热饮,是酸奶饮品的痛点。
但顾豪认为,“从业绩角度以及过往经验来考虑,冬天的热饮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伪命题。”
“冬天销量下降20%~30%,是大多饮品店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不意味着在产品上不做调整,但只会围绕酸奶做产品延伸。”
比如,茉酸奶曾上架了常温的奶黄金系列,可视为秋冬产品的一种尝试。
5、物料出杯都“极简”,让门店人效最大化
从茉酸奶的菜单上也能看出,门店的原物料十分简单:酸奶、新鲜水果、坚果、谷物等,原物料单品不超过50种。
而且,原料加入冰沙机搅打,出杯步骤“极简”,使产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可复制性,品控与标准化更容易把握,同时也让门店人效实现最大化。
高度“聚焦”
每一个细分品类都值得好好做
从茉酸奶身上,我看到2个关键动作:高度聚焦一个品类,做符合健康趋势的事。
这是近一两年,细分赛道品牌的共性特征。
“姨妈热饮”走红
>一方面,现制饮品的竞争激烈,做一个“综合性饮品店”的难度越来越高。
无论水果茶还是奶茶,已经有了太多规模化的品牌,太多成熟玩法、经营体系。消费者的心智中,一个新的“综合性品牌”,也很难再占有一席之地。
但大树再多,总有缝隙。
比如近年持续走热的椰子专门店、豆沙牛乳专门店,还有榴莲专门店,甚至山楂专门店,都在全国各地崭露头角。
这些细分品类,更具差异化辨识度。而由于品类的单一性,供应链端更容易打通,原料周转更快,从而聚焦供应链优势,筑起品牌壁垒。
另一方面,符合健康趋势的赛道,更值得投入。从去年开始走红的椰子水品类,也是因为具备健康标签,很快在年轻消费者中打开市场。
最后我想说,中国市场很大,每一条细分赛道都值得好好去做。研究透顾客的真实需求,再小的品类也具有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