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喝珍珠奶茶的你,就算是在喝一杯超大杯的珍奶时,有没有过跟晨光相同的心理状态:这珍珠怎么这么不抗吃呢?才喝几口就没有了!今天,晨光就来教大家如何自己在家里手工制作珍珠粉圆,以此来满足对珍珠有特别嗜好的你、我、他!
< class="pgc-img">>关于制作珍珠粉圆所用到的材料其实非常简单,而且都是可以在网上轻易购买到的,有些材料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品种来代替,但口感上会有比较的差别,这一点晨光会在文章结尾的小贴士中为大家详解。
< class="pgc-img">>既然珍珠粉圆我们制作成功了,那珍奶又该如何调制呢?这里晨光也会教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调制方法,这在以前是不可以想象的,但现代社会许多东西,只要你不怕麻烦,其实许多街头小食,都是可以自己在家复刻的。
< class="pgc-img">>食材清单
- 木薯淀粉 × 100克
- 黑糖 × 40克
- 清水 × 65克
详细烹饪步骤
-=Step 01=–
在65克清水中加入40克黑糖,开大火将水煮沸。
< class="pgc-img">>-=Step 02=–
将煮沸后的黑糖水立即冲入100克木薯淀粉中,再用筷子或搅拌棒将木薯淀粉与黑糖水搅拌成碎块状。
< class="pgc-img">>-=Step 03=–
待到木薯粉团温度降到手可以碰触的温度后,用手将它揉成类似于黏土那种软硬度的粉团,而且是不粘手的状态即可。
< class="pgc-img">>-=Step 04=–
在操作台上撒一点木薯粉防粘,将揉好的木薯粉团移至操作台,用擀面杖将粉团擀薄至0.7-0.8厘米的厚度。
< class="pgc-img">>-=Step 05=–
将擀好的粉团用刮刀先切成长条状,再切成小颗粒状。
< class="pgc-img">>-=Step 06=–
接下来就是最费工夫的时间了,将切好的颗粒用手搓成小圆球备用。如果一次做得比较多,可以在粉圆表面粘一些干的木薯粉后,装入保鲜盒放进冰箱冷冻保存。
< class="pgc-img">>-=Step 07=–
另起一大锅倒入清水,开大火将水煮沸,将搓好的粉圆倒入锅中,并立即稍加搅动防止粉圆粘锅。
< class="pgc-img">>-=Step 08=–
待到锅中清水再次煮沸后,盖上锅盖,转中小火煮10-15分钟,时间到后关火,不要打开锅盖,再焖5-10分钟。
< class="pgc-img">>-=Step 09=–
将煮好的粉圆用漏勺捞出后,再加入砂糖拌匀防止沾粘,也让粉圆可以吸收更多的甜味,至此自制珍珠粉圆就完成了。
< class="pgc-img">>-=Step 10=–
接下来就是简易、快手版奶茶的制作过程了。晨光使用了已经调制的现成锡兰红茶,在后面的小贴士会详细跟大家讲解。
< class="pgc-img">>-=Step 11=–
如果你家中没有拉茶袋,可以像晨光这样用筛网或漏勺铺上笼布来代替。先用2200毫升沸水“冲拉”100克红茶2次。
< class="pgc-img">>-=Step 12=–
将笼布与冲好的茶汤一起放入锅中,用中火煮5分钟;再用煮过的茶汤拉茶3次;然后再重按上一步的方法,将茶汤重新用中火煮8分钟后,再拉茶2次;最后再用小火将茶汤与红茶一起煮3分钟,将红茶取出不用。
< class="pgc-img">>-=Step 13=–
取230毫升茶汤,加入17克白砂糖搅拌均匀,将茶汤冲入75克的黑白淡奶中,至此这款简易版的奶茶就制作完成了。
< class="pgc-img">>-=Step 14=–
在冲好的奶茶中加入前面煮好的珍珠粉圆,多少随你自己喜欢,就可以享用这一大杯自制的珍珠奶茶了。
< class="pgc-img">>要点与小贴士
-=Tips and Point 01=–
这种珍珠粉圆是利用了淀粉遇热糊化的原理制作的,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淀粉都是可以用来制作粉圆的,不过由于不同植物淀粉在分子结构上的细小区别,导致其它像太白粉、番薯粉等制作的粉圆会有偏硬的口感。
只有用木薯制作的淀粉才能达到软、硬适中,并且Q弹的口感,如果你想吃到奶茶店里珍珠的口感,还是要单独购买木薯淀粉才行哦。
< class="pgc-img">>-=Tips and Point 02=–
煮好的粉圆表面还留有许多黏滑的液体,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滑滑的口感,可以用常温的清水将其冲洗掉,但注意千万不要用冷、冰水冲洗,因为煮熟后的淀粉对低温非常地敏感,遇冷之后它会迅速地变硬、老化,这样一来口感就会变差。
所以当天吃不完的粉圆最好放在蒸锅等、有持续热气的环境中保存,这样才能保持粉圆的好口感。
< class="pgc-img">>-=Tips and Point 03=–
如果你的热水不够热,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因为淀粉糊化不足,而导致面团制作不成功,但就算是面团再不成功,也还是能将其制作成珍珠粉圆的,区别只是口感上的差别而已。
< class="pgc-img">>在揉面团时,如果面团太干,可以适量加一点凉水调整;如果面团太湿,可以加一些干木薯粉来调整。最重要的就是在煮粉圆时,一定要开水下锅哦,否则你只能得到一锅淀粉糊。
< class="pgc-img">>-=Tips and Point 04=–
如果你一次吃不完制作的粉圆,可以将搓好的粉圆裹上一层干淀粉,用保鲜盒装好,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中存放,一般存放个一年半载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想更好地挽救失败的粉圆面团,可以切下一小块,将其放进开水煮到它能自己漂浮在水面上,再将这块煮过的面团跟失败的面团混合起来;或是直接将整块面团扔进蒸锅中,再切成小块也就是不太漂亮的粉圆啦。
< class="pgc-img">>-=Tips and Point 05=–
一份好的奶茶,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红茶了,而这种用来冲泡奶茶的红茶并不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一种红茶,它是由多种大小不同的红茶颗粒经过混合搭配而来的,也可以说每一家奶茶店都有自己独门的配比。
< class="pgc-img">>在这次的食谱中,晨光使用了网上购买的已经配比好的锡兰红茶,只要你不是奶茶大神,这种配比好的锡兰红茶足以满足我们的味觉,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或另外购买。
< class="pgc-img">>晨光碎碎念
如果你喜欢晨光的食谱,还请为晨光点一个小小的"赞"!这是对晨光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如果你有想尝试制作的美食料理,又或是有食材等方面的问题,也欢迎你给晨光留言,晨光会与大家一起来解决料理和烘焙中的各种难题。
家隔离的第44天,掐指一算,上次喝奶茶,好像还是上次。
点不到外卖,只好自己做。但不是搭配普通,就是单薄寡淡,就是没有外面喝的爽呜呜……
< class="pgc-img">>公司里正好有一位同事,以前是干茶饮研发的,简单点拨了两下:妈耶,平平无奇的牛奶+茶,竟然更香浓好喝了!
我们还逼他交出了几款秘方,简直可以直接拿去开奶茶店!(已经试过的我只能说太绝了
< class="pgc-img">>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奶茶,第二部分讲果茶,文末有详细的配方卡片,心急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一键get!
为什么我做的奶茶
总是水叽叽的啊?
很多人按照网上的配方,直接用瓶装茶兑鲜奶,加再多糖依然觉得单薄。
其实奶茶店的奶茶之所以好喝,是因为商家会用高度浓缩的茶汤提香,用淡奶油、炼乳等乳脂升华口感,能不让人上瘾吗?
家里没条件怎么办?请收好这3招作弊技巧。
< class="pgc-img">>一定要掌握的3个作弊大招
1. 熬煮大法好
做奶茶最快速的方法是直接冲泡,取300g牛奶煮至微微沸腾,再倒入5g茶叶,10min后将茶叶过滤掉。相当于用牛奶泡茶,是最简单的加浓方案!
< class="pgc-img">>
如果你想做出更香浓的奶茶,我们推荐熬煮法,能最大程度萃取出茶和奶的香气,成品的融合度更高。
其实并不需要像网上流传的说法,先加糖炒茶叶,这一步新手很容易炒焦糊底,变成“沥青奶茶”。
< class="pgc-img">>给大家看看前几天我朋友做的。
直接锅中倒入一罐牛奶,加入5g茶叶(最好用茶包就不用过滤),熬煮15-20分钟即可(煮开后转至小火)。想喝冰奶茶的话,放至温凉后加入冰块即可。
虽然有点花时间,但香浓度能拔高两倍!
< class="pgc-img">>2. 摇出奶泡才好喝
煮好的奶茶,想要更好喝,使劲摇晃这一步别偷懒。它可以让奶茶产生细腻的泡沫,入口更顺滑,相当于0成本增稠了。
< class="pgc-img">>3. 万能黄油糖浆:加什么都好喝
如果有时间,这一罐超级作弊的黄油糖浆,请学起来!
不仅奶茶可以加,咖啡可可气泡水随便怼,都会好喝很多。(悄悄说,它就是哈利波特中黄油啤酒的核心配方噢)
< class="pgc-img">>就是直接拿来当抹酱都很好吃。
配方其实简单到不行,按照1:1:2的比例,准备黄油、牛奶和红糖。(没有红糖也可以用其他糖代替,但要相应减少用量,因为红糖本身甜度偏弱)
红糖入锅,加一点水小火煮至沸冒大泡泡;再加黄油煮化;之后加入牛奶,边加边搅;最后加一小撮盐,煮到整体粘稠,像刚做好的花生酱一样就大功告成。
< class="pgc-img">>它奶香浓郁,还有红糖融化带来的迷人焦糖气息。一点微微的咸,不仅放大了香甜度,更添层次。
哪怕是用三得利乌龙茶+鲜奶怼出来的“稀释奶茶”,只需要加一勺黄油糖浆,立马变成15元一杯的焦糖奶茶,香醇程度直线上升!
< class="pgc-img">>如果分别在茶和奶上做文章,那能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借鉴奶茶店研发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让奶变醇,茶变香,加小料,就能得到一杯媲美外面买的奶茶!
让奶茶更好喝的进阶技巧
1. 四种牛奶处理法:加料、熬煮、冷冻、调配
想让奶更醇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料:可以放入一定比例的淡奶油或者炼奶;如果没有,翻出你家冷冻层的雪糕,无论是八喜还是光明板砖,往里怼就完事儿了。
< class="pgc-img">>如果以上家里都没有,可以直接熬煮蒸发掉部分水分。
加热时间根据个人喜好的浓度把握一下。加热到最后,牛奶会凝结出这样厚厚的一层奶皮,质地介于炼乳和奶糖之间,牛奶的甜香被无限浓缩放大,空口吃就很爽!
< class="pgc-img">>还有一种办法是冷冻提纯:将鲜奶冷冻凝固后,倒置在冷藏层中慢慢融化,分离牛奶和水分,这就是冰博克啦!不过冰箱环境复杂的朋友不建议尝试,会窜味。
< class="pgc-img">>室温解冻的速度会更快,但牛奶容易变质,不推荐。
牛奶喝腻了,试试换其他奶底吧,比如豆乳、燕麦奶、椰奶,甚至加抹茶粉、可可粉。
强烈推荐鲜奶+豆乳1:1兑开,再加一勺黑糖,就是一杯上头的黑糖豆乳茶!
< class="pgc-img">>2. 两种茶叶处理法:拼配、增味
奶茶店的产品,90%以上都是拼配茶,让不同的茶叶协调互补。
记住这样一个原则:90%的淡口茶+10%的浓口茶。这样成品汤色不会太深,茶感足但不至于太浓发苦发涩,而且香气持久。
< class="pgc-img">>淡口茶:就是香气馥郁,茶汤清亮,茶感稍弱的,比如茉莉绿茶,普普通的红茶、高山乌龙等;浓口茶:就是香气高昂,茶汤颜色深,茶感足的,比如岩茶、单枞、普洱等。
如果没有那么多茶叶,或者碰到年份较陈、香气不足的茶,还可以用其他食材增味,这在袋泡茶中非常常见。
可以试着放一些玫瑰、菊花、桂花等干花,也可以放干果、炒豆等材料,能让茶汤的香气更饱满有层次。
< class="pgc-img">>常用的香料,比如生姜、肉桂、丁香以及各式香草,也很好用。
< class="pgc-img">>强烈推荐大家试试姜撞奶绿!绿茶的甘甜清新,撞上生姜的温暖辛辣,入口像有一股酥酥麻麻的电流划过喉咙。
< class="pgc-img">>重点是不要用姜汁,而是把生姜拍碎跟茶叶、牛奶一起熬煮,否则牛奶容易凝固。
3. 加点小料
小料的思路就更广了,别光想着家里没有的珍珠、芋圆、仙草,其实饼干、坚果、吐司、甚至山药芋头,都可以拿来做奶茶小料。
就比如吐司,切小块用黄油烤脆,就可以做成家庭版奶香泡鲁达。
< class="pgc-img">>最后安利一招:想要漂亮的分层,除了用勺子辅助,其实只需要在底层加入冰块,然后再来一勺油脂(淡奶或黄油都行),就能形成特别稳定的层次!
< class="pgc-img">>如何做出一杯好喝的果茶?
只用水果是万万不够的
做果茶的思路,和奶茶完全不同。
回想一下,你喝到的果茶,是不是基本没有太浓的茶味?甚至用果汁打冰沙也能单独出道。
所以,果茶好喝的核心是果汁够浓郁,茶叶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
问题来了,怎么让果汁更浓?
单纯用水果榨汁,风味强度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来说,奶茶店会用到NFC浓缩汁,有条件的可以直接淘宝搜“达川”,它家是部分头部品牌的供应商。
< class="pgc-img">>想要提升果汁的浓郁感,另一个重点是强化甜度。
除了芒果、荔枝这种纤维低甜度高的水果外,大部分水果都需要靠加糖来增强风味。
< class="pgc-img">>但单纯加白砂糖也不太行,它的纯度不高,所以甜度偏低,而且缺乏其他风味。奶茶店一般会用甜度更高的各种风味果葡糖浆。
没有也没关系,教你做一个万能的果糖糖浆,做一罐能保存很久,随时拿出来怼两勺相当好用!
原料就只有冰糖和柠檬(冰糖比白砂糖风味好,因为经过提纯,杂质少),将冰糖加水熬化,然后加入半个柠檬挤的汁(记得去籽,不然会发苦),中小火熬10分钟左右就好啦,温热后倒入无油无水的密封罐,放在阴凉处保存。
< class="pgc-img">>冰糖熬煮后更加清润甜美,柠檬汁的加入则提供了清新果香。果茶中放这种糖浆,水果的鲜爽与甜味都会被自然放大,仿佛就是原原本本的果味。
< class="pgc-img">>水果浓缩大法:糖腌、盐渍、酒浸
还有其他办法让水果味道更浓郁吗?有的!即使不做饮品,这些处理方法也非常适合保存吃不完的水果。
糖腌
将水果加糖熬成果酱,做果茶时放两勺就行,用不完的还能留着抹面包。
< class="pgc-img">>这里有几个熬制果酱的小技巧:
预处理别偷懒,比如苹果要去皮去核,草莓要浸泡沥干去蒂。总而言之,熬酱的水果只需要保留果肉部分,避免成品发苦发涩。
不管用什么水果做,都可以加一点苹果代替部分糖,不仅果胶感更足,甜味也更自然复合。
< class="pgc-img">>其次,在熬煮前,一定要把水果先切好,提前糖渍冰镇10-12小时,这样做是为了让冰糖融化,利用渗透的原理,让水果软化脱水,果味和糖就会融合得更紧密。(这一步不是必须的,但便于水果出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取舍)
熬煮果酱的时间大概在30-40分钟,糖与水果的比例在2:1左右,可以灵活增减。重点是全程小火,不断翻拌直至浓稠。
< class="pgc-img">>果酱做好后,一定要趁热放入密封罐保存,这样不易滋生细菌,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推荐大家熬一个柠檬薄荷蜜,酸甜清爽,夏日解暑必备!当然,你也可以灵活运用香草,让果酱拥有更清新的口感,风味也会更有层次。
< class="pgc-img">>盐渍
学会盐渍,就能解锁这两年很流行的老盐系列果茶啦!一般推荐用金桔、青梅、柠檬、菠萝、橄榄、黄皮等肉质肥厚,酸香浓郁的品种来盐渍。
用盐渍过的水果,酸甜带微咸,比糖浆更不容易腻。用途也更广,可以兑苏打水,或者做饭煲汤,能保存数十年之久,年份越久越珍贵。
< class="pgc-img">>步骤比熬果酱简单多了,只需要将水果清洗干净扎几个孔,放入一个无油无水的容器中,一层水果一层盐,密封好就行。隔段时间记得补充点盐,一般3个月左右就能吃了。
夏天,我很喜欢做咸金桔百香果茉莉绿茶,酸甜多汁的果肉碰上微微带咸的金桔,喝起来太酸爽啦!
< class="pgc-img">>如果等不及又想尝试的朋友,可以用现成的咸果代替,比如九制橄榄、盐津梅子,直接拍碎浸泡在茶汤中,加一点鲜果和酒酿,也非常好喝。
?酒浸
像樱桃、小番茄、葡萄这类柔软多汁的水果,都很适合酒浸。既可以用来做一杯风味高级的茶酒,也可以直接当作夏日的清凉小菜。
< class="pgc-img">>将洗净去皮去籽的水果、柠檬汁、酒(朗姆酒、白兰地或者葡萄酒都行)、冰糖和柠檬皮一起放入锅中煮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装入密封罐一周左右。(熬煮时间并不一定,时间短,可以保留水果口感和酒味,相应的需要延长浸泡时间)
我试过用樱桃朗姆配乌龙茶,葡萄白兰地配绿茶,草莓百利甜配红茶,都很棒,大家可以根据喜好大胆尝试。
< class="pgc-img">>3种果茶做法 :冷萃、冰沙、多肉
如果觉得上面处理水果的步骤太麻烦,倾情推荐这3种做法!
1. 冷萃法:直接将鲜果、茶叶放入纯净水中冷藏过夜,很简单,口感也相当清爽。
< class="pgc-img">>技巧在于,水果的选择有一定讲究。适合冷萃的水果包括柑橘类、苹果梨瓜、菠萝等有一定纤维的水果,比较耐泡。
反之,像芒果、火龙果、猕猴桃这类肥厚柔软的水果,本身就很浓郁无需浸泡,质地也不适合冷萃。
< class="pgc-img">>苹果是最最万能百搭的水果,无论做哪种冷萃都可以放上两片,能提升甜感。
制作冷萃茶时有一个技巧,茶叶最好选择清爽高香的品类,比如绿茶、红茶或部分乌龙茶,这样茶汤颜色会清雅,而且茶味不会太浓影响果味。
直接用增味茶包就更方便了,一般300ml的水,投入3-4g茶叶即可。
< class="pgc-img">>2. 冰沙法:奶茶店90%的果茶都是冰沙形态,糖度和冰量上去了,绝对不会难喝。讲究点的,还可以把水果冻成冰,再搭配冷萃茶汤,风味更饱满。
没有冰沙机、搅拌机的朋友,直接把水果冷冻保存一夜,之后只要解冻回温捣碎就好啦!
< class="pgc-img">>3. 多肉法:这个方法针对的是甜度高且多汁、风味强烈、果肉肥厚的水果,比如荔枝、杨梅、葡萄、芒果、椰子等。
取大量果肉,加入冷萃茶汤或者牛奶、一点糖浆或果酱,加入大量冰块就可以了。
< class="pgc-img">>最后单独说说很流行的柠檬茶
茶饮店的柠檬茶之所以好喝,一是柠檬品种选择有讲究(有些还会拼配),二是经过用力捶打,充分释放香气,还加了大量冰块和糖避免苦涩。
在家条件不足,想要做出好喝的柠檬茶,可以换个思路。
< class="pgc-img">>首先是茶底,尽量选择醇厚的红茶,有条件的可以试试陈皮普洱或高香单枞,和柑橘调的水果都非常搭,这样可以增强茶味与甜感。
< class="pgc-img">>二是对柠檬做更精细的处理。只取柠檬果肉和最外层的黄色表皮捣碎捶打,一个提供酸度,一个提供香气,没了白色筋膜和籽,就可以避免久泡产生涩感。
此外,灵活运用其他水果与香草,比如青瓜、百香果、薄荷,都能有效提升风味。
< class="pgc-img">>还没喝够?茶饮研发同事,给大家定制了几个外面也喝不到的有趣配方,请自取。
百香果罗勒冷萃绿茶配酒渍小番茄
这个搭配的灵感来自Bar a vin的百香果罗勒油bruatta。取2个百香果,几片拍打后的罗勒叶(便于释放香气),与4g绿茶,一同投入300-400ml冷水壶中冷藏过夜,第二天加一勺自己熬的果糖糖浆和一枚就在小番茄即可。
成品有浓郁的水果酸甜与幽香的草本气息,酒浸后的小番茄弹嫩柔软,多了一抹清冽。
海盐胡椒蜜瓜冰绿茶
用蜜瓜做混搭在意大利非常流行,因为蜜瓜本身的甜度非常高,而且柔软多汁,所以用一点咸、鲜、酸味去搭配,就能突出蜜瓜的甜与清爽。
准备300ml冷萃绿茶,将蜜瓜切块,可以用冷萃法,也可以用冰沙法。我更偏爱将蜜瓜冷冻后直接投入绿茶,随着果肉融化慢慢释放甜味。加一点点胡椒海盐,想更丰富的可以再加一杯养乐多或是香草冰淇淋,像是三亚的海风拂过板清新。
满杯柑橘西瓜蜜
柑橘果肉和西瓜切片,一部分冷冻后捣成冰沙,加入适量的冷萃红茶,另一部分直接放入茶中,加一勺前面做过的柠檬薄荷蜜。
同样清香鲜爽的两样水果,柑橘酸甜,西瓜甘甜,再配上薄荷的清凉,忍不住每天一杯。
没有发现,手上那杯奶茶的配料越来越多,越来越像粥了?
古早味的珍珠、椰果和布丁早已不复往日荣光,芋圆、西米、红豆这些曾经的奶茶宠儿也很难再获得大量关注,奶茶店绞尽脑汁不断开发新品,今天是高端冰淇淋,明天是时令水果,最火的奶茶配料随时都在变。
在这种趋势下,奶茶中的配料越来越多,甚至挤占了奶茶的空间,奶茶从原本的饮料,开始逐渐往粥的方向靠近,喝完一杯配料满满的奶茶,可能比吃一顿正餐更管饱。
大受欢迎的血糯米奶茶 | 截图来自小红书
>01
奶茶“粥化”
/ 各种配料堆砌 /
以前的奶茶里,配料大部分只有珍珠一种,有珍珠、仙草和布丁的奶茶三兄弟,在当时就已经算是顶配了。而如今的奶茶杯里,加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大胆。
黑糖波波、桂花冻、波波脆、芋圆、波霸、血糯米、晶球、豆花、珍波椰、仙草、红豆、燕麦、花生、西米、青稞、奥利奥、芝士、麻薯、椰肉、豆乳、芋泥、奶豆腐、小汤圆、咖啡冻、茶冻、Q弹脆珠珠、燃爆菌、马蹄爆爆珠、胶原弹力波波脆、益生菌、双倍果肉、手捣芋头、mini珍珠、奶冻、米麻薯、芝麻芋圆、燕麦、山核桃、碧根果……奶茶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主打“半杯都是料”的奶茶 | 新浪微博@书亦烧仙草
>尤其是血糯米、青稞、燕麦这类杂粮,更是坐实了“奶茶粥化”的趋势;那种加了很多很多芋泥来打底的奶茶,用粗吸管吸都觉得费劲;甚至有的品牌还打出了“半杯都是料
”的slogan,用丰盛的配料量来吸引顾客;还有的品牌会免费赠送配料,除了产品本身含有的配料,还额外提供一两份配料供选,有买有赠,让用户觉得自己真的有赚到。
血糯米出现在奶茶里,更像粥了 | 新浪微博@沪上阿姨
>在早期的奶茶市场,大多数商家甚至连店面都不用租,一个小摊就能开张。产品原料就是奶茶粉,用水冲泡再加点珍珠即可,3到5块就能get满满一大杯,相信不少80、90后在学生时代都喝过这种充满香精的奶茶。
小时候喝的奶茶很便宜,品质也欠佳 | flickr huuang
>而现在的奶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从大环境中突出重围,奶茶店开始在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推新品、加配料。个性化定制,也是奶茶配料越堆越多的一个重要推手,要不要珍珠?要不要椰果?要几份?也都任凭喜好添加。点单栏也专门增设了一栏“加点小料”。这种情况下,每杯奶茶都被顾客喜欢的或是想尝试的配料填充,量多+种类多,仿佛已经成了奶茶的标配。
在互联网营销成为品牌宣传的主要手段后,给奶茶变粥的进程也进行了推波助澜,只要被打上网红标签,就不愁销量。而有噱头和颜值突出的产品显然更能出圈,于是配料中又开始加入了一整个的冰淇淋、一大块威化饼干、水果堆成的小山……配料甚至比某些精致的甜品还丰盛。
谁看见这颜值不哇塞? | 新浪微博@和気桃桃
>02
奶茶向甜品“偷师”
/ 是喝饮料?还是吃甜品? /
奶茶变粥的趋势愈演愈烈,丝毫没有消停的意思,而且变粥的方式也各有千秋。除了叠加各种小料,还有一个路子——向甜品靠拢,从甜品中进行“借鉴”。
最著名的例子,要数杨枝甘露。
杨枝甘露原本是经典的港式甜品,牛奶、椰汁、芒果、西米、西柚这几种原料搭配在一起,既有顺滑的口感和奶制品的浓香,又带着水果的清爽甜蜜。
港式甜品杨枝甘露 | flickr Jessie Yin
>奶茶店瞄上了杨枝甘露的高人气,为了将其成功“饮料化”,在材料的体积上进行“瘦身”,以便顾客能轻松通过吸管食用,并且还会加入自己的创新,放些别的配料——珍珠、芝士、茶冻……
各奶茶店纷纷推出的杨枝甘露 | 阿肚 拍摄
>在这种风向下,中式甜食中的经典材料,也都“难逃毒手”。加一勺醪糟,再来点桂花,就是一杯带有浓郁秋日风情的桂花酒酿奶茶;小汤圆、麻薯,则将配料的厚重感推至顶峰,这样一杯奶茶下去,差不多能吃个半饱。
还有借鉴雪顶咖啡的创意,给奶茶表面放上大坨淡奶油、奶盖的,再撒点饼干碎、糖粉或者坚果,不仅外形好看引发食欲,饮用时口感也更细腻。
麦丽素可可宝藏茶 | 新浪微博@奈雪の茶
>< class="pgc-img">其他几款宝藏茶,也都用料十足 | 新浪微博@奈雪の茶
>还有的店,直接开辟“喝的蛋糕”系列,用大量奶油层层铺在杯中,再加入各种佐料,模拟出蛋糕的甜蜜浓郁的口感。
快乐柠檬家的“蛋糕系列”还挺受好评的 | 截图来自外卖平台
>这种借奶茶的便携形式下装入甜品元素的方式,不仅让奶茶的内容越来越浓稠,也让饮料和甜品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每次点完单拿到手,都不知道到底是在喝饮料,还是在吃甜品了。
03
奶茶的初心?
/ 谁还记得奶茶最初的滋味? /
在奶茶变粥的大风向下,虽然消费者享受到了多样的美味体验,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奶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现在喝一杯奶茶动辄就20-30元一杯,早就告别了“10元时代”。
从口味上来说,加配料和进行创新,能丰富味觉层次,满足大家的尝新需求。但是,从健康角度来说,就不那么使人开心了。
奶茶本身的含糖量就不低,而这些美味配料,大多由奶油、糖和淀粉构成,热量也不容小觑。就算你选了“无糖”“不另外加糖”选项,这些配料也已经把含糖量和热量堆了起来。长期这么喝的话,虽然脸上会浮现出快乐的笑容,但体重也一定会蹭蹭往上涨。
有多少人开始怀念“简简单单”的奶茶 | flickr Robyn Lee
>在这种配料越来越卷的现状面前,奶茶从原来的主角变成了一个配角,作用也从饮料变为了一种基底——只为容纳一切配料。奶和茶的搭配好不好喝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添加的配料是不是够创新、是不是够有吸引力、是不是够有视觉冲击力。
其实奶茶加配料也不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只是这个“度”需要把握好。大家并不是反感适度的、画龙点睛的搭配,而是不想要一股脑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堆砌啊。
作者:卢其谙
文章来源:果壳旗下公众号“吃货研究所”
这里不仅有好多知识,还有好多美食~