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 期
“
作为明档厨房的先行者,西贝的开放式明厨一直是业界学习的范本——
全部位于餐厅外侧,对外是透明玻璃的全方位展示;对内是无遮挡、全开放式的制作台,厨师面向就餐区进行烹饪。这已经是西贝门店的“招牌姿势”。
但西贝旗下200多家门店,各家店的户型、环境、客流情况各异。除了食品安全、品牌展示的功能,全明厨模式对实际运营还起到怎样的作用?
今天,来听负责设计了100多家西贝门店的北京瑞迦尚景设计公司设计总监胡朝晖,解析西贝明厨背后的秘密。
”
■餐饮老板内参 虎萌 发自北京
业界常说:西贝你学不起。
开放式明厨背后,一家店需要增加的成本可能过百万。但西贝的开放式明厨通过高效动线,强化了每家门店的运营效率。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装修设计的优势就是西贝的优势。
门店动线相当于餐厅运营的“动脉”,丝毫不能堵塞。厨房动线要求出品、出餐高效。服务动线要求“最快到达顾客身边”。在这方面,西贝可谓做到了极致。
2014年,西贝北京国贸财富店第一次向大众展示了“开放式明厨”,被视为西贝现有店面模式的“鼻祖店”。
同年,西贝北京中关村当代商城店亮相,成为目前西贝店面模式的“模板店”。
“这两家店的尝试,形成了西贝现有店面模式的装修设计标准,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胡朝晖说,这也是目前西贝为业界和社会所熟知的店面特点——“明厨亮档”。
01
西贝开放式明厨背后的7个心机
▼
西贝的“开放式明档厨房”,除了与品牌定位匹配,在实际运营中还起到怎样的作用?胡朝晖向内参君介绍了其背后的动线秘密。
1、一字布局:厨师动线缩减到极致,提高出品效率
在西贝的任何一家店面,开放式明厨都是临靠餐厅外侧,沿墙一字排开,厨师面向用餐区进行烹饪制作。
相比背对背双线的厨房动线,单向一字型布局的厨房可以最大化缩减厨师的操作流线。
“每个厨师的操作范围在一两个平方以内,不需要走动、不需要转身,就能完成自己的所有操作。”胡朝晖说,一字型布局的厨房不仅可以面向顾客展示制作流程,而且动线也缩减到了极致,能更有效地提高出品效率。
2、相关品类的制作台相邻:节省厨房面积和人工
明厨是一字排列,相邻制作台之间也有讲究。
比如羊肉串和烧烤制作台,原本各需要2个人,一人备餐一人制作。但两个制作台相邻,每个制作台留一个厨师制作,共用一个帮厨即可,既节省了厨房空间,又节省了人工。
3、厨师与顾客面对面互动:提升安全感、仪式感和体验感
西贝采用开放式明厨后,对厨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人仪表也提出了要求。每个岗位的厨师都衣着整洁、动作标准。
这与西餐场景相同。厨师与顾客面对面沟通更显亲切,直观的制作过程也能增加顾客对餐厅食品安全的信任,并且通过制作过程的仪式感提升顾客就餐体验。
4、明厨档口随处可出餐:提高出餐效率、节省传菜人工
西贝的开放式明厨里,取消了传统的固定出餐口,厨师做好菜品可以直接放到面前的备餐台。既避免了用餐高峰期的出餐口拥堵,也有效提高了餐厅的出餐效率。
同时,明厨档口任意位置可出餐的灵活布局,为西贝节省了传菜人员,服务员可以迅速直达每个菜品档口取菜。
5、空间布局灵活:出餐高峰期可增加临时餐位
西贝的备餐台宽0.5米,平时是出餐口,高峰期又是临时餐位。平时厨师把做好的菜品放在备餐台,客流高峰期档口可以随时添置座椅,变为临时餐位。
6、明厨与就餐区连通:高峰期厨师和服务员通岗
所谓“开放式明厨”,不只是明厨档口的无遮挡,西贝的明厨与就餐区也是连通的。用餐高峰期时,服务员可以进入厨房协助制作,厨师也随时可以走出厨房,协助服务员送餐。
明厨与就餐区的连通,也是在鼓励厨师“走出厨房,与顾客进行互动,直接得到顾客反馈”,厨师可以拿到第一手的数据,了解顾客对菜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7、厨房与就餐区流线缩短:服务动线最长10米
开放式明厨的出餐通道与前厅动线重叠,厨房到达餐桌的距离最长也不过10米。
西贝的服务标准要求“最快的时间到达顾客身边”,胡朝晖说,目前西贝餐厅的小而美设计,能让厨师和服务员在任一位置看到每个位置上顾客的动态,对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也有很大提升。
02
西贝的餐厅动线设计,该怎么学?
▼
餐厅的动线设计,不仅影响运营效率,决定餐厅的盈利能力,更关乎到员工和顾客的需求和感受。胡朝晖总结了几个餐厅动线设计的要点:
1、厨房动线——安全、便利、快捷
后厨动线设计首先要考虑烹饪制作时所需的设备,因为不同品类需要不同的厨房设备和空间。要有效利用设备、物品、空间和员工,满足安全和卫生规则,并提供最适宜的工作条件。
厨师的操作动线越短、流程越简单,出品效率就越高。
2、服务动线——少走每一步“冤枉路”,最快到达顾客身边
好的服务动线,应该让服务人员尽量不走一步“冤枉路”。服务动线要尽量短,同一方向的动线不要太集中,避免出现拥堵。服务人员效率高,就意味着人力成本的降低。
3、顾客动线——开放、透明,就是最佳的就餐体验
食品安全是顾客最注重的就餐体验,也是餐厅生存的命脉。简洁的动线设计、开放直观的厨房、明亮舒适的环境,能让顾客因视觉的直观而对餐厅产生信任感。
看完西贝的开放式全明厨房,你有何感想?关于明厨亮灶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贝又推中式快餐品牌“弓长张”,定位是“国民食堂”,主打“33道现炒下饭菜”。
消息一出,即成热点。
尽管贾国龙婉拒了大量采访,但是从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已经有N大看点。
总第 2338 期
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 文
第一大看点:国民食堂
贾国龙认为,快餐这种“国民食堂”,是未来的方向。
经过持续的试错之后,他认为,“要解决随时随地吃一顿好饭的社会问题,它应该是一个国民食堂,满足男女老幼多样化的用餐需求,而不只是一家面馆。”
四个月前,西贝就注册了“弓长张”和“三十三道”两个商标。其中,“弓长张”或与贾国龙妻子张丽平的姓氏有关,一如“西贝”二字正是由贾国龙的姓氏拆分得来。
从目前透露出来的照片来看,“弓长张”的门店设计,用色丰富,风格柔美。很符合“国民食堂”的定位,亲切、温暖。目前,“弓长张”已经公开在北京寻找铺位。
第二大看点:价格亲民,无门槛
在一段网络视频中,贾国龙“亲自”阐述了“弓长张”的新模式,提到了新模式的几个特点。
由于视频时间有限,大量信息缺失。但是,其中的关键点,却可以看到大体的轮廓。
贾国龙提到“三绝、三高、三无”(据语音)。其中,“三无”透露了两点:无门槛、无菜系。
“无门槛”是新亮点。
贾国龙说,无门槛就是任何人都能消费得起,“不管是保洁工、快递员、服务员都能来消费。早餐可以5元能吃,正餐15元也能吃。”
仅从“无门槛”这一点看,“弓长张”就跟此前西贝快餐项目的路子不同。
此前,西贝快餐遵循的是“小吃、小喝、小贵、小店、小老板”的战略。结果快餐项目一推出,就被消费者不断吐槽“太贵”,比如超级肉夹馍。
第三大看点:无菜系
网络视频中,贾国龙提到“弓长张”的“三无”除了“无门槛”,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无菜系”。
贾国龙说,“弓长张”没有菜系之分,不管是川菜、江西菜、淮扬菜,怎么好吃怎么来,什么好吃就上什么,什么健康就来什么。
对比此前的西贝快餐项目,“无菜系”提升了竞争力。
之前,西贝的快餐项目要么价格太高,抛弃了消费者;要么太小众,远离了消费者。
除此之外,“弓长张”在产品设计上,弱化爆品,33道下饭菜增长了消费者的选择,反而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
? 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第四大看点:主打下饭菜
“弓长张”的竞争策略,是主打“33道下饭菜”。这其中看点是“趋势”。
此前,西贝燕麦面、西贝麦香村、超级肉夹馍后……都是西贝以影响力强拉出一个市场机会。
在上面的品类里,缺少趋势的加持,西贝都需要教育市场,并且难以说服消费者。比如,“燕麦面”太小众、肉夹馍太贵、麦香村又太情怀。同时,上述品类中,缺少强大的玩家。
再来看“下饭菜”已然不同。
从市场来看,趋势已经萌发。在广深市场、长三角市场,都已有“下饭菜”的玩家。比如上海,主打下饭菜的品牌“兜约”,目前已有30多家门店。
从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看,打破菜系的局限,已经成为新趋势。比如融合菜、下饭菜,都已经是经营业绩提升的兴奋点。比如在郑州,餐饮品牌曼玉就主打融合菜,取各家之长;比如上海,味千拉面的产品线,除了强化日式特色外,也引入其他菜系产品吸引消费者。
第五大看点:“现炒快餐”模式
除了无门槛、无菜系,“弓长张”的“现制、现炒”,也是紧跟中式快餐的大趋势。
中式快餐的升级,走过了食材、效率、品牌。在2017年之后,中式快餐过分追求效率的弊端已经出现,因此崛起了一批主打“现炒快餐”的品牌。
在深圳,“义泰昌”坚持以现炒方式吸引吃货用户,长期占据深圳地区美团、饿了么、百度三大外卖平台榜首位置。
在广州,72街、真功夫等品牌把现炒模式加入到餐厅中后,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尽管当前,“现炒快餐”模式还没有真正的龙头品牌,但是符合大趋势。以肯德基的升级迭代来看,快餐在经历极致的效率之后,必然会回归到强体验。
这意味着,“现炒快餐”模式,极有可能成为2020年之后的餐饮新趋势。一如2012年之后,市场倒逼餐饮业提高效率一样。
第六大看点:多时段经营
这也是“弓长张”的一个看点,也是快餐未来的必然趋势。
还以肯德基为例。2015年之后,肯德基由快变慢之后,先是提升环境体验,之后推出了下午茶产品,目前形成了多时段经营。
再结合“弓长张”的门店设计风格,供应早餐、正餐的消息,以及此前西贝的种种实验。大胆猜测一下,“弓长张”经过几次迭代后,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七大看点:“弓长张”可能是集大成者
2015年以来,西贝进行了种种尝试。
西贝燕麦面、西贝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这些项目单看都失败了。但是,在“弓长张”项目上,我们看到了对过往的纠错、迭代、优化。
由于“弓长张”还在封测,更多信息没有掌握。不过,从专业人士处获得的评估是,这一次状态更佳。
比如,“弓长张”33道菜,门店面积在200—300平,这都是恰到好处的。其他品牌的门店、菜品数量也与此相符。
但是,“弓长张”仍然有两大考验:
1、西贝本身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过高,可能会影响项目。
对于“弓长张”来说,定位国民餐厅,价格也的确不高。如此一来,何以承受人才、食材和管理的高成本?
大胆预测,前期可能会出现盈利压力。这种压力需要用规模摊平。之后会出现更理想的模式:高品质、强体验、低成本。
2、用西贝的心态来做“弓长张”,可能会束缚手脚。
大胆猜想,“弓长张”可能会是“高品质、强体验、中低价位”。但是,这是一个持续迭代的结果。
如果这个项目完全独立于西贝,或许更收放自如。现在成为西贝的项目,是优势也是束缚,担心会因为过分强调管理和规范造成高成本。
不过,总的来说,普遍看好“弓长张”。
截止发稿时,内参君已经收到众多反馈,不少人表示看好“弓长张”。有声音认为,“弓长张”项目比此前的试验都更接近梦想。
但是,对于这个乐观的声音,贾国龙保持“谨慎”。
“我们依然在实验。至于项目,我们先不发声,一切交给市场来验证。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统筹|小鸭子 视觉|王晶雪
5月7日至8日,《道哥品牌观察报告》第一季第一期,将详细解读《西贝30年,都“折腾”了什么?》,以西贝创办至今的时间轴、关键节点、企业升级步骤进行梳理、剖析和总结,带大家通过对西贝发展过程中方向和方法的解读,追寻西贝成功的脚步。
扫描二维码,报名咨询
商务合作: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转载联系:
首席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月30日,西贝第一家酸奶屋在北京正式开业——这当然不只是一个卖酸奶的子品牌这么简单。这家店什么样?为谁开?西贝这次又想尝试什么呢?
餐饮老板内参 探店小分队 /文
在北京东三环CBD 区域内,又出现了一家西贝。
三公里范围内,这已经是第五家——1家西贝超级肉夹馍,3家西贝莜面村,以及1家新成员“西贝酸奶屋”。
◎ 酸奶屋距最近一家莜面村,不过200米
几天封闭内测后,昨天(5月30日),这家西贝酸奶屋正式开业,内参探店小分队第一时间抵达了现场。
01.酸奶屋初印象:纯白小清新,想要女孩的心
白色店名配浅色门头、白色点单台、白色桌椅、浅色地面、挂在顶上的白色小云朵——“白”,是内参君对西贝酸奶屋的第一印象。
这是西贝目前为止,最为“小清新”的店面:以白色为基底,配以原色水泥墙壁、原木器具、绿植、黄铜餐具,穿着浅灰色围裙、牛仔裤、白短袖的年轻店员们在店内穿梭——不看招牌的话,你会有一种坐在“网红咖啡店”的错觉。
显然,这是一家为讨好女孩而生的店,就内参君目测而言,女孩们确实也很吃这一套。
02.主打4人、6人桌,构建聚会场景?
从落座区域看,店内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以全透明落地玻璃墙面隔开。
室外区域为临时摆放,共有50个餐位,7张6人桌,2张4人桌,整齐排列成3×3的长方形区域,两列之间留出通道,用于连接室内外大门。
室内区域面积在200㎡左右,以 4人桌及以上(6人桌、8人桌)为主,2人桌仅2张,共57个餐位。
每张桌上都按照餐位数目,贴有小程序码。顾客就坐后,可以线上下单购买所有产品。
从餐位设置上看,酸奶屋可能想要构建一个聚会场景,主打朋友社交,不想让你“一个人静一静”。
03.酸奶按斤卖,想要做爆款?
目前,酸奶屋出售的酸奶共 2 种,一种自助式 DIY 酸奶,一种手打酸奶。两种酸奶,都很有爆款潜质,极具传播性。
DIY 酸奶,传播点是自助+直接论斤卖。
客人想吃多少打多少,自选水果、脆片,在结账台由店员称重结账。不管加了多少种水果或脆片,价格都是33元/斤,按普通女孩食量,一碗花费应该在 15 块左右。
◎ 也支持线上下单,指定重量、小料,由服务生送到桌前
手打酸奶,传播点则在萌妹+手作。
正如莜面村每个门店,都有一位搓莜面萌妹厨师,酸奶屋也设了这么一个萌妹打奶师——她的工作是用工具现场手打酸奶,每一桶需要手打500下(约 1小时左右),据店员介绍,这是内蒙传统做法,手打后口感会更细腻。
打完一波后,打奶师会将酸奶倒入大试管中,售价9块/管。不过,试管酸奶不能在前台点单,排队半天,内参君还是被安排去座位上扫码。
◎ 萌妹打奶师
04.店内4个工作区,“回”字动线
你不能简单用“卖酸奶的”来形容西贝酸奶屋,这显然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空间。
从工作区域来看,酸奶屋分为四个主要区域:酸奶吧、咖啡吧、烧烤吧与后厨,共配置 25 人左右。
其中,酸奶吧与咖啡吧相连,位于门店中央;烧烤台与后厨相连,位于门店后侧(后厨并非全开放),由此形成了一个“回”字走道——顾客就坐不分区域,随坐随点。
◎ 四个工作区域
05.产品不只酸奶:烧烤、咖啡、面筋、啤酒……
店内提供的产品品类很多,除了酸奶之外,还有咖啡、茶饮、烧烤、点心、沙拉、面食,甚至啤酒。
依据点餐小程序数据,店内共有 35 个 sku,分为8 个品类,其中饮品是大头,占了31.43%,如果将汤、酒水、茶饮等都算进饮品范畴,占比则将超过50%,同时,饮品的单价也是所有品类中最高的,每份几乎都超过了15元。
◎ 这家西贝酸奶屋目前点单小程序上显示的产品结构
06.人均消费不高,50元几乎可以吃撑
通过线上下单,内参君分别点了4样来自不同吧台的单品,共花费50块。
面、肉夹馍一类主食的价格多集中在10元~20元,加上酸奶、饮料、小食,一个人50元基本可以吃撑。
◎ 体验当天,上餐速度很快
菜品从下单到上齐,用时4分18秒,过程中,服务人员会适时将空掉的容器收走。
07.营业首日人流量很大,但落座的不多
最后,我们再看看首日营业状况。
首日推广,还是西贝的常用招数:
萌妹站在门口,分发试吃酸奶,简单介绍,邀请进店,负责引流;
进店后,店员跟进,介绍酸奶,对酸奶没兴趣的顾客,则被引导向其它吧台,负责导流;
最终,产品、环境、服务等实际体验,负责留客。
就首日来看,人流量挺大,但实际落座点餐人数并不多——即便在中午饭点人流高峰,也有空座。
西贝新物种,到底要做啥?
综上,我们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形容“酸奶屋”:想要女性顾客,主打聚会场景,意图靠饮品赚钱,人均消费不超过50元。
不管从哪个维度看,酸奶屋都能算是西贝的“新物种”,而这个物种到底要以什么形式存在,西贝似乎也在实验中。
目前北京可以查到的酸奶屋有三家,差别巨大。
第一家,即探店小分队所在店面,旗舰店性质,门店面积200㎡,产品种类丰富,装修风格网红化。
第二家,位于东五环外常营天街商圈,尚在装修,位处商城负一层,距离地铁口近,人流大。招商人员默经理告诉我们,此店面积大约80多平米,地租达到45 元/㎡/天。
第三家,位于西三环广安门,其实是一家西贝超级肉夹馍,只是单独在门口左侧开了一块名为“西贝酸奶站”的窗口,用于售卖杯装酸奶,售价9块/150g(合30元/斤),保质期为21天,另外,也有咖啡等饮品。
◎ 位于超级肉夹馍中的酸奶站
而北京另一家超级肉夹馍,则尚未上架酸奶,工作人员告诉内参君,也许过两天会上。
出现三种规模、与西贝超级肉夹馍频繁联动,显然,现阶段的酸奶屋具有极强的实验性。
内参君在“西贝微招聘”的公号上也发现,西贝正在为酸奶屋招“新餐饮牛人”。
要做成一个复合空间,还是要做成新零售爆款产品?西贝似乎还没最终确定——用东三环CBD这家店运营人员的话来说,“做大做小都有可能,现在还没有一个决定”。
最后,想特别说说两个细节:
一是,两家西贝酸奶屋,都开在星巴克附近,一家相隔仅仅10 米,一家则是紧挨着的邻居;
二是,当内参君在广安门酸奶站向店员询问wifi密码时,店员告诉我们,是“一顿好饭,一杯咖啡”的首字母。
难道,酸奶屋仅是西贝入局饮品的开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